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爬滿成群結隊千足蟲 專家稱會噴毒液(圖)

2020-11-22 中國青年網

出現在道路兩旁的馬陸蟲。梅建明攝

  昨天上午,有市民發現,在南京獅子山爬山道路兩旁,有一種蟲子成群結隊地現身,有些路段,更是密密麻麻爬得滿地都是。而一些看到這麼多蟲子在路面上蠕動的登山市民,不禁渾身起了雞皮疙瘩。記者採訪動物專家得知,這種蟲子正是被稱為「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馬陸蟲。

  記者趕到獅子山附近時,在市民的指點下,在一處半山坡道路兩旁,看到了大量的馬陸蟲。記者看到,在道路的兩旁,爬滿了一條條長長的馬陸蟲,這些蟲子看上去長十幾釐米,長得很像蚯蚓。在路上集體蠕動,看上去十分嚇人,一點不懼怕登山散步的市民。市民湯女士恰巧從此處路過,看見這些蟲子,嚇得連蹦帶跳,驚叫著避開。她告訴記者,以前爬山晨練時,還不曾遇到過這樣的蟲子,甚至都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

  記者採訪了南農大的一位專家,他告訴記者,按照記者的描述,在獅子山叢林道路兩旁多處大規模出現的蟲子,應該叫做馬陸蟲。這種蟲子有時也叫「千足蟲」,平時喜歡成群結隊地活動,但一般生活在陰暗潮溼的地方,例如枯枝落葉堆中或巖石洞內,專吃落葉,是生態系統物質分解的最初加工者之一。

  據介紹,馬陸蟲不咬人,但觸摸擺弄它時,它會立即蜷縮成一團並分泌出一種毒臭液,氣味難聞,使得鳥類都不敢啄它,人如皮膚觸碰後會引起局部刺激,嚴重的可產生明顯的紅斑,皮膚接觸後應該用大量肥皂和氨水清洗。而獅子山叢林道路兩旁大量出現馬陸蟲,可能與近期降水頻繁有很大關係。

  據介紹,汙染較為嚴重的地方,見不到這麼多馬陸蟲,而出現這麼多的馬陸蟲,也說明附近的生態環境較好,而市民也不必為此驚慌。

相關焦點

  • 這些千足蟲進小區,該誰來管?
    「此事與我們無關」   千足蟲進小區,誰是有關部門呢?記者聯繫農業部門,「此事與我們無關」,他們表示,蟲子沒有進農田危害農產品,不屬於他們管。聯繫衛生健康部門,得到的回覆是:「此事與我們無關」,這些蟲子沒有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不屬於他們管。
  • 日本水族館大王具足蟲絕食5年零43天後死亡(圖)
    日本水族館大王具足蟲絕食5年零43天後死亡(資料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17日報導,本月14日,世界「最長時間絕食者」,日本三重縣鳥羽市水族館飼養的大王具足蟲「1號」在一次公開餵食活動中,
  • 大王具足蟲的能好怎?!
    而大王具足蟲這個名字來源於日文名字ダイオウグソクムシ的直譯。,曾有一隻飼養於鳥羽水族館的大王具足蟲不吃不喝活了五年多,當然最後還是死了(是不是餓死的就不得而知了)。名古屋港水族館的大王具足蟲 圖/張小蜂那麼關鍵的問題來了:這種奇葩的東西能吃嗎?好吃嗎?怎麼吃?
  • 櫻桃中吃出蛆狀白蟲 專家稱對人體無害(圖)
    ★閱讀提示  鮮紅的櫻桃內竟然蠕動著線頭粗細的蛆樣白蟲。前天,記者吃櫻桃時竟發現裡面有小白蟲。本報新聞熱線也接到了市民吃櫻桃吃出小白蟲的線索。而盛產櫻桃的陝西銅川也發現櫻桃內有小白蟲,洛陽等地的網友在網上稱自己碰到了這種讓人噁心的遭遇,想知道這種小蟲對身體是否有害。
  • 大王具足蟲
    大王具足蟲Bathynomus giganteus
  • 密集恐懼症者慎入 武漢一綠道出現成群多足怪蟲
    漢南一綠道出現成群多足怪蟲   武漢晚報6月13日訊(記者陳奇雄)6月13日早晨,成千上萬長相奇怪的多足黑色蟲子,在漢南紗帽街馬影河邊綠道上爬行當他走到一個運動中心門前時,嚇了一跳,只見三四百米長、寬二三米的綠道上,爬滿了黑色蟲子,這些蟲子身子兩側,長著密密麻麻的足,其中小蟲身長0.5到1釐米,大蟲身長2到3釐米,「整個綠道被蟲子覆蓋,完全找不到人可下腳的乾淨地方。我一腳踩下去,就踩死了幾十條蟲子。刺鼻的氣味從蟲子屍體上飄散出來,讓人感到難受。」
  • 【幹制】大王具足蟲Bathynomus giganteus
    【2019.0501】今天這篇硬文獻給各位,首先要介紹一下什麼是大王具足蟲Bathynomus giganteus,大王具足蟲,又名巨型 深海大蝨、巨型等足蟲,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動物界、節肢動物門、等足目、漂水蝨科動物,人們對它的認識可謂少之又少,來放一張自己的新鮮標本材料對比圖還是很大的,這隻伸直大概33cm左右
  • 盤點全球巨型生物:以死鯨為食的大王具足蟲
    原標題:盤點全球巨型生物:以死鯨為食的大王具足蟲   盤點全球巨型生物:以死鯨為食的大王具足蟲  來源:科技訊我有話說  世界上總有些動物長的體型格外巨大,如果用人類來打個比方,就像籃球運動員跟普通人的體型差距一樣。
  • 日本水族館大王具足蟲「絕食」五年引關注/圖
    日本三重縣鳥羽市水族館飼養的大王具足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東京新聞》1月3日報導,日本三重縣鳥羽市水族館飼養的一隻大王具足蟲已經「絕食」5年,館方2日向外界公開了給它餵食的情況,但它看起來並沒有食慾。
  • 大王具足蟲:深海「顏值擔當」
    大王具足蟲(學名:Bathynomus giganteus),又名巨型深海大蝨、巨型等足蟲,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動物界、節肢動物門、等足目、漂水蝨科動物。大王具足蟲食源廣泛,他們大多是肉食性的,主要是食用死去的海洋生物的屍體,如鯨魚、魷魚和其它一些魚類。此外,他們也會主動獵食一些行動緩慢的海洋生物,如海參、海綿、線蟲、放射蟲等海底動植物。
  • 日本:「大王具足蟲」 五年不吃東西竟然沒死
    這就是在深海中發現的「大王具足蟲」,專家從這隻「大王具足蟲」的胃中發現還有酵母菌的液體,專家認為這與它持續不進食依然可以生存有關聯,並決定繼續進行研究。這種「大王具足蟲」棲息在墨西哥海灣水深600米到700米的地方,而這隻死亡的「大王具足蟲」是鳥羽市鳥羽水族館中飼養的9隻「大王具足蟲」的其中一隻,這隻「大王具足蟲」從5年前便開始不再進食,因其5年未進食而可以繼續存活受到許多人的關注。
  •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大王具足蟲怎麼樣 屬性圖鑑分享
    ,那麼大王具足蟲什麼時候出現的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的大王具足蟲圖鑑一覽吧。... 在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中海洋裡面有很多的生物,每一個生物出現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出現的時間都是固定的,那麼大王具足蟲什麼時候出現的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的大王具足蟲圖鑑一覽吧。
  • 冬至雨後現千足蟲 爬入家中嚇壞村民
    怪蟲成群出現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 一夜過後,漁村古廟裡,爬出了大量的「怪蟲」,它們懼怕陽光,卻四處蠕動,甚至爬進古廟旁的村民家中,數量之多專家稱這種蟲子為千足蟲,集中出現疑與最近氣候反常有關。  文/圖記者黃文水楊莉莉  【現場】  外形像蜈蚣,數量太多村民怕  記者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太嚇人了!一夜之間爬出來這麼多的蟲子,到底是出什麼情況了?」丙洲村民陳志恭帶著記者進入村裡的昭穆廟,古廟的歷史至少300年以上,眾多村民均稱,幾十年來,從未發生過這種事。
  • 滿地爬的蟲叫馬陸 專家稱,生態好才會爬蟲成群
    杭州綠升物業的主任助理朱軍也打來電話向記者表示感謝:「你們的關注,讓我們得到了很多幫助,今天上午《小強熱線》、《範大姐幫忙》和杭州市的治蟲專家也來到小區,現場查看蟲害情況。接下來就制定治蟲方案,相信困擾業主的難題很快就會解決了。」  早上七點半,何先生打進本報96068熱線,「這些蟲子大多生長在溫軟、潮溼的灌木叢中,一般有抗藥性,要撒很重的農藥才有一定效果。
  • 日本水族館大王具足蟲絕食5年零43天後死亡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17日報導,本月14日,世界「最長時間絕食者」,日本三重縣鳥羽市水族館飼養的大王具足蟲「1號」在一次公開餵食活動中,被館方宣告死亡,此時它已絕食5年零43天。據悉,「1號」來自墨西哥灣,2007年9月入住三重縣水族館,是一隻體長約29釐米、體重約1公斤的雄性具足蟲。
  • 火速圍觀:日本水族館大王具足蟲兩年來首次排便
    在日本的三重縣水族館,飼養了5隻大王具足蟲,飼養員發現它們的排便頻率一直很低,以至於每次排便都會被飼養員記錄在水族館博客上。而上一次觀察到糞便殘渣,要追溯到2018年4月23日了。期間整整兩年,飼養員沒有觀察到任何與糞便有關的殘渣,一點蛛絲馬跡也沒有。
  • 海底探秘|巨型深海大蝨——大王具足蟲
    大型「潮蟲」  大王具足蟲與陸地常見的潮蟲體形相似,但要比潮蟲大很多,通常為 19 ~ 37 釐米。每個大王具足蟲的頭上長著兩對觸鬚,腹部有 7 對關節肢。大王具足蟲鱗片的鈣質外骨很特別,上方與頭部、下方與尾部都合為一體,就像淡紫色的盾牌一樣。
  • 千足踏浪 :一位民間學者發明的海浪發電技術
    作為系列評估的第三個項目,北京國際能源專家俱樂部的「清潔能源技術評估與推廣平臺(簡稱TAD)」於2016年10月22日組織專家對北京千足踏浪海浪發電研究院有限公司「千足踏浪」海浪發電技術進行了評估與推廣。本文就該技術的性能屬性、發展前景等作一簡要介紹。
  • 今天,讓我們來吸大王具足蟲
    今天我們來吸大王具足蟲~分享一段大王具足蟲吃鱷魚屍體的視頻,拍攝於約2000米深的海底。
  • 怪蟲「入侵」小村引發不安 專家稱:鼻涕蟲
    怪蟲「入侵」小村引發不安 專家稱:鼻涕蟲 2013-05-13 14:02:20   來源:安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