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典範前後,最先進殲7、殲8被美國看個遍,我們得到什麼?

2021-01-09 北雁自南歸

中國航空工業發展起伏跌宕,早期全套引進蘇套裝備研製體系,至少在上世紀50-60年代實現了巨大飛躍。起步晚起點早,直接跨過活塞動力進入噴氣時代,代表機型包括米格系列改進而來的殲-5、殲-6、殲-7戰鬥機。這些戰機在同期絕對是先進的代名詞,不過隨著後期技術引進受限,接下來幾十年間只能依靠這些戰機守衛領空,直到80年代後才慢慢有了相對先進殲-8。

回到「和平典範」項目,也稱為和平珍珠或八二工程,這是當年最大型和最重要的航空對外合作項目。主要用於改裝升級我們最先進的殲-8II,當然由於不可預見性因素,最終這個項目不了了之。同期,隨著美軍假想敵中隊使用的米格-21等機型逐漸老化,無法有效展開對抗訓練,然後就從中方採購了兩個中隊40架殲-7戰鬥機用於補充(也有說12架)。那麼問題來了,這兩款在當我們最先進戰鬥機就這麼送到美國手上,在被研究個精光之後到底對我們產生多少好處?

80年代空軍主力

從殲-8II送往美國改裝開始,這個歷史背景是建立在蘇聯圖-22「眼罩」,以及圖-22M「逆火」戰略威懾之上。當年雙方在邊境陳兵百萬,面對鋼鐵洪流坦克、武裝直升機立體攻勢多少還有點應對能力,但是圖-22這種超音速戰略轟炸機的出現就不是那麼輕鬆可以解決。

為抗衡共同的對手,作為大武庫計劃下配套方案美國提供低配版F-16/79,用以建立「戰隼走廊/獵隼走廊」攔截圖-22。甚至為獲得中方這個大客戶,美方還願意提供F-14及配套AIM-54「不死鳥」,法國則提供了幻影2000。前者看不上後者買不起,在此背景下決定通過引進航電系統升級殲-8II,1984年,美國同意將殲-8II列入對外軍售渠道,1986年雙方籤訂合同由格魯門負責進行升級改裝,也就是後來知名的「和平典範計劃」。

圖-22「眼罩」和圖-22M「逆火」

殲-8II改裝項目主要是航電系統,包括50套機載雷達及火控系統,另外還包括5套備份庫存,總計5.01億美元。換裝AN/APG-66雷達,性能相當於F-16block15批次以上水平,航電設備的改進使殲-8II擁有三代機遠距作戰能力。

按照雙方約定,美方負責對殲-8II航電設備進行升級,所有工作都在美國完成。美方設備製造商可以接觸送往美國殲-8II戰機,升級包括雷達、慣性導航設備、平顯、大氣數據計算機及新的數據總線,約定於1991年交付。

《航空周刊》1986年11月24日報導
殲-8II戰鬥機

結果大家都知道,由於國際環境變化,1989年6月美國單方暫停軍事技術合作,殲-8II改裝工作就此終止。雖然同年格格魯門公司出於利益考慮,表示可以完成該項目但要求多支付2億美元,最後中方選擇放棄,已被美方從內到外研究個遍的兩架殲-8II,直到1992年才得以回國。

在美國展示的殲-8

雖然八二工程沒能完成對我們的損失顯而易見,但是通過這個項目進行,中方技術人員得以了解世界航空發展趨勢開闊了視野。從技術角度出發,1553B數據總線標準得以確立,將不同廠商航電設備規範化、標準化。思維上的拓展和標準體系建立,才是該項目合作帶給我們最大的收穫,包括後期殲-8的升級改進都以此為基礎進行。

殲-8II戰鬥機

除殲-8改裝升級計劃之外,上面提到的美國採購殲-7戰鬥機同樣意味非凡,要知道以當時美國軍事裝備水平不可能購入更低端戰機。在此之前,美國由于越戰吃完米格小飛機的苦頭,因此建立了假想敵中隊(第4477測試和評估中隊)。找蘇聯買是不可能了,因此通過以色列繳獲和埃及提供,前後獲得18架米格-21、12架米格-23,以及少量米格-17戰鬥機。

隨著使用時間增加戰機壽命消耗以及配件來源不易,出於應對共同的對手需要,也為了維持假想敵中隊能順利進行對抗訓練。進入80年代後,美方選擇以正規渠道從當時關係較好中國購入,可能對於美國來說殲-7等同於米格-21,從戰機分代看也就是一款二代機對美軍現役戰機構不成優勢。不過出於模擬對抗演練的需要,以及或多或少了解中方裝備體系和戰鬥力需求,再加上補充假想敵中隊損耗就有了這麼一個軍購。

米格-21前合影
機蓋後翻的殲-7B戰鬥機

隨後美軍對抗訓練中就多了新成員,來自中國的殲-7戰鬥機,同屬米格-21家族要區分還真有點不容易。除整機提供外,中方還對米格-21系列提供售後零件支持,反正收費售後美帝的錢不賺白不賺。下圖是紅鷹中隊米格-21家族,左邊米格-21F-13戰鬥機,右邊白色是殲-7B戰鬥機。

米格-21家族

回到重點,隨著殲-7的到來美軍假想敵中隊訓練量大幅提升,模擬一些小規模衝突。這些訓練給飛行員提供了真實的準戰場體驗,而且在飛行員之間進行總結並傳授,這對於未來可能到來實戰提供了更多生存機率。

其實以80年代中美關係來看,美方願意提供的先進機型技術不少,從互惠互利角度考慮出售國際上已不先進戰機,獲得資金及技術來源還是很划算。當然,這個先進程度是針對全球範圍而言,畢竟對於我們自己來說殲-7還是那個時代的主力。對美出售相當於在未來作戰中裸奔,不過相應的在中美整個防務合作中,我們交了學費也時也學到很多新技術、新思維,整體一比較還是賺得比虧得多。

米格-21和F-16戰鬥機
米格-21和F-14戰鬥機

相關焦點

  • 和平珍珠項目為何流產?美方漫天要價,殲8模型至今滯留美國
    而美國的軍用飛機(P-3C)是一種低速飛機,我們的軍用飛機也就是殲-8II是一種高速飛機。作為首批實現系統工程管理體系的研製項目,殲-8II的研製過程無疑為我國日後的軍工科研生產走出了一條更加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相比於初代殲-8,殲-8II有多達7成的地方需要重新設計,在518項配套成品中,有158項需要重新研製或改進,這樣從技術細節到管理模式的全面整改,對於沈飛而言無異於重新研製了一款新型戰機。
  • 中國殲8戰機太坎坷,曾因輕信美國被摸清底牌,後用生命捍衛尊嚴
    殲-8戰機,分為殲-8 I和殲-8 II,前者為機頭進氣,後者則採用更加先進的,帶附面層隔板的兩側進氣設計,安裝較大的機載雷達,執行高空高速截擊任務。忽悠死人不償命的和平典範1988年,國產殲-8 II型戰機正式定型,此時正值中美蜜月期,美方提出可以使用美制航電雷達為殲-8戰機進行升級改進,代號「和平典範」。於是中國毫無保留的將一架完整的殲-8 II送到美國。
  • 原來美國給我國戰機取了這麼多外號,殲8最貼切,殲20有深意
    先進的戰機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必不可少,每個國家都想要擁有更加先進的戰機,來進行對外作戰和對內防禦。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戰機當屬第五代戰機,以美國的F-22、F-35,我國的殲-20,俄羅斯的蘇-35為代表,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有名先進的戰機。
  • 中國戰鬥機直接從殲-7過渡到最先進的殲-16重型多用途戰機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西部戰區下屬各戰鬥部隊的戰鬥機已經開始直接從殲-7戰鬥機直接過渡到先進的殲-16戰鬥機。  殲-16是目前中國唯一受此指揮部指揮的超高端戰鬥機,解放軍空軍的 「 4 ++代」 殲-10C和蘇-35,以及第五代殲-20隱身戰機部署在東部和南部司令部之下,面向日本,臺灣及其西方支持者,包括美國軍方。
  • 美媒:中國西部戰區已直接將殲7升級為殲16,釋放一個什麼信號?
    美媒:中國西部戰區已直接將殲7升級為殲16根據美國11月25日《軍事觀察雜誌》報導,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部署在中國西部戰區的殲-7空軍戰鬥機撤回,改為中國現如今最先進的殲-16戰鬥機。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西部地區的司令部負責的正是中印邊境地區的安全問題,所以這一行為是為了預防最近中印邊境的緊張局勢。
  • 美國也有戰忽局了?美稱殲10真強悍,殲20不值一提,背後又憋著壞
    據央視新聞頻道消息稱,國慶節前後,我國第五代具有隱身功能的先進戰機—殲-20正式到一線部隊服役了,這標誌著我國正式成為除美國外唯一擁有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國家,一舉打破美國在這一領域中的壟斷地位。回想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領空中只有一些老舊的殲6、殲7等二代機時,美國以F-16、F-15等三代半戰機的俯視中國時,中國的戰機研製者別提有多鬱悶了,可光鬱悶沒有用,中國在航空技術上與美國有著二十年以上的差距,我國戰機落後的現實刺激著中國科研人員的心臟,中國科研人員憋著一股勁兒一定要改變這一落後現狀。
  • 北約把中國殲10叫做螢火蟲,那殲20呢?名字非常霸氣
    隨便看他們給任何一方的武器命名,都能從中感受到愛憎分明的情感。舉個例子,北約在對來自他們的對頭蘇聯的武器命名時,在人們看來就夾雜了某種個人目的,因為蘇聯武器同美國武器名稱比起來總顯得不那麼好聽。北約給美國的武器起了一些列威風的名字,就比如說外號為「戰隼」的戰鬥機,被稱作「入侵者」的攻擊機,還有外號為「響尾蛇」的近距格鬥飛彈。
  • 中國「側衛」家族已發展28年,從殲-11A到殲-16D,最終出路在哪裡
    從1992年首批12架蘇-27SK抵達中國,「側衛」家族在中國已經走過了足足28個年頭。除了後期的殲-8II戰鬥機稍微有些改變之外,從建國之初的殲-5戰鬥機、殲-6戰鬥機,再到後來長期充當中國空軍主力戰鬥機的殲-7系列戰鬥機,米格設計局對中國空軍的影響可謂源遠流長。那麼,蘇霍伊設計局是如何取代米格設計局在中國的影響地位,其在中國的發展之路,在未來又將往何處繼續發展呢?
  • 殲16上高原,全面替換殲7
    《軍事觀察雜誌》網站報導稱,解放軍西部戰區一些空軍部隊正將以往部署的殲-7戰鬥機直接替換為我國先進的殲-16戰機。掛載霹靂-5C或霹靂-8乙空空飛彈的殲-8G在空中近距離格鬥方面作戰性能很強,不過隨著殲-10C、殲-16、殲-20的服役,殲-7G無論是作戰性能還是載彈量都彰顯得「廉頗老矣」,畢竟代兩者的代差擺在那裡。
  • 為什麼殲-20尾焰是藍色,而美國最先進的F-22是橘紅色?
    相信喜歡軍事的朋友們都會發現,從目前軍方公開的圖片來看,我國最先進的隱身戰機殲-20的尾焰呈現藍色,而大部分歐美戰機的尾焰以橘紅色居多,例如美國最先進的F-22。 藍色尾焰比橙紅色尾焰的溫度更高,低溫的時候是紅外線,隨著溫度的上升,火焰從紅色橙色(3000度)到黃色白色(4000度)到青色藍色(5000-6000度)到紫色(7000以上)到最後看不見的紫外線(幾萬度),顏色在不斷改變。也就是說前者的發動機的熱效率要比後者更低,所以多餘的熱量被散發出來,從而表現在尾焰上就是顏色上的不同。
  • 一界:聽說我們把殲-20派去了新疆?
    中印邊境問題近期雖然已經降溫,但印度仍舊窮兵黷武,野心不小,不斷派出部隊趕赴前線,並且添置各種先進軍事武器。除了和中國發生衝突,印度與尼泊爾和巴基斯坦都有邊境矛盾。通過不斷在邊境添置武器,搞各種「小動作」,印度不斷挑釁鄰國,企圖步步蠶食,甚至佔據不屬於自己的領土,這已成為了印度的慣用技倆。但就在近日,中國給印度上了一課。
  • 盤點:中國殲系戰機大全,從殲1到殲31
    「殲」系戰機一直是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機。自建國以來,我國共引進、仿製、自主研製和生產了十幾種殲系戰機。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國的殲系戰機。殲-7殲-7型戰鬥機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目前裝備規模最大的戰鬥機之一。
  • 多虧了印度:西部空軍殲7鳥槍換炮,新戰機戰力僅次於殲20
    7戰鬥機已經全面換裝為殲-16戰機,作為中國最先進的重型多用途戰機,殲-16戰力超群,甚至一架殲-16的有效作戰效能與過去一個中隊的殲-7戰機相當,這麼快的換裝速度說起來還多虧了印度。作為殲-11戰機的終極改款,裝備了先進的主動式相控陣雷達,採用了大量的新型材料,發動機換為國產太行大推力發動機,能夠掛載12噸的武器彈藥對1000多公裡外的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 美媒:中印邊境摩擦後,中國西部戰區一些部隊直接從殲-7換裝殲-16
    據美國《軍事觀察雜誌》網站11月25日報導,中國西部戰區的一些空軍戰鬥機單位直接從殲-7換裝為最先進的殲-16戰鬥機。中國空軍的殲-7G戰鬥機文章稱,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空軍部署的戰鬥機已經開始直接從殲-7戰鬥機過渡到先進的殲-
  • 殲-14「雪鴞」與殲-20「威龍」競爭落敗的原因是什麼?看看
    因為殲14雪鴞戰鬥機的尺寸太大,而且隱身太差,另外氣動設計太過於保守了,可以看作是一個比俄羅斯的蘇57還差的飛機,但是殲20卻要強很多,比俄羅斯的蘇57先進很多,設計也更加前衛,因此選擇殲20是正確的。
  • 為什麼說殲20比F22強?只因殲20靠一項獨門絕技能輕鬆圍毆F22
    一切都是預先安排好的,各種戰機,各司其職,相輔相成,成就了獨步全球的美國航空兵勢力,當然,這種玩法可不是隨便哪個國家都能玩得起的,首先這麼多種類型的飛機,許多國家就湊不齊,有點閒錢的可能會買個預警機玩玩。
  • 殲8II擊落F-35是神話?美國人作死設計讓這種可能變現實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F-35是當前世界一流的第四代隱身戰鬥機,殲8II則是老式的第二代戰鬥機,如果讓殲8II與F-35空戰,那麼結局註定是殲8II要被斬落馬下!那麼殲8II有取勝的機會嗎?當然有,這絕對不是當年殲8II槍挑F-22時候的YY,而是確有機會,而且這個機會還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自己給的!最近,美國洛馬公司展示了F-35戰鬥機的一種開掛模式,就是拋棄隱身性能,使用複合外掛攜帶14枚AIM-120D先進中距空空飛彈和2枚AIM-9X「響尾蛇」格鬥飛彈,或者是攜帶6枚900公斤級別的JDAM聯合直接攻擊彈藥和4枚空空飛彈。
  • 殲10音爆幹掉恐怖分子:從12個軍事細節看《空天獵》
    現代軍隊作戰也一樣,所有作戰行動都是由一個個條令規範和戰術細節組成的,有細節才能打勝仗,無細節管理的軍隊都是烏合之眾。我們的空軍就是一支有細節的軍隊。《空天獵》也是,影片的情節、故事都來源於真實的空軍生活。對外反恐的實戰也是基於日常訓練的各種預案。甚至日常的訓練比影片更加複雜。據影片軍事顧問講,真實的空軍故事,也比電影中更精彩。
  • 事後復盤,殲20戰鬥機一飛沖天,不辱使命
    這些項目裡面,殲10戰鬥機和殲20戰鬥機最為引人注目,可謂是航空工業的明珠,殲10戰鬥機是一種具備高機動和先進武器的三代機,採用鴨式布局設計,原始設計要求能對抗美國F16戰鬥機和法國幻影2000戰鬥機,同時也能攔截美國B1B轟炸機和俄羅斯圖26和圖160轟炸機,實際上也確實做到了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