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個體生命匯聚而成的宏大敘事|名家

2020-12-04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八佰》不是我們常見的傳統戰爭片:領導層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裡之外,指揮千軍萬馬,浩浩蕩蕩,摧枯拉朽,漫捲紅旗戰如酣,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在這種宏大敘事中,領導層既是戰爭的指揮者,也是影片的敘述者,敘述跟著領導層的指揮鋪敘,跟著被指揮的戰爭進程展開,片中也有個體,但個體整齊劃一,因為他們是堅決服從命令的下級,是宏大敘事的堅實註腳。

《八佰》作為戰爭片,也是宏大敘事,但它的出發點並不始於領導層,而是從個體生命出發,從千差萬別,色彩各異的草根士兵的出發:山東話、河南話、四川話、江西話、山西話、陝西話、湖北話、安徽話、廣東話……沒有一部華語片使用了如此眾多的方言!來自全國各地的士兵們操著各地方言在四行倉庫內的彈雨中吶喊著、嘶叫著,進行著頑強的軍事抵抗……方言的繁多,代表個體的不同,個體的微小、個體的豐富,代表著發源於巴顏喀拉山的涓涓細流匯聚沿途各地的山川溪水,組成長江黃河,浩浩蕩蕩湧向大海,正如荀子所說:「涓涓細流,匯成江海」,或者更肯定更堅決地用雙否定語式說: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這是《八佰》的宏大觀和江海觀!所以,毛主席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所以,毛主席親筆題詞:「八佰壯士,民族革命典型!」因而,《八佰》沒有過分強調戰爭的領導層,即便對團隊唯一的指揮官謝晉元也是如此。況且,從戰史實況來考據,領導層已讓七十萬軍隊退出上海,命令八十八師固守閘北,而這個師的逃跑師長,只留了一個營做樣子,底層戰士的浴血奮戰,只是高層為爭取國際輿論支持展開談判的砝碼。影片後部黃曉明的準確表演也證明了這一點。

於是,在蘇州河的南岸,媒體在觀看,百姓在觀看,這是一場戰爭史上絕無僅有的公眾觀看的戰爭。輿論訴諸於媒體,媒體對四行倉庫,進行著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直播」,直播的年代是群情激奮、共築血肉長城的年代,直播的立場當然是「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所以八佰壯士在當時的媒體「直播」中的呈現的是個個鐵骨錚錚,人人一腔熱血。但四行倉庫內的兵士畢竟不像長期嚴酷訓練後產生的特種兵那樣,具有整齊劃一的鋼鐵意志,導演管虎顯然要探究這些涓涓細流的來龍去脈,要展現他們變化、發展和成長的真實心靈史。

在這些細流中,我們看到將內在堅毅與外在嚴謹融為一體的黃志忠扮演老葫蘆;飽經滄桑、胸有成竹的王千源扮演老兵羊拐;在小鮮肉中最具有鮮明內在力度和倔強個性的歐豪,這次表演了與自我個性反差較大的「懵弱」農民端午;一貫以內在倔強和剛毅示人的張譯這次扮演的弱不禁風長發老算盤;姜武扮演的前後不一的狗性老鐵;杜淳像段奕宏出演《我的團長我的團》那樣飾演團長謝晉元;魏晨飾演近乎瘋狂的陝西兵朱勝忠,李晨飾演隨時能射殺逃兵的山東老兵,鄭凱扮演殉國壯士陳樹生、唐藝昕飾演的冒死遊過河向北岸倉庫送旗的女生楊慧敏,侯勇飾演在陽臺上觀望多日後拿出獵槍向日軍方向射擊的大學教授 ,梁靜飾演牢騷滿腹的教授夫人,姚晨飾演英氣凜然的何香凝,劉曉慶飾演充滿民族義氣的賭場老闆蓉姐……他們一個個活龍活現,共同構成烽火連天中的人物群像。

然而影片開始,編導並沒有展現他們清一色的鋼鐵意志,與此相反,他們中有的是逃兵,有的嚇破膽,有人是臨時入伍的農民,從未扣動過扳機,有的以為自己是被縣黨部派來打掃戰場的援兵,有的是未成人的少年童子軍,有人是只會舞文弄墨的文職會計,面對突如其來的彈雨和炮火,他們無所措手足,他們害怕開槍,害怕殺戮,即便眼前的敵人殺過自己的舅舅,也不敢開槍復仇。面對直射而來的槍林彈雨,姜武象鴕鳥那樣藏身於麻袋之中,端午和老算盤千方百計地從下水道遊出戰場……影片真實呈現了個體生命在巨大的戰爭機器面前的渺小和無奈,正如故事開始爬出洞口縮頭縮腦的老鼠,影片毫不掩飾地展示了戰爭的殘酷,底層的新兵無時不刻地生活在恐懼之中 ,儘管他們充滿「人性的弱點」,但是在民族危亡面前,在炮火和彈雨的一次次洗禮中,他們一步一步突破自身的怯懦和局限,完成個人脫胎換骨式的升華和轉變:從初見死亡時的害怕到懷抱集束手雷,高呼自己的名號從高樓躍出,跳入敵群;從逃兵班成為護旗班,在敵機的掃射下集體中彈,掙扎著也不讓旗幟倒下;姜武昂首闊步乘電梯登上樓頂平臺,舉起大刀引吭高歌《定軍山》,吸引敵軍的火力向自己聚焦;王千源帶著區區幾個戰友,主動進攻強大的敵軍陣地,他們要以自己的赴死轉移日軍的注意力掩護團隊後撤,聽到敵軍驚恐萬狀地大呼小叫,他們的面龐露出燦然微笑;端午舉著步槍與敵機的機槍對射,右肋下面被打出一個血窟窿,血流如注,腸子全數流出……「時勢造英雄」成為這部平民戰爭史詩的最為驚心動魄的精神圖景。開篇試探出洞的老鼠最後變成白色戰馬縱橫馳騁,在這一堅硬內核中,宏大的戰爭圖景才顯得極為真實,萬眾一心的抵抗才真正震撼人心!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走向英雄的升華,都駐足於華夏民族忠孝節義的倫理精神及其文化傳統的外在表象之上:懷抱手雷的壯士們跳向敵群的一剎那高喊的是:娘,我走了,孩兒不能盡孝了!留給母親的遺書是八個血寫的大字:「捨生取義,兒所願也!」童子軍小湖北的精神想像是:端午成為趙子龍,身披盔甲,手持長槍,騎著白馬,屹立山頂,衝向曹營。對面的戲臺上,武生演員手持刀槍威武亮相,唱的是「七進七出長坂坡」,馬精武作為戲班頭領神色悲壯,高舉棒槌為對岸的將士擊鼓助威……

圍繞著小人物的升華,電影敘事展開著兩個層次的懸念:第一個層次是利用觀眾心理深層的生之本能,展示新兵的的生命危如累卵,危在旦夕,管虎說,這部電影就是沿著普通人的視點進入,看他們經歷了什麼,感受了什麼,戰爭中間未經預料的突然降臨的死亡,這時候帶來的感覺完全是不確定性,戰爭環境下的生命沒有保障,在視覺和立場上,我們不希望站在萬能的上帝這邊,還是站在普通士兵的角度。這個角度激發了認同新兵的觀眾的求生欲望,他們把自己投射到新兵身上,與新兵合二為一,緊張地目睹所有突然發生的慘烈場面:影片開端,日軍的騎兵衝入保安團的隊列,手起刀劈,人頭落地;接著是倉庫內的慘烈戰鬥,窗外射進子彈隨時將我軍戰士一個個打得滿臉開花,仰頭倒斃;大批的日軍從窗口湧入,向室內國軍密集掃射;相撲運動員似的日軍武士從地下水道潛入倉庫,躲在一旁的新兵只能潛入水底,其中不會水的那位憋不住想將頭露出水面喘氣,為了不被敵人發現,旁邊的戰友死死將其壓在水裡,待日軍離去後,旁邊的戰友露頭,中間的那位再也露不出頭來……士兵每時每刻都在迎接突然到來的死亡,直到最後過橋的殊死衝鋒,那座橋分明是殺戮生命的屠宰場。敘事一直設定日軍對群體主人公的生命構成的長遠威脅,又不斷地製造眼下突如其來的新威脅,國軍不斷地解除著新威脅,如此往復,不斷地激發觀眾焦急地看下去,這是本片使用的常規戰爭類型的敘事動力。但是,影片的結尾是反類型的,按照一般的戰爭片,正面主人公取得勝利,他們因此獲救,觀眾壓抑的情緒最終得到釋放,本片中,與觀眾情感聯繫最深的主人公們最終走向犧牲,觀眾獲得的是悲劇的升華,而不是逃出死亡的快感。正如導演所說:「結尾我們希望給的是非常憋屈的力量!」

第二層次的懸念是精神人格的懸念,觀眾要看這些新兵求生的欲望怎樣變成赴死的決心!上文我們已經描述了他們轉變的心理歷程,小人物最終能夠頂天立地,人格敘事深深地滿足著觀眾崇拜英雄,精神升華的心理需求。

影片的視覺影像造型系統也在以特有的方式表述這些細流與江海:在四行倉庫內,我們可從一個個倫勃朗油畫式的面部特寫鏡頭中,凝視每一個體生命的心靈世界,黑色背影凸顯面光下的眼睛和神情;在倉庫外,ALEXA IMAX攝像機的廣角橫移鏡頭,展示著南岸夜間的燈紅酒綠和白天萬眾一心的熱血聲援;記者和觀察員們乘坐的飛艇從近景滑翔至遠景,飛向一群群炸毀高樓的廢墟集群,這些景象很像科幻片中地球被廢棄之後的悽涼和荒蕪,管虎說,他在造型上追求科幻和魔幻感,這是在對應九零後觀眾的視覺經驗。影片對大橋的俯拍總是戳人心臟,鏡頭前的場面調度更是撕裂肺腑:送電線的猛士們在發瘋似的狂奔中一個一個被子彈擊中,衝向南岸的將士一群一群地被機槍掃射,倒在血泊之中,電影《沙鷗》開篇著名的固定機位深焦距長鏡頭再次出現:一排受傷的將士相互攙扶著向我們艱難走來,在長焦鏡頭中他們總是走不到我們跟前,彈雨還在密集地射擊,士兵們還在一個個倒下,這時候的剪輯讓特寫鏡頭再次出現:一雙雙手從南岸的欄杆中伸出來,有的伸開五指想要拉他們一把,有的握緊拳頭為他們鼓勁……

電影《八佰》是涓涓細流匯成大江大河的交響史詩!

(作者為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

相關焦點

  • 投稿|《八佰》觀後感
    好男兒當投身於軍旅,如八百壯士一般,豪情萬丈,精神昂揚不滅,心中有國家,有大愛,方能為人民心中之英雄。觀完八佰,心中無限悽涼,更是怒吼連連。如電影之中何香凝那句話一般:「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心中感慨良多,可恨!可悲!可嘆!首先,影片於一開始就引入戰爭中一些荒涼的景象,採用冷色調將戰爭的殘酷襯託的淋漓盡致。影片開頭採用了大量的鏡頭切換,給人感覺一片突兀以及無限悽慘之景。
  • 《八佰》:意義,感性,銀幕內外的觀看疊加
    文丨聆雨子編輯丨穀雨從提前點映到正式公映,這一周的院線,因為《八佰》,收穫到久違的票房和熱議。大眾能為《八佰》找出諸多裡程碑式的興奮點:亞洲首部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片,第六代導演第一次嘗試大場面戰爭題材。
  • 《八佰》:難以用「好看」形容的好電影
    管虎導演的《八佰》給人以深深的震撼和感動,它喚起了每個人心中的英雄情結和愛國情懷。這部好電影拉近了我和英雄之間的距離,我看到了他們在艱難歲月中的革命信仰,看到了他們為了新中國的美好明天而浴血奮戰,看到了他們在天堂的微笑和生命的永垂不朽。我不願用「好看」一詞去形容《八佰》,因為它對我而言不只是一部好看的電影,更是一次不忘歷史,不忘先烈的生命教育和愛國教育。
  • 北電劉德瀕老師對話《八佰》製片人梁靜老師|《八佰》嘉賓分享會
    《八佰》拿下來31億票房,實至名歸。梁靜:《八佰》已經成為一種現象,我們很感恩。疫情凸顯了這個戲。在面對敵人的時候,我們中國人,怎樣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做點什麼?我們突然間有了一種榮譽感。片子定檔8月21號,已經是暑期檔的尾聲,9月1號就會面臨一個非常尷尬的開學季。真正能搶票房的就那麼9天的時間。大家冒著生命危險湧到了電影院。
  • 《八佰》誕生記:不刻意歌頌英雄,但人性熠熠閃光
    《八佰》劇照:希望之光——八百壯士進駐四行倉庫。同時,犧牲的畫面也被幻化成浪漫的一筆:端午化身趙雲,騎著白馬,孤身殺敵。南岸的觀眾、飛艇上的觀察員的反應、變化,亦被管虎納入敘事。「完成的是一個社會畫卷,南岸形成不同的社會階層,賭場老闆、文人、要飯的、童子軍、白俄妓女,他們都共同地關注這件事兒,從看客的麻木一直到最後投身其中,形成了一個社會結構上的變化。」管虎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 《八佰》除了白馬還有望遠鏡意象,遺憾的是虛實結合獨缺戲根
    那麼,《八佰》真的值得看嗎?本文試圖從電影本身分析,不涉及真實歷史,看導演如何通過虛實結合的場面調度,前半部聚焦於小人物的個體感知,真實還原戰爭本身帶來的恐懼與悲劇性。在人物塑造方面,導演放棄了傳統的主人公模式,著力於難度極大的群像式人物。
  • 八佰否認下發發行通知,電影《八佰》演員表及上映時間曝光
    近日,電影《八佰》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電影《八佰》並沒有下發任何的發行通知,否認之前的發行通知消息,一時間該話題登上了熱搜榜。不少網友都十分好奇,電影《八佰》演員表都有誰呢?電影《八佰》上映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呢?一起來看一下。
  • 在SFC上影影城看《八佰》,九江又開一家嶄新的影院銅鑼灣LUXE店
    今天下午,在九江SFC上影影城看了電影《八佰》。影片講述的是八百壯士固守上海四行倉庫,用熱血和生命保家衛國的故事,深深感動和震撼了九江影迷。作為電影行業復工後上映的首部商業巨製,《八佰》反響熱烈,口碑不俗,獲得了淘票票平臺開分9.4,貓眼平臺開分9.4,豆瓣平臺開分8.3的好成績。
  • 胡歌:電影《八佰》喚醒了國人的民族凝聚力,照亮著民族的心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看到,不過最近熱映的 《八佰》裡面也有胡歌的身影。八佰電影《八佰》的開始,一隊雜牌軍從湖北過來上海支援,沒弄清楚上海的形勢,遇到日本敵軍即被四下衝散為阻礙敵人爆破西牆,他們緊緊捆上炸藥包,縱使血肉沒有不及子彈般結實,但精神卻鋼鐵還堅硬,生命的最後一刻綻放出了無限的光芒,照亮著民族的心。他們有的不識字,但懂得什麼叫捨身取義,懂得什麼叫國家大義。
  • 單日票房榜,國產影片慘敗,《八佰》提前點映救市來了
    國產大片《八佰》也已經率先宣布提前點映,8月14日提前正式上映一周,開啟點映。 這部投資5.5億的國產商業大片,匯聚了10個影帝,籌備十年,三度重啟,拍攝230個日日夜夜,1500多位臺前幕後工作人員努力而成。 《八佰》更是首次在華語電影中使用了最頂尖的ALEXA IMAX 65毫米數字攝影機。
  • 血濺國破處人從地獄來 《八佰》發布首款預告片
    概念海報2019年最受期待的華語巨製、亞洲首部全程數碼IMAX電影、《老炮兒》之後管虎導演的又一力作,戰爭史詩片《八佰》發布首款預告片。多數時候,我們追憶歷史,是因為我們記住了一兩個英雄的名字,當這些名字被反覆書寫成為符號,他們也就成了那段歷史的索引或者代稱。然而,更多的時候,歷史也是公平的,當我們循著這些符號走進歷史,我們會看到很多籍籍無名的面孔,並被這些凡人身上剎那閃現的神性懾服。
  • 《八佰》之後,川軍抗戰電影《九條命》11月13日上映
    繼《八佰》之後,又一部戰爭題材影片《金剛川》將在本周五(10月23日)上映。 而紅星新聞記者獲悉,由四川電影人精心打造的川軍抗戰影片《九條命》也定檔於11月13日全國公映。這部由李幼斌等特約出演的新片有什麼看點?紅星新聞記者採訪了該片導演錢路劼。
  • 築牢歷史記憶,開創美好未來——《八佰》觀後感
    截至目前,今年的票房冠軍屬於一部戰爭片——《八佰》。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電影市場迫切需要一部能夠吸引觀眾走進影院、提振市場信心的電影,《八佰》適時登陸院線,而在中美貿易摩擦更為頻繁的特殊時期,這樣一部以「抗戰」為主題的電影顯得更為特別。
  • 《八佰》一部讓硬漢落淚的牛片
    斥資5.5億打造的國產戰爭片,《八佰》一經上映,口碑炸裂,點映票房破記錄1.8億,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記錄,點映評分9.2分。《八佰》整劇製作精良,高度還原,從籌備到上映花了十年時間,經費一度短缺到只剩下3000塊錢,導演管虎為之嘔心瀝血,所有參與製作的幾千號人,都不辭勞苦。
  • 《八佰》憑啥9.2分?除了大場面還有這些閃光點
    影院復工之後並沒有很快恢復往日繁榮,市場需要一部有足夠實力把觀眾拉回到影院的大片,這個重擔落在了8月21日正式上映的《八佰》肩上。#八佰點映票房破億#電影8月14日開啟第一輪點映,貓眼和淘票票評分均高達9.2,口碑已經爆了。幾天點映場次有限,但截止到8月19日晚票房達到1.65億,從這兩方面來說,《八佰》已經成了不折不扣的救市之作。
  • 《八佰》編劇、北電校友這樣說
    本期【名人堂】特別邀請到了文學系畢業生、電影《八佰》、電影《東京審判》的編劇、熱播劇《隱秘的角落》劇本策劃胡坤分享自己的創作心得。以下為本次訪談的文字輯錄。胡坤1991級文學系劇作方向本科代表作品:電視劇《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編劇、導演電影《東京審判》編劇電影《八佰》編劇網劇《隱秘的角落》劇本策劃訪談正文1.
  • 聊一聊電影《八佰》中的飛艇
    電影《八佰》中曾出現過一種罕見的飛行器,外國軍事觀察團乘坐它飛在半空中觀察日軍對四行倉庫的進攻,小刀看到外面日軍發起進攻後,跑回賭場向蓉姐報告,讓她早做準備,他這樣描述:「天上飛的是洋人的怪物……」。這個能在半空懸停飛行的飛行器,可能大多數觀眾都知道它叫飛艇,但一艘固特異(Goodyear)飛艇出現在淞滬會戰的戰場上,是否符合歷史事實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艘飛艇。
  • 二刷之後多說幾句《八佰》
    說電影的全畫幅其實是有倆概念,一個指不同比例銀幕的全畫幅鋪滿沒有,一個是指攝影機畫幅是否開到最大,八佰是指後者。下面影迷的這張圖可以比較直觀的解釋不同比例八佰的畫幅區別。IMAX版2.1比例畫面上下的不寬的黑邊,實際觀影體驗是無限接近鋪滿的感覺。
  • 遲到一年多的《八佰》,它回來了!
    《八佰》回來了!作為復工後首部華語商業大片,《八佰》吹響了鼓舞人心的號角。但這部影片的命運可謂是命運多舛,原定要為剛剛落幕的上海電影節揭幕,但隨後出品方華誼宣布「因技術原因取消」。《八佰》正式宣布撤檔,並且將不在暑期檔7月5日上映,現在正式定檔8月21日。
  • 數據|《八佰》正式上映,數據告訴你看不看
    《八佰》值不值得看?這些數據告訴你。票房刷新歷史據貓眼專業版數據,作為影院復工以來上映的首部華語影片,《八佰》點映票房在8月19日突破1.8億,打破此前2018年2月14日情人節點映的《西遊記女兒國》1.79億,創下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8月21日10時20分,《八佰》累計票房2.67億,遠超同期上映、重映的多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