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力巨大的高能量電磁波

2020-11-26 人民網陝西站

在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加科納,聳立著一塊佔地58英畝的相控陣天線發射陣面,這就是美軍高頻主動極光研究項目所在地。由於其縮寫「HAARP」,和「豎琴」的英文單詞「HARP」很相似,所以也被稱為「豎琴」計劃。

HAARP 系統能夠向地球電離層的指定位置精確發射高能量電磁波,改變電離層結構從而實現相關作戰目的。其功率達到 1.7G 瓦特,相當於世界上最大商用電臺功率的 7萬多倍,會對電離層造成巨大危害和破壞,被稱為比核彈還恐怖的地球物理武器。這個打著「和平研究」幌子的東西,實際上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瘋狂的武器之一。

冷酷的「臭氧殺手」。HAARP 能夠將高能量電磁波聚集到電離層,通過相控陣技術的定位,使能量高度聚集,燒毀目標區臭氧層,從而使宇宙射線直接照射臭氧空洞下的生物,造成大量人員患病甚至死亡。

隨心的「現代雨神」。因為地球電離層時刻處於流動狀態,破壞某一地區的電離層會間接引起其他地區電離層的改變,進而擾亂大氣環流。以往的人工降雨只能在雲層飄至目標區上空後才能實施,通過HAARP 發射定位高能量電磁波從而改變大氣流動,就可以讓遠離目標區的雲層「主動」飄至需要人工降雨的區域,更加隨心所欲地控制洪水或乾旱的天氣變化。

超強的「高能武器」。將發射至電離層的電磁能量經過聚焦反射鏡聚束後反射回地面敵方目標區,形成電磁武器,高能量的電磁波束不僅可以直接殺傷人員,還能夠對敵方武器裝備造成直接物理損傷,癱瘓各種通信網絡、電力設施等。

特別的「地球盾牌」。電離層中的等離子體最大的特性是具有自身的振蕩頻率,只有高於其振蕩頻率的電磁波才能穿透等離子體。美軍正在研發的等離子聲響防禦盾系統就是利用這一原理,通過 HAARP發射高能量電磁波在電離層中形成眾多不平衡的高密度等離子團塊,構建各類軍事設施的「地球盾牌」,讓來襲的飛機、飛彈等目標受到等離子團塊的電磁作用,最終偏離軌道或被摧毀。

靈巧的「虛擬天線」。主要是通過相控陣天線陣列將高能量的電磁波發射至電離層的預定位置來引起電離層諧振,使高空的電噴流(電離層水平方向的電流)轉變成為虛擬天線,從而可以靈活發射各種頻段的電磁波,實現多種作戰目的。一是探測地下工事。通過虛擬天線發射極低頻電波,利用極低頻電波的穿透特性探測地下軍事工事的結構,探測深度可達幾百千米。二是進行全頻帶電磁幹擾。通過靈活變頻的虛擬天線,可以在指定區域內對敵方進行全頻帶阻塞幹擾,讓敵方通信系統陷入癱瘓。三是深海潛艇通訊。虛擬天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長波電臺的作用,其極低頻的穿水深度也遠遠大於長波電臺所發出的長波,實現深海潛艇的可靠通訊聯絡。四是實施腦控制。通過發射和人的大腦工作頻率(0.5~40 赫)一致的低頻電磁波進行人腦意識的控制。其中,13~35 赫控制人的正常活動, 8~12 赫控制人的學習和注意力,4~7 赫控制人的想像力, 0.5~3 赫控制人的睡眠,很快造成對方有生力量的癱瘓。

(責編:左瑞、鄧楠)

相關焦點

  • 威力巨大的伽馬射線
    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很低的氫(及其同位素)、氦等原子的核不穩定,易發生聚變而放出能量;而原子序數很高的重元素如鈾、鐳等,它們的核也不穩定,能自發地放出射線,這種自然現象為放射性衰變。有意識地用有足夠能量的粒子去撞擊這些原子序數高的原子核而放出一個或者幾個粒子的過程,叫原子核反應。例如,人們所熟知的X射線產生於原子核外,而α、β、γ射線產生在原子核內部。
  • 中考物理磁場、電磁波、能量專題總結
    在初中物理知識中,磁場、電磁波、能量這部分內容在中考理科綜合試卷中佔有相當的分值,是中考物理總複習的重要內容。同時,這部分內容也是高中物理的重點內容,學好了這些內容,也能夠為高中物理打下很堅實的基礎。另外,磁場、電磁波、能量這些內容之間也可以「互相交織」。
  • 電磁波的波長、頻率和電磁波譜
    如果將具體物體的大小,與電磁波的波長做比較,可以得到如下幾個有趣的結論。遠大于波長:如果一個物體的大小在這個尺度上,則這個物體相當於在電磁波前進方向上的一個巨大阻擋物,會對電磁波產生反射、折射、吸收等效果。這裡物體的「巨大程度」是相對于波長的倍數而言的。例如:大樓、大樹的樹冠,尺度在幾米到幾百米,都會對移動通信信號形成阻擋和損耗。
  • 電場和電磁波是什麼關係?人們是怎樣通過電磁波傳遞信號的?
    波可以傳遞能量波傳遞能量在安靜的池塘水面上,左右攪動木棍就會產生波紋。水波就將能量從木棍傳遞到了木塞上。更生動的例子是當地殼內的不穩定巖石突然移位並且受重力影響而下落壓力波就在地球上傳播開來,此時地震檢測儀的指針就開晃動,記錄下發生的事即稱為「地震」。
  • 銀河系發現神秘無線電信號,或為巨大的能量爆發所致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當地時間11月5日報導,科學家探測到了來自銀河系內部的神秘而強大的無線電信號,或為巨大的能量爆發所致。它們很短,但威力驚人——在一毫秒內釋放出比太陽全天都多得多的能量。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的三篇研究論文,基於在加拿大、美國、中國,甚至是從太空進行的觀察,有可能揭開了源頭的面紗。
  • 原子彈發明前,愛因斯坦怎麼知道原子核中含有巨大能量?
    上圖是由兩張圖片合成的,愛因斯坦本人從未出現在原子彈的爆炸地點,並且他和原子彈之間沒有直接關係,愛因斯坦知道原子核中含有巨大能量,也僅僅是從質能方程間接了解的。揭示了質量和能量之間的轉換關係,非常小的質量虧損在光速平方的作用下,都可以產生巨大的能量。1939年,德國科學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在用慢中子轟擊鈾核時,首次發現了原子核的裂變現象,發表了核裂變論文。到了1945年,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試爆成功,從此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從時間線可以知道,原子彈的誕生和愛因斯坦並無關係,只是原子彈爆炸的原理可以通過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解釋而已。
  • 電磁波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原因是在低頻的電振蕩中,磁電之間的相互變化比較緩慢,其能量幾乎全部返回原電路而沒有能量輻射出去;電磁波頻率高時即可以在自由空間內傳遞,也可以束縛在有形的導電體內傳遞。在自由空間內傳遞的原因是在高頻率的電振蕩中,磁電互變甚快,能量不可能全部返回原振蕩電路,於是電能、磁能隨著電場與磁場的周期變化以電磁波的形式向空間傳播出去,不需要介質也能向外傳遞能量,這就是一種輻射。
  • 2021初中物理知識點之電磁波與現代通信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物理知識點之電磁波與現代通信,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信息:各種事物發出的有意義的消息。   人類歷史上,信息和信息傳播活動經歷了五次巨大的變革是:①語言的誕生;②文字的誕生;③印刷術的誕生;④電磁波的應用;⑤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 2020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電磁波與現代通信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電磁波與現代通信,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信息:各種事物發出的有意義的消息。   人類歷史上,信息和信息傳播活動經歷了五次巨大的變革是:①語言的誕生;②文字的誕生;③印刷術的誕生;④電磁波的應用;⑤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磁波輻射對環境的影響日益加大
    打開APP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磁波輻射對環境的影響日益加大 ziitek2000 發表於 2020-11-20 16:25:36
  • 電磁波譜及各種電磁波的應用
    無線電波的發射和接收1.發射電磁波的條件第一,要有足夠高的頻率;第二,電路必須開放,使振蕩電路的電場和磁場分散到儘可能大的空間。2.調製有____和____兩種方式,_____是調製的逆過程。(2)電磁波譜中,相鄰兩波段的電磁波的波長並沒有很明顯的界線,如紫外線和X射線、X射線和γ射線都有重疊,但它們產生的機理不同.
  • 史上威力最大武器,比廣島原子彈威力大3846倍!
    其中投向廣島的「小男孩」原子彈核裂變爆發的能量為500,000億焦耳,相當於15,000噸TNT當量在一點迸發出來,能量通過衝擊波、熱線、放射線等方式爆發出來,達到了任何常規武器都達不到的殺傷效果。核爆的中心自然是寸草不留,周邊幾公裡也遭到毀滅性打擊。爆炸的瞬間,中心氣壓達到了數十萬個大氣壓,引發了極為強烈的衝擊波和氣浪。
  • 科學生活:電磁波是否對人體有害?
    電磁波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而它對人體到底有害無害?手機普及、3G上馬以後,人們對這一問題正在傾注越來越多的關注熱情。    要知道,可見光本身就是某種類型電磁波的構成體。其實所有的人,都沐浴在複雜的電磁波之中。恆星產生電波,我們人的身體也會產生非常微弱的電波。所有運轉的電器都在發射電磁波。
  • 巨大的衝擊波,灼眼的光輻射,恐怖的蘑菇雲,這便是核彈的威力!
    核彈是指利用爆炸性核反應釋放出的巨大能量對目標造成殺傷破壞作用的武器。爆炸性核反應是利用能自持快速進行的原子核裂變或聚變反應,瞬間釋放出巨大能量產生的核反應爆炸而形成毀滅性的殺傷破壞效應。核彈具有極大的破壞性,現作為國力強大的表現和底蘊威懾。
  • 2020年中考物理基礎知識點整理:電磁波與現代通信知識歸納
    人類歷史上,信息和信息傳播活動經歷了五次巨大的變革是:①語言的誕生;②文字的誕生;③印刷術的誕生;④電磁波的應用;⑤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要求會正確排序)     2.早期的信息傳播工具:烽火臺,驛馬,電報機,電話等。     3.人類儲存信息的工具有:①牛骨﹑竹簡、木牘,②書,③磁碟﹑光碟。
  • 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電磁波與現代通信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電磁波與現代通信,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信息:各種事物發出的有意義的消息。   人類歷史上,信息和信息傳播活動經歷了五次巨大的變革是:①語言的誕生;②文字的誕生;③印刷術的誕生;④電磁波的應用;⑤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 電磁波的應用場景
    按照電磁波的波長或者頻率大小的順序把它們排列成譜,叫電磁波譜。按頻率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依次是: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y射線。電磁波是在真空或者物質中通過傳播電磁場的震動而傳輸電磁能量的波。它通過電場和磁場之間的相互聯繫和轉化傳播的。從公式v=c/λ,可以看出波長(λ)和頻率(v)是成反比的,c是光速。
  • 宇宙中隨機伽馬射線暴能量堪比宇宙大爆炸,外星文明或因此而滅絕
    回顧整個宇宙的歷史,宇宙大爆炸發生時說釋放的能量是最大的,以至於宇宙大爆炸發生後的137億年,大爆炸所釋放的能量還能穩定的維持整個宇宙的運轉,除了宇宙大爆炸之外,還有一種天體運動也會釋放出巨額的能量,其威力甚至堪比宇宙大爆炸,外星高等文明或許因此很滅絕,這種恐怖的天文活動究竟是什麼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 原子彈誕生之前,科學家是如何知道原子核裡藏著巨大能量的?
    引言:現在人們基本都談核色變,因為無論是核電站還是核武器都曾經給人類造成巨大的傷害,這種傷害一旦被歷史記錄了就會對後世造成影響。那麼在核武器被研發出來之前,科學家是怎麼知道原子核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呢?一顆原子彈看起來也不是特別大,為什麼它具有如此龐大的威力呢?或者可以這樣問,愛因斯坦是如何在將原子彈研發出來之前就知道原子核可以爆發出巨大的能量呢?這其中的原因就與那個全世界聞名的方程式有關了,它就是質能方程。愛因斯坦通過提出質能方程來闡述物質能量與質量的關係,其中還涉及到了光速的問題。在提出該方程之後,愛因斯坦又接著研究下去,並且發現了核聚變現象。
  • 選修3-4 14.5 電磁波譜
    在沒有大氣的太空,即使太陽高懸在空中,它周圍的天空也是黑暗的。由于波長較短的光比波長較長的光更容易被大氣散射。所以天空看起來是藍色的。大氣對波長較短的光的吸收也比較強,傍晚的陽光在穿過厚厚的大氣層時,藍光、紫光大部分被吸收掉了,剩下紅光、橙光透過大氣射入我們的眼睛,所以傍晚的陽光比較紅。而正午時分的太陽是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