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不僅決定你的身材,還決定你的壽命!想長壽,牢記這3點!

2020-12-01 騰訊網

你的晚飯一般幾點吃?

6點?7點?還是更晚......

一直有「晚飯決定你的身材」的說法,說晚餐不能吃太晚,甚至還有健康專家說過,「晚餐的作用,四分之一是維持生命,四分之三是維持醫院的收入」,說得就是晚飯吃不對,會影響健康!

可晚飯吃得太晚會怎樣?

真的有科學家研究了這件事,他們找20個人做了個實驗——

2020年6月《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JCEM)上的一項研究,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就做了這樣一個試驗:

該研究選了20名健康志願者(10名男性和10名女性),平均年齡26歲,平均體重指數23.2,習慣於22:00-01:00就寢,睡眠時間也固定。

兩組人中分別在22:00吃晚餐 VS 常規18:00吃晚餐,均給予一樣的熱量飲食。

隨後志願者均在11點入睡,研究者發現,即使在兩個不同的時間點進食晚餐,相比18:00吃晚餐的志願者,22:00進餐的人群機體血糖水平較高,且其機體消耗的脂肪量也相對較低。且22:00吃晚餐的志願者機體葡萄糖峰值水平會升高大約18%,其整夜燃燒脂肪的量會下降10%。

研究人員解釋,這種影響如果在肥胖或糖尿病人群的身上可能更為明顯,這些人群的新陳代謝本就受到損傷。

這些研究數據說明了啥?

說明晚飯變夜宵可引起夜間葡萄糖不耐受,降低脂肪酸氧化和動員,尤其是早睡眠者,長此晚餐吃得晚,可能會促進肥胖、患上糖尿病,影響你的壽命。

影視劇《深夜食堂》

吃得太晚過飽,

至少與8種疾病有關!

1. 增加肥胖症風險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吳晞2016年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晚餐食用過飽,加之夜間運動量少,導致人體消化吸收不完全,代謝產生能量過度,也會增加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風險。

2. 更容易患脂肪肝

北京朝陽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賈凱2016年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晚上身體的代謝率下降、消耗能量的途徑少,脂肪容易在體內堆積,從而形成脂肪肝。

3. 增加結石風險

上海中醫藥大學營養學教研室副教授孫麗紅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談到,餐後4~5小時是人體的排鈣尖峰時段,如果晚餐吃得太晚,排鈣高峰到來時已入睡,尿中大量的鈣會沉積,久而久之可能形成泌尿結石。

4. 胃炎、胃潰瘍

上海中醫藥大學營養學教研室副教授孫麗紅在健康時報刊文中還提到,晚餐如果吃得太晚,收拾完就更晚了,很多人懶得再出去運動,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迫使腸胃不得不「加班」工作,增加了消化系統的負擔,時間久了,人的腸胃功能就會減弱,導致腸胃疾病。

北京朝陽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賈凱2016年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很多人晚上九、十點鐘才會再吃飯,因為晚飯吃得晚,吃過飯以後馬上就休息,導致食物在身體內消化得不夠充分,這一類人很容易得胃炎、潰瘍病這樣的疾病。

5. 糖尿病風險增加

2018年美國心臟協會(AHA)年會上一項研究報導發現,與晚餐不怎麼吃的人相比,晚餐吃得多的人空腹血糖明顯升高,胰島素水平更高,評價胰島素抵抗的指標HOMA-IR也更高。

進一步分析顯示,晚上6點後,每多攝入總能量的1%,空腹血糖、胰島素水平以及胰島素抵抗均會「水漲船高」。

6. 容易被心血管疾病盯上

2019年刊發在美國《循環》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晚上8點以後吃得較多的女士,舒張壓顯著升高。研究者提醒,晚餐需要早點兒吃,而且晚餐在全天攝入食物熱量中所佔的比例應減少,這樣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

7.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不吃早飯或晚飯吃太晚,對心臟也會產生影響。2005年據美國消費者報告發布的英國諾丁漢大學的一項研究中,不吃早飯會暫時提高「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而理論上,這種變化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則發現,吃飯太晚會升高血糖、膽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8.神經衰弱等疾病

晚餐吃得太晚也會影響睡眠,導致出現神經衰弱等疾病。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閔寶權2016年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在睡前吃很多東西或多或少會影響睡眠質量,導致孩子第二天的精神會比較差,也會影響心情。

影視劇《孤獨的美食家》

想長壽,

吃晚飯牢記這3點!

那麼,晚餐應該怎麼吃更健康?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營養科魏幗在2016年健康時報刊文給了3點建議:

1. 晚餐的量——比早餐少點

晚餐後基本上沒有多餘的體力勞動,消耗量少,所以晚飯的食用量需格外注意。全天的能量供給比例基本上在30%、40%、30%的這樣比較合理的範圍。

一般我都是把我的晚餐量向早飯看齊,我習慣早餐多吃一些,晚餐少吃一些。

2. 晚餐時間——在6-8點吃

雖然叫晚餐,但是我儘量都會早一些吃,一般都是到了家就吃飯,通常可以保證在睡覺前4個小時把晚飯吃完。

考慮到每個人下班的時間和路途長短的不同,在晚上6~8點之間吃晚餐是比較合適的。

3. 晚餐作用——「查漏補缺」

晚餐主食吃米飯或者雜糧粥,養護脾胃的同時,也補充了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

中午帶飯的時候不能帶綠色的蔬菜,晚餐的話,蔬菜就以綠色葉菜類為主了,這樣既能補充中午所欠缺的營養素,又可以增加食物種類,平衡膳食營養。

所以,晚飯要吃,但一定別太晚吃,即使由於加班等原因晚吃了,也先別著急睡!(來源:健康時報)

請把這篇文章轉給所有人看到

我是巍子,急診科醫生,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更多的急救技能和疾病知識!這個公眾號幫過許多人,救過許多命!

相關焦點

  • 晚餐決定你的體重和壽命,那麼晚上運動後餓了吃什麼?
    晚餐決定你的體重和壽命!  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  很多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一,  就是來自晚上不良的飲食習慣。  晚餐吃錯了,  以下很多疾病就會找上身來。  1、晚餐與肥胖3、晚餐與腸癌  ② 晚餐時間在7點之前最有益健康。  ③ 晚餐多吃素食,少吃葷食。  ④ 少吃高脂、高熱、高鈣、易脹氣食物。  晚上運動後餓了怎麼辦?  運動完後餓了有兩種選擇,  一種是不吃,還有一種就是吃。  不吃的結果就是餓肚子,  有時餓的晚上都睡不著。
  • 人類個體的壽命早就被決定了,科學家:你無法決定自己活多久!
    小編不否認這確實是終極夢想之一,可是人類最底層的終極夢想還是攻克生老病死。如果有兩個選擇擺在你面前:人類成為最強大的宇宙文明,或者你自己長生不老。我想大部人人會選擇後者。所以說,生死問題,才是科學研究的終極目標。但是長生不老註定只是一個夢,永垂不朽註定是天方夜譚,只有死神才能永生。
  • 溫度決定壽命!揭秘變冷變長壽的秘訣
    比起海灘、淺海域的動物,深海動物由於水溫更低的緣故,壽命有時會長得驚人。例如生活在0度左右、300~6000米深海的六星海綿(Scolymastra joubini),拜寒冷環境所賜,其生長發育極其緩慢,可以活15000~23000歲,是地球最長壽的動物之一。人類屬於哺乳動物(恆溫動物),體溫不隨環境而變,要如何驗證「越冷越長壽」這一觀點?
  • 吃飯決定壽命?吃飯有3個特點的人,身體可能不會差,希望你也有
    吃飯決定壽命?吃飯有3個特點的人,身體可能不會差,希望你也有導語:飲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佔有很大的部分,所以一定要吃得健康。以前的人經常說,能吃是有福氣的,但究竟怎麼吃才可以有助於身體的健康呢?吃飯對我們的壽命是沒有辦法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但是可以間接的影響我們的壽命,對我們的壽命產生很大的影響。通過調查,我們發現一般長壽的人吃的都非常健康,非常注重吃的方法。他們吃飯一般都有這三種特點,如果你有的話,那麼你的身體會更加健康,也會很長壽。1.吃飯只吃七分飽,不會吃的太飽了每一頓吃的都非常多,會減短我們的壽命。
  • 血型決定壽命和性格?哪種血型的人容易長壽、哪種生病率高?
    科技在不斷進步,不少科學家會對血型進行研究,探究血型與壽命、性格之間的關係,也得出了一些結論。血型真的能決定一個人的壽命長短、還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哪種血型的人更容易長壽?可信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科學家眼中的「長壽身材」,身體8處尺寸影響壽命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結合多項國內外權威調查結果,總結8項與長壽相關的身材指標。 身體8處尺寸影響壽命 包含腰臀比在內,身體質量指數、腰圍、腰高比、體脂率、大腿圍、頸圍和小腿圍共八項指標共同決定了身體健康。
  • 血型能決定性格和壽命?哪種血型的人身體最好?告訴你血型的秘密
    20世紀初,人類首次發現了ABO血型系統,從這以後,關於血型的研究便逐漸多了起來。普通人對於血型的了解,一般都局限於血型決定輸血,只有相同的血型才能互相輸血,O型血可以給其它血型輸血,或者是血型決定性格、血型決定壽命等這些內容上。那麼,血型真的能決定一個人的性格和壽命嗎?
  • 壽命的長短和什麼有關係?15年研究表明:主要是這4點
    每個人的壽命長短都由很多因素決定,有些人可以活到100歲,而有的人英年早逝,很多人都幻想著能夠長命百歲,這又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事情,這些人的壽命和很多因素有關,除了外在因素,基因遺傳也是影響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根據美國有關研究機構表明。對1800名長壽老人進行長達15年的研究在不考慮外在因素和遺傳的情況下,一個人的壽命和這4點有很大的關係,今天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科學實驗證明食物能決定你的壽命長短:你信嗎?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科學實驗證明食物能決定你的壽命長短:你信嗎?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食物是會影響到我們人的壽命,這種理論我們當然會相信。如果你吃的好,吃的對,那么正確的營養搭配,不僅僅可以滿足各位的身體需求,還可以保護各位的身體健康。如果你吃得不好,吃的不對,那麼對於這些有害類物質的攝入,或許就會傷害到你的身體,這就會影響到我們身體的健康以及生活的質量。
  • 心理學家:決定一個男人氣場的強弱,不是長相,而是這3點特徵
    行為心理學家指出,男人的外貌長相,確實對氣場有一定影響,但真正能決定氣場強弱的,主要是內在的力量,包括三點。 1、自信 心理學家認為,男人的自信程度決定了他的氣場強大程度。
  • 擁有O型血的人最長壽,是「萬能血」?血型能不能決定性格和壽命
    如傳說擁有O型血的人最長壽,0型血是萬能血,還有的人說O型血在所有血型中性格是最好的。血型到底能不能決定性格和壽命?據美國醫生史蒂芬M魏斯貝格,以及健身專家約瑟夫·克裡斯蒂安奴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其實驗總共包括5000人,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擁有O型血的人最長壽,B型血的人往往要更早離世。
  • 動物的壽命有長有短,是什麼決定了動物的壽命?
    長壽可以說是每一個動物的追求,但是自然有其法則,每一種動物都有特定的生命周期。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龜類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動物,但並不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龜類是加拉帕戈斯陸龜,壽命可達150年。而壽命短的動物有蜉蝣、老鼠、蜻蜓等,蜉蝣從卵到成蟲大概需要經歷1—3年,成年後幾個小時就死亡了。
  • 人類的壽命可能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定了,我們無法自己決定能活多久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的壽命可能從出生的瞬間開始決定。我們不能決定自己能活多久。這是怎麼回事? 我相信許多朋友在現實世界上也會發現一個非常神奇的現象,那就是一些家庭,成員的壽命通常相對較長。只要不是一些嚴重的疾病,他們基本上可以活到100歲以上。一些家庭,即使成員一生沒有嚴重疾病,他們的壽命也不會很長。
  • 血型和壽命有關?O型血的人最健康、最長壽?這5點對長壽很重要
    其實按照醫學來分,血型還可以分為Rh陽性,Rh陰性。血型跟我們的性別一樣,從出生開始就已經被決定了,沒有辦法更改了。隨著現在的醫療條件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都希望自己能活得久一些。對於長壽的追求,已經不再是中老年的專利了,好多年輕人都已經開始了養生。我們知道血型和人的性格有關,那麼,血型與人的壽命有沒有關係呢?
  • 男人壽命跟刮鬍子有關?提醒:想長壽,這三件事更重要,切莫忽略
    無論對於男性還是女性來說,長壽都是大家所渴望的,但是根據相關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壽命更短一些。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85歲以上的老人中,女性遠比男性要高出太多。100歲這個長壽的常見標準很少會有男性能夠達到。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男性體內雄性激素多,才有助於維持人體的正常運轉,而雄性激素旺盛,鬍子長得也會比較快。刮鬍子會決定男性的壽命,真的是這樣嗎?
  • 物種壽命由何決定?端粒縮短速度是決定因素
    參考消息網7月13日報導是什麼決定了每個物種的壽命?外媒稱,西班牙一個研究團隊發現,每個物種生命的長度與其端粒縮短的速度之間存在顯而易見的聯繫。端粒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周期。
  • 人類壽命早已被確定!到底是誰決定我們的壽命?看完你就知道了
    我們常常會聽到「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種說法,但是很多人都覺得這種說法是一種封建迷信,當今社會的人們都認為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這句話聽起來是沒錯的,但是人類卻無法掌握自己的生死,因為人的壽命都是早已安排好的,每個人的壽命都不歸自己決定,這印證了「生死有命」的說法。
  • 百歲老人長壽是由基因決定?專家:生活環境或才是關鍵影響因素
    2020年3月5日,Mackay團隊公開了這項耗時近7年的研究結果,他們發現,雖然基因差不多鑑別全了,但是這些基因影響壽命的方式,和大家此前所預想的完全不同[1]。總而言之,與此前大家預想的特定基因直接決定壽命完全不同,這項研究顯示基因對壽命的影響具有高度的情景依賴性(context-dependent)。時光派點評:是不是看的一頭霧水?
  • 英國112歲長壽老人告訴你:對待憂慮的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長壽和態度究竟有什麼關係?可能很多人認為,心情好所以活得久。這其實是一種正確的理解方式,但其中的關係遠不止這麼簡單。 心情等於壽命的邏輯思維並不能指導人們的行動,也是很多古語都有道理但「沒有用」的原因。
  • DNA片段能預知壽命:端粒長度決定生物壽命
    這種檢測方法將於2011年年底在英國上市,由此引來爭議與關注  端粒長度  決定生物壽命  西班牙馬德裡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瑪莉亞·比拉斯科博士是這項商業端粒檢測方法的發明者,她說這是一種非常簡單、快捷的檢測方法,能在同一時間對很多樣本進行分析。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檢測發現危險的、非常短的端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