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資源枯竭油田尋出路

2021-01-15 中化新網

19042次閱讀

作者:趙春國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9年03月13日

收藏

  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肯定有儲量替代率過低無法有效開採的那一天,就像曾被譽為「中國石油搖籃」的玉門油田,現在早已人去樓空一片荒蕪。因此,筆者關注的是,老油田資源枯竭怎麼辦?

  一些老油田經過40多年的高速高效開發,儲量接替嚴重不足,大部分油井含水高達90%以上,人多油少、產量下滑的現象越來越突出。那麼,作為遠離城市的獨立工礦區,一旦油氣資源枯竭,老油田的出路在哪裡?

  筆者以為,一是技術創新延長生命周期。要進一步精細地質分析和油藏描述,大塊油藏沒有了,可以通過新技術新方法精確找到剩餘油藏分布,然後利用注汽、注氮、注聚合物等工藝革新,儘可能把剩餘油氣開採出來,從而提高採收率和減緩自然遞減,幫助油井延年益壽。西北油田的最老區塊西達裡亞,就是通過科技人員的精細研究和不斷努力,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老油田的「逆生長」。

  二是丟掉包袱輕裝上陣。幾乎所有老油田在建設初期都遠離城市,不得不背負了較多的社會化職能,比如學校、醫院以及社區、幼兒園、居委會等。油價高、資源豐富時尚能維持,一旦油價下降、資源枯竭,這些包袱就讓油田不堪重負。近年來,國家出臺了油田「四供一業」移交政策,為老油田減負,但業務移交後富餘人員的工資待遇、生活福利以及移交後油區建設費用來源等問題,還有待政府部門進一步研究解決。

  三是轉崗分流。中石化、中石油等都實行上中下遊「一體化」管理,內部企業數量眾多,老油田人多油少、資源枯竭,可根據實際情況向煉油化工、銷售板塊等分流人員。比如中原油田、河南油田等近年來都進行了有益嘗試,申請總部支持,向下遊煤化工等企業分流了部分職工,有助於老油田高質量發展。

  四是財稅政策支持。老油田為保障國家經濟發展和能源安全發揮了巨大作用,一代代石油人也為之作出了很多犧牲。從長遠看,一些東部老油田短期內實現大的勘探突破可能性較小,最終資源枯竭難以避免。因此建議從老油田上交的稅收中按比例返還或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或採用符合油田生產周期的動態稅率;同時政府出面對老油田員工實行免費就業培訓,出臺政策鼓勵職工自主創業等。

  下一話題 我看智慧財產權保護

  4月26日是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確定的世界智慧財產權日,目的是在世界範圍內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創新的法律環境。

  作為技術密集型行業,智慧財產權保護對石油和化工行業越來越重要。在第19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即將到來之際,本版《大家談》欄目下一話題「我看智慧財產權保護」特邀您結合企業或所處行業實際暢所欲言,分享你們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的有效舉措,談談企業遇到的問題及困惑,亦或對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制度建設、法律法規完善等建言獻策


相關焦點

  • 英國油田,正在枯竭 | 地球知識局
    正面臨逐漸枯竭的命運。根據挪威石油理事會的統計,2010年挪威的石油新發現僅為16個,大大低於2009年的28個。而且,海底油田的開發歷時漫長,從粗略的地震波物理勘探到細緻的鑽井取巖芯樣本勘探,再到安裝設備、成本核算、申請開發許可等,往往耗時五至十年以上。
  • 玉門:油去風來 一個資源枯竭城市的轉型之路
    然而,面對石油資源的枯竭,這個靠石油而生的城市不得不另謀生計。隨著風力發電技術的成熟,昔日為害的"風"成為今日為寶的"能",並逐漸替代石油,成為玉門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石油資源枯竭:玉門走向何方?  2009年的3月6日讓玉門人心情複雜,這一天國家公布了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名單,玉門被列在其中。
  • 甘肅玉門油竭城衰 資源枯竭型城市陷入轉型困局
    如此巨變,根源是開採了近70年的石油資源日趨枯竭;還有一個與其他資源枯竭型城市不同的原因是,玉門市政府駐地和玉門油田生活辦公基地相繼搬遷,僅留下部門老市民和油田生產基地,出現相關經濟崩潰、大量房屋閒置、就業難與居民收入大幅減少等問題。  2009年3月,玉門市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名單,中央和省級政府以財政資金和優惠政策,支持該市擺脫資源枯竭困境。
  • 地球新油田頻頻出現,150年後石油枯竭,可能是個大騙局!
    地球新油田頻頻出現,150年後石油枯竭,可能是個大騙局!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有多強,從經濟、軍事、政治等多領域都能直觀反映出,科學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資源的供應。地球對所有生物是非常友好的,源源不斷提供資源,這些資源帶來的作用顯而易見,尤其是石油,人類過度依賴石油,導致石油成為一種不可再生能源,它需要用到氫、碳等元素。自從進入現代社會,人類開採石油的速度更快了,石油枯竭成為一大正在解決的問題,依照目前地球上石油的消耗,它還能供應人類使用多久呢?
  • 地球新油田頻頻出現,石油枯竭論可能是個大騙局,看完漲知識了
    近幾十年因為替代能源沒找到,還天天有人預測石油資源會枯竭,以至於有一段時間每桶石油價格飆到數百美元,但是今天我們很少再聽到石油未來會枯竭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為什麼現在很少再說石油會枯竭了。
  • 為何不再擔心石油枯竭了?原來人類滅絕了,石油都不一定枯竭
    文/行走天涯為何不再擔心石油枯竭了?原來人類滅絕了,石油都不一定枯竭石油是自然界內最珍貴的資源之一,曾經一度被各國科學家預判是不可再生能源。由於人類對於石油資源非常的依賴,因此有可能會出現人類文明,不進反退的現象。
  • 科學家說100年後地球石油資源會枯竭,是真的嗎?
    現在人類取得非常巨大的文明成就,而人類文明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歸功於200年前的一場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人類開啟了偉大的工業革命,這次革命最大的特徵是使用大量機器代替了工人,徹底解放了人類的雙手,因此效率大大提高了,隨著大量機器人的普遍使用,地球上存在的一種礦產資源變得重要起來,這種資源就是石油資源
  • 石油終會枯竭?這不科學
    早在幾十年前,國際上就有能源專家斷言,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終有一天會枯竭,會被新能源所取代。而每一年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也會發布石油的使用年限,2003年BP認為是41年,2011年又認為是54.2年。石油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石油是否會用完,以及什麼時候會用完,一直被人們關心。然而,石油真的會枯竭嗎?
  • 石油枯竭是天大謊言
    與此同時,宣揚「石油枯竭論」的聲音又多了起來。 「石油枯竭論」是「禁燃」的理論依據。上述看似巧合的事件,實則內在聯繫緊密。油價上漲拉高了運輸成本,通過成本傳導,進而導致CPI上漲。此時,一部分人藉機誇大事實:石油是儲量有限的不可再生資源,中國目前石油主要依賴進口,為了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應該將禁售燃油車提上日程。
  • 石油枯竭或是最大的謊言 新能源汽車推廣難
    但有沒有人想過,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基於石油價格在未來會越來越高,石油資源將在未來40年裡枯竭這個前提而設定,萬一這個前提是錯誤的,石油不會枯竭,新能源汽車還有發展的必要嗎?要知道最早提出人類會遭遇能源問題,是十九世紀早年,當時歐洲的工業革命開展得如火如荼,而工業革命主要的燃料能源來源就是煤炭,而煤炭又是會耗竭的。所以那個時候的經濟學家已經憂心如焚,說煤炭遲早會被用完。
  • 財經小百科:石油枯竭是謊言嗎?
    (原標題:財經小百科:石油枯竭是謊言嗎?) 石油不會枯竭。先說出這個結論,環保主義者們先放寬心。從資源角度說,石油來自數百萬年乃至數億年前古生物的沉積,其規模雖然龐大,總量終究有限。以目前人類的開採量,即便幾百年內開採不完,幾千年內的開採應該能開採完吧。這就是很多人樸素的認識。
  • 每年有大量石油產出,為什麼油田卻沒有枯竭?石油枯竭論正確嗎?
    每年有大量石油產出,為什麼油田卻沒有枯竭?石油真的會採完嗎?石油是我們人類重要的能源物質,如果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突然沒有了石油,世界一定會變得慌亂,因為除了交通工具需要用到石油外,生活中還有非常多需要用到石油的地方,要是沒有石油用人類社會一定會倒退非常多。
  • 為什麼不再喊「石油要枯竭」了?
    這是因為今幾十年來,全世界勘探和開採技術的提高,發現了大量的超大油田,並且以前採不了的我們現在也能採,尤其是美國開採頁巖油技術的突破,中東石油低成本的大量往外噴,導致了石油供給大幅提升。由於我國的油田大部分開採難度大,成本高,甚至出現了一年虧損數十億的現象。這說明石油這種商品,目前來說真的有點泛濫了,感覺全世界都被石油充斥著。
  • 80年代說石油僅夠30年,為何至今尚未枯竭,石油枯竭後果會怎樣?
    三十年過去了,石油消耗不斷增加,但石油資源並沒有枯竭。 所以石油枯竭,就像鑽石一樣,是個大謊言嗎?漢語中的「油」一詞來源於北宋科學家沈括寫的《夢溪筆談》。 沈括當時說,「此物後必大行於世」。果然,不到一千年,石油就變成了「黑金」。 哪裡有石油,哪裡就有財富。
  • 為何斷言2015年枯竭的石油,如今卻「泛濫」了?是騙局嗎?
    「石油資源不可再生,將在今後數十年間枯竭」,每一位80或90後都應該從老師的口中聽到過相似的話語,石油枯竭「騙局」在我們這一代可謂深入人心。 甚至在1975年9月28日,美國《Brownsville Herald》報刊直接斷言石油資源將在2015年枯竭,並且該觀點還取得美國合眾國際社(UPI)的大力支持。 時間飛逝,轉眼間80/90後都已快步入中年,可是老師口中的石油枯竭卻並未到來,美國斷言的2015年枯竭之說,更是無稽之談,甚至石油有出現「泛濫」之勢。
  • 為什麼現在不再聽說,石油要枯竭的消息?地球上的石油儲量還剩多少?
    石油會枯竭嗎?首先答案是不會。從資源的角度來說,由於石油是來自數百萬年乃至數億年前的古生物沉積,規模龐大,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於是一直就有人認為石油的總量是有限的,總會有用完的一天。煤炭已經被廣泛使用了幾百年,一度也被認為會面臨枯竭的,但意想不到的是隨著開採的越來越多,石油還出現了;雖然今天的石油還在大量開採,但是也有其他能源的出現,比如天然氣、核能等等,其中核能資源幾乎被認為是無限的。
  • 石油到底會不會枯竭?上世紀80年代說石油僅夠30年,為何尚未枯竭
    30年過去了,石油消耗在不斷增加,但石油資源尚未出現枯竭。那麼,石油枯竭和鑽石一樣,也是個彌天大謊?人類使用石油的歷史由來已久,中文裡的「石油」一詞出自北宋科學家沈括所著之《夢溪筆談》一書,沈括當時說「此物後必大行於世」。果不其然,不到一千年的時間,石油已經成為「黑金」了,哪裡有石油,哪裡就有財富。
  • 為什麼人類不再強調「石油要枯竭了」?
    為什麼不再強調「石油要枯竭了」?科學家:即便人類滅絕,石油都開採不完!近幾年全世界都在快速發展著,高聳入雲的建築,沉入海底的潛艇都已經不再是夢想,而隨著這些科技的進步,人類對於自然資源的開採無疑是巨大的,石油自從被人們投入使用後,就已經被定為不可再生資源,顧名思義就是開採一次就少一次,很多科學家們都認為石油遲早一天會被人們用到枯竭,而這個話題也爭吵了幾十年,所有人眾說紛紜,但現如今我們卻很少聽到類似的話,這是為什麼呢?
  • 石油枯竭標榜已久,可為何石油資源不減反增?
    眾所周知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那麼我們的教科書上也經常推崇這麼一種概念,倘若石油這類資源沒有辦法好好加以節約使用的話,過不了多久大家就會沒有石油能夠用。但事實上我們通過資料,就會發現現如今的石油並沒有枯竭,反而是越來越多,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150年後地球石油將枯竭?科學家吐露心聲,這可能是一個騙局!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社會的迅速進步,人類開採石油的速度不斷加快,一個又一個油田面臨枯竭,這讓人不禁擔心一個問題,地球上的石油儲量還能供應人類使用多久呢?科學家針對這一問題仔細勘測過,從最初的200年變成了150年。以人類的開採速度或許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