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說的好,買車容易養車難,因為對於一輛汽車來講,油耗、日常養護、扣分等等,每個月的開銷確實比較大,其中油耗是每時每刻都在消耗的,所以說,如果最大的降低汽車的油耗,是很多人一直在追求的,有一些汽車商家為了能夠最大的吸引消費者,都會宣城自己的汽車是屬於低油耗的,並且在汽車的銷售上也確實會有關於汽車的油耗具體數據,可是,這些數據就真的能夠真實的反應出汽車的油耗嗎,肯定不是的,因為汽車實際的油耗肯定和理論的油耗是不同的,畢竟駕駛環境的不同,汽車的油耗也會有所不同,那麼油耗怎麼算才是正確的呢,本文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應該如何去計算油耗,並且帶大家認識一下應該如何正確的駕駛才能最大的降低油耗,同時也為大家推薦幾款比較節省油耗的汽車。
可能很多有車的人心裡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自己購買的汽車,在駕駛了一段時間之後,油耗都會比當時銷售員說的多,心裡就會頓生疑慮,那麼實際的情況如何呢,其實是因為關於油耗的定義有兩個概念,一個是理論的等速油耗,一個是道路行駛的油耗,正是由於這種概念性的偏差才會導致油耗的定義有兩個概念。
1、等速油耗
等速油耗,是指汽車在良好路面上作等速行駛時的燃油經濟性指標。由於等速行駛是汽車在公路上運行的一種基本工況,加上這種油耗容易測定,所以得到廣泛採用。國產汽車說明書上標明的百公裡油耗,一般都是等速油耗。
不過,由於汽車在實際行駛中經常出現加速、減速、制動和發動機怠速等多種工作情況,因此等速油耗往往偏低,與實際油耗有較大差別。特別對經常在城市中作短途行駛的汽車,差別就更大。
2、道路行駛油耗
道路循環油耗,是汽車在道路上按照規定的車速和時間規範作反覆循環行駛時所測定的燃油經濟性指標,也叫做多工況道路循環油耗。在車速和時間規範中,規定每個循環包含各種行駛的功況,並規定了每個循環中的換擋時刻、制動與停車時間,以及行駛速度、加速度及制動減速度的數值。因此,用這種方法測定的燃油經濟性,比較接近汽車實際的行駛情況。
很多人不知道具體的油耗應該怎麼計算,一些人都是估算的,通過自己加油的金錢對比行駛的路程來進行對比,這樣就得到了所謂的油耗,下面為大家介紹三種比較簡單的計算油耗的方法,並且通過具體的例子來進行教授。
1、油耗計算方法一
油價6.8/升
油費/油價=總共用了多少汽油 (500/6.8=73.5升)
總油耗/10=該車的百公裡油耗(73.5/10=7.35/百公裡油耗)
那麼0.0735為每公裡油耗
0.0735*6.8=0.5元/公裡
該車數據
100公裡油耗7.35個點
1公裡油耗0.0735
1公裡油價0.5元
2、油耗計算方法二
所耗油量:100/7.5=13.3升
油耗:13.4/130*100=6.1升/百公裡,即每百公裡油耗為6.1升。省油的車啊......
有一個相對比較準確計算油耗方法:
加油至跳槍,將裡程表回零。第二次加油依然加到跳槍,然後將該次加油量除以裡程表的裡程數,所得的就是油耗。之後按這個方法,可以比較準確地計算出每次的油耗。之後每次都加油至跳槍,就可以比較容易計算出油耗。可以用Excel設計一個簡單表格進行計算。
例如:跳槍時加油量為40升,裡程表為500公裡,油耗為:40/500*100=8升/百公裡
3、油耗計算方法三
基本的計算方式是百公裡耗油量,廠方也是提供這個參數,也就是用在實際燃油消耗量除以已行駛的實際裡程。即百公裡耗油量=燃油消耗量(升)÷行駛裡程(公裡)×100例如有一輛1.6升轎車行駛了500公裡,同時消耗了燃油40升,則有百公裡耗油量=40÷500×100=8升
這是一個十分簡單的計算式,許多人都會計算。如果從用車起就統計每次購油的累積數量再除以行駛的總裡程,利用上述公式可以得到一個比較準確的百公裡耗油量。
但如果沒有這些原始的購油數據又怎麼辦呢,有許多人將燃油計量表指示量與裡程表計程數字套入上述公式計算,這就涉及到一個量器的問題,如果不注意量器的準確性,計算出來的結果就會有比較大的誤差。
雖然說一些車主自己會對汽車的油耗進行估算,但是作為一種行業的標準,一些機構肯定會有專門的汽車油耗檢測方式,通過這些測試,我們平民老百姓才能夠更好的了解自身的汽車油耗到底是多少,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汽車油耗的測試方法。
1、可以參考的簡單油耗計算
加滿了油到自動跳槍後,開車跑路到附油箱加油告急燈剛剛亮時,看看跑了多少公裡。用50升減15升後,直接簡單計算油耗。例如跑了420公裡,用50升減15升後得35升再被4.2除得到8.333,這個8.333就是你的實際比較粗的百公裡油耗。
2、理論性的臺架油耗測試
把發動機架在臺架上,控制環境溫度,正面電風扇吹,後面帶上水負載,模擬汽車的行駛狀態,用計算機控制並且計算和畫出:功率、升功率、扭力、缸壓、進氣和排氣溫度、百公裡等油耗等的數據和曲線圖表。這個百公裡等油耗的數據與大家實際數據不一樣,是供廠家挑發動機和調試車的數據用的。
有的車宣傳品上的數據就是用的這個數據;有的車宣傳品上的數據是根據2項的權威的油耗測試結果再修正百公裡等油耗的數據後給出的。大家一般開車的數據比這個高,個別人在順風、下坡多的路上,千方百計的用省油的方法和不精確的加油計量數是可以比生產廠家宣傳品上的數據還低。
更有甚者的是什麼節油大賽,把車的重量儘量減少(車的重量已經不是滿載),什麼光腳、空檔滑行、清空後背箱等等,這時跑的油耗什麼意義也沒有。
3、可以經常使用的普通的簡易可行的油耗測試
大家可以固定加油站,在同樣的加油站用同樣的加油槍把油加到跳槍或慢慢的加到剛剛流出時。此時把裡程表歸零,可以專門跑一趟100公裡或長途,也可以就是實際上下班使用的裡程,跑到附油箱加油告急燈亮時,再到同樣的加油站用同樣的加油槍把油加到跳槍或慢慢的加到剛剛流出時計算加進多少油。用加的油和跑的公裡數計算出百公裡的油耗。
例如跑了100公裡加了7.3升油,百公裡油耗就是7.3升。又例如跑到附油箱加油告急燈亮時,到加油站加了36升油,看裡程表是450公裡;就用36升被4.5除得到8,這個8就是你的百公裡油耗。再例如你隨便跑了140公裡,就上同樣加油站加進了9.3升油,就用9.3升被1.4除得到6.64,這個6.64就是你的百公裡油耗。
不論你如何計算油耗,你都必須是同樣的加油情況,流出來或跳槍。這是更接近大家實際用車跑的長途數據、城郊普通使用數據或是在城裡上下班堵車、通暢的數據。這是有實際的意義,但是和廠家數據不符,有人油耗多有人油耗少是和你的路況,遠近,駕駛技術有關。
4、油耗權威測試
在專門的實驗車場的專門跑道上,在規定的溼度、氣壓、胎壓等,在滿載等速的條件下(秤重坐滿人和後背箱加配重物);用專門的計量儀器(帶刻度的量杯、流量計等)切斷車輛原來的供油系統,用計量儀器量杯內的油跑幾十或百米(好象是這樣的,不計算加速時的油耗,不能滑行)的來迴路後,除二計算出的百公裡等油耗等的數據。
5、比較麻煩的報紙、雜誌的實際駕駛車輛的油耗測試
由報紙、雜誌組織專門的人選擇普通的實驗路,在同樣的加油站用同樣的加油槍並在地上畫出前後輪的停車位置後,把油慢慢的加到剛剛流出時,可能在滿載或不滿載的條件下,基本等速的跑100公裡後回到加油站同樣的位置,用同樣的加油槍再次把油慢慢的加到剛剛流出時看加油機的數算出實際百公裡的油耗數據(沒做滿人,後背箱也沒加配重物)。這個百公裡油耗數據是包括了加速,少量的減速和收油滑行以及個人駕駛技術的誤差;是更接近大家在經濟車速下跑長途的實際數據,還是有點意義的。原文地址:http://www.pikacn.com/news/201611/5209.html
6、比較準確的油耗測試
由專門的人選擇實驗的路,在規定的溼度、氣壓、胎壓等,在滿載等速的條件下(秤重坐滿人和後背箱加配重物);用專門的帶刻度的油箱跑100公裡的來迴路後(可以計算進加速時的油耗,但是不能滑行),除二計算出的實際百公裡等油耗的數據。
雖然說汽車的油耗和汽車本身有關,但是,汽車的油耗和駕駛人的習慣也是有關的,因為汽車作為一種動力性的工具,受外界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如果司機使用錯誤的駕駛習慣,那麼汽車的油耗肯定會比較高,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錯誤的駕駛習慣。
1、把後備箱當儲物櫃
車輛每增加一份自重時油耗都會相應的上升,進入過度裝飾誤區或是愛把後備箱當儲物間的車主還是多些給愛車「減負」吧。
2、總是不加滿油
油耗跟車重有很大關係,所以很多車主因此在加油時儘量少加。其實這中做法並不會省多少,少加10L油,也才輕20斤而已,不是嗎?頻繁加油導致油缸內的油品品質不一致,容易造成發動機燃燒不充分,影響動力性和油耗。
3、剎車油門力度不當
新手急剎/急停車的代價是油耗比勻速行駛增加了2-3倍。一般轎車最佳的「經濟行駛速度」是保持在60-90公裡/小時。
4、熱車時間過長
熱車讓車輛進入良好的運轉狀態後再行駛,無疑會達到省油效果,但過分熱車是很費油的,比如說熱車超過3分鐘,怠速運行自然會消耗更多燃油。其實熱車只需等轉速穩定在800轉左右即可。
5、走彎路或者擁堵路段
勻速駕駛才能降低燃油消耗,少走彎路,避開擁堵路段,減少頻繁剎車的行為,這樣好習慣養成也能節省不少燃油。
6、空檔滑行
開手動擋的老司機都喜歡利用慣性空擋滑行,但對於採用直噴技術的發動機來說反而更費油。因為現在大多數電噴發動機的控制系統具有減速減油或斷油的功能,這類車子高速帶擋滑行可以依靠其自身的設計,達到省油的效果,假如換空擋滑行,這一設計就起不到其應有的作用,實際上車子反而更加費油。
7、使用節油產品
很多車主都會使用一些外置的節油產品,但國內還沒有確切的標準可以評價節油產品的節油效果,但有很多非官方實測表面,目前市面上很多節油產品的節油率不到5%,結果就是花幾百塊買節油器的成本都省不回來。
8、低速高檔
高速低擋行駛會讓發動機持續高轉狀態運行而導致費油,這一點大家都很清楚。事實上,低速高擋同樣也會費油的,因為每一款車都會有一個經濟時速,最理想的狀態是換擋平順,低速高擋會扭矩不足而導致車身在車速緩慢提升的時候有抖動,也會造成燃油浪費,而且還可能會損壞變速箱。
9、改寬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換一個寬胎,美觀度大大增加,油耗也相應的呈正增長。
10、長期高速行駛
時速越高就越省油?這也是個誤區。基本上轉速超過2500轉時,都不會省油。一般來說,高速行駛的話90-110km/h為最佳經濟時速,不過不同車型也可能有所不同的,這一點大家在買車之後一定要了解清楚。
11、高速開窗戶而不開空調
因為高速行駛中,風阻是影響油耗的一個方面,行車時打開車窗會讓車輛的風阻變大,很多車子當時速超過80km/h後,其風阻係數增加所帶來的燃油損耗往往比密封車廂開空調所增加的油耗要大。
1、定期保養
車子每跑五千或一萬,就要定時回保養廠做保養,不過如果你的車子長時間在壅塞的路段行駛,保養周期就得縮短一些。油、氣、水、電的補充,讓車子保持最佳狀態,會比較省油,尤其是胎壓一定要足,不足時最耗油,胎壓過大,輪胎容易跳動。
2、勤檢空調系統
空調故障可能也是耗油很重要的原因。鑑於空調將直接影響冬天汽車的油耗,車主一定要及時對空調進行保養和檢查。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空調故障外,空調的散熱網(冷凝器)布滿灰塵等也會直接影響散熱效果,車主應及時對冷凝器進行清潔,確保空調以良好的狀態工作。
3、清理車內雜物
一些不必要的配備,也許可以考慮從車內移走,例如在無安全疑慮的情況下,可以用補胎劑取代備胎,備胎的重量少說也有八九公斤。又例如寶寶不搭車時,兒童安全座椅可以拿下車,雖然麻煩一些,但是可以省一點油,積少成多。
4、保持溫柔踩剎車
在確保車輛安全行駛的同時,充分利用車輛的慣性。以前面300米處有一紅燈位為例,車輛速度只需提到40公裡/小時,就可通過慣性滑行到路口。但不少車主在行駛時,繼續加速,在接近紅綠燈路口時時速已達到60公裡/小時,就只好狂踩剎車,加速時的油耗就白白浪費了。
5、依靠慣性行駛
「慣性行車」省油眾所周知,但在實際的調查發現,真正能用好慣性行車的車主,並不多見。記者就「踩剎車的時間和踩油門的時間」進行採訪發現,超過半數的車主表示,踩剎車至少佔市區行駛時間的1/3,車多、紅綠燈多是主因。
汽車本身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了汽車的油耗,因此很多人在選擇汽車的時候會選擇一款合適的汽車,當然油耗是比較重要的一個,下面就來為大家推薦幾款油耗比較低的汽車。
1、馬自達CX-5 2.0兩驅舒適版
馬自達CX-5基於Minagi概念車設計,軸距比CX-7要短,外形則延續了馬自達的「魂動」設計理念。車身尺寸上:馬自達CX-5的長/寬/高數據分別為4555/1840/1710(mm),同時2700mm的軸距還能帶來相對寬敞的空間表現。同時,CX-5使用了馬自達最新的創馳藍天技術,其輕量化的設計使底盤重量降低了14%,車體重量則降低了8%,進一步提升了燃油經濟性。
2、馬自達阿特茲2.0藍天尊貴版
作為馬自達全新一代旗艦車型,阿特茲延續了進口馬自達ATENZA的設計。該車預售價為18.98-24.98萬元,其於2014年5月6日正式上市。外觀方面,採用馬自達最新的「魂動」(Kodo)設計語言。「U」型臉和LED前大燈,新車的大燈組內加入了LED日間行車燈。說到阿特茲,大部分人都會想到是一款非常具有駕駛樂趣的中級車,但其實阿特茲的油耗表現也同樣相當亮眼。
3、大眾邁騰1.4TSI藍驅版
大眾的TSI和DSG搭配已經有非常亮眼的油耗表現,而邁騰藍驅版更是在此基礎上增加了自動啟停、剎車動能回收系統、更低滾阻的節能型輪胎,得到的效果是工信部百公裡油耗僅6.2升的優異成績,雖然還沒到斯柯達速派5.9升那麼恐怖,但也已經超越了不少緊湊級車。
4、斯柯達速派1.4TSI綠動版
全新速派,使用了1.4TSI加7速DSG的配置,加上了自動啟停和制動動能回收系統,使得在工信部綜合工況百公裡油耗僅僅只有5.9升,這個數值甚至比同門的小型車晶銳還要更低。
總結:相信通過上面的介紹,很多人對汽車的油耗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認識,關於油耗的計算也肯定有了自己的一套理念方法,大家也應該記住,只有正確的駕駛方式,才能最好的做到節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