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君廟"怎麼變成"皂君廟"?學者:"皂君"也指灶神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戶力平

  再過三天,就到臘月二十三了,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小年兒」。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自古以來民間便有小年兒以糖瓜祭灶的年俗,灶君廟即是人們祭祀灶神的地方。位於北京西直門外四道口的皂君廟曾是清宮御膳房祭灶之地,所以被視為「級別」最高的一處灶君廟。可是,「灶君廟」何時開始被叫成了「皂君廟」呢?

  「灶君」名字有多少版本

  灶君,也稱灶王、灶神、灶王爺、東廚司命等,是中國民間信仰最普遍的神祇。據記載,祭灶習俗在先秦時已經流行,但灶君是誰歷來說法不一,史籍記載也不盡相同,甚至連灶君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也存在著爭議。

  有人認為,灶君是傳說中鑽木取火的燧人氏,教人熟食而去腥,烹之而易啖,因而被尊崇為灶神。也有人認為灶君是顓頊的後人祝融,祝融曾為掌灶火之官。而《淮南子》則稱:「炎帝作火官死而為灶神」。《事物會源》則說黃帝為灶神。《呂氏春秋》稱「吳回(回祿)之神,託於灶,是曰火王,故祀之也。」

  魏晉之後灶神已有姓名,但名字性別有多個版本。隋杜臺卿《玉燭寶典》引《灶書》稱:「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名搏頰。」據傳,灶君初為女神,故《莊子·達生》曰:「灶有髻」。西晉司馬彪註:「灶神,其狀如美女,著赤衣,名髻也。」唐李賢注引《雜五行書》稱:「灶神名禪,字子郭,衣黃衣,披髮,從灶中出……」清《敬灶全書》則認為:「灶君姓張,名單,字子郭,男神也。」自明清以來,民間供奉的多是「東廚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對老夫婦並坐,或是一男兩女並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畫像。

  民間傳說,玉皇大帝為了洞察人間的善惡,在每家派駐的一位「監督員」即灶君,以監督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為,是好事做得多還是壞事做得多。到了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灶君將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玉皇大帝根據匯報來決定下一年對這家是獎勵還是處罰,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來繼續監督這家的作為。臘月二十三小年兒這一天實際上是各家送別灶神上天的日子,並以「糖瓜粘」的方式,讓他多說好話少說壞話,帶回吉祥。

  碑文上的「灶君廟」為何變成了「皂君廟」

  皂君廟位於海澱區學院南路北側,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灶君廟記》碑文記載:「西直門西北七裡許有灶君廟,舊為輕車都尉瞻泰施建,後重修於雍正丁未之春,距今幾三十年,日就傾圮。御膳房總管首領等捐貲千金,鳩工葺治,閱五月而落成。」由此可見,「皂君廟」本稱「灶君廟」,重修於清雍正五年(1727年)。據考,這座古剎坐西朝東,三重殿堂,「外立茶亭一座憩四方之往來」、「置塋地數十畝栽樹木百十餘株」,又購置墓地數十畝。因御膳房是專為皇家服務的庖廚機構,其捐建的灶君廟當然也是最高等級的。此後的百餘年間,該廟曾多次修葺、添置地產。無論是乾隆九年(1744年)「捐資千金鳩工葺治閱五月而落成」,十九年(1754年)「敬捐資修廟」、四十七年(1782年)「捐資繕葺」、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辦公外餘錢文三千吊,閱百日而落成」、「嘉慶以來陸續添置地畝」,都是由御膳房組織捐資,用以祭奉祖師、祈福賽願(即祭神還願)。由於始終不曾敕建或賜建,資金來源均是御膳房或信士捐獻,這就保持了祭灶始終是民間信仰。

  每年臘月,清宮御膳房總管和太監每年都要到灶君廟祭祀灶神,他們不但生前對灶王頂禮膜拜,而且死後還葬於該廟附近,意為守候在灶君身旁。

  民國以前灶君廟的碑文皆作「灶君廟」,1928年在進行寺廟登記時將「灶君廟」登記為「皂君廟」。當時「有房47間,廟內泥塑11尊、石碑6座,法物齊全。」「灶君廟」因何改稱「皂君廟」,未見史籍記載。一位當年曾參加過寺廟登記的老者回憶說:當時登記時,因「灶君廟」的「灶」字筆畫太多,寫起來很麻煩,此時還沒有簡化的「灶」字,所以便用同音且筆畫簡單的「皂」字代替,將「灶君廟」寫成了「皂君廟」。另有學者認為:「皂」,《辭海》記為「黑色」。「皂君」,通「灶君」,指的就是灶神,亦稱灶王。因灶神是主庖廚之神,常被炊煙燻黑,所以又稱「皂君」,故稱「皂君廟」。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皂君廟附近形成村落便以廟而稱。新中國成立後,該廟被一家單位使用,此後幾經改擴建,如今整體建築已消失,只尚存西房三間及一座石碑及碑刻。

  皂君廟碑

  老北京最大的灶君廟明代建於花市

  北京歷史上曾有過多座灶君廟,但大多已難尋其蹤,有史料可查的有國子監灶君廟、花市灶君廟、虎坊路灶君廟、達智橋灶君廟、海澱東大井灶君廟、四道口灶君廟、通州灶君廟、密雲城內灶君廟、延慶舊城內灶君廟等,其中以花市灶君廟建築規模最大。

  花市灶君廟又稱都灶君廟,坐落在崇文門外東花市大街路北,始建於明代,清康熙年間重修。清代《宸垣識略》載:「都灶君廟在花兒市,明建,無碑可考,有古柏一。本朝康熙年間重建,有國子監祭酒孫嶽、翰林院編修馮雲驌二碑。門外鐵獅子二,康熙初年鑄。每年八月初一、初二、初三日廟市。」

  花市灶君廟有三重大殿,每殿有房三間,中殿有前後門可穿堂而過,正殿供奉灶君像。灶君頭戴禮冠,身穿朝服,黑髯。廟前有一對鐵獅子,一雄一雌,分列廟門兩側,雄獅居左,雌獅在右,呈半蹲踞狀,二獅相向對顧,風姿雄健,它是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崇文門外上頭巷童子聖會的同仁誠獻的。老北京有句俗諺:「灶君廟的獅子——鐵對兒」,說的就是這對鐵獅子。

  相傳農曆八月初三為灶君生日,是日廚行人等會聚在廟內祀神,謂之「灶君會」,為期三天。此時京城「八大堂」、「八大樓」、「八大春」、「八大居」等有名的酒樓、飯莊的廚師,甚至連一些小飯館的廚師和平民百姓均進廟焚香拜灶君。廚行學徒的還要在此舉行拜師、謝師、出師的儀式。該廟會盛行於明清之時,直到民國時期還有活動。

  廟會期間,廟內不設攤,攤販雲集廟外,以售賣炊事用具為主,如鍋、碗、瓢、盆、炒勺、菜刀等,其次是百貨、絹花、綾花、絨花等。由於舊曆八月時近中秋,廟市攤子主要是賣「兔兒爺」,還有一些祭祀「兔兒爺」的香爐、蠟扦之類。臘月二十三日為灶君朝天之辰,也要辦一天廟會。攤販主要賣關東糖、南糖等祭灶用的供品以及「年貨」,因時近年根兒,人來人往格外熱鬧。

  民國以後,因灶君廟年久失修,殿堂破舊,神像損壞,20世紀三十年代,由附近的回民小學董事會集資籌款買下灶君廟的地產,再經著名京劇名家馬連良等校董多次組織京劇義演籌資,於1941年11月改建成回民小學的新校舍。從此一座有樓房的新小學代替了原有的灶君廟,新學校定名為「穆德小學」(今東城區回民實驗小學)。

  花市灶君廟僅存的鐵獅子

  乾隆皇帝年年在坤寧宮祀灶神

  據《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記載:乾隆皇帝在位時,每年臘月二十三晚上,祀灶神於坤寧宮。他命人預先在坤寧宮正室的炕上設置鼓板和致祭的物品,晚飯後到坤寧宮和皇后一起祭灶王。乾隆皇帝和皇后一同端坐在炕上,皇帝從炕桌上拿起一個木槌,親自敲擊鼓板,並吟唱《訪賢曲》,皇后在旁唱和,其他執事官員則恭立聆聽。有時乾隆皇帝來了興致,還令幾個太監和他一起吟唱《門神灶》:「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當中擺上一桌供,兩邊配上兩碟糖。黑土乾草一碗水,爐內焚上一股香。當家的過來忙贊祝,贊祝那灶王爺降了吉祥。」唱完以後,皇帝皇后一齊下炕,乾隆皇帝將灶神像恭捧至火盆中焚化。皇帝皇后及其他隨行官員跪送灶神升天。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間,歲歲如此,從不間斷。

  乾隆皇帝為何要年年跪送灶神呢?因為他也認為灶王是掌管人間煙火和保佑人間平安的神,尊其為「司命菩薩」。他認為只有家家戶戶煙火興旺,衣食無憂,才能國泰民安,所以每年臘月二十三他要親自祭祀灶神,希望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相關焦點

  • 灶神星隕石特徵
    令人費解的是,在近1700塊灶神星隕石中卻極少有高壓礦物報導,只有日本學者於2014年在一塊灶神星隕石發現了二氧化矽的高壓相(柯石英和斯石英)。這樣的發現頻率與灶神星表面存在大大小小的撞擊坑極為不符。曾有學者用小行星帶的平均撞擊速度較低來解釋這個矛盾,同時也有學者認為灶神星隕石主要來自灶神星南極的超大撞擊盆地。
  • 灶神的耳朵是怎麼聾的?
    自從仡佬族的祖先第三次上天找玉皇講理要過好生活,他派灶神來「幫」仡佬族人們「看家、管理火」以後,仡佬族的人們不但放不下原來的心,而且更加頭痛了。這灶神名義上雖是來幫看家管理火的,實際上卻是玉皇派來監督、管理仡佬族人們的。
  • 《江南百景圖》應天太平裡灶神怎麼擺 應天太平裡灶神布局推薦
    導 讀 江南百景圖應天太平裡灶神怎麼布局?
  • 《河洛群俠傳》灶神支線三個小孩劇情怎麼通關 灶神支線三個小孩...
    導 讀 河洛群俠傳灶神支線三個小孩劇情怎麼玩?
  • 江南百景圖怎麼讓灶王爺祝福?灶神祝福任務攻略[多圖]
    江南百景圖怎麼讓灶王爺祝福?江南百景圖前期的新手任務需要玩家讓灶神雕像祝福兩個餐館,但是玩家點擊這個灶神,祝福的卻是這個水井和餐館,不少朋友都不清楚具體的完成方法,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步驟,幫助大家順利的完成這個任務。
  • 明天看灶神星衝日
    今報訊(記者時海波)明天,被稱為「灶神」的一顆小行星將進行「衝日」表演,大家藉助雙目望遠鏡或小型天文望遠鏡,可目睹這一天文景觀。此後20天內,人們仍可覓其芳蹤。  「衝日」是一個天文學術語,它是指地球軌道之外的星體運轉到與太陽和地球成直線時的現象,也即「衝日」之時。
  • 小行星——灶神星,穀神星,智神星
    灶神星  灶神星在星盤中的位置表示了我們將會獻身的方面及方式,表示了我們將花費最大精力的地方。
  • 中國傳統|小年將至,怎麼讓灶神幫我們多說好話?
    灶神,民間俗稱「灶王爺「、「灶君」等。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2020年1月27/1月28)為灶君上天日,故每家必將廚房清潔乾淨,將供奉的「灶王爺」畫像取下,用糖塗在灶神嘴上,希望他能到玉皇大帝面前多說好話。
  • 道教:灶神、門神
    在道教的諸多民俗文化之中,常會將歷史上民間所發生的故事賦予傳奇色彩,從而衍生出許多神祗,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道教:灶神、門神。灶神「民以食為天」,有人家的地方就有爐灶,過去的灶神信仰極為普遍灶神,又稱灶君,或東廚司命。灶神的起源很早,據神話傳說,與火有關的不大神炎帝、祝融皆為總神,因此其信仰可能與原始社會的氏族社火有關。另一說,祭灶是報以先炊之德,而祭老婦人,可能是母系氏族社會母祖分食的遺蹟。
  • 來自灶神星的隕石HED
    又有一說它是源自於古代羅馬神話,取名為「灶神」,它是負責寺廟裡面和古羅馬家庭裡面的廚房的火種不滅的神,因此中文翻譯為灶神星。距今 45.5 億年以前,於太陽系一片混沌的星雲中,地球初生,灶神星也正年幼。
  • 銀幣中的太陽系,紐埃2018年太陽系灶神星隕石鑲嵌銀幣
    灶神星和灶神星銀幣「灶神星」銀幣的造型秉承著其他太陽系銀幣拱形幣的特徵,暗喻星球弧形的表面。拱形的造型讓銀幣有了「灶神星」的立體感,且銀幣的表面上更是高浮雕的復刻出了灶神星表面上的紋理,其表面布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顯得更加真實。
  • 最易被忽略的小行星—灶神星
    因此,本命盤中灶神星的第一大作用就是可以看出我們最具有奉獻精神且甘願為其獻身的人生領域。例如,灶神星位於第五宮的人能真正做到為愛情捨棄一切,灶神星位於第九宮的人甘願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做出犧牲,而灶神星位於第十二宮的人都具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
  • 北方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過小年祭拜灶神的由來傳說故事
    今天是2020年1月17日,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是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小年(南方大部分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在很多地方還保留著請灶王、祭拜灶神、吃糖瓜的習俗。那麼,灶王究竟是何方神聖呢?小年夜祭拜灶神的傳說故事  「灶王」又稱灶王爺,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灶神。
  • 同位素分析再現灶神星幾十億年前「受創」史
    2011年7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黎明」號探測器抵達灶神星,發現其形狀十分奇特——它的南半球地殼異常厚,且南極存在兩個巨大的撞擊坑。最近,一個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重構了一段灶神星的演化歷史,認為是撞擊造就了灶神星奇特的形狀。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學》上。
  • 「小年」送灶神,灶神到底是幹什麼的呢?
    「小年」送灶神,灶神到底是幹什麼的呢?灶神的畫像上方,都寫著「一家之主」的字樣。在中國的神仙體系裡,灶神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神祇。灶神的奇特在於,他既是神仙中的一員,也就是有別於凡人的;但他又是和凡人朝夕相處,在一個鍋裡攪勺把的。
  • 灶神星落在射手座的影響
    沒有一個朋友不關心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因此大家也就密切關注灶神星。灶神星俗稱「婚姻的絆腳石」,會對婚姻產生不利的影響,對女孩子的殺傷力尤其大。(因為灶神星是更偏向於陰性的行星)灶神星在射手座的人,具有大局觀,適合做那種需要熱情和冒險精神的工作。
  • 黎明~灶神星上的「流星」
    黎明號  Dawn (spacecraft)作者:譚  巍編輯:曾躍鵬2018年11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一直在小行星帶的灶神星(Vesta)和穀神星(Ceres)軌道上運行的「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因燃料耗盡而壽終正寢。
  • 今天晚上將會上演「月掩灶神星」天象,藉助小型天文望遠鏡可觀測
    今天晚上,也就是4月26日將會上演十分難得的「月掩灶神星」天象。灶神星因此,所謂「月掩灶神星」就是指月球在運行過程中遮擋了天空中的灶神星,是一種十分難得一見的天象前面提到的太陽和畢宿五屬於恆星,當月球遮擋它們時,就是屬於「月掩恆星」現象;金星和木星屬於行星,當月球遮擋它們時,就是屬於「月掩行星」現象,而灶神星屬於小行星,屬於「月掩小行星」現象,由於小行星個頭很小觀測比較困難,所以難得一見。灶神星是編號為「4號」的小行星,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
  • NASA推出灶神星探索網頁工具
    據外媒報導,日前,NASA在Google Earth上推出了一個全新的網頁工具--Vesta Trek,用戶可在上邊探索灶神星。
  • 小行星Bennu表面發現可能來自灶神星的隕石
    在一個宇宙「CSI」的案例中,研究人員已經追蹤到Bennu表面的一些明亮巨石的來源,是一顆名為灶神星的不同小行星。Osiris-Rex目前正在圍繞小行星Bennu運行,準備在10月進行一次大膽的樣本採集行動。這艘太空飛行器已經從這顆「瓦礫堆」小行星上發回了大量的圖像和數據,這顆小行星是由大量碰撞碎片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