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億億億噸的水澆到太陽上會怎樣?

2020-09-11 零下一度的心一一

太陽就像個大火球,它已經持續「燃燒」了長達46億年。太陽這個大火球的質量達到了地球的33.3萬倍,或者說2000億億億噸(2×10^30千克)。那麼,太陽究竟在燃燒什麼?如果用重如太陽的水能夠澆滅太陽嗎?

太空幾乎是真空的狀態,沒有像地球上這樣充滿了氧氣,所以太陽的「燃燒」與地球上的燃燒現象是不一樣的。太陽之所以能夠發光發熱,並非氧化還原反應,其原理與氫彈一樣,都是進行氫核聚變。

太陽質量的98.3%是由氫和氦構成的,氫元素最多,質量比率可達73.5%。在太陽的核心區域,溫度高達1600萬度,四個氫原子核碰撞之後會結合成一個氦原子核,期間損失的0.7%質量會轉變為能量。

據估計,每秒有3.7×10^38個氫原子核發生核聚變反應,虧損的質量為426萬噸。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可以計算出,太陽每秒釋放出的能量為3.85×10^26焦耳。在過去的46億年裡,太陽的核聚變反應已經損耗掉了103個地球質量。

如果把重如太陽的水倒在太陽上會怎樣?這會讓太陽的氫核聚變停止嗎?

太陽中的氫核聚變反應需要滿足苛刻的條件,溫度和壓力都要非常高,氫原子核才能獲得足夠的能量來克服電磁力,從而發生核聚變反應。理論上,如果把太陽的溫度降到足夠低的程度,將會導致氫核聚變無法進行下去。

設想一下,如果水的密度保持1000千克/立方米不變,它們均勻地包裹在半徑為70萬公裡的太陽外圍,讓整個太陽「泡在」水中,那麼,這個水球的厚度約為24萬公裡。然而,給太陽加水並不會中止太陽的核聚變反應,即便是重如太陽的水也無濟於事。

這麼多的水並不能給太陽快速降溫,太陽的熱量來自於最深處,太陽的散熱並不好,那裡的熱量無法被外圍的水快速帶走。太陽產生的能量主要以光子和中微子的形式輻射出來,但光子無法徑直到達表面。因為太陽核心非常緻密,光子在前進過程中會受到氫原子核的阻礙。光子本來只用2.3秒就能到達表面,但實際時間卻耗費了幾萬年甚至十幾萬年。

事實上,給太陽加水猶如火上澆油,太陽會「越燒越旺」。加了水之後,太陽的質量增加了,引力坍縮效應變得更強,導致核心區域的溫度和壓力進一步升高,這會加快核聚變反應的速率,使得太陽每秒能夠釋放出更多的能量。

正因為如此,質量越大的恆星往往越熱。舉個例子,天狼星的質量約為太陽的2倍,它每秒產生的能量是太陽的25倍。雖然恆星的質量更大了,但核聚變反應速率增加更多,這會導致恆星更快消耗完核心中的氫燃料,所以壽命反而更短。對於天狼星這樣重的恆星,其壽命只有10億年,僅為太陽的十分之一。

因此,如果把重如太陽的水澆到太陽上,不會導致太陽熄滅,反而會讓太陽變得更熱。但這會加速太陽衰亡,讓太陽所剩的壽命從50億年減少為不到10億年。

相關焦點

  • 2000億億億噸的水澆到太陽上會怎樣?
    太陽就像個大火球,它已經持續「燃燒」了長達46億年。太陽這個大火球的質量達到了地球的33.3萬倍,或者說2000億億億噸(2×10^30千克)。那麼,太陽究竟在燃燒什麼?如果用重如太陽的水能夠澆滅太陽嗎?太空幾乎是真空的狀態,沒有像地球上這樣充滿了氧氣,所以太陽的「燃燒」與地球上的燃燒現象是不一樣的。
  • 136億億噸的水澆到太陽上,太陽會怎樣?
    我們知道地球是一個含水量比較豐富的星球,而且很多水是以液態的形式被保存在海洋、湖泊、河流之中,除了液態水之外還有冰川、極地、永久凍土層中的固態水,以及水蒸氣等液態水,除此之外地表之下還有大量的水被儲存在礦物質晶格之中。據估計,地球上的總水量達到了136億億噸。那如果我們用136億億噸的水去澆太陽,太陽能被澆滅嗎?
  • 10000億桶的水同時澆到太陽上會怎樣?太陽或會成為黑洞
    「如果把1萬億桶的水,同時澆在太陽上,太陽會怎樣?」,關於這個問題,有人認為水還沒靠近太陽時就會被汽化,然後蒸發了。還有人認為,這些水不會熄滅太陽,頂多讓太陽溫度降低1-2℃……但其實,這些說法都不對。如果我們真的能把1萬億桶水澆到太陽上時,你會發現太陽的燃燒方式變得更劇烈了, 而且太陽的壽命也將會變得更短。
  • 太陽那麼大的水桶裝滿水,澆在太陽上會怎樣?答案出乎意料
    在等離子狀態下,原子核是會有相撞的概率,但是發生核聚變反應的概率大概是1對原子核在10億年只發生一次,好在太陽足夠大,有足夠多的粒子,所以可以發生。但同時這時候還需要弱力的加入,它可以改變粒子的種類,讓質子變成一顆中子,但這個概率同樣也很低。
  • 太陽重2000億億億噸,為何還能懸浮在宇宙中,而不會掉下來?
    太陽的直徑將近140萬公裡,質量高達2×10^30千克,即2000億億億噸,或相當於地球質量的33.3萬倍,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既然太陽這麼重,為什麼它還能懸浮在宇宙中,而不會掉下來呢?,或者是夜空中的那些星星(肉眼可見的大都是比太陽更大的恆星),甚至是質量達到太陽上萬億倍的星系,它們都是懸浮在太空中。
  • 太陽重達2000億億億噸,為什麼還能懸浮在宇宙中,而不會掉下來?
    雖然天上的太陽看起來並不大,但它實際上要比我們所生活的地球大得多。太陽的直徑將近140萬公裡,質量高達2×10^30千克,即2000億億億噸,或相當於地球質量的33.3萬倍,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既然太陽這麼重,為什麼它還能懸浮在宇宙中,而不會掉下來呢?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對於重量都會有一個直觀的感受,物體越重,越不可能脫離地表。
  • 將與太陽一樣重的水澆到太陽上,從而達到熄滅太陽的目的,可能嗎
    只有當人類走進科技時代,有了天文望遠鏡之後,我們才知道太陽原來是一顆恆星,像這樣的恆星在銀河系至少有一千億顆。太陽能夠燃燒發熱,於是有人曾經想到了這樣的一個大膽的構想:將與太陽一樣重的水澆到太陽上,從而達到熄滅太陽的目的,那麼這個方案可行嗎?如果將與太陽一樣重的水澆到太陽上會發生什麼?
  • 把足夠的水澆到太陽上,會發生什麼,太意外了!
    2020-11-23 13:49:53 來源: 教育的南瓜地 舉報   把足夠的水澆到太陽上
  • 地球上所有的水可以澆滅太陽嗎?
    那麼水為什麼能夠滅火呢?無疑就是利用水阻斷了木頭燃燒的所需要的條件。我們將水潑到燃燒的木頭上時,會發現火很快就會熄滅。這是因為水澆到燃燒的木頭上一方面是降低了木頭的溫度,使其降到了燃點一下;另一方面水讓木頭和空氣中的氧氣隔絕開來。沒有了助燃劑和將溫度降到了燃點以下。
  • 地球上所有的水可以澆滅太陽嗎?
    那麼水為什麼能夠滅火呢?無疑就是利用水阻斷了木頭燃燒的所需要的條件。我們將水潑到燃燒的木頭上時,會發現火很快就會熄滅。這是因為水澆到燃燒的木頭上一方面是降低了木頭的溫度,使其降到了燃點一下;另一方面水讓木頭和空氣中的氧氣隔絕開來。沒有了助燃劑和將溫度降到了燃點以下。那麼太陽之火又是什麼火呢?
  • 如果太陽熄火十秒鐘,地球會怎樣?
    此時科學家開始犯難了,按計算太陽就不應該存在,但太陽卻在人類頭頂上燒了不知道多少億年!未來太陽將會成為紅巨星,因為內核的氦元素堆積溫度增加,會導致氦閃和更劇烈的氫燃燒,這就是變成紅巨星的原因!太陽的未來是一顆白矮星,但為時尚早!假如太陽熄火十秒鐘,地球會怎樣?
  • 如果太陽熄火十秒鐘,地球會怎樣?
    此時科學家開始犯難了,按計算太陽就不應該存在,但太陽卻在人類頭頂上燒了不知道多少億年!未來太陽將會成為紅巨星,因為內核的氦元素堆積溫度增加,會導致氦閃和更劇烈的氫燃燒,這就是變成紅巨星的原因! 太陽的未來是一顆白矮星,但為時尚早! 假如太陽熄火十秒鐘,地球會怎樣?
  • 如果將一桶水,倒在太陽上會怎樣?科學家:將發生不可思議的事情
    太陽就像一個巨大而又炙熱的氣球,它源源不斷地向地球放射太陽輻射,維持著地表溫度,為我們人類的日常生活提供各種能源。可以說,沒有太陽,就沒有生機勃勃的地球,沒有現在的人類,那麼就有人問了,難道太陽不會熄滅嗎?到目前,太陽發光的時間已經很久了。
  • 太陽還有至少50億年壽命,科學家為何我們只有10億年的時間?
    太陽是一顆普通的黃矮星,根據它的質量科學家預估出太陽的壽命大約是100-120億年,目前已經過了大約50億年,因此太陽的壽命還有50-70億年,但是隨著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太陽的輻射能會越來越高,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是等不到50億年以後的。
  • 地底下的2300億噸石油和1.5億億噸碳真是生物屍體變的?
    有些朋友對「化石能源」這種提法總是心存懷疑,全球石油產量每年40多億噸,年年都說石油會耗盡,但地底下的石油儲量卻似乎並不見少,現在已經探明的石油達到了2300億噸。科學家們還說在我們的地底下總共封存了1.5億億噸碳,如果說這些都是化石能源,是由細菌和動植物的屍骸堆出來的,細菌怎麼變成石頭和油?它們不會腐爛或被吃掉嗎?古時候哪來那麼多細菌呀?
  • 重如太陽的水,如果全部倒在太陽上,會產生什麼反應?
    就拿人來說,每天都要照射陽光,一旦缺失了陽光,整個人會變得面無血色,就跟發育不良一樣。太陽是太陽系中最核心的一部分,它持續燃燒整整46億年,質量大的驚人。它能夠燃燒至今,到底是依靠著什麼呢?太陽是怎樣燃燒的?
  • 如果發射一個最大的核彈到太陽,在內部爆炸後太陽會怎樣?
    沙皇炸彈是地球上曾經試爆過最大威力的核彈,但它卻不是一種炸彈,而是多種炸彈結構的組合!氫彈原理很簡單,即輕元素聚變產生的巨大能量,但這個條件非常高,比如要上億度的高溫或者變態的超高壓,這些條件都無法用常規條件下獲得!因此氫彈都是由原子彈引爆的,不知道各位有沒發現,各國都是先上原子彈,再上氫彈就是這個原因!
  • 太陽到底是個怎樣的星球?
    太陽對於我們來講既熟悉又陌生。它每天都會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我們天天都能夠看到它。突然哪一天沒有看到太陽,我們知道那肯定是陰天了。然而太陽對我們來說又是比較陌生的。太陽每天給我們帶來光明和溫暖,卻不肯讓我們多看它一眼。太陽到底是個怎樣的星球呢? 首先,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 太陽為什麼50億年後會膨脹變大從而吞噬地球?
    太陽在過去將近46億年的時間裡一直為我們帶來溫暖和陽光,但是太陽也有著恐怖的一面。預計50億年之後太陽就會接近暮年開始慢慢的走向衰亡,它會開始向紅巨星演化「身體」會不斷的膨脹。然後逐漸把身邊的小夥伴逐一吞噬,到時候地球也就不復存在了。
  • 太陽的結構是怎樣的?科學家推論太陽一半質量集中到了1/64的區域
    太陽是顆熾熱的恆星,怎樣知道它的結構呢?我們當然無法去實際探測,所以目前只能靠猜!當然,對它的猜測是要有理論依據的。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星體,佔了太陽系可見物質總量的99.86%,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已經誕生了約50億年,目前仍在以氫核聚變的方式向外輻射能量,50億年來向外輻射的能量大約消耗了一百個地球的質量,科學家們認為太陽仍然有50到70億年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