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鍾」資料圖
浙江在線1月27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沈正璽 整理)據外媒報導,近日,科學家將標誌人類危機的「末日鍾」撥快了半分鐘,距離象徵人類滅亡的「午夜」只剩下兩分半鐘,是1953年以來最接近「人類終結」的時刻。
科學家撥快「末日鍾」
象徵世界末日剩2.5分鐘
據報導,設立「末日鍾」的芝加哥《原子科學家公報》組織(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簡稱BAS)於1月26日發出警告稱,美國新總統川普的言論,加上「全球安全面貌日益黑暗」,使世界變得更加不安全,因此將象徵性的「末日鍾」(Doomsday Clock)調快30秒,世界距離毀滅來臨的「午夜」更近了,只剩下2.5分鐘。
該組織執行長布朗森(Rachel Bronson)在華盛頓舉行記者會表示:「這是20年來最接近『午夜』的時刻。」
1945年,參與研製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的一些美國科學家,還有十幾位諾貝爾獎得主,共同創辦了一份《原子科學家公報》,旨在反對使用核武器。1947年,《原子科學家公報》組織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校園內設立了「世界末日鍾」,它是一個象徵性的為世界敲響的警鐘,用以提醒人類可能將面臨世界末日。
核武是主要參考依據
「末日鍾」提醒人類警鐘長鳴
「世界末日鍾」只有鐘擺,沒有任何機械結構,錶盤上也僅在左上方15分鐘的地方有刻度。設計者最初將指針定格在23時53分,讓人一目了然地看到,人類距離象徵「世界末日」的午夜只有短短的7分鐘。指針離零時越近,表明危險性就越大。
根據全球風雲的變化,「世界末日鍾」此前已經歷了20次調整。離零時最近的一次是1953年,當時由於美國和前蘇聯相繼進行了氫彈試爆,世界一片驚恐,「末日鍾」被調到了23時58分。離零時最遠的一次是1991年,因美國和前蘇聯籤訂削減核武器條約,鐘錶被調到23時43分。
2007年,「世界末日鍾」被撥到23時55分,《原子科學家公報》提前發布消息指出,這與「持續增加的核危險」相對應。與以往不同,這一年科學家們特別強調人類活動引發的氣候變暖也是一個日益上升的風險,「是僅次於核武器,排名第二的威脅」。除此之外,人類自損行為、自造惡果等引起的一些流行性疾病,已成為當今世界另一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總之,人類的過度消費、過度排放、過度依賴科技、過度追求武力等,對人類自己造成了災難性的傷害。
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曾預言,目前的各種指數增長不能無限地繼續下去,否則,人類真有可能最終把自己毀了。未來的科學和技術將如何影響人類活動,人類活動又將如何影響科學和技術,這是人類必須要認真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人類需要警鐘長鳴,因為「非同尋常的未來」是由我們每個人現在的行動所決定的。
「末日鍾」的歷次變動
(綜合自中國新聞網、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