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山柔水」有山有水有生氣。懷九河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位於懷柔區西部山區,地處燕山山脈南麓,北依群山,南偎平原,為懷柔水庫的上遊地區,屬北京飲用水源保護區。懷九河發源於延慶縣大莊科鄉,由漢家川、東二道河、慈母川等山溪匯成,自懷柔區九渡河鎮東宮,流經九渡河、四渡河,在前辛莊匯入懷柔水庫。懷九河流域山、水、林、丘縱橫,地貌多樣,旅遊經濟發展較快。
懷九河水生物種的基因庫
沿懷黃路向西北方向行至橋梓鎮口頭村附近,路邊醒目地立著這樣的提示牌:「您已駛入懷沙河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
2004年年初,河流還沒有完全解凍,幾十名成員組成的科考隊分成魚類組、鳥類組、植物組、昆蟲組和環境規劃組,進駐懷沙河、懷九河自然保護區進行調查。這也是懷沙河、懷九河成立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之後的首次大規模科考活動。1996年,因為在懷柔水庫發現了野生娃娃魚和水獺,懷沙河、懷九河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成立。作為懷柔水庫的上遊地區,也屬北京飲用水源保護區,同時,流域內村莊遍布,因此,懷沙河、懷九河自然保護區可以稱為是開放性的保護區。對於開放性自然保護區而言,提示牌及界樁是標註其範圍的主要方式。
作為經北京市政府批准設立的市級自然保護區,分為核心區與緩衝區,總面積為111.2公頃。懷沙河、懷九河自然保護區水生動植物資源較為豐富,現已發現魚類24種、兩棲類4種、鳥類26種、蛇鼠類17種、獸類12種。保護區曾發現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娃娃魚)以及北京地區稀有的中華九刺魚。
據說當年項目組設置了10個典型調查樣點,包括兩條河流的上遊和下遊,即懷柔水庫和流域內大型居民生活區的上下遊,每隔兩個月在各點進行撒網捕撈,統計每網捕獲的魚種和數量。就在四渡河村,河面還漂浮著大塊的冰,捕撈組的人穿上皮衩,下到水中撒網,一條中華九刺魚上鉤了。這種魚是中華多刺魚的一種,僅在北京地區等極少地區存有,數量稀少。在生態學上,九刺魚也很有特點,它們會用水草做巢,公魚看家。
懷九河上遊的情況更為明朗。在西水峪村一帶,被譽為「小西湖」的西水峪水質汙染低、各項指標均呈良性。村民老趙也參與了那次科考,他覺得這「說明『小西湖』的水質很好,可以說是懷九河流域水質最好的地方」。在這裡發現了對生存環境要求較高的水鼩(音qú)鼱(音jīng),這種被當地農民稱為「水耗子」的動物在我國是一個稀少物種,它不同於一般標準的瀕危狀況,是屬於「稀有」級別的水陸兩棲物種。
今天,在懷九河上遊水長城一帶,不時能看到鴛鴦靈動地活躍在水岸邊,總是飛快地穿過水麵,留下串串漣漪。西水峪一帶也被認為是整個懷九河水生物種的基因庫,專家認為即使是懷九河下遊有些斷流和季節性汙染,還有因為旅遊開發對流域的幹擾,只要保住了基因庫,就不愁恢復下遊的物種合理構成。
藍莓成林下經濟新角色
今天的懷九河在四渡河附近形成了一片波光瀲灩的溼地。「不錯吧,我參與治理的大概有5裡長的河面。」溫長順參與了懷九河流域一期治理過程,主要負責四渡河村附近的一段懷九河水域。2000年的時候,溫長順就開始疏理河道,附近被山地環繞,河道裡砂卵石裸露在地表,具有良好的入滲條件,水層厚度較大,有很強的富水性,河道治理好了,其實也類似於一座天然的蓄水庫。九渡河鎮廟上村雖然是山村,但因為山裡的水厚,板慄核桃長得都不錯。
四渡河村的溫長順對這片5裡長的水域苦心經營,因地制宜——河岸邊種滿了各種顏色的花,石頭護欄都來自於河套裡的大鵝卵石,岸邊已經楊柳依依,據說這都是當年被扔棄的樹椏。他之前在懷柔城區幹過裝修,整治河道的細節裡也頗有美感。
現在治理好的這一片懷九河水域沿岸有個「碧海新城合作社」,是九渡河鎮在發展生態農業方面的新嘗試,前幾年主要是弄蔬菜大棚,但是因為面積有限,市場競爭力不行,這兩年開始嘗試特色果品種植,引進了藍莓,算是對當地特色林下經濟的一個補充和改造。畢竟,不能光種板慄啊。
之前村裡人都沒有聽說過藍莓這種洋氣的水果,還需要示範帶頭作用。看到了效益,農民種植的積極性自然就會跟上。當年大家看到板慄7塊錢一斤,都攢著勁在山坡上種上了板慄。板慄跌到三塊錢一斤的時候,連修枝都懶得修了。總之,市場的風向「可準了」。
九渡河鎮農業發展辦公室主任劉金海算了一筆帳,一畝板慄收400斤,現在大概是5塊錢一斤,約兩千塊收入,換做種藍莓,一畝地能收藍莓兩三千斤,一斤十塊錢,怎麼都比種板慄強。品質差點的藍莓,也可以用來釀酒喝。
現在溫長順介紹起藍莓的功效已經十分順溜,「富含抗氧化物,預防視力受損等等,很得健康人士的喜愛」。從另一方面來說,藍莓也方便採摘和運輸冷藏。九渡河鎮希望在未來兩年內,藍莓種植面積能夠擴大到3000-5000畝。
考慮到未來的採摘觀光,藍莓種植需要良好的周邊環境。前幾年,溫長順就在懷九河河道裡放了不少魚苗,大多是草魚鯉魚,現在已經形成了規模壯大的魚群,往河道裡播撒魚食的時候,魚兒從四面八方匯集,密密麻麻黑壓壓的一大片,彼此滑溜溜地擦身搖擺而去。
一般餵魚的頻率並不高,半個月甚至更久一次。溫長順開玩笑說:「不知道哪天下一場大雨,魚就衝到下遊的垂釣園去了,那不是白餵了。」來來往往有不少垂釣愛好者頗為垂涎。溫長順說:「目前還不發展垂釣,先把環境弄好了再說。」下遊垂釣園的老闆也頗為豔羨溫長順養的這一大片魚陣,也半開玩笑地說:「咋還不下一場大雨,讓魚都跑到我們家來。」
泉眼無聲,萬涓歸流
懷九河河道的深處,砂卵石下面,不乏生命湧動的訊息。花木泉位於花木村西南,有泉眼多處,大部分掩藏在懷九河河道中,河灘坡岸亦有泉水出露,是懷九河的主要源泉之一。北京水系情況介紹中說,花木泉日溢流量達萬噸左右,水質為重碳酸-鈣-鎂型,水溫13℃。
今天在花木村的河灘處,仍能夠看到汩汩冒出的泉水,頗得小孩子的歡心。有的河道部分河底長滿了水草,天光雲影共徘徊時,加上泉水的靈動,仿佛那是一個會呼吸的水底世界。
也正是有花木泉這樣藏在河道裡細小微弱的泉眼,包括懷九河、懷沙河流域兩岸山澗裡的來水,涓涓細流的力量不可小覷,懷九河、懷沙河自然保護區的水流量非常小,但很重要,這裡的河雖小但常年流淌,滋養了下遊。和花木村相鄰的局裡村的生態垂釣園就仰賴於花木村的來水。而在四渡河附近,溫長順治理河道的基礎,也來自於河道裡那些細小的泉眼,加上人工的治理、維護,才有良性的可持續發展。
懷九河、懷沙河自然保護區的細流也滋養了懷柔水庫,成為北京市的飲用水水源地之一。站在懷柔水庫的岸邊,一邊是無聲的萬涓歸流,蘆葦蕩蕩,一片溼地景觀,另一邊的遠處是懷柔城區,幾座地標性建築高高突起,如同船帆。如果說懷柔是一盆淨水,站在懷柔水庫邊的感覺,如同觀摩一場待發的遠航。懷柔水庫的水最後都匯集到京密引水渠,供北京市民飲用。可以說,這裡的水也是北京的生命之水。
■ 村莊
「小十三陵」下打造異域風情
懷柔區橋梓鎮北宅生態民俗村位於懷柔水庫上遊,懷九河、懷沙河穿村而過,屬水資源一二類保護區,距北京市區約60公裡。從北京開車去北宅村只要一個多小時,山、水、林、丘縱橫,地貌多樣。當地人解釋說「北宅」原為「被澤」,但可能因為「澤」有洪水之嫌,後來就改為「北宅」,於是村子開始日漸興盛。
北宅西北面的「被澤山」就是西北林場所處的位置,昔日是洪水泛濫之地,因為名字被改得太徹底,而今已聽不見半點水聲,尤其是在旱季裡。山上雖然林木成片,但還沒綠透,並且一側的溝澗已露底。有遊人到了北宅執意要上山頭,為的是尋訪「小十三陵」。當地人談起被澤山相當驕傲,說那是塊風水寶地,葬著明朝的一位都督——朱能。朱能之後,其子平陰王朱勇亦隨父葬於此。於是,達官顯貴紛至沓來,擇土為冥,從此被後人看作是「小十三陵」。據說被澤山與十三陵所在的天壽山,兩點一線,也形成了神龍首尾呼應之勢。今天,「朱能大將軍」的雕像屹立在北宅村村口,附近高樓小區,已經是城鎮化景象。
北宅村除了尋常農家樂吃的是柴雞、水庫魚、地裡現摘的青菜小蔥外,旅遊休閒也頗有特色,例如「鵝和鴨農莊」裡的異域風情。乍一聽這個名字,眼前浮現出的是雞鴨成群、雞飛狗跳的場面。農莊的名字是有來歷的,據說在英國有家「鵝和鴨酒吧」十分出名,地位仿佛北京的全聚德。
懷九河從「鵝和鴨農莊」前流過,農莊因此截流出了一大片人工湖,水的盡頭是一片天然林,林水相接渾然一體。湖邊的聯排別墅是典型的農舍外觀,土牆灰瓦,複式結構的房間從二層可以望到湖面,房與房相連的過道則是貫通的木結構水岸長廊。還有一艘巨大的「郵輪」停泊在水面,名字是「春天郵輪」,只是另一種住宿形態,永不啟航。不遠處的動物園裡還有兩隻圈養的鴕鳥,反而是鵝和鴨,怎麼也尋它不著。
■ 沿岸
在河岸樹陰下吹吹河風
懷九河下遊形成了連續不斷的水面,河風陣陣,有的河道整治一新,沿河景觀帶已經初具規模,岸邊雕塑小品,花間草坪上的桌椅,老人們在河邊閒話家常,或者打個小牌打發時間。午後的河岸樹陰下,一切看起來安詳慵懶。波光粼粼的水面也給孩子們的暑期增添了無限歡樂,一把掃帚就能當做船槳,讓一條小船動起來,也能夠盡情去試探一條狗的水性和忠心,往水裡扔出一個瓶子,讓狗叼回來。
一渡河村有老三垂釣園,很多遊客不是來釣魚的,只是為了在樹陰下吃點農家飯吹吹河風。過去懷柔當地的招牌農家菜「貼餅子熬小魚兒」,這道菜的主角大多都是馬口魚,它是北京北部山區的山澗小溪中最常見的一種魚,種群大,個頭也不小,是這裡的優勢魚類。現在河裡的馬口魚很少了,養殖的「外來戶」虹鱒魚變成了懷柔農家飯的主角。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曹燕
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