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人長壽是由基因決定?專家:生活環境或才是關鍵影響因素

2020-10-18 NutritionPlus

「時光派「用心科普抗衰老知識,想了解更多就馬上關注吧~

本文作者:@馬猴,亞利桑那大學——神經科學與認知科學

2013年9月1日,當代最重要的遺傳學學者之一,Trudy Mackay和她的團隊以果蠅為模型,展開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壽命基因研究,試圖把所有和壽命有關的基因全都扒個底朝天。2020年3月5日,Mackay團隊公開了這項耗時近7年的研究結果,他們發現,雖然基因差不多鑑別全了,但是這些基因影響壽命的方式,和大家此前所預想的完全不同[1]。

這項研究的初衷是探索基因、環境和性別這三個變量對果蠅壽命的影響。為了讓三者能夠順利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員在18°(低溫)、25°(室溫)和28°(高溫)三種不同的溫度環境下(溫度是對果蠅壽命影響最大的環境因素之一)養育了70209隻不同性別,攜帶有不同基因變異的果蠅,並且逐一記錄了這些果蠅的壽命。通過這種方式,輔以極其複雜的統計運算,研究人員從果蠅中成功的鑑別出了1008種對壽命有影響的基因。

好消息是,這些基因中有663種與人類同源,換句話說,它們對果蠅壽命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套用在人類身上。在對其中的15種基因進行簡單的功能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基因的主要功能涉及神經發育,維護認知功能和運動能力

接下來就是壞消息了,後續的數據分析顯示,這些基因對壽命的影響,從程度到方向,全都取決於具體的環境。同一種基因,在低溫環境裡有延壽效果,但放進高溫環境裡就會大幅削減果蠅的壽命,而且反之亦然。

不僅僅是環境,性別也一樣。同一個基因能讓雌性果蠅長命百歲,而攜帶它的雄性果蠅就註定要早早歸西,同理,雄性果蠅的"長壽基因"對雌性果蠅來說也是不幸的根源。

更絕望的是,同一種基因對於壽命還能打出環境和性別的"組合拳":一種基因,在特定的環境下對特定的性別有延壽效果,換一種環境和性別的組合,可能延壽效果變弱了,也可能直接就變成反效果了。總而言之,與此前大家預想的特定基因直接決定壽命完全不同,這項研究顯示基因對壽命的影響具有高度的情景依賴性(context-dependent)

時光派點評:

是不是看的一頭霧水?這篇文章確實從內容到結論都對讀者極其的不友好,不僅絕大多數的篇幅都用來描述讓人頭疼的統計運算方式,而且整個研究的思路朝向也帶著一種莫名的違和感。但是沒關係,接下來筆者帶著大家換個角度來重新思考一遍。

這項研究的思路和結果顯得出人意料的原因,在於我們對一種名為「突變累積」的衰老遺傳學理論的不正確認識。「突變累積」認為基因對壽命的影響源自於有害的突變,在生長的過程中這些有害突變不斷積累,形成了衰老和病理,最終導致壽命的終結。這一理論容易被錯誤的理解為,基因的作用都是固定的,長壽基因只要沒有受損或者表達受到限制,就一定會幫助果蠅長壽

但這項研究結果支持的恰恰是與這種錯誤理解直接對立的"拮抗性多效"理論(antagonistic pleiotrophy)。這條理論認為,同一種基因所表現出來的功能,只在特定的情況下對生命體有益,比如一種基因能使果蠅更多的產熱,那自然就能使攜帶它的果蠅在低溫環境下更好的生存,在高溫環境中早夭,而且由於產熱會消耗大量的營養資源,這會加重雌性果蠅在生成卵子時的生存負擔,對雄性果蠅則幾乎沒有影響。

帶著這種思路回頭重新看看這項研究,會不會覺得一切都合理了很多?不過這也引申出一個現在生活中的小問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種簡易基因檢測,只需要一點唾液或者血液樣本,就能告訴你自己有沒有"長壽"基因、"能喝酒"基因、"睡覺香"基因等等?想想"拮抗性多效"理論,想想這項研究的結果,再想想這種測試的內容,你覺得它靠譜嗎?基因型與表現形式的關係比我們期望的更加複雜,想要了解自己會不會長壽,單單是一張寫滿基因序列的報告是遠遠不夠的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轉發或收藏,如果有什麼想法或意見,我們評論區一起討論哦~

相關焦點

  • 研究表明百歲老人的生活環境可能是長壽的關鍵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您居住的地方對您進入百歲年齡的可能性有重大影響。最新研究表明,生活在高度步行,混合年齡社區的人們可能更可能活到100歲生日。WSU大學二年級醫學生Rajan Bhardwaj表示:「我們的研究增加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社會和環境因素對延年益壽有重大影響。他說,較早的研究估計,遺傳因素僅能解釋一個人進入百歲年齡的機會的20%至35%。該研究的資深作者,WSU社區衛生與空間流行病學(CHaSE)實驗室的助理教授Ofer Amram解釋說:「我們從以前的研究中知道,您可以通過行為來改變對遺傳性疾病的敏感性。」
  • 百歲老人的研究表明,居住地方可能是長壽關鍵
    發表在國際環境研究和公共衛生雜誌根據華盛頓州的死亡率數據,研究小組的發現表明,生活在高度步行、混合年齡社區的華盛頓人更有可能活到100歲生日。研究作者rajan bhardwaj說:「我們的研究增加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社會和環境因素對長壽有很大影響,他是WSU醫學院的一名二年級學生,在擔任他年邁的祖父的家庭護理助手後對這一話題產生了興趣。他說,早期的研究估計,遺傳因素只能解釋一個人達到百歲年齡的機率的20%到35%。」
  • DNA破譯四川118歲老人長壽密碼 「樂天派」或是主因
    原標題:DNA破譯四川118歲老人長壽密碼 「樂天派」或是主因   並非都是好基因好基因+好環境=長壽   但老人也並不是沒有存在有風險的基因。「像她糖代謝能力風險就偏高。」姜俊成說。不過,付素清並沒有患糖尿病等疾病,這又是為什麼呢?
  • 科研人員在百歲老人健康長壽保護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新網昆明11月7日電 (記者 胡遠航)記者7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及海南醫學院專家近日通過研究發現,自噬-溶酶體信號通路基因表達上調為百歲老人最為顯著的信號,且該信號同樣存在於百歲老人F1後代。研究還發現,自噬-溶酶體信號通路功能增強可能有助於人類健康壽命延長。
  • 百歲老人首超3000人,上海成為名副其實長壽之城,中國最長壽老人...
    當天,上海市民政局公布稱,上海百歲老人首次突破3000人。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我國各地的百歲老人也越來越多,我國最長壽同時也是世界最長壽的人,是來自新疆喀什的阿麗米罕·色依提,她在今年6月度過134歲的生日。
  • 《PNAS》:超百歲老人長壽原因大揭秘——細胞毒性T細胞是關鍵!
    同時,轉錄組研究已經報導了大量的外周血中與年齡相關的基因,可以用來預測「轉錄年齡」。然而,大多數的研究都是針對年輕到100歲的捐獻者,在超級百歲老人中循環免疫細胞仍然很大程度上未被探索。據研究觀察,長壽老人普遍具有一個共性:健康。他們一生中似乎對感染和癌症等疾病有相對較強的免疫力。研究人員不禁猜測:這一群體是否有優於常人的免疫系統呢?
  • 來看厚街兩位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
    1月4日,省市有關領導到厚街鎮調研人口普查數據質量工作,並探望慰問了該鎮兩位「百歲老人」。這兩位老人分別是珊美社區106歲的葉群章和寶屯社區102歲的李義。在探訪過程中,兩位「百歲老人」分享了他們的「長壽秘訣」,一起來看看。
  • 德國科學家確認FOXO3A基因能夠助人長壽
    阿根廷《21世紀趨勢》周刊網站2月7日文章,題:德國科學家發現全球範圍內都存在長壽基因  德國基爾大學醫學院的一項調查表明,人體DNA中存在一種名為「FOXO3A」的基因能夠助人長壽,而與年輕人相比,這種基因存在於百歲老人體內的情況更加普遍。
  • 來看這兩位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
    1月4日,廣東省市有關領導到東莞厚街鎮調研人口普查數據質量工作,並探望慰問了該鎮兩位「百歲老人」。這兩位老人分別是珊美社區106歲的葉群章和寶屯社區102歲的李義。在探訪過程中,兩位「百歲老人」分享了他們的「長壽秘訣」,一起來看看。
  • 廣西巴馬:百歲老人還能下地幹活,有何奧秘?
    沒去過巴馬的人只是聽說那裡有很多長壽老人,卻不知道巴馬老人長壽的奧秘在哪。廣西巴馬的長壽老人不僅能吃能喝,還耳聰目明且思維敏捷,一些百歲老人還能夠下地幹活。其長壽之道,是遵循大自然的規律,與當下的生態文明建設高度契合。
  • 720名百歲老人中89.17%都是心態好的樂天派
    健康長壽向來是人類的共同追求。「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孔子的這句話闡述了長壽的一大關鍵要素——樂觀。放下得失心,一切聽任自然,日日笑口常開,這就是人類可以共用的長壽法門。樂觀是百歲老人唯一共性縱觀國內外文獻,關於老壽星長壽秘訣的報導很多。他們中不乏一生坎坷、生活艱難者,但有一個共同點是:他們都是樂天派。山東文登是全國知名的長壽之鄉,百歲老人達72人。《生命時報》記者春節期間拜訪了文登宋村鎮98歲高齡的董奶奶。老人身子骨硬朗,整個冬天都沒感冒,可以獨自料理洗衣、做飯等家務。
  • Frontiers in Genetics :超級百歲老人常見的疾病遺傳易感性
    根據由波士頓醫學研究中心(BMC)和波士頓大學公共健康與醫學學院開展一項新研究,不尋常的和共同的遺傳現象有助於人類更長壽。一月三日發表在Frontiers in Genetics上的一項研究,報導了一項整個基因組序列的全面分析,這個分析關於年齡超過114歲的男性和女性的基因組。
  • 江蘇省調查兩千多名百歲老人,發現活到100歲的人,特徵明顯
    但是,這些真的是百歲老人的特徵嗎?早前,江蘇省發布了一份《江蘇百歲老人調查報告》。這是對424位百歲以上的男性和1671位百歲以上的女性,進行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多方面進行探究,最後得出來的研究成果。報告結果顯示,活到100歲的人,以下特徵明顯。可能報告結果不是完全科學,但是對普通人認識「百歲老人」這一群體,還是有很大參考價值的。
  • PNAS:FOXO3A基因變異的人更加長壽
    科學家發現FOXO3A基因的變異形式有益於讓人類更加長壽,而這種基因變異存在於百歲以上老人體內的情況更加普遍——甚至在全球範圍內都存在這樣的「巧合」。來自德國基爾大學(Christian-Albrechts-University of Kiel)醫學院的研究小組近日開展了一項調查研究,抽樣搜集了388位德國百歲老人和731名年輕人的DNA樣本,並對這些DNA樣本進行了試驗對比。其結果證實,FOXO3A「長壽基因」果然在百歲老人體內更普遍存在。該項調查研究的詳細報告近日刊登在了《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學報》(PNAS)上。
  • 山東「百歲老人」達6491人!其中棗莊有183人
    看書、聽戲、散步......近日,山東濟南101歲的老人劉潤生迎來了又一個「老人節」,引來不少網友關心和關注。作為全國老年人唯一超過2000萬的老年人口大省,山東還有6490多位百歲老人,他們都生活在哪兒?哪些地方「壽星」最多?長壽有啥秘訣?大眾網·海報新聞進行了多方了解調查。
  • 解密|腸道菌群與健康長壽|腸道菌群|微生物|益生菌|解密|長壽|疾病...
    根據相關研究,影響人類壽命的因素至少包括:遺傳因素如線粒體狀態、染色體穩定性、端粒長短、疾病、幹細胞活性;環境因素如腸道微生物、飲食、運動、空氣品質以及生活環境;其他因素如情緒壓力、社交愛情、目標成就、投入預防等等。
  • 科學家發現長命百歲秘密:擁有"瑪士撒拉"基因
    埃利納及其研究團隊描繪出的「瑪士撒拉」基因圖譜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 ,科學家最新調查研究結果揭示,能否達到長命百歲這一人人羨慕的目標,和您的生活習慣可能關係不大。決定這一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因素在於你身體中是否含有一種長壽基因:「瑪士撒拉」基因。  如果您真的很幸運體內含有這種「瑪士撒拉」基因的話,那麼恭喜您,在您的生命中可以任意抽菸喝酒、吃垃圾食品、也不用去辛苦鍛鍊,「瑪士撒拉」基因可以幫助你抵禦這些不良生活習慣給身體帶來的傷害。
  • 古巴:百歲老人已有1551人 最長壽者126歲
    新華網哈瓦那5月19日電 古巴衛生部的調查顯示,古巴健在的百歲以上老人已達1551人,比去年增加10人,其中年齡最大的是一名126歲老婦。
  • 百歲老人頭上長角 且聽專家評點原因
    本報記者 李東輝 實習生 文霞  會診專家:  河南省人民醫院皮膚科  主任醫師 李振魯  河南省人民醫院皮膚科  主任醫師 張守民  鄭州市中心醫院皮膚科  主任醫師 魏芳  近日,魯山縣林樓村百歲老人張瑞芳頭上長角的新聞引起各大媒體的關注
  • 《活過百歲的秘訣》:複製98歲楊振寧的長壽「科學」,並不難
    這個拄著拐杖、健步如飛的高齡老人,與朋友有說有笑的散步,精神矍鑠。楊振寧生於1922年,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作為華人科學家,楊振寧銘記父親的遺訓:「有生應記國恩隆」,並為中國、和世界做出了很多的貢獻。2000年,《Nature》評選出了,過去1000年影響世界的物理學家。其中,楊振寧是唯一一個,還存活在世的,影響世界千年的物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