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產能過剩行業一律不得安排用地指標

2020-11-24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國土資源部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將保增長與調結構有機結合,進一步增強土地管理參與宏觀調控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堅決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勢頭。

國土資源部通知要求,加強土地規劃和計劃調控,嚴格建設項目批地供地審查,做好淘汰落後產能的用地處置和權屬管理,加大對違規違法用地的監管和查處力度。地方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加快推進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完善土地利用計劃調控機制,未經國務院及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審批的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矽、風電設備、船塢船臺等產能過剩行業和重複建設項目,一律不得安排用地計劃指標;對國家鼓勵發展的高技術、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新工藝和新產品項目用地,優先保障用地計劃指標。

通知要求,嚴把建設項目用地預審關,從源頭上遏制產能過剩行業和重複建設項目用地。對產能過剩行業建設項目,未取得發展改革等部門同意開展項目前期工作意見的,一律不予受理用地預審申請;其他不符合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項目,也不得受理用地預審申請;項目用地未達到《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或相關行業工程建設用地控制指標要求的,一律不予通過用地預審。同時,嚴格依法依規審查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嚴禁擅自擴大政策適用範圍。對產能過剩行業建設項目,除國家批准立項的新建、擴建項目外,一律停止報批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供地政策,未按規定履行審批或核准手續的項目,一律不批准用地。

據悉,國土資源部將儘快修訂《限制用地項目目錄》和《禁止用地項目目錄》。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供地政策、未達到現行《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或相關工程建設項目用地指標的項目,一律不得供地;對符合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用地符合規劃計劃和定額指標的項目,要加快供地。與此同時,加快淘汰落後產能企業用地的清查和處理。全面查清淘汰落後產能企業的用地面積、位置、用途、權屬和使用情況。對未按規定淘汰落後產能的企業,要嚴格限制土地使用,提高落後產能土地使用成本。

編輯:肖亭 來源:新華網(記者王立彬)

相關焦點

  • 多個產能過剩行業再遇「紅燈」
    20日,國務院印發《政府核准的投資項目目錄(2016年本)》(以下簡稱《目錄》),其中對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項目再念「緊箍咒」。   此次修訂《目錄》是繼2013年、2014年兩次修訂後,國務院第三次作出修訂。
  • 深交所發布房地產及產能過剩行業公司債監管函
    繼上交所明確房地產及產能過剩行業公司債券分類監管的標準後,深交所也於日前發布了《關於試行房地產、產能過剩行業公司債券分類監管的函》(下稱「監管函」)。與上交所的規定類似,深交所同樣對房地產、產能過剩行業分別採取了「基礎範圍+綜合指標評價」、「產業政策+綜合指標評價」的分類監管標準,並規定了房地產、煤炭和鋼鐵企業應合理審慎確定募集資金規模、明確募集資金用途及存續期披露安排。
  • 工信部辛仁周:以強有力舉措化解產能過剩
    中央把化解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工作的重點。貫徹落實這一決策部署,對於防治大氣汙染、防範系統性經濟風險、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具有重要意義。實踐證明,化解產能過剩任務艱巨,面臨問題多,而且容易出現反覆。為取得實效,必須採取強有力的舉措持續推進。
  • 上交所公司債對產能過剩行業實行分類監管
    【財新網】(記者 張榆)除房地產公司債外,上交所也將對產能過剩行業公司債實行分類監管。10月28日,財新記者從債券承銷機構處獲悉,上交所下發了一份《關於試行房地產、產能過剩行業公司債券分類監管的函》,明確煤炭及鋼鐵類的過剩企業不得發行公司債類別,並根據綜合指標評價將企業劃分為正常類、關注類及風險類。  今年以來,過剩產能企業已有多起違約產生,比如廣西有色及東北特鋼等都分別宣布進入破產清算和破產重整,市場出清信號明顯。
  • 工信部發布產能過剩行業 產能置換實施辦法
    為落實《國務院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和《國務院關於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要求,工信部日前印發了《關於做好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工作的通知》以及《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目的就是明確相關標準、程序和要求,將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落實到位,堅決遏制盲目擴張。
  • 工信部:對產能過剩行業不以任何名義備案新增產能項目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蘇波在論壇上表示,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是一個十分複雜的艱巨工程。也是當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需要各部門,各地方政府加強協作共同努力,工業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視化解產能過剩工作,為了發揮政府作用,堅持標本兼治,長短結合,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標準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主要在控制產能總量、調整優化存量、規範市場秩序、建立長效機制等方面下工夫。
  • 工信部治理產能過剩 光伏玻璃準入門檻抬高
    工信部動手治理光伏行業和平板玻璃行業產能過剩問題。  12日,工信部網站發布《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2015年本)》公開徵求意見。去年底,工信部還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有關光伏企業兼併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等文件。業內人士分析說,規範條件對光伏製造業的指標要求更為嚴格,促使光伏製造業進一步提高技術,有助於推動光伏產業健康發展。
  • 上交所深交所陸續出臺房地產及產能過剩行業公司債分類監管措施
    繼上交所明確房地產及產能過剩行業公司債券分類監管的標準後,深交所也於日前發布了《關於試行房地產、產能過剩行業公司債券分類監管的函》(以下簡稱《監管函》),與上交所的規定類似。   監管層對房企融資的收緊仍在持續。
  • 工信部:從五方面化解產能過剩行業困局
    中國證券網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5年7月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介紹2015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在提問環節,運行局黃利斌副局長回答十三五期間對於產能過剩行業的措施,主要從五方面化解過剩產能。
  • 油價下跌產能過剩 工信部嚴控電石行業準入
    油價下跌產能過剩 工信部嚴控電石行業準入 2015-01-09 09:50:242013年,世界電石產能約3755萬噸,其中中國的產能約佔世界的96%。  這意味著,國際油價下跌的衝擊幾乎全有我國電石行業承擔。  不僅如此,電石行業還存在產能過剩。
  • 部分過剩產能行業企業家心態:急盼「造血」政策
    記者近日對國內部分產能過剩行業的企業家採訪發現,這一企業家群體心態普遍比較焦慮,為生存絞盡腦汁,他們期盼政府在出臺減稅、財政支持安置下崗工人等「輸血」政策後,還能儘快出臺一些立竿見影的「造血」政策,使他們能熬過當前行業不景氣的「冬天」。
  • 工信部五大舉措推進產能過剩行業進行結構調整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5年7月22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張峰介紹2015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並答記者問。二是談了很多新興企業的計劃,可是我想再了解一下,對於產能過剩比較嚴重的企業,「十三五」規劃中對它們將有什麼措施?    [黃利斌]: 國企的改革,按照中央的總體部署,在有條不紊地推進。我相信,你們在接觸國資委的時候,他們會給你一個更好的解釋。    我想重點跟你談談化解過剩產能的問題。
  • 兩部委嚴令遏制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投資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昨日要求各地貫徹落實國務院有關化解過剩產能要求,落實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做好化解工作;同時,堅決遏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防止出現違規項目。  胡祖才表示,化解過剩產能還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鼓勵優勢企業「走出去」,把化解產能過剩與對外開放戰略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走出去」戰略對化解產能過剩的積極作用,通過對外投資和合作,實現過剩產能的優化利用。
  • 國內水泥產能嚴重過剩,卻讓越南水泥鬆了一口氣
    來源:中國水泥網越南財政部日前表示:由於越南目前的回報率/權益率低於9%,越南水泥行業的生產效率明顯下降,水泥產量持續增長。根據越南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越南的水泥產量在2019年11月增長了9.6%。在今年的前11個月中,產量可能會增長7.6%,達到8.79千萬噸。
  • 工信部公布產能過剩行業:光伏和風電被移出
    上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定調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強調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五大任務中產能去化居首,提出破產和再就業彰顯決心,通過資本市場配合多兼併重組。 1)政策針對的產能過剩行業有哪些?
  • 國務院:落後產能必須堅決淘汰,不得搞等量置換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今年鋼煤行業去產能工作基本完成任務情況匯報,決定派出國務院調查組嚴肅查處個別企業違法違規行為;決定再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更加便利就業創業;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推動完善事中事後監管。
  • 工信部:產能過剩行業增速放緩 並非根本轉變
    中國網財經7月25日訊 據2014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發布會通報,上半年原材料等基礎產業運行狀況出現好轉,鋼鐵、有色金屬、建材行業都出現回暖。然而,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表示,這並非市場情況的根本性好轉,而是價格因素在起作用。  今年以來,工業經濟緩中趨穩、穩中有進。
  • 光伏和風電被移出工信部提及產能過剩行業名單
    政策針對的產能過剩行業有哪些?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工信部公布工業行業淘汰落後和過剩產能企業名單,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一直重點提及,而光伏和風電被移出產能過剩行業。 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工信部會議提出的2016年主要預期目標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能耗降低4%,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4.5%。
  • 發改委公布新產業結構調整目錄限產能過剩行業
    發改委公布新產業結構調整目錄限產能過剩行業更加注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自主創新,更加注重對產能過剩行業的限制和引導。    按照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則:一是堅持市場調節和政府引導相結合;二是堅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和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相結合;三是堅持結構調整與協調發展相結合;四是堅持控制總量與優化存量相結合。
  • 2019年銅行業:整體保持平穩運行 警惕產能過剩風險
    2019年,我國銅行業保持平穩運行,效益同比增長,價格震蕩回落,下遊消費持續轉弱,產能過剩風險不容忽視。 一、產量平穩增長,主要技術指標持續優化。2019年,銅精礦金屬含量163萬噸,同比增長4.1%,精煉銅、銅材產量分別為978萬噸、2017萬噸,分別同比增長10.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