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軍事觀察雜誌》網站11月25日報導,中國西部戰區的一些空軍戰鬥機單位直接從殲-7換裝為最先進的殲-16戰鬥機。

文章稱,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空軍部署的戰鬥機已經開始直接從殲-7戰鬥機過渡到先進的殲-16戰鬥機,儘管歷史上該戰區並未被優先考慮配備最新的裝備。值得注意的是,西部戰區司令部負責與印度接壤的邊境地區的安全,該地區在2020年6月爆發了緊張局勢。
殲-16是目前該戰區部署的唯一的高端中國戰鬥機。解放軍空軍的「4 ++代」殲-10C和蘇-35戰鬥機,以及第五代的殲-20戰鬥機均被部署在東部和南部戰區,面對日本,中國臺灣省及它們的西方支持者。
由於中國西部的空軍基地較少,並且經常需要飛機在高海拔地區運行,因此殲-16超長的航時和飛行高度上限使其成為西部戰區理想的裝備。該戰鬥機是中國空軍中第一款裝備AESA雷達的戰鬥機(原文如此),該雷達不僅比以前的設計更強大,更難被幹擾,並且還可以部署最新的PL-15空對空飛彈,而這些飛彈本身也可以從AESA雷達制導中受益,而且射程很遠。

從殲-7到殲-16的過渡對解放軍的戰鬥機單位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轉變。前者從1965年左右開始服役,而後者從近幾年才開始服役,這意味著它們在技術上相隔了近半個世紀。但是,殲-7的設計甚至更老,是基於1959年開始服役的蘇聯米格-21的藍圖。在飛行性能,航空電子設備和維護要求等方面,兩者的區別不大。殲-7是一種非常輕便的低維護需求設計戰機,僅重8350公斤(標準戰鬥負載)。相比之下,殲-16是世界上最重的戰鬥機之一,重達26,000公斤,並且與其他重型戰鬥機(例如蘇-27或殲-20)相比,所需的維護量更少。

毫不誇張地說,單架殲-16能夠覆蓋整個殲-7中隊所能覆蓋的區域,這是因為它的航程非常大,並且其傳感器和飛彈的覆蓋範圍更大。這意味著換裝這些飛機將徹底改變所涉及的解放軍空軍單位的作戰能力。
除此以外,殲-16的運營成本要高得多,這將給西部戰區的空軍造成更大的後勤和物質壓力,而其他無法從如此高的經濟年增長率和國防預算增長中受益的國家可能會負擔不起這樣的換裝。
作者:微胖 版權稿件,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文章內容系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