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觀看南海閱兵視頻。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團委供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4月18日電(記者 張群 通訊員 高翩翩)「當今複雜的國際形勢讓我們再次明白,只有強大國防力量的護衛,才有國家的長治久安,才有我們安穩的幸福之家。」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學生龍吉蕾感慨地說,從中國海軍的艱難強軍興軍之路中,她看到了祖國在一步一步的強大,更看到了青年一代肩負的歷史責任。
4月12日上午,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隆重舉行海上閱兵,展示人民海軍嶄新面貌,激發強國強軍堅定信念。近日,「青年之聲·貴工程」舉行了以「為了這一天——中國海軍強軍夢」為主題的國防教育系列活動,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生黨團員代表、學生幹部、學生軍訓教官團、軍事愛好者協會會員近千人參加活動。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學生們共同回顧了甲午海戰的慘痛歷史,深入探討了中國海軍建軍歷程,再一次明確了國防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全民國防意識的必要性以及當代大學生在中國國防安全當中應該承擔的重要責任。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學生探討。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團委供圖
在《祖國走向深藍,我們邁向明天》、《砥礪前行,不忘初心》的主題演講中,學生代表們述說了自己不忘初心跟黨走的堅定信念、對祖國深切的祝福以及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不懈奮鬥的堅強決心。
黨團員代表踴躍發言。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團委供圖
活動中,學生們在「增強全民國防觀念,提高全民國防意識」的主題條幅上踴躍籤名,以表達自己對祖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的熱愛之情,對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樹立總體安全觀的執著之念以及做維護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忠實捍衛者的堅定之心。
正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師、副教授趙發忠在活動中說:「未來戰爭是技術的抗衡,是人才的較量,青年學生是國防建設的後備力量,在青年學生中開展國防安全教育活動,不僅僅是要增強學生的國防意識,更是要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人民奮鬥不止,軍人枕戈待旦,才能築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基石。」
據悉,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2018年被國家教育部授予「國防教育特色學校」榮譽稱號。學校高度重視國防教育工作,將國防教育融入人才培養計劃,狠抓軍事技能訓練和軍事理論課教學。學生軍訓教官團組建以來,已連續4年完成學校新生軍事技能訓練任務。同時成立國旗護衛隊,每周一開展升旗教育活動。學校積極鼓勵適齡大學生應徵入伍,積極開展「雙擁」工作,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國防教育文化。
作為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網絡思政新平臺,「青年之聲·貴工程」堅持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中心,利用網際網路的輻射效應,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各類主題活動,凝聚大學生聽黨話、跟黨走、牢記囑託、感恩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