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產能過剩行業增速放緩 並非根本轉變

2020-11-24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7月25日訊 據2014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發布會通報,上半年原材料等基礎產業運行狀況出現好轉,鋼鐵、有色金屬、建材行業都出現回暖。然而,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表示,這並非市場情況的根本性好轉,而是價格因素在起作用。

  今年以來,工業經濟緩中趨穩、穩中有進。工信部新聞發言人張峰介紹稱,上半年原材料等基礎產業運行狀況出現了積極變化,3月份以來鋼鐵行業整體盈利狀況出現好轉,有色金屬行業利潤下降幅度收窄,前5個月建材行業實現利潤增長20.8%。

  據工信部運行監測局局長鄭立新介紹,2014年上半年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投資增幅回落,鋼鐵、有色冶煉投資分別下降12.8%和7.3%,水泥、平板玻璃行業投資分別下降9.7%和4%,煤炭行業和冶金行業的增速較上年同期降低了3.8和3.4個百分點。

  黃利斌告訴記者,這幾個月行業的運行情況確有一些好轉,但並不是市場情況的根本好轉,而是價格因素在起作用。鋼材和鐵礦石價格持續下降,鋼材價格已經降到200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鐵礦石價格到7月上旬,比去年年底下降了30%,所以說鋼鐵行業這幾個月有些回升。

  而從效益結果來看,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十分困難。前5個月煤炭行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43.9%,冶金行業利潤同比下降9.2%,有色金屬行業同比下降9.4%。前5個月煤炭行業企業虧損面27%,冶金行業虧損面25.1%,有色金屬行業的虧損面22.1%。

  同時,黃利斌還強調,不要因為形勢有些好轉,就加快釋放產能,從而引起行業再陷入困難的境地。

相關焦點

  • 工信部五大舉措推進產能過剩行業進行結構調整
    工信部五大舉措推進產能過剩行業進行結構調整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7-22 11:03 來源: 中國政府網二是談了很多新興企業的計劃,可是我想再了解一下,對於產能過剩比較嚴重的企業,「十三五」規劃中對它們將有什麼措施?    [黃利斌]: 國企的改革,按照中央的總體部署,在有條不紊地推進。我相信,你們在接觸國資委的時候,他們會給你一個更好的解釋。    我想重點跟你談談化解過剩產能的問題。
  • 工信部發布產能過剩行業 產能置換實施辦法
    為落實《國務院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和《國務院關於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要求,工信部日前印發了《關於做好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工作的通知》以及《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目的就是明確相關標準、程序和要求,將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落實到位,堅決遏制盲目擴張。
  • 工信部:2020年,有色金屬行業產能過剩風險依然存在
    工信部發布2019年有色金屬行業運行情況。2019年,十種有色金屬產量5842萬噸,同比增長3.5%,增幅同比回落2.5個百分點。規上有色金屬工業增加值增長8.2%,高於工業平均2.5個百分點。有色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扭轉一季度以來同比大幅下降的趨勢,全年投資累計增長2.1%,其中礦山投資同比增長6.8%,冶煉及加工行業投資同比增長1.2%,行業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高端材料等領域的投資不斷加快。2019年,銅、鋁、鉛、鋅現貨均價分別為47739元/噸、13960元/噸、16639元/噸、20489元/噸,同比下跌5.8%、2.1%、13%、13.5%。
  • 油價下跌產能過剩 工信部嚴控電石行業準入
    油價下跌產能過剩 工信部嚴控電石行業準入 2015-01-09 09:50:242013年,世界電石產能約3755萬噸,其中中國的產能約佔世界的96%。  這意味著,國際油價下跌的衝擊幾乎全有我國電石行業承擔。  不僅如此,電石行業還存在產能過剩。
  • 光伏和風電被移出工信部提及產能過剩行業名單
    政策針對的產能過剩行業有哪些?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工信部公布工業行業淘汰落後和過剩產能企業名單,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一直重點提及,而光伏和風電被移出產能過剩行業。 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工信部會議提出的2016年主要預期目標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能耗降低4%,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4.5%。
  • 工信部公布產能過剩行業:光伏和風電被移出
    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工信部公布工業行業淘汰落後和過剩產能企業名單,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一直重點提及,而光伏和風電被移出產能過剩行業。2)去產能的歷史過程。第一階段:2006年至2009年,加快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時期。第二階段:2009年至2012年,進一步加大力度淘汰落後產能時期。
  • 工信部治理產能過剩 光伏玻璃準入門檻抬高
    工信部動手治理光伏行業和平板玻璃行業產能過剩問題。  12日,工信部網站發布《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2015年本)》公開徵求意見。去年底,工信部還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有關光伏企業兼併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等文件。業內人士分析說,規範條件對光伏製造業的指標要求更為嚴格,促使光伏製造業進一步提高技術,有助於推動光伏產業健康發展。
  • 工信部:對產能過剩行業不以任何名義備案新增產能項目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蘇波在論壇上表示,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是一個十分複雜的艱巨工程。也是當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需要各部門,各地方政府加強協作共同努力,工業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視化解產能過剩工作,為了發揮政府作用,堅持標本兼治,長短結合,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標準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主要在控制產能總量、調整優化存量、規範市場秩序、建立長效機制等方面下工夫。
  • 2019年銅行業:整體保持平穩運行 警惕產能過剩風險
    2019年,我國銅行業保持平穩運行,效益同比增長,價格震蕩回落,下遊消費持續轉弱,產能過剩風險不容忽視。 一、產量平穩增長,主要技術指標持續優化。2019年,銅精礦金屬含量163萬噸,同比增長4.1%,精煉銅、銅材產量分別為978萬噸、2017萬噸,分別同比增長10.2%、12.6%。
  • 工信部:從五方面化解產能過剩行業困局
    在提問環節,運行局黃利斌副局長回答十三五期間對於產能過剩行業的措施,主要從五方面化解過剩產能。  黃利斌表示,比較困難的目前是產能過剩的行業,包括煤炭、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這些行業的困難有多方面的原因。前幾年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規模擴張,有這個原因,也有當前經濟處在下行周期的原因,加上結構調整任務比較重,行業比較困難。
  • 兩部委嚴令遏制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投資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昨日要求各地貫徹落實國務院有關化解過剩產能要求,落實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做好化解工作;同時,堅決遏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防止出現違規項目。  胡祖才在發改委、工信部聯合召開的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宣傳貫徹電視電話會議上說,各地要把化解產能嚴重過剩與產業結構調整、大氣汙染治理、布局調整優化緊密結合起來,在化解產能過剩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化解產能過剩,著力推進山東、河北等地鋼鐵產業結構調整。
  • 工信部辛仁周:以強有力舉措化解產能過剩
    中央把化解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工作的重點。貫徹落實這一決策部署,對於防治大氣汙染、防範系統性經濟風險、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具有重要意義。實踐證明,化解產能過剩任務艱巨,面臨問題多,而且容易出現反覆。為取得實效,必須採取強有力的舉措持續推進。
  • 產能是否過剩看能源、環境和交通承受力
    在「2010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長陳斌在發言時稱,中國汽車產能已經出現過剩。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則表示,發改委不必為產能過剩問題擔心,並稱發改委近年來的這種擔心每次都落空了。
  • 多個產能過剩行業再遇「紅燈」
    20日,國務院印發《政府核准的投資項目目錄(2016年本)》(以下簡稱《目錄》),其中對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項目再念「緊箍咒」。   此次修訂《目錄》是繼2013年、2014年兩次修訂後,國務院第三次作出修訂。
  • 遼寧省政府核准投資項目目錄過剩行業新增產能不得備案
    中國環境報記者丁冬瀋陽報導《遼寧省政府核准的投資項目目錄(2015年本)》日前發布,明確強調產能過剩行業不得備案新增產能。遼寧省政府明確,環保部門應根據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對環境影響大、環境風險高的項目,要嚴格環評審批,強化事中和事後監管。
  • 光伏企業抱團「叫苦」後工信部牽頭閉門會,玻璃行業怎麼說?
    周志武表示,光伏玻璃產能剛性較強、投產周期較長,加上「531政策」和疫情影響新建投資放緩,無法短時間滿足光伏行業下遊應用增長以及雙玻組件產品佔比提升的需求,部分新投產和規模較小生產線變化品種規格發揮產能也需要一個爬坡過程。「長期來看,光伏玻璃產能置換的政策從發展情況看需要有所變動,對此我們也認可,但此前光伏玻璃並沒有嚴格地被納入管控,即便放開也需要一定的建設周期。」
  • 光伏玻璃產能亟待有序放開 產業協同或可打破發展掣肘
    浮法玻璃的增長速度,已明顯超過了需求端的增速。更為嚴重的是,當時尚有40餘條在建和擬建生產線,這些生產線若全部建成投產,產能過剩加劇將不可避免。在產能過剩的前提下,浮法玻璃企業集中度低、資源浪費、環境汙染、生產無序等狀況依然比較嚴重,規模小、質量差、能耗高、汙染大的落後平板玻璃產能亟需淘汰。
  • 上交所公司債對產能過剩行業實行分類監管
    【財新網】(記者 張榆)除房地產公司債外,上交所也將對產能過剩行業公司債實行分類監管。10月28日,財新記者從債券承銷機構處獲悉,上交所下發了一份《關於試行房地產、產能過剩行業公司債券分類監管的函》,明確煤炭及鋼鐵類的過剩企業不得發行公司債類別,並根據綜合指標評價將企業劃分為正常類、關注類及風險類。  今年以來,過剩產能企業已有多起違約產生,比如廣西有色及東北特鋼等都分別宣布進入破產清算和破產重整,市場出清信號明顯。
  • 產能過剩進口比重過大,異丙醇行業步入寒冬
    產能增速遠超消費增速是異丙醇價格暴跌的主因。工藝簡單,市場好大家就一哄而上,這讓今年異丙醇的產能一下子由15萬噸擴大到32萬噸,翻了一番還多。加上進口的10萬噸,市場供應量遠遠超出了需求量28萬噸的消化能力。 2011年一年,國內就有6家企業的生產線投產,其中建德建業有機化工3萬噸,德州德田化工1萬噸,浙江新化化工6萬噸,江蘇鹽城蘇普爾6萬噸。
  • 「獨家」光伏企業抱團「叫苦」後工信部牽頭閉門會,玻璃行業怎麼說?
    12月2日,中國建築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秘書長周志武對經濟觀察網就光伏玻璃生產及應用情況進行梳理,他認為當前的供需錯配與玻璃行業近年來進行的產能置換關聯度有限,光伏玻璃供應短缺只是暫時的,而如不加限制完全放開預計2022年將會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