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末,俄羅斯空天軍成功接收首架量產蘇-57戰鬥機,成為繼美國和中國之後,全球第三個裝備自主研發的五代隱身戰機的國家。五代隱身戰機再次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而中國能早於俄羅斯裝備五代機,一直是中國民眾值得驕傲的一項成就,畢竟俄羅斯是傳統航空工業強國。但是在國產五代機殲-20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還存在一項弱點,也是中國戰機一直存在的老毛病,那就是航空發動機問題。
按照全球現行的五代機4S標準,殲-20戰機可以達到其中的兩項,即超隱身能力和戰場態勢感知能力,而另外兩項超機動性和超音速巡航能力,因為受制於發動機性能,一直沒法實現。殲-20戰機量產初期搭載的是俄羅斯生產的AL-31FN發動機,該發動機也被用在蘇-30等四代機之上。
其單臺最大推力約為127千牛。相比之下,美國F-22A戰機搭載的F119-PW-100發動機,其單臺最大推力可以達到156千牛。而F-35戰機使用的F-135發動機,最大推力可以達到191千牛。通過數據,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殲-20戰機在發動機方面與美國戰機存在的巨大差距。
也正是因為如此,美國媒體一直嘲諷殲-20戰機和蘇-57戰機算不得真正的五代機,前者機動性比較差,而後者隱身能力是軟肋。知道了差距,就該奮力追趕,而中國航空工作者也不負眾望,正在一步步改善殲-20戰機的機動性。
近日,空軍在線發布了一段殲-20戰機的宣傳視頻,其中一架裝載有鋸齒形狀發動機的殲-20戰機尤其引人注目。由於俄制發動機不存在鋸齒狀,所以這也是空軍首次證實裝備國產發動機的殲-20戰機加入空軍部隊序列。
據悉,此次曝光的發動機是國產WS-10C發動機,其相比前型A和B以及俄制發動機,推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最大推力可以達到130千牛。另外,WS-10C發動機還採用了全權限數字控制技術,改進了加力燃燒室。
如此一來,發動機的燃油性能和使用壽命也會大大加長,從而降低殲-20戰機的使用成本。據悉,以WS-10C發動機現有的性能,可以滿足殲-20戰機立項時制定的部分飛行指標,但是還不能充分發揮殲-20戰機的全部性能。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2025年前後,蘇-57戰機將換裝全新的「產品-30」發動機,其採用三元矢量推力技術,可實現360度全向機動,推力超過18噸,在部分性能將超遠美國F-22戰機使用的F-119發動機。所以WS-10C發動機只能是一個過渡產品。
不過「一口吃不了一個胖子」,五代機換裝「中國心」的成功,已經初步解決了國產戰機的「心臟病」,為後續更加先進的大推重比國產發動機研發奠定了基礎。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會有更多裝備國產發動機的殲-20戰機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