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審批是我國土地管理的一項基本制度。記者從省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我市用地預審辦理時限由14天縮短至7天,徵轉用報批時限由30天縮至15天,壓縮時限50%,審批效率提高一倍。
多年來,以用途管制為核心,以用地預審、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和土地徵收審批為主要內容的用地審批制度,在嚴守耕地紅線、保障發展需求、維護群眾權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客觀上還存在著法定審批層級多、時間長等難點問題,與我省有效建設工期短、項目急需用地的實際需求構成了突出的矛盾,影響了投資效率和營商環境,一直困擾著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為加快用地審批,解決當前用地的突出問題,2019年8月14日,省政府發布《關於委託實施省管部分用地審批(審核)職權的決定》,省自然資源廳隨後下發《委託省管部分用地審批(審核)職權實施方案》。通過「放管服」改革,我省將省管用地審批(審核)職權委託相關市和哈爾濱新區實施,使原由「縣級組卷、市級審核呈報,省級審批」的三級用地報批層級變為「縣級組卷呈報,市級審批」二個層級,減少了審批層級,用地審批時間明顯縮短。委託後整體審批時間比委託前減少了30%以上,大幅度提高了審批效率,增強了用地保障能力。
實施省管部分用地審批(審核)職權以來用地審批效率具體提高了多少?
哈爾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李英革介紹,自承接委託職權工作以來,哈市不斷要求各區、縣(市)及相關承接部門提前介入、靠前服務,通過優化審批流程、壓縮辦理時限等手段,最大限度縮短審批時間。目前,我市將用地預審辦理時限由14天縮短至7天,徵轉用報批時限由30天縮至15天,壓縮時限50%,審批效率提高一倍。截止目現在,我市共審批(審核)45個批次用地、18個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總用地面積600餘公頃,保障了省、市重點項目用地需求。
另據省自然資源廳統計,自委託下放以來,13個受委託單位共審批(審核)省管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報卷246件,佔全省省管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總數的64.9%;審批預審報卷122件,佔全省省級預審總數的67%。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李赫
編輯:馬雲鵬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