初中生戴老花鏡治療近視 醫生:沒有科學依據

2020-11-24 新華網客戶端

  王先生的各種度數的老花眼鏡

  在成都某中學,15歲的小東(化名)是班上唯一戴老花鏡看書的學生,他只在看黑板時戴一下近視眼鏡,同學們有時也會好奇試戴一下他的老花鏡,但並沒有人效仿。

  為什麼他會戴著老花鏡上課?記者了解到,原來他的背後,有個對「老花眼鏡治療近視」方法堅信不疑的老爸。戴老花鏡真的能夠防治近視嗎?記者採訪了成都多位眼科醫生,均表示,這種方法不能推廣,每個人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個體差異,來選擇正確的護眼方式。

  發現

  2000塊的雙面鏡竟是老花鏡?

  2013年,王先生的兒子小東,剛剛踏進初中校門,「就看不清黑板了」,並且近視度數每月都在增長,這讓王先生十分著急,開始四處尋找治療近視的方法。

  「有一天我在家附近偶然看到一則『物理治療近視』的廣告,就進店去了解了一下,最後花2000元為兒子買了一副雙面鏡。」王先生說,店家告訴他這種雙面鏡能夠防治近視,裡面一副是近視眼鏡,外面一副是凸透鏡加稜鏡,這樣配合使用能從根本上排除引起近視的病因。

  就這樣,小東按照商家的要求戴了一段時間雙面鏡,但度數仍然在增長。於是,王先生開始上網搜索這種治療方法的原理,「想知道它到底管不管用」,卻無意間在某個論壇看到一篇網友講述自己通過戴老花鏡治好了近視的帖子,他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雙面鏡的原理也是一樣,就是一副近視眼鏡加老花鏡,「商家說加了什麼稜鏡,其實是故意要把這個產品複雜化,讓你搞不懂,這樣他們才賺得到錢。」

  接著,王先生在網上查閱了大量「老花眼鏡防治近視」的資料,並開始試著佩戴母親的老花眼鏡,拿自己的眼睛做起「試驗」。

  生活

  看手機用250度、看電視用50度……

  王先生曾經有200多度的近視,2003年,他做了近視雷射手術以後,恢復了視力,但此後卻出現過三次反彈,這也讓他對尋找保護視力的方法格外上心。

  在佩戴了幾天母親的老花鏡後,王先生感覺「看電視耍手機無論多長時間,都沒有視疲勞,並且看遠處也不會出現視力模糊的情況。」於是,他在網上購買了幾副不同度數的老花鏡,開始了自己的研究。

  「最低50度,最高250度,鍍膜的,沒有鍍膜的,我全部都買來試了一下。」在王先生家中,他向記者展示了自己三年來購得的十餘副老花鏡。

  王先生說,他之所以能夠利用老花鏡來防治近視,是因為佩戴有「竅門」,並不是隨便買一副來戴起就會有效。他拿起茶几上放著的一副250度的老花鏡告訴記者,這是平時耍手機時戴的,接著,又從沙發扶手上拿起一副50度的老花鏡,「這是看電視時戴的」。此外,看書時他會戴225度的老花鏡,使用電腦時會戴100度的老花鏡,且只在用眼時佩戴,日常生活中並不戴眼鏡。

  「我和兒子戴了三年老花鏡,我的視力一直保持得很好,沒有再出現過反彈,兒子的近視度數也沒有再長。」王先生說,其實兒子從小學四、五年級就開始近視,只是一直到了初一才給他配眼鏡,「要是我早兩年發現這個方法,說不定娃娃現在就不會近視了。」

  堅持

  四處遊說 頻頻「碰壁」

  發現這個「秘密」並「試驗成功」以後,熱心的王先生開始在周圍人中推廣這種防治近視的方法。親戚朋友、兒子同學的家長、聊天遇到的陌生人、網友……王先生跟很多人都說過他的「研究成果」,但卻頻頻「碰壁」,少有人願意嘗試他的做法。

  「有些親戚朋友聽我這樣說,還將信將疑地試了一下,但都沒有堅持,也就沒有效果,一些陌生人,還有娃娃同學的家長,大部分人都不相信,我現在也懶得說了,不想再費口舌。」王先生說,他還想過去學校遊說校長推廣這種方法,但「碰壁」那麼多,「估計校長也不會相信」,便放棄了這個念頭。

  不過,在網上有幾個網友接受了王先生的做法。他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了一位名為「紫風箏」的QQ好友的留言:「你好,我兒子使用+100的凸稜鏡快2個月了,每天晚上學習時戴2小時左右……近視度數比2個月前低了一些……」

  王先生坦言,雖然他極力想推廣這樣的「好方法」,讓更多人受益,但無論是網上還是醫院裡的醫生,都少見專業人士的支持,大多都是普通網友的推薦。「我認為,畢竟老花眼鏡太便宜,我買的最貴的也不過五、六十元,沒有利益驅使,所以難以普及。」王先生無奈地說。

  醫生說法

  沒治療作用 不適合推廣

  「這種治療方法並不新穎,在醫學上叫『霧視療法』。」成都愛爾眼科醫院小兒眼科主任林江介紹說,它的主要作用在於舒緩眼睛壓力,減輕晶狀體的痙攣,有調節放鬆的作用,近視患者戴凸透鏡,看近的東西有放大的效果,但看遠處就更加模糊不清,如在雲霧之中,所以稱為霧視療法。

  林江說,這種方法他們在臨床上也有應用,比如患者來測視力度數,可以讓他先戴一會兒老花鏡,待眼睛放鬆後,測量出來的度數就會更加準確。對於可以使用「霧視療法」的患者,他也會推薦佩戴雙面鏡,「價格在200元左右」。

  對於王先生的做法,林江表示,它不適合進行推廣,「一是這種方法本身並沒有治療作用,尤其對於度數較高的患者,佩戴老花鏡反而會給生活帶來不便;二是防治近視應該根據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採用不同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論。」

  省醫院眼科主任吳崢崢則表示,這樣的做法完全是錯誤的,沒有科學理論依據。她認為,控制近視應該多參加戶外運動,少用眼,對於小孩來說,從兩歲開始就應該定期到醫院進行正規的眼科檢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迷信「偏方」,更不能推廣這種做法。(記者 張瑾)

相關焦點

  • 父親讓兒子戴老花鏡防治近視 醫生:沒治療作用
    )是班上唯一戴老花鏡看書的學生,他只在看黑板時戴一下近視眼鏡,同學們有時也會好奇試戴一下他的老花鏡,但並沒有人效仿。記者了解到,原來他的背後,有個對「老花眼鏡治療近視」方法堅信不疑的老爸。戴老花鏡真的能夠防治近視嗎?記者採訪了成都多位眼科醫生,均表示,這種方法不能推廣,每個人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個體差異,來選擇正確的護眼方式。   發現   2000塊的雙面鏡竟是老花鏡?
  • 年輕時近視 年老後不用戴老花鏡嗎?
    南方醫院惠僑醫療中心主任醫師吳京表示,老花,醫學上稱為老視,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晶狀體逐漸硬化,彈性減弱,睫狀肌的功能逐漸減低,從而引起眼的調節功能逐漸下降,出現看近的東西不清楚的情況,是人們步入中老年後必然會出現的視覺問題。近視的人不會得老花?錯!
  • 眼科名醫教你護眼系列之六十四:近視眼會老花嗎?(圖)
    家住黃埔大沙地的老王年過40歲,看書時要將近視眼鏡取下才能看書,看遠時又要將近視眼鏡戴上才能看清楚,看近的取,看遠的又戴上,十分不方便。  以上的現象說明近視眼的人們也會老花。  徐主任介紹說:老花也稱老視,隨著年齡的增加,每個人的調節功能逐漸減弱,大的40-45歲左右,正視眼近距離工作式閱讀發生困難,一般來說,40歲需戴100度老花鏡(即+1.0D透鏡)每增加一歲即增加10度老視,50歲需戴200度老花鏡。
  • 老花鏡有度數嗎?怎麼配?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近視是需要驗度數才能夠訂製專屬自己的眼鏡,小時候看著自己的爺爺奶奶,街邊很多擺攤賣老花鏡的,似乎老人家都是沒有專門去驗過度數,就戴上自己合適的眼鏡,就買了。相信很多人也會出現我這個疑問,老花鏡有度數嗎?需要怎麼配合適自己的眼鏡呢?
  • 戴上老花鏡,為何出現「三稜鏡效應」?
    步入中老年,眼睛出現老花,讀書看報、剪指甲、做手工活都模糊了,這時候就該配一副老花眼鏡。但是不少人沒有經過科學驗光,就隨便在地攤上買一副老花鏡湊合用用。記者從市眼科醫院了解到,門診時常發現一些老花眼患者,在戴了一段時間的老花鏡後,出現了視疲勞、頭暈頭痛等症狀,甚至出現了「三稜鏡效應」。
  • 59歲劉德華首度公開戴老花鏡,依舊帥氣但顯得有點憨
    徐崢就顯得休閒許多,他戴著禮帽,沒有戴口罩,身上的外套脫了下來,穿著短袖參加會議,看向鏡頭的時候有點憨,露出懵懵懂懂的表情,十分可愛。劉德華與徐崢,一個像冬天,一個像夏天,真不知道現場是熱還是冷?前段時間,劉德華到深圳拍攝電影,他在片中飾演一名醫生,不少網友在街頭拍到華仔的路透,有人覺得他衰老了不少,走路還有點駝背。
  • 近視手術?晶體植入?框架?OK鏡?看看鄭州視光眼科醫生怎麼說
    隨著現代人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性越來越大,近視人群也越來越多。鄭州視光眼科專家解釋:出現近視後,沒有及時幹預控制的話,度數加深至高度近視,可能會導致一些眼底併發症,如眼底出血、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等等。所以對於近視,科學用眼、保護眼睛是基礎,及早幹預,必要時積極矯治是關鍵。
  • 【科普課堂】近視防控秘籍之角膜塑形鏡
    近視的近年發展及青少年佔比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指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0%,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0%,近視防控任務艱巨。
  • 兒童弱視危害遠大於近視,別錯過關鍵治療時機!
    而說起「近視」「老花」相信很朋友都不陌生,但說起「弱視」,相信大部分人都說不上來具體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弱視?  通俗的講,就是眼睛排除眼疾病,戴上眼鏡,視力低於相應年齡正常兒童。  不同年齡兒童視力的正常值下限:年齡為3~5歲兒童視力的正常值下限為0.5,6歲及以上兒童視力的正常值下限為0.7。
  • 現在近視,將來老了還要配老花鏡度數嗎?
    如果一個 50 歲的人還沒有任何上述表現,也不代表他沒有老花,只是他還沒有出現症狀。 老花是怎麼回事? 老花,醫學上稱為老視,老花鏡度數本質上是眼睛的生理性調節功能下降。一般到 45 歲以後,就開始出現老花,這是每個人一生中必經的生理過程。 如果將眼睛比作照相機,老花就是照相機的調焦功能減退直至消失。
  • 「近視無所謂」,反正老花眼能抵消近視!這是真的嗎?
    廢話不多說,直接上慄子 比如: 年輕時近視300度,到45歲出現100度老花。 則看近時只要戴200度近視就可以了,100度老花抵消了100度近視,但看遠處還是要戴300度近視。
  • 眼科專家姚教授解答:老花鏡為什麼越戴越花?
    今天美麗島多焦老花鏡視光中心姚建國教授為老花朋友解答:老花鏡為什麼越戴越花?佩戴老花鏡一些人總犯錯48歲的趙先生近幾個月由於工作經常加班,慢慢感覺到看書時看不清字了,他知道自己到這個年齡應該是出現老花了。周末他陪母親買菜,碰到小區門口的街頭有賣老花鏡的,他就試戴著買了一副老花鏡。
  • 工商部門:漸進多焦點鏡片能治療近視缺乏科學依據
    當前社會上宣傳的漸進多焦點鏡片能夠治療近視的說法缺乏科學依據。福州市倉山區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表示,當前社會上宣傳的漸進多焦點鏡片能夠治療近視的說法缺乏科學依據。漸進多焦點鏡片只能起到控制和延緩度數的作用,不能從根本上治療近視。消費者在選用漸進多焦點鏡片時,要到正規的眼鏡店諮詢驗光配鏡人員和查看資料後再做選擇。
  • 街邊10元一副的老花眼鏡,該不該買?醫生這樣說……
    部分老人除了老花眼之外,可能還存在散光、近視等情況,如果不進行矯正再配老花眼鏡,會使得眼鏡更容易疲倦。原因2:瞳距固定,看事物失真人的瞳距各不相同,但街邊這些老花眼鏡的光心瞳距是固定的,老人戴了之後,看到的東西失真,戴著也會降低舒適感。
  • 街邊10元一副的老花眼鏡,該不該買?醫生這樣說...
    而街邊10元的老花眼鏡,價格優勢吸引了不少老人。不過,這樣的眼鏡最好不要戴! 部分老人除了老花眼之外,可能還存在散光、近視等情況,如果不進行矯正再配老花眼鏡,會使得眼鏡更容易疲倦。 原因2:瞳距固定,看事物失真人的瞳距各不相同,但街邊這些老花眼鏡的光心瞳距是固定的,老人戴了之後,看到的東西失真,戴著也會降低舒適感。
  • 近三成國人「老花」,老花成視覺健康「第二殺手」
    三湘都市報6月27日訊(通訊員 李鑫 記者 李琪)「日常戴一副眼鏡、開車換一副、工作又要換一副,一天要在三副眼鏡間不停切換……」這些看似匪夷所思的場景,正是近視加老花患者的日常。日前,愛爾眼科睛新摘鏡手術產品發布會上舉行,愛爾眼科將推動在全集團屈光手術科室開設老花手術門診,並正式成立了由來自中國、美國、歐洲、新加坡等全球知名屈光和白內障領域專家組成的睛新摘鏡手術專家指導組,利用同步國際的角膜雷射矯正和眼內晶狀體置換老花手術矯正技術,引領國內老花矯正全面開啟「摘鏡時代」,此舉也將填補國內老花患者通過手術矯正實現遠、中、近全程視力需求的空白。
  • 關於老花眼鏡的幾個認識誤區
    1、老花鏡不能只圖便宜就隨便戴 不少老年人出現老花眼後不太重視,雖然這是人體的生理現在,年齡增長都會有老花眼,老年人要麼堅持不戴眼鏡,要麼喜歡在地攤買便宜的眼鏡來戴,甚至和老伴合戴一副眼鏡,這樣不僅解決不了老視的問題,還會加重雙眼負擔,眼睛容易疲勞,甚至視物模糊,這樣對眼睛的危害很大。
  • 這種眼鏡能治療近視?請別折騰孩子了
    如果有散光且影響了視力也是可能需要戴鏡的,建議面診專業眼科醫生。都說戴上眼鏡後就會導致眼睛變形,度數也會越來越深,這是真的嗎?一般我們所說的眼睛變形,大部分情況是某些近視的小朋友們,眼球看起來比不戴眼鏡前會突一些。
  • 為何很多醫生近視了戴眼鏡,卻總建議你做手術?告訴你實情!
    現代社會,很多小朋友由於學習,或是玩手機等電子設備,小小年紀都近視了。很多家長覺得這並沒什麼大不了,長大以後做個雷射手術就好了。真的是這樣嗎?近視手術靠譜嗎?為何很多醫生自己不手術,而選擇戴眼鏡?卻總建議你做手術?你思考過這個問題嗎?下面就讓大眾微健康的眼科專家來告訴我們實情!
  • 家中的老人還在戴街邊10元一副的老花眼鏡?提醒他趕緊換了吧!
    而街邊10元的老花眼鏡,價格優勢吸引了不少老人。不過,這樣的眼鏡最好不要戴! 部分老人除了老花眼之外,可能還存在散光、近視等情況,如果不進行矯正再配老花眼鏡,會使得眼鏡更容易疲倦。 原因2:瞳距固定,看事物失真 人的瞳距各不相同,但街邊這些老花眼鏡的光心瞳距是固定的,老人戴了之後,看到的東西失真,戴著也會降低舒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