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不老 「長徵」不息
——記義務開展國防教育的退伍軍人李長生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周俊 曾玉璽 通訊員 肖展發 周梁
5月11日,雙峰縣杏子鋪鎮,84歲的退伍軍人李長生認真備課,為今年即將開始的國防教育做準備。
2002年以來,李長生義務開展國防教育18年,走遍當地70餘所中小學校,行程1萬餘公裡,義務輔導1200餘場次,聽課師生達20餘萬人次。其義舉感動了無數人,大家稱讚他「有顆不老的心」。
李長生1955年參軍,1956年入黨,1969年轉業到雙峰縣洪山殿煤礦工作,1993年退休。
在李長生家中,被他視若珍寶的,除了大門口懸掛的「光榮之家」牌匾,還有46本手抄本,裡面內容涵蓋革命傳統、思想品德、尊老愛幼、英雄模範等12個系列。
李長生說:「愛國不能只在心裡,還要在行動上。我希望讓更多青少年知道何為愛國,如何踐行愛國。」
2002年,李長生騎著一輛自行車,到雙峰新建小學上了第一堂義務輔導課,主題是「學習雷鋒好榜樣、誓當紅色接班人」。此前,李長生從未上過課,可當時的校長給他打了滿分。這讓李長生受到鼓舞,他暗下決心,要不斷提高講課水平,把愛國的種子播撒到青少年心田裡。
從此,李長生踏上了國防教育「長徵」路。他經常騎著自行車,載著他親手製作的講課材料,奔波在各個校園。授課18載,李長生騎壞了3輛自行車,但從未收過任何報酬。
有一次,李長生騎著自行車去雙峰縣測水中學上輔導課,途中突遇傾盆大雨,到達學校時,他的衣服已被雨水淋透。校領導和老師看到他這般模樣,擔心他生病,勸他先休息,但他不願讓學生多等,借了衣服匆匆換上,便走上講臺授課。
在李長生影響下,不少學生長大後參軍報國。畢業於雙峰七中的朱瑞報考軍校,現在東莞服役。朱瑞時常寫信、打電話給李長生,感謝他的言傳身教。
李長生既是個「好老師」,也是個「月光族」。他每月不多的退休金,基本用於義務授課和幫助貧困學生。李長生的子女也積極參加公益服務。去年「六一」兒童節,女兒李建南、李湘南購買筆、書本、文化衫等,交父親捐贈給貧困學生。兒子李湘建「子承父業」參軍入伍,他說:「我很敬佩父親,也要像他一樣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儘管年歲漸高,李長生的心仍然火熱。去年,他共講義務輔導課60餘場次。如今,他有了新目標:「力爭5年時間,講義務輔導課1000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