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國防。我們要加強全民國防教育,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強大力量。」國防教育作為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工程,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國防意識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河北省軍地把國防教育作為戰略任務擺上位置、強力推進,學校國防教育成體系建設、社會國防教育開展有聲有色、線下線上一體化教育模式初見成效,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5萬家門店匯聚民間擁軍力量
百業擁軍掀起全社會擁軍新熱潮
2020年12月8日,河北省邯鄲市派出慰問團跨越1600公裡,奔赴桂林市參加一等功臣飛行員王建東授獎儀式。
「真沒有想到,我只是做了分內之事,黨和軍隊就給予我這麼高的榮譽,家鄉人民給我這麼高的禮遇,我由衷感到光榮和自豪。」王建東說。
去年9月份,王建東駕駛戰機實施對抗訓練時遭遇低空鳥擊。面對重大特情和生死考驗,22個操控動作零失誤,37秒內3次轉向避開居民區,75.9米極限跳傘,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他的事跡在家鄉廣為流傳。
英雄的故鄉愛英雄。邯鄲市始終把雙擁工作作為城市名片來打造,連續九次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範城」。特別是河北軍地通過「涉縣經驗、邯鄲模式」構建的軍地雙方助力、社會力量積極主動參與的「雙輪驅動」擁軍新模式,受到社會各界積極響應。
全省各地紛紛成立愛國擁軍聯合會,5萬餘家愛軍門店先後加入,相繼開展「百城萬店擁軍行」活動,承諾為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撫對象提供優先優惠優質服務;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擁軍情」活動,通過愛心企業與烈軍屬、退役軍人、英雄後人籤署長期結對幫扶協議;開展「關愛部隊基層官兵萬裡行」活動,各地主動與駐軍部隊、本地籍榮立二等功以上軍人所在部隊、以當地城市命名的艦艇部隊溝通聯繫,幫助部隊官兵解決家屬就業、子女入學等方面的現實問題。
百業擁軍、全民擁軍熱潮在全省各地蓬勃興起的背後,是社會國防教育的深入普及。各地各部門紛紛把社會國防教育擺在重要位置,強力推動。
張家口城鄉基層組織把國防教育納入「文明鄉鎮」「雙擁共建」等精神文明建設範疇,主流新聞媒體開設專欄加強國防教育宣傳和輿論引導。
衡水軍地每年開展「最美軍嫂」「情系國防好家庭」及國防教育示範學校評選。
邯鄲軍地與軍創聯合科技產業集團聯合打造的全國首個愛國擁軍小鎮「太行愛國擁軍小鎮」正式籤約落戶涉縣。小鎮建設有河北愛國擁軍網絡服務平臺,軍事模擬裝備互動體驗基地,大中小學生課外勞動實踐、軍訓、研學體驗基地,退役軍人榮譽館、軍人優撫醫院等多個項目。
徵兵「五率」連年持續攀升
學校體系化國防教育邁上新臺階
「2020年度,圓滿完成19732名新兵徵集任務,其中大學生徵集比例升至86.8%,超過國家指導比例24.8個百分點,大學畢業生徵集比例升至33.7%,各項數據提升至近年來最高水平,在全國徵兵『五率』考評中穩居前列。」這是河北省軍區動員局年終總結中的一組數據。
「大學生、大學畢業生徵集比例雙提升的背後,是高校師生國防意識的提升。」省軍區領導說,河北省委對徵兵工作高度重視,要求各高校把綜合素質作為基本考量,在徵集主體上進一步向高校畢業生、重點院校學生、本科院校學生以及學生骨幹和學生黨員聚焦。
「這既是一次動員,也是一次生動的國防教育課。」全省徵兵工作推進會議召開後,各高校紛紛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的大學生徵兵工作領導小組,各項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
提升高校校長國防意識,推進徵兵工作開展,是河北軍地開展學校體系化國防教育的一個縮影。
「少年強則國強,學校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校長作為學校第一責任人,他們的國防意識,直接影響國防教育開展的質效。」省國防教育辦公室主任梁金堂介紹說,2020年6月,河北省開辦全國首期中小學校長「增強國防觀念、強化國家安全」國防教育線上專題培訓班,覆蓋全省11個設區市,以及辛集、定州、雄安新區,共有213位中小學校長代表參加。
2020年,河北軍地進一步加強統籌設計國防教育工作,區分大學生和中小學生兩個層次,分類實施。在中小學層面,將國防教育課列為必學課程,不斷充實書本中的國防教育知識;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和接受能力,區分層次設置國防教育課程和內容;緊貼網絡信息發展變化實際,把革命傳統故事、戰鬥英雄故事等製作成視頻、動漫,構建青少年樂於參與學習討論的國防和軍事網站,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國防觀念。
「國際政治的重塑,大國利益的博弈,地區局勢的動蕩,不管你想或不想,都可能引發國家安全問題。」「維護國家安全始終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可靠保障,事關人人,人人有責。」2020年12月3日,河北省大學生「愛我中華·強我國防」國防教育主題演講比賽決賽舉行。各組選手從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等多角度多層面,以激情澎湃、感人肺腑的演講抒發自己對國防的理解感悟,這是河北軍地自2017年以來第四次舉辦同類活動。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本屆主題演講比賽改在線上舉辦,通過播放選手演講視頻的方式進行評選。比賽錄像在河北廣播電視臺少兒科教頻道《國防體驗營》欄目播出後,社會反響強烈。
啟動「國防體驗營」品牌工程
互動式體驗打造國防教育新模式
「要求線下參加活動的學生太多了,真有點應接不暇。」河北廣播電視臺《國防體驗營》欄目導演張普慶近來收穫了「幸福的煩惱」。
2019年5月,《國防體驗營》欄目在河北廣播電視臺少兒科教頻道開播。鏡頭內外,孩子們開展國防知識競賽、軍營實踐體驗、軍事基礎培訓,收穫難忘的「軍旅記憶」。學生們或在武器裝備展覽館參觀,了解最新的武器裝備;或在野營訓練中學習搭設帳篷、生火燒飯等野外生存技能;或在滑翔傘訓練中體驗飛翔……「代入感」十足的體驗項目,拉近了青少年與國防的距離。
近年來,河北軍地著力打造「國防體驗營」品牌工程,用互動式體驗打造國防教育新模式,並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化。
位於宣化區的黃羊山軍事文化園佔地2000餘畝,通過仿真武器、軍事教育展覽等多角度展示本地軍事歷史文化。人們在這裡既能參觀仿真殲-10戰機,也能在9D神州返回艙體驗模擬實戰場景,古今中外的國防知識展更讓遊人們大飽眼福。
2020年12月5日,邢臺軍地舉行「我愛藍天、助力強軍」無人機競技大賽,駐邢部隊無人機操作員和基幹民兵無人機操作員同場競技,讓參加活動的中小學生大呼過癮。
「這是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軍區民兵自製的地雷。他們利用簡單工具和隨處可見的石頭,開展了大規模的地雷戰。」每當節假日,來自保定師範附屬學校東湖分校的小講解員們就擔負起太行博物館的講解任務。保定市蓮池區正在將東湖分校打造成特色明顯、管理規範、成績優良的國防教育特色基地,全校整體建設成為少年軍校。
「線下體驗拉近了大家與國防的距離,線上呈現則可以更大範圍地普及國防知識。」張普慶介紹說,「國防體驗營」抖音號運營以來,編輯人員致力於以短視頻的形式普及國防知識,提供更加豐富的節目內容,以網絡互動的方式讓更多人心繫國防、了解國防、熱愛國防。
本版照片由陳宏圖攝
製圖:扈 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