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2次閱讀
作者:趙春國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9年03月13日
收藏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肯定有儲量替代率過低無法有效開採的那一天,就像曾被譽為「中國石油搖籃」的玉門油田,現在早已人去樓空一片荒蕪。因此,筆者關注的是,老油田資源枯竭怎麼辦?
一些老油田經過40多年的高速高效開發,儲量接替嚴重不足,大部分油井含水高達90%以上,人多油少、產量下滑的現象越來越突出。那麼,作為遠離城市的獨立工礦區,一旦油氣資源枯竭,老油田的出路在哪裡?
筆者以為,一是技術創新延長生命周期。要進一步精細地質分析和油藏描述,大塊油藏沒有了,可以通過新技術新方法精確找到剩餘油藏分布,然後利用注汽、注氮、注聚合物等工藝革新,儘可能把剩餘油氣開採出來,從而提高採收率和減緩自然遞減,幫助油井延年益壽。西北油田的最老區塊西達裡亞,就是通過科技人員的精細研究和不斷努力,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老油田的「逆生長」。
二是丟掉包袱輕裝上陣。幾乎所有老油田在建設初期都遠離城市,不得不背負了較多的社會化職能,比如學校、醫院以及社區、幼兒園、居委會等。油價高、資源豐富時尚能維持,一旦油價下降、資源枯竭,這些包袱就讓油田不堪重負。近年來,國家出臺了油田「四供一業」移交政策,為老油田減負,但業務移交後富餘人員的工資待遇、生活福利以及移交後油區建設費用來源等問題,還有待政府部門進一步研究解決。
三是轉崗分流。中石化、中石油等都實行上中下遊「一體化」管理,內部企業數量眾多,老油田人多油少、資源枯竭,可根據實際情況向煉油化工、銷售板塊等分流人員。比如中原油田、河南油田等近年來都進行了有益嘗試,申請總部支持,向下遊煤化工等企業分流了部分職工,有助於老油田高質量發展。
四是財稅政策支持。老油田為保障國家經濟發展和能源安全發揮了巨大作用,一代代石油人也為之作出了很多犧牲。從長遠看,一些東部老油田短期內實現大的勘探突破可能性較小,最終資源枯竭難以避免。因此建議從老油田上交的稅收中按比例返還或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或採用符合油田生產周期的動態稅率;同時政府出面對老油田員工實行免費就業培訓,出臺政策鼓勵職工自主創業等。
下一話題 我看智慧財產權保護
4月26日是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確定的世界智慧財產權日,目的是在世界範圍內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創新的法律環境。
作為技術密集型行業,智慧財產權保護對石油和化工行業越來越重要。在第19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即將到來之際,本版《大家談》欄目下一話題「我看智慧財產權保護」特邀您結合企業或所處行業實際暢所欲言,分享你們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的有效舉措,談談企業遇到的問題及困惑,亦或對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制度建設、法律法規完善等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