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鳥影(10)—巨嘴柳鶯

2021-02-20 觀鳥首席行走

巨嘴柳鶯

雀形目 > 鶯科 > 柳鶯屬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Phylloscopus schwarzi

描述:中等體型(12.5釐米)的橄欖褐色而無斑紋的柳鶯。尾較大而略分叉,嘴形厚而似山雀。眉紋前端皮黃色至眼後成奶油白色;眼紋深褐,臉側及耳羽具散布的深色斑點。下體汙白,胸及兩脅沾皮黃,尾下覆羽黃褐。背有些駝。較煙柳鶯體大而壯,眉紋長而寬且多橄欖色。與棕眉柳鶯的區別為喉無細紋。
虹膜-褐色;嘴-上嘴褐色,下嘴色淺;腳-黃褐。
叫聲:叫聲為結巴的check…check聲。鳴聲為短促的悅耳低音漸高而以顫音結尾,tyeee-tyeee-tyee-tyee-ee-ee。
分布範圍:繁殖於東北亞;越冬於中國南方、緬甸及印度支那。
分布狀況:甚常見的季候鳥。繁殖於中國東北大小興安嶺,遷徙時經華東及華中。冬季鮮見於廣東及香港。
習性:常隱匿並取食於地面,看似笨拙沉重。尾及兩翼常神經質地抽動。

(摘錄自「中國鳥類野外手冊」,馬敬能、菲利普斯、何芬奇等著)

居留狀況:季候鳥

遇見指數:★★★☆☆

時間:11月  地點:北弓水庫 ▼巨嘴柳鶯

嘴裡有食就是好

它們覓食時還是比較安靜,好拍

這嘴看起來也不大呀,咋就叫它巨嘴呢


歡迎轉發、轉載,轉載需署名並註明來自「觀鳥首席行走」

更多內容,請長按二維碼關注「觀鳥首席行走」


相關焦點

  • 龍城鳥影(9)—褐柳鶯
    褐柳鶯雀形目 > 鶯科 > 柳鶯屬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Phylloscopus
  • 【識鳥種】浙江常見柳鶯(四) 黃眉柳鶯
    古道西風飛羽」 前一篇:【說鳥事】鳥人圈的那些兒「黑話」 (四) 黃眉柳鶯 Phylloscopus proregulus Pallas’s LeafWarbler (來自www.xeno-canto.org)體長10-11cm,比黃眉柳鶯稍大。
  • 巨嘴柳鶯,是鶯科柳鶯屬的鳥類,俗名大眉草串兒
    巨嘴柳鶯,是鶯科柳鶯屬的鳥類,俗名大眉草串兒,健嘴叢樹鶯。巨嘴柳鶯,是中等體型(12.5釐米)的橄欖褐色而無斑紋的柳鶯,嘴形厚而似山雀。巨嘴柳鶯,常隱匿並取食於地面,看似笨拙沉重。尾及兩翼常神經質地抽動。
  • 極北柳鶯,為柳鶯科的鳥類,俗名柳串兒、北寒帶柳鶯
    極北柳鶯,為柳鶯科柳鶯屬的鳥類,俗名:柳串兒、北寒帶柳鶯。極北柳鶯,體長約12釐米,體小偏灰橄欖色,具明顯的黃白色長眉紋,具甚淺的白色翼斑。極北柳鶯,中覆羽羽尖成第二道模糊的翼斑;下體略白,兩脅褐橄欖色;眼先及過眼紋近黑。
  • 版納保護區首次發現雲南柳鶯
    雲南柳鶯。羅愛東 攝        本報訊 近日,世界觀鳥界頗具知名度的丹麥觀鳥人葉思波一行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勐臘子保護區觀鳥時,首次發現雲南柳鶯(原名四川柳鶯)。由此,保護區461種鳥類記錄再添新種。
  • 【識鳥種】浙江常見柳鶯(一) 褐柳鶯
    請點擊上面的「古道西風飛羽」 前一篇:【鳥人篇】悼老九 浙江省境內有記錄的柳鶯有15種(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 4.0)一般情況下,4-5月份為春季過境時間,8-11月份為秋季過境時間。柳鶯大多體型較小,生性好動,羽色十分相近,而且喜歡在茂密樹冠或灌叢中活動,很難觀察到特徵細節,所以鳥人圈有「唯鷹鶯難辨也」的說法,鳥人我經常是遇到柳鶯就直接放棄辨認。不過柳鶯們還是可以辨認的(但不是在野外遇到的每一隻柳鶯都可以辨認),它們之間在羽色、行為上有所區別,尤其是鳴聲的區別還是較大的。
  • 北京野鴨湖新增鳥類18種 金絲燕、林柳鶯、雲南柳鶯超罕見
    金絲燕、林柳鶯、東方中杜鵑、花田雞、雲南柳鶯、北椋鳥等北京罕見鳥類。短嘴金絲燕是雨燕目雨燕科金絲燕屬,毛色呈菸灰色,身長約14釐米,外形像北京雨燕,翅膀狹長像鐮刀一樣,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部,棲息於海拔500米到4000米的石灰巖的洞穴中,這次來北京,應該是遷徙中迷路的「迷鳥」。
  • 對嘰咋柳鶯你了解多少?嘰咋柳鶯知識大全
    嘰咋柳鶯,拉丁文名是Phylloscopus collybita,別名棕柳鶯,英文名Chiff-chaff,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鶲科、鶯亞科的一種動物,命名人為Vieillot,命名時間在1817年。體形小的綠褐色柳鶯。翅上無翼斑。
  • 極北柳鶯,克拉瑪依發現罕見小鳥
    2019年09月06日 10:16 來源:天山網 作者:趙梅 王瑞 編輯:潘曉明   天山網訊(記者趙梅
  • 淺談柳鶯換食與飼養管理
    柳鶯,也叫柳串,三道眉,是大家公認比較難飼養的一種小型鳥。不過現在強大的網際網路時代,柳鶯愛好者能在網上互相交流探討,柳鶯已不再是那麼難養了。我本人其實玩柳鶯時間不久。在各大網絡平臺交流學習,也拜讀過很多高手大師分享的經驗貼,但是感覺講得都不是很全面,基本沒有說到重點和細節。
  • 龍城鳥影(8)—強腳樹鶯
    虹膜-褐色;嘴-上嘴深褐,下嘴基色淺;腳-肉棕色。叫聲:鳴聲為持續的上升音weee接爆破聲chiwiyou。也作連續的tacktack。分布範圍:喜馬拉雅山脈至中國南方、東南亞及大巽他群島。分布狀況:甚常見留鳥。指名亞種於西藏南部;davidiana於華中、華南、東南及西南;robustipes於臺灣。習性:藏於濃密灌叢,易聞其聲但難將其趕出一見。通常獨處。
  • 紅嘴巨燕鷗打卡湛江
    捕食。    紅色的厚嘴是紅嘴巨燕鷗的標誌,程立一下子認出了它們。拍鳥三年,他每年都能與這遠方來客相遇,就像老友重逢。他把這種鳥和愛美的女人相比較,「它們一定很愛美,瞧,那厚嘴還塗著鮮豔的口紅呢!」
  • 龍城鳥影(6)—黃鶺鴒
    虹膜-褐色;嘴-褐色;腳-褐至黑色。叫聲:群鳥飛行時發出尖細悅耳的tsweep聲,結尾時略上揚。鳴聲為重複的叫聲間雜顫鳴聲。分布範圍:繁殖於歐洲至西伯利亞及阿拉斯加;南遷至印度、中國、東南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紐幾內亞及澳大利亞。分布狀況:常見的低地夏季繁殖鳥、冬候鳥及過境鳥。
  • 林柳鶯尾羽較短,黑褐色具亮綠色羽緣,眉紋黃色
    林柳鶯(學名:Phylloscopus sibilatrix),體長約11釐米,是一種體型小的黃綠色柳鶯。兩性相似。林柳鶯上體除兩翅和尾羽暗褐色外,餘均呈黃綠色;眉紋自嘴基伸向頸後,呈黃色;林柳鶯貫眼紋短,呈暗褐色;臉頰、頦、喉、胸呈黃色,但胸部色淡,腹部為絲光白色。虹膜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肉黃色;跗蹠黃褐色。林柳鶯主要棲息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闊葉林中。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頻繁地在樹枝間跳來跳去,活潑而靈活,行動敏捷。
  • 紅嘴巨鷗驚現朝陽大凌河!
    昨日早晨,我市攝影愛好者在第三道橡膠壩上,又發現一批「不速之客」:紅嘴巨鷗。當時,至少有5隻紅嘴巨鷗列隊停歇在壩頂上,橘紅粗壯的喙格外引人注目。該鳥屬於大型水鳥,平均體長約50釐米左右,一般情況下棲息在沿海一帶,性情較為兇猛,一般以魚兒為食,有時候也捕食雛鳥和其它小型鳥類。截至目前,在城區人工湖水域已經發現至少6種以上鷗類水鳥。
  • 你們了解黃眉柳鶯嗎?一起來看一下黃眉柳鶯的小常識!
    你們了解黃眉柳鶯嗎?一起來看一下黃眉柳鶯的小常識!如何飼養黃眉柳鶯?黃眉柳鶯是一種常見的鳥。許多人喜歡飼養它。因為這種鳥很嬌小,很可愛,叫聲也很好,所以很受很多人的喜愛,我們需要了解一些關於飼養黃眉柳鶯的常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暗綠柳鶯小型鳥類,體長10-12釐米,上體暗橄欖綠色或橄欖灰綠色
    暗綠柳鶯(學名:Phylloscopus trochiloides):小型鳥類,體長10-12釐米。上體暗橄欖綠色或橄欖灰綠色。暗綠柳鶯眉紋淡黃白色長而顯著,貫眼紋暗褐色;兩支和尾暗褐色,翅上通常有兩道翼斑,在前的翼斑大都不明顯。暗綠柳鶯下體汙黃白色;下嘴淡黃色。
  • 《嬌小可愛的柳鶯》錦毛虎-協助拍攝
    柳鶯屬於雀形目(Passeriformes)鶯科(Sylviidae)鳥類,鳴禽類,俗稱柳串兒或槐串兒,是我國最常見的、數量最多的小型食蟲鳥類。 柳鶯種類很多,常見有黃眉柳鶯、黃腰柳鶯和極北柳鶯三種。嬌小可愛的柳鶯【第4幅圖】此作品由濰坊攝影愛好者殷先生在著名的珠海地區拍攝嬌小可愛的柳鶯
  • 龍城
    龍城 龍城描述:潛伏者們得到消息古老的龍城中發現了古代的傳國之寶,價值連城。一場遭遇戰即將發生在古老的龍城之中,究竟結果如何,槍下見分曉。
  • 科學家研究發現深海巨口魚嘴部能張開120度
    目前研究人員發現深海巨口魚的一個「進化奇蹟現象」,獨特的頭骨與脊柱連接關節具有超級靈活性,使巨口魚嘴部張開幅度達到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