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ward丨三天後,一同洞見城市生活的未來想像

2021-01-19 新華報業網

  「對於未來,我們能做的唯一準確的預測是它必將無比精彩。」

  ——英國小說家阿瑟·克拉克

  +視頻

  誰是未來城市的代名詞?

  如果要做一次關於人類最在乎的詞語投票,那獲得頭名的一定是「未來」。

  對未來的期望與渴求,正是人類命運存續最大的意義。而如果一定要從中國661個城市中選出一個最能代表未來城市的話,我想,它應該是「南京」。

  丨雅居樂品牌發布會前宣視頻示意圖

  拋開「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天下文樞」這些詞,其實南京很「接地氣」。老巷中飄著的烤鴨味,分不清「N」和」L」的南京話,新街口地鐵站裡飄滿的奶茶味,南京人「大蘿蔔」般淳厚實在的性格,走在老鼓樓、夫子廟,街頭抬眼就能看見摩天樓與老建築正和諧地依偎著,仿佛時間之線在你的面前交錯而行……只要找到合適的機位,你便很容易拍出一組「賽博朋克風」的影像大片。

  丨雅居樂品牌發布會前宣視頻示意圖

  當我們談及未來的精彩的時候,最重要的其實是理解過去,沒有過去的印證,自然也就沒有未來的驚豔。所幸,南京這座城市一樣都不缺少。

  在過去的15年裡,我們看得見南京身上所發生的的奇蹟。

  丨南京實景圖

  秦淮金粉的河畔,演繹著「中華第一商圈」新街口不落幕的輝煌;在高樓鱗次櫛比的河西,我們見證著曾經的大片農田,以難以置信的速度蛻變成「宇宙中心」;紫峰大廈坐上南京第一高樓的位置還沒幾年,新規劃的摩天大樓爭相發起挑戰;十年前老南京人還瞧不上的江北,多個千億級超級項目落戶,這個嶄新的「國家級」新區,即將與老主城區「分庭抗禮」……這樣的「南京速度」還在持續不斷地進行,擎領中國未來的發動機,一定少不了南京。

  在時代的屏息和呼喚中,這座勤奮而低調的城市,逐漸佔到了中國「首頁」。

  誰來承載這座城市的未來?

  2018年12月10日,江蘇省委常委會集體調研南京時,提出了意味深長的「南京之問」:歷史留給了我們一個厚重的南京,我們要把一個什麼樣的南京留給未來?或者,南京的未來在哪裡呢?

  丨南京實景圖

  相信很多人對電影《銀翼殺手》《黑客帝國》之中的場景並不陌生,充滿時代光影氣息的畫面中,人們無聲地行走,背對著鏡頭,存在於那裡,卻又不僅屬於那裡。

  建築、道路、車流、商業……城市裡集中了人類社會的最高成就,科技高度發達的人類文明是否會與渺小的人類個體形成衝突,城市在現有發展模式下該何去何從,都是「賽博朋克」流行文化裡暗含的母題。

  南京,給出的回答是「人,承載著城市的未來」。

 

  丨雅居樂品牌發布會前宣視頻示意圖

  前衛與科技,是南京未來發展的底色,而掌控這座城市關鍵的,一定是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便是在定義著南京未來的方向。技術本身解決不了城市的根本問題。唯有站在人的角度,去探索更新的治理方式,去發掘更多的需求,去參與更多的城市的設計,城市的發展升級才能越走越遠。

  誰在解讀這座城市的未來?

  「解讀」這個詞給人的印象很學術,它一映入眼帘,就會讓人想起一個老派的學者或是一本厚厚的資料夾,跟「未來」這樣一個新潮、活力十足的詞給人的感覺相差甚遠。

  但實際上,就像前文所說的那樣,只有了解時代的經緯,洞悉城市的過去,方才能真正理解城市的未來。站在城市人居需求的角度,雅居樂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解讀南京。

  雅居樂,是同步南京速度的搖旗者,也是引領城市發展的執棋人。

 

圖6

 

圖7

 

圖8

  丨南京雅居樂花園、雅居樂藏龍御景、雅居樂長樂渡

  2006年,雅居樂跨出廣東,以南京為首發站,開啟了布局全國之路。15年來,緊跟著南京城市脈搏,通過注入源源不斷的全新生活理念,與南京的生長節奏建立了默契。

  從南京雅居樂花園、雅居樂長樂渡;到南京雅居樂藏龍御景、雅居樂濱江國際、雅尊府、雅郡蘭庭….雅居樂讀懂了都市人群從資產積累,到品質居住再到自我實現的多層次精神渴求,以一個個頗具遠見的產品,解決人們的居住痛點,成為融入城市肌理的一個個閃光點。

 

 

 

  丨雅居樂濱江國際、雅居樂雅尊府、雅居樂雅郡蘭庭

  這一個個光點,穿越了時間的「蟲洞」,每一個燦若星辰。它們照亮了現在,也在引領著未來的路。

  11月27日,共同見證這座城市的未來!

  2020年,無論對城市,或是個體,都是非比尋常的一年。

  對雅居樂而言,深耕南京15年,已經到了收穫碩果的時刻。同時,也是開啟下一個新元年的合適時機。

  面對時代弄潮的南京,面對熱愛這座城的人們,雅居樂藉助一個短片,向你們做出正式邀約:四天後,你我在未來相見!

相關焦點

  • 王小慧:藝術能夠洞見未來的生活方式
    目前,王小慧對於藝術的理解是站在未來這個時間軸上,她認為藝術能夠洞見未來的生活方式,而人類每一天都在走向未來。用真實的自拍重建自己的生活作家黃佟佟說自己的新書《我必親手重建自己的生活》時,提出了一個問題「誰能親手重建自己的人生?」她最先想到的幾個人之中,就有王小慧。
  • 洞見未來安慶商業地產新中心!
    在現代商業文明中以購物中心為代表的商業地產是城市核心商業活動的承載安慶的購物中心隨城市發展幾經更迭然而,時代在快速變化城市東進在大步向前
  • 科技洞見未來 智能引領生活
    科技洞見未來 智能引領生活 日期:2018-07-05 【 來源 : 新民周刊 】
  • 評論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讓我們「洞見未來」
    從明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著眼未來5年乃至15年發展提出的建議,擘畫出一個「未來中國」,讓14億國人激情澎湃,洞見未來。  洞見未來,源於徹悟歷史。歷史告訴我們:凡事預則立。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到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小到有計劃,大到有規劃,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已成為我們的「行動習慣」。
  • 向王興偷師,洞見未來
    我是以太楚門,最近在嘗試寫一些深度思考的復盤筆記,我刻意從選題池眾挑了最難寫的一個話題,洞見未來讀完這篇文章,估計需要20分鐘,希望你能夠有所啟發。我們未來生活的樣子,其實現在已經發生了,只是還在實驗室裡、在創業公司裡、在富人和極客的家裡,還沒有普及到所有人而已。丨洞察未來的能力段位如果按照『對未來的洞察能力』來劃分的話,我們可以把人們劃分為4個段位:1)多數活在當下的普通人其實絕大多數人都並不關心未來是什麼樣,也並不需要關心。
  • 推演洞見未來
    書名《推演:讓決策更具洞見》  作者:楊霄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洞見未來本來就是戰略研究的根本使命。能否從微茫的跡象中撥雲見日,準確判斷未來事態,是判斷戰略研究是否成功的根本標準。關於一個歷史階段的戰略指導,必然包含預見與預置。沒有超前預測和判斷的研究,不是戰略研究。科學預見必須以對客觀事物因果關係的正確認識為基礎。
  • 洞見未來 賦能機遇 | 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論壇暨馬光遠經濟講座...
    為洞鑑自貿區建立對於北京及副中心城市發展重要意義, 12月2日,「洞見未來 賦能機遇」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論壇暨馬光遠經濟講座成功舉辦。聚焦新時期、新機遇、新任務,共同探討通州區域的未來價值;剖析城市區域發展經濟增長引擎;深度挖掘區域的價值潛力。
  • 洞見未來,誰將領航北京下一個十年?
    據預估,建成後將衍生1.6萬億的臨空經濟體量。 在這樣的大形勢下,作為連結新機場與城市主城的重要節點,有著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布局戰略以及生態休閒資源基礎加持的大興磁各莊區域,依託於機場周邊15公裡輻射範圍的天賦優勢,正逐漸成為首都門戶經濟增長極,散發出熠熠的「國門」風採。
  • 被遺忘與被記憶的:一周城市生活
    展覽展出的影像作品之一《自由豬》是李翔偉在廣州生活期間創作的,講述了一隻名叫阿邦的豬的故事,它最初受到城市人的喜愛,後來被拋棄於村落,變成村裡的「偽網紅豬」,最終被人們徹底拋棄甚至宰殺。片中插入了大量關於美國黑人運動、納粹的紀錄片、廣告和電影片段,李翔偉用真實與虛構交織的影像語言,試圖製造出一種不合時宜、矛盾,卻又極力追求真實和自由的個體身份。
  • 全球人工智慧高峰論壇洞見未來
    記者 法鑫 李忠 攝  昨日,一場以此為名的全球人工智慧高峰論壇在杭州未來科技城盛大舉行。當人工智慧等未來產業的發展浪潮席捲全球,整個世界都翹首以待,未來將如何到來。  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院士潘雲鶴,康奈爾大學教授、圖靈獎獲得者約翰·霍普克洛夫特,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等國內外人工智慧領域的頂尖專家出席並發表主旨演講,共同掀起一場洞見未來的思維風暴。  潘雲鶴院士以「人工智慧產業應用」為主題,從產業應用出發,介紹了人工智慧產業應用的未來趨勢與發展方向。
  • 數據時代,洞見數據世界!海大教授直播解讀新增專業:數據科學與大...
    數據時代,洞見數據世界!海大教授直播解讀新增專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上海海洋大學信息學院副院長袁紅春教授將為大家帶來2020高校招生季主題直播:數據時代,洞見數據世界,走近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在精彩的直播開始前,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主講老師和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吧!
  • 洞見未來 預見生機 2019中國勞動力管理大會圓滿落幕
    十大議題中,既有從前瞻趨勢出發的人力資源未來思考,也有企業在人力資源創新與數位化轉型方面的成功實踐,更有圍繞管理賦能與領導力培養的理念分享。 【前瞻趨勢】未來已來,我們已在。在日益錯綜複雜的環境中,快速的變化成為不變的主題。唯有洞察未來、前瞻思考,才能實現敏捷轉型、有力破局。
  • 凱文·凱利|無懼未來——關於「技術學習」的5個洞見
    演講者|凱文·凱利  來源|湖畔問教(ID:Hupanwenjiao)談到未來,人們常常會問,未來的人才需要具備哪些技能?似乎只有知道了未來對我們的要求,我們才能動手「改造」今天的教育。別急,智慧型手機僅僅出現了不到5000天,你還記得自己如何從一片茫然到應用自如嗎?
  • 個體與社會:一周城市生活
    通過「田園」、「單位」和「社區」三個主題單元,分別對應作為1924年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的1920-1930年代、作為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的1951-2016年、作為當代城市更新以及未來都市新社區的上生·新所。展覽空間使用了原孫科住宅的書房、餐廳和客廳,二樓以上不對外開放。「田園」單元帶領觀眾回顧了近代上海初期人們對城市田園生活的想像。
  • 柔宇科技正在洞見未來的模樣
    我們曾經在許多科幻電影中看到過未來地球的模樣,在有些影片中人類已殖民太空,有些則預言地球將變為一個水世界,甚至很多電影認為未來的地球將會成為機械文明的居住地。科幻作家、編劇、導演的想像力讓我們沉浸在電影情節中,而科技更能通過技術的發展,洞見未來地球更清晰的模樣。
  • 「設計·洞見未來——數字設計論壇」在虹口花園坊舉辦
    「設計·洞見未來——數字設計論壇」在虹口花園坊舉辦 2020-11-23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賦能洞見未來 2020未來媒體高峰論壇在大興舉行
    人民網北京12月24日電 12月24日,在中國北京大興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科技賦能 洞見未來——2020未來媒體高峰論壇暨夢想當然5G-MR全媒體基地啟動式」舉行。高峰論壇由北京電子商務中心區建設辦公室、北京大興區融媒體中心、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夢想當然全媒體聯合主辦。
  • 科學家猜測未來生活:人類將住在「海底氣泡城市」
    水底氣泡城市構想圖  據香港《東方日報》2月15日報導,現在有很多科學家在探究星際移居的可能,最近一份由英國多位專家撰寫的報告猜測認為,人類在100年後可製造出「水底氣泡城市」,不僅如此,到時候城市中多項建築將會以3D列印技術建造,甚至連食物也是列印而成。
  • 頭號玩家發「27年後」特輯 主創分享自己想像中未來世界樣子
    上映三天,首周末票房達3.88億。影片口碑繼續走高,各大平臺評分依舊穩定在9分以上。今日,片方發布一支「27年後」特輯,主創紛紛暢想自己心中的未來世界。­  繼第二天單日斬獲1.56億票房後,影片上映第三天票房數據再傳捷報,排片繼續穩中有升達到36.4%,票房佔比則增加至70.5%,24.5%的上座率也穩居榜首,單日斬獲1.42億,上映三天首周末票房達3.88億。
  • 御鑑城市未來丨以人居信仰為序,致意一城理想生活
    這是一次當代與傳統的奇妙碰撞久聞其名,終將相見亭城文旅,以人居信仰為序致意一城理想生活翻閱歷史,細數風華,亭城不僅是山水人文的衍生地,亦是氏族興旺的策源地。深知這一點的亭城文旅,佔位城市區域潛質高地的擇址觀,秉承匠心之志,將現代繁華與古典印記融合,用建築記錄,將區域脈絡展現。深掘一方土地,擇址亭城,為煥新人居生活新體驗而努力。工匠精神,是有信仰的踏實和認真,是道德、能力、品質的體現。亭城文旅精雕細琢,心懷敬畏之心,恪守「工匠精神」,匠心打造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