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雲南將加強氣象「四大能力」建設

2021-01-20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昆明2月11日電(記者 吉哲鵬)記者11日從雲南省氣象局了解到,「十二五」期間氣象部門將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綜合防範、風險評估、應急處置「四大能力」建設,以做好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監測預測,防範頻發易發的重大氣象災害。

    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雲南乾旱、低溫、暴雨等氣象災害和滑坡、泥石流等氣象衍生災害越來越多,2010年發生的特大乾旱、「6·26」曲靖馬龍特大暴雨、「7·13」昭通市巧家縣滑坡泥石流災害等都給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

    雲南省氣象局局長丁鳳育說,「十二五」期間氣象部門將著重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氣象災害綜合防範能力、氣象災害風險評估能力、氣象災害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到2015年,雲南將基本建成結構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齊備的公共氣象服務系統、氣象預報預測系統和綜合氣象觀測系統,逐步實現「一流裝備、一流技術、一流人才、一流臺站」的目標,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明顯增強。

相關焦點

  • 海南省將加強西沙海洋氣象綜合觀測基地建設
    新華社海口1月14日電(夏冠男、馬超)記者從海南省氣象局獲悉,2011年海南天氣綜合觀測系統建設紮實推進。其中,西沙天氣雷達完成業務驗收測試,西沙海洋氣象綜合觀測基地建設將逐步進行。    據海南省氣象局局長王春乙介紹,建設西沙天氣雷達的主要目的在於對南海中部天氣的監測。
  • 中國將繼續加強風雲氣象衛星應用能力建設
    新華社南京10月28日電(記者高敬)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於新文28日說,目前中國氣象局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2021至2035年風雲氣象衛星及其應用發展規劃,進一步加強風雲氣象衛星應用能力建設。公司副總經理楊保華介紹,「十四五」期間,將完成7顆風雲衛星研製任務。面對國家重大需求和世界技術前沿,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提出,啟動第三代風雲衛星頂層任務分析和系統方案論證,為實現風雲衛星綜合觀測體系持續更新換代做好技術準備。
  • 我國將繼續加強風雲氣象衛星應用能力建設
    新華社南京10月28日電(記者高敬)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於新文28日說,目前中國氣象局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2021至2035年風雲氣象衛星及其應用發展規劃,進一步加強風雲氣象衛星應用能力建設。公司副總經理楊保華介紹,「十四五」期間,將完成7顆風雲衛星研製任務。面對國家重大需求和世界技術前沿,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提出,啟動第三代風雲衛星頂層任務分析和系統方案論證,為實現風雲衛星綜合觀測體系持續更新換代做好技術準備。
  • 「十三五」期間遼寧平均氣象災害預警準確率超九成
    「十三五」期間,遼寧省地面氣象觀測站平均站網密度達到9.6公裡;平均氣象災害預警準確率達到92.2%;累計增加降水115億立方米;營口、瀋陽和大連3個基本站獲世界百年氣象站認定,熊嶽基本站獲中國百年氣象站認定……12月3日,遼寧省氣象局發布「
  • ——中央氣象臺強化船舶氣象導航能力建設
    這是中央氣象臺船舶氣象導航能力提升的一個佐證。2017年,中央氣象臺聯合華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從國家安全出發,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重新恢復了導航業務,並進行了導航業務系統的現代化改造工作。中央氣象臺依託GRAPES全球預報系統(GRAPES-GFS)中的海洋天氣數值預報技術,同時吸納華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具有多年航海經驗的資深船長,自主研發建設了氣象導航系統、氣象導航專業網站及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導航App應用,組建了一支專業化的船舶氣象導航團隊(以下簡稱導航團隊),開展專業氣象服務。
  • 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_2013年第4號...
    二、面對的挑戰  設施建設任務繁重。「十二五」期間,預計我國建設管道總長度將超過4萬公裡,建設儲氣庫工作氣量超過200億立方米左右。工程建設任務艱巨,建設周期長,需要統籌合理安排,解決資源輸送瓶頸,滿足市場用氣需求,提高保供能力。  市場開發還需下大力氣。
  • 中國氣象局專題研討桂黔滇氣象現代化建設
    12月16日,中國氣象局在雲南昆明召開專題研討會,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氣象局長工作研討會精神,研討桂黔滇地區氣象現代化和「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中國氣象局總工程師黎健出席會議。廣西、貴州、雲南三省(自治區)氣象局及6個地(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 減排目標重壓 十二五期間能源使用「氣化」加速
    在上周六舉行的「中國能源戰略與『十二五』能源發展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給出一些答案。  他指出,2050年前的40年是我國能源體系的轉型期,2030年前的20年是我國能源體系轉型的攻堅期,「十二五」則是攻堅任務能否完成的關鍵期。其中,「十二五」能源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低碳化,為此要優化發展煤炭產業、大力發展天然氣、加快大型水電和核電建設。
  • 雲南加強森林資源保護 森林蓄積量增至20.2億立方米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雲南森林蓄積量增至20.2億立方米新華社昆明12月1日電 (記者浦超)據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消息,近年來,雲南省持續推進生態修復,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全省森林蓄積量從「十二五」末的
  • 2020年雲南城市將初步具備綜合抗禦6級左右地震的能力
    雲南省地震局發展與財務處處長周光全介紹稱,根據《規劃》安排,「十三五」期間,雲南省將重點實施大震監測預測預警能力建設、城鄉抗震設防能力建設、大震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和防震減災信息化能力建設4個項目。
  • 釩鈦產業「十二五」規劃出爐 將嚴控釩鋼產量__上海有色網
    高標準規劃釩鈦資源利用  根據《規劃》中的發展目標,我國釩鈦產業在「十二五」期間將使產業布局形成集聚效應,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釩鈦生產平穩增長,在高端產品研發、生產和應用上有重大進展,高檔產品比例大幅提升。  《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應重點開展的七項任務。
  • 國家氣象中心加強航空氣象技術服務
    2月2日,中國氣象局與中國民用航空局籤署了合作協議;而從國家級氣象業務單位到地方氣象部門,與空管氣象部門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合作。  記者近日從國家氣象中心獲悉,2016年,該中心將進一步強化航空氣象服務技術能力,列為開創氣象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拓展專業氣象服務領域的重點任務之一,加強服務產品的研發與發布,並落實與商飛集團的合作事項。
  • 輝煌十一五系列訪談之九:夯實基石,為氣象事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十一五」期間,我國綜合觀測系統面向需求,加強現代化建設,著力推進大氣監測自動化工程、氣象監測與災害預警工程、氣象衛星工程、新一代天氣雷達工程等重點工程,綜合氣象觀測能力整體實力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司司長王曉雲,請他就「十一五」期間綜合觀測系統建設情況,以及「十二五」規劃與大家交流一下。
  • 發布會|「十三五」期間,雲南累計開通93條國際和地區客貨運航線
    我省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積極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雲南—寮國北部、雲南—曼德勒、中國—南亞合作論壇、滇緬合作論壇等多雙邊區域合作機制建設,雲南在推動我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中的主體省份地位進一步凸顯。加強溝通交往,國際友城關係從2015年的61對增至目前的100對,遍布5大洲36個國家,其中,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締結友城46對,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大。
  • 雲南將加強與泛亞區域保險機構合作
    雲南省政府金融辦主任劉光溪在會上稱,雲南省將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加強與泛亞地區保險機構在技術、業務等方面的合作,也希望更多的保險機構到雲南發展。此次泛亞區域保險機構合作圓桌會議由雲南省政府金融辦主辦,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等泛亞地區的多家保險機構以及保險監管部門、行業專家聚集一堂,共議泛亞地區保險合作。
  • 我省氣象預報預測質量穩步提升
    我省氣象預報預測質量穩步提升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精細到鄉鎮為提高我省氣象現代化水平,並完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我省氣象部門在「十三五」期間加大自動化能力建設,在促進氣象綜合觀測能力提升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氣象預報預測預警的精準度。
  • 部分代表、委員:「十二五」規劃打造首都經濟圈
    我們要充分發揮中關村示範區的引領帶動作用,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全力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更大貢獻。要從注重功能集聚為主向集聚、疏解與輻射並重轉變,從注重單方保障為主向雙向服務共贏發展轉變,使首都的資源在更大的空間發揮作用;第三,在生態環境領域進一步加大合作,推動更大區域範圍內的生態環境建設;第四,在城市運行保障領域加強合作。張工認為,北京除了做好區域服務工作以外,還要做好產業升級工作,服務全國,並在服務全國的過程中發展、提升自己,從而實現在某些領域具備服務世界的能力。
  • 甘肅省超額完成「十二五」碳強度下降目標
    記者11月18日從甘肅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經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對各省(區、市)「十二五」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標責任現場考核、綜合評議,並報請國務院同意,甘肅省「十二五」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標責任被國家考核為優秀等級,予以通報表揚。
  • ——2016年全國氣象局長會議工作報告(摘編)
    堅持從嚴治黨,以制度建設為抓手加強各級黨組織自身建設。嚴格執行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修訂中國氣象局黨組工作規則,細化黨組工作流程,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將嚴格執行「三重一大」等全部納入集體研究的決策程序。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從嚴監督管理幹部實現常態化。全面部署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健全部門紀檢機構。
  • 《電子專用設備儀器十二五規劃》發布
    9  2、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提升產業整體水平 9  3、以重大專項實施為契機,加強產業互動 9  (二)發展重點 10  1、集成電路生產設備 10  2、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  為推動電子專用設備儀器產業持續發展,縮小與國際同類產品的差距,根據《工業轉型升級「十二五」規劃》、《信息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電子信息製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制定本規劃。  本規劃涉及電子專用設備和電子儀器兩大行業,是「十二五」期間我國電子專用設備儀器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和加強行業管理、組織實施重大工程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