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5.5億打造的國產戰爭片,《八佰》一經上映,口碑炸裂,點映票房破記錄1.8億,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記錄,點映評分9.2分。
這部國產戰爭片不但讓普通觀眾淚眼汪汪,更是讓吳京,張涵予這樣的硬漢為之流淚,這段中華民族的血淚抗日史不應該被忘記。
本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八佰》整劇製作精良,高度還原,從籌備到上映花了十年時間,經費一度短缺到只剩下3000塊錢,導演管虎為之嘔心瀝血,所有參與製作的幾千號人,都不辭勞苦。也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IMAX攝影機拍出來的片子,傳感面積大,音效更好,畫質更清晰,銀幕寬,也特別的貴,呈現出來的臨場感更強烈,所以才說,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片,這樣的效果在電視院裡去看,更震撼。
蓋樓、鑿河、造街景,群演近2000人,所有角色都有人物小傳,拍攝過程非常之艱難。戲裡戲外,管虎多次把四行倉庫所在的戰場比喻成地獄。他說拍這部電影,讓自己都老了十歲,仔細磨每一場戲,深怕戰爭的殘酷與反思,展現的不夠充分,但實際上本片已經做到了高度還原,引人入勝,往往是電影演完了,人們都是等看完最後的字幕才走的。
劇中演員們個個演技了得,無論是老臘肉張譯、王千源、還是小鮮肉歐豪、魏晨全都演技在線,甚至客串的姚晨、黃曉明等人都十分出彩。張譯、歐豪的哭戲讓人動容,尤其是鄭凱飾演的陳樹生,綁上手雷從樓上一躍,喊了一聲「孩兒不孝了!「,與敵人同歸於盡的這一幕就是全片最大的淚點,這一跳撕開了殘酷煉獄的序幕。現場的觀眾眼淚崩不住,幾乎哭溼了口罩。一度讓人忘記了演員本身,能記住的就只有「四行孤軍」和那句「來生再見」。
衝鋒的號角一次次響起,剩下的人越來越少,他們中有的涉世未深,有的活夠了本,有的視死如歸,也有的懦弱想要當逃兵,但最後都勇敢地站在了一起,為守護中華民族而戰。
電影中沒有呈現的結局,比《八佰》更令人悲痛唏噓,電影的最後並沒有交代這四百壯士的結局,也許是導演不想讓觀眾太悲痛,也許是想留下懸念讓觀眾自己去歷史長河中尋找真實的答案。電影原型中剩餘的376名壯士,被困守孤軍營長達三年,4年後,指揮官謝晉元在孤軍營中被叛徒殺害,同年12月,日軍突入租界,將手無寸鐵的八百壯士餘部的300餘人俘獲押走,自此八百壯士零散天涯,直至日本投降,一些壯士才回歸故裡,生難做人傑,死亦非鬼雄,但是他們曾以血肉之軀護我祖國山河,他們不該被忘記。
《八佰》是影院復工後首部真正意義上的大片,炸裂、感動、心酸,很多種感情交織在一起,正視歷史的前提就是尊重每一個創造歷史的人,隔著屏幕,一面天堂一面地獄,瞬間把人帶回炮火連天的時代,對比我們今天的和平生活,那個時候多少人為國獻身,多少人有去無回,我們不該忘記曾護我祖國的壯士,更應該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和平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