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有何區別,兩者誰的級別高?

2020-11-30 喬沐說

國防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這兩所大學的名字極為相似,曾有很多人認為兩者是一所院校,只是名稱不同。事實上,這是兩所不同的大學,其區別也是比較大的。

那麼,國防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到底有何區別,兩者誰的級別高?

國防大學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27年紅軍在井岡山創建的紅軍教導隊,可以說國防大學是我軍從弱到強、從小到大變革的見證者。

國防大學先後經歷過多次改革,中國工農紅軍大學、抗日軍政大軍等都是它之前的名稱。直到1985年,我國才正式將其成立為國防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的前身是1953年創建於哈爾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也就是人們口中著名的「哈軍工」,此學校的首任院長兼政治委員便是陳賡大將。

準確地說,國防科技大學創建於韓戰時期,是新中國的第一所高等軍事工程學院,也是我國「211工程」和「985工程」中重點建設培養的軍事院校。

單從歷史淵源上來說,國防科技大學自然是比不過國防大學的,而兩者的區別則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招生條件不同

國防大學是一所培養部隊中高級將領的院校,不對地方招生,所以想通過普通考試進入國防大學是不可能的。

想要進入國防大學學習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必須是部隊中級以上的軍官,最低也要是中校;必須是來自作戰部隊或者軍事訓練基地;必須獲得大軍區首長的推薦。只有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順利進入國防大學,其條件可以說是非常嚴格的。

國防科技大學不同,它面對全國招生,其主要為我軍培養基層軍官。但國防科技大學作為我國「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點建設培養院校,入學條件也是十分嚴格的。

首先,要有足夠優異的成績,另外還要通過體檢、面試、政審才能被最終錄取。

第二、學科實力

國防大學共設置有軍事思想和軍事理論、國防研究、軍事與政治理論和研究生教育等10餘個專業,其主要研究方向比較偏向於軍隊的現代化發展。

而國防科技大學擁有5個世界一流建設學科、5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學科。其研究方向比較繁多,但並不是專一於軍事,它更側重的是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如航天科技、機電工程與自動化等。

那麼兩者的級別誰的更高呢?

國防大學是軍委直接領導的軍事學府,其位置坐落於我國首都,是整個人民解放軍綜合性最高的大學,專門培養指揮幹部,並研究國防建設。也正是這個原因,國防大學的級別還是比較高的,屬於副戰區級別的,而它其中的院校領導很多都是副國級的。

國防科技大學則屬於我國「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點建設培養院校,其位置坐落於湖南長沙,它更側重於研究國防科技的技術,因此級別並沒有國防大學的高,屬於正軍級,而它其中的院校領導多為正部級的軍官。

值得一提的是,國防大學被譽為我國「將軍的搖籃」,而國防科技大學則被稱為「軍中清華」,其實從這兩個名稱上也能看出兩所院校有所不同。

總的來說,國防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儘管只有兩字之差,但在性質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但不管是國防大學還是國防科技大學,都是為我國培養優秀人才的搖籃,只是分工不同罷了。

相關焦點

  • 國防科技大學科技創新團隊:衝鋒,向著自主創新高地
    2013年11月5日,習主席視察國防科技大學時,參觀了學校科研成果展示,並勉勵創新團隊成員們埋頭苦幹、再接再厲,在新的起點上不斷取得更大成績。這份囑託,為跋涉在攻關之路上的團隊成員們定向賦能。千裡之外的國防科技大學北鬥科研樓內,爆發出陣陣歡呼。這一天,比之前定下的開通目標,提前了半年。關鍵核心技術買不來,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自主發展、獨立運行、全面可控,這既是「北鬥」系統的最大優勢,也回應著統帥的深謀遠慮:「要牢牢扭住國防科技自主創新這個戰略基點,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努力在前瞻性、戰略性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 轉基因和基因武器可有聯繫?國防大學教授這樣說
    關於轉基因,我已經科普了很多次,從方方面面說明了轉基因對人體和環境沒有危害。自20世紀70年初期研發至今,《自然》《科學》《細胞》三大權威期刊的1000多篇論文,SCI有超過十萬篇論文,全部支持轉基因無害。而質疑轉基因的極少數論文,幾十年來沒有一篇通過同行評議。
  • 唯一的「軍中985」,學科評估下國防科技大學,有哪些耀眼的實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簡稱」國防科大「。是國務院首批批准有權授予碩士、博士學位的院校,是全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院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大學,同時也是軍隊中唯一進入國家「985工程」大學建設行列的院校,2017年成為軍隊院校中唯一的「雙一流」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是直屬中央軍委領導的軍隊綜合性大學,也一直是國家和軍隊重點建設的院校
  • 閃耀海天的創新之光——記國防科技大學雷射陀螺技術團隊
    在加速度計的配合下,雷射陀螺可以感知物體在任意時刻的空間位置,在航空、航天、航海特別是軍事領域有重大應用價值。1960年,美國率先開始雷射陀螺研製。上世紀60年代末,我國一些科研單位也開展過這項研究,但終因種種原因而放棄。1971年,在錢學森的指導下,國防科技大學成立了雷射教研室。創業之初的團隊什麼都沒有。「就連鐵架子、點焊機、高壓電源這些最基本的器材都是自己做的。」
  • 全國39所985高校,國防科技大學是唯一入選的軍校,有軍中清華之稱
    鄭州大學入選了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而這所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卻並未入選,包括以前的211和985。這個主要原因就是軍事院校一般不參與各項排名。但是在985大學中,有一所特殊的軍事院校,這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讓很多人感到奇怪的是,這所大學並沒有位於北京,而是位於湖南省省會長沙。
  • 2020國防科技大學填報最多的十大專業,你的志願填對了嗎
    2020年國防科技大學填報人數比往年增多,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力學、軟體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通信與工程、物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十大專業最受歡迎。
  • 軍旅話劇《歷史的天空》赴國防科技大學慰問演出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汪璨、林梓棟)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原創軍旅話劇《歷史的天空》近日受邀赴國防科技大學慰問演出。慰問演出是軍事文化學院貫徹落實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踐行為兵服務宗旨的有力舉措,也是該院深入推進轉型、探索為部隊文化服務新模式的有益嘗試,更是將優秀軍事文藝作品送到教學科研一線、打造強軍文化的生動實踐。
  • 國防科技大學2020年普通高中畢業生招收計劃發布
    經教育部和中央軍委批准,國防科技大學2020年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計劃(無軍籍本科學員)正式發布,敬請廣大考生及家長關注。國防科技大學無軍籍本科學員2020年度招生執行章程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保證國防科技大學無軍籍本科學員招生工作順利進行,維護考生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相關法律和國家、軍隊有關規定,結合我校無軍籍本科學員招生工作的具體情況
  • 國防科技大學:「開心小屋」裡的四位女教授
    且看國防科技大學前沿交叉學科學院——「開心小屋」裡的四位女教授■楊彥青 賈朝星 本報特約通訊員 王微粒走下領獎臺,國防科技大學前沿交叉學科學院某研究所研究員侯靜第一時間把情況發到 「開心辦公室」的微信群裡。手機的那頭,是她辦公室的3個好姐妹。「誰有好消息,都會第一時間通知大家。」這已經是4人延續多年的習慣。更何況,這次的「好消息」,是她們4個人共同的大喜事——十年攻關取得的成果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我們在『開心小屋』等著給你接風。」
  • 永不停轉的「陀螺」——追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教授...
    新華社長沙9月11日電  題:永不停轉的「陀螺」——追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高伯龍  新華社記者蘇曉洲、張汨汨、劉少華  雷射陀螺——現代戰爭終極致勝的「武器之眼」,高新裝備跨越星辰大海、實現精確運行和精準打擊的「導航之芯」。
  • 2017年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MBA中國網訊】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7年計劃招收軍人碩士研究生670名,地方碩士研究生(入學及分配不參軍)135名,實際招生人數以教育部和軍隊下達的計劃為準。
  • 國防科技大學孫曉泉研究員講述一束光的夢想與傳奇
    國防科技大學孫曉泉研究員為您講述——一束光的夢想與傳奇↑製圖:趙汝帆前不久,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來自美國、法國和加拿大的科學家共同獲得該獎,以表彰他們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貢獻。光的吸收和發射有受激吸收、受激輻射和自發輻射3種基本途徑。其中,受激輻射可使一個光子先後激發出很多個性質相同的光子,頻率和步調整齊一致,從而出現一束弱光最終激發出強光的現象,即「受激輻射的光放大」。這就是愛因斯坦的「受激輻射」理論,他從理論上預言了原子發生受激輻射的可能性。因此,物理界將雷射產生機理溯源於愛因斯坦的假說。這樣算來,雷射至今已有了上百年歷史。
  • 國防科技大學氣象海洋學院2019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通知
    國防科技大學氣象海洋學院計劃於2019年8月20日至8月23日在長沙舉辦2019碩士研究生招生夏令營活動,為一批德才兼備、素質全面、熱愛科研、基礎紮實的應屆本科畢業生構建交流平臺、創造機遇。活動期間,將邀請相關領域著名專家學者開設專題講座、前沿報告,同時還將組織青年學者交流、優秀生源考察等活動。
  • 國防大學教授李大光這樣說
    今天,我再談談轉基因和基因武器有沒有聯繫。基因武器,涉及到國防領域,我不是軍事專家,為了增加說服力,我今天特意去採訪了一位真正的軍事專家,他是中國國防大學教授李大光。 與軍事娛樂評論家不同,李大光教授是中國國防大學研究國際安全問題的資深專家,也是中國科協科普作家協會成員。他是一位學術成就斐然,著作等身的軍事專家,參加過多次高級別軍演,對我國國防事業的貢獻極大,多年來受到過最高層面的多次表彰。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兩者有何區別?
    因此,在這麼多所高校裡面,難免有很多學校的校名會發生誤撞,其中不乏有一字不差的校名。如此一來,對於很多不了解事實真相的家長和同學來說,相差無幾的校名很容易讓人造成誤會,以至於最終把兩所本無實質性關聯的高校搞混。對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來說,僅有兩字之差的它們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很多家長和同學的誤會對象。
  • 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面向海內外誠聘博士人才
    一、院校簡介國防科技大學是直屬中央軍委領導的軍隊綜合性大學學校下設13個學院和1個研究所,地域覆蓋湖南長沙、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湖北武漢、陝西西安等多個城市。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前身是「哈軍工」電子工程系,是「哈軍工」按學科設立的系,位於湖南長沙。學院擁有信息與通信工程國家重點學科(A類,併入選教育部首批雙學科建設名單),以及電子科學與技術湖南省重點學科(B類),兩個學科均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且均已納入國家「雙」專項建設。
  • 山東"硬核軍人":少將軍銜,54歲當選院士,現任國防科技大學副校長!
    從一名助教成長為教授、工程院院士,從基層研究室副主任成長為國防科技大學副校長、少將,劉澤金院士始終秉持一顆"科技報國"的初心,為國家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本期推送,帶你領略劉澤金院士的風採!
  • 國防科技大學在量子弱測量到強測量過渡的物理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導讀近日,國防科技大學文理學院物理系張杰、吳春旺和陳平形與以色列威茲曼研究所、以色列巴伊蘭大學合作,在量子弱測量到強測量過渡的物理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1988年,著名物理學家、沃爾夫獎獲得者阿哈羅諾夫等人提出了量子弱測量的概念:該測量方式利用的是被測系統和測量儀器極弱的耦合作用,與強測量相比,對量子態擾動很小,得到的測量結果是弱值。長久以來,量子弱測量和強測量的理論與實驗研究都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有一個問題一直沒得到回答:隨著耦合作用強度的變化,量子弱測量是如何逐漸過渡到強測量的,其物理規律是什麼?
  • 國防科技大學雷射陀螺技術團隊:方寸之中 經天緯地
    為讓雷射陀螺起舞,湘江之畔有一群人,用了43年時間,讓我國的雷射陀螺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綻放出耀眼的強軍之光。6月上旬,科技日報記者走進國防科技大學,採訪了這群讓人感動、感謝的人。   兩張小紙條開啟的事業   海灣戰爭中,美國「戰斧」巡航飛彈大放異彩。而讓「戰斧」「千裡點穴」的核心器件,就是雷射陀螺。
  • 國防教育的輻射效應有多大 - 中國國防報 - 中國軍網
    「真沒有想到,我只是做了分內之事,黨和軍隊就給予我這麼高的榮譽,家鄉人民給我這麼高的禮遇,我由衷感到光榮和自豪。」王建東說。 去年9月份,王建東駕駛戰機實施對抗訓練時遭遇低空鳥擊。面對重大特情和生死考驗,22個操控動作零失誤,37秒內3次轉向避開居民區,75.9米極限跳傘,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他的事跡在家鄉廣為流傳。 英雄的故鄉愛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