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這樣一套障眼法,小夥子騙走將近30萬美元,事發之後獲刑12年本報通訊員 李義山 陳靜
本報記者
陳翔
巴基斯坦一家鋼鐵公司,通過網際網路聯繫中國一家外貿公司,採購了500噸優質熱鍍鋅鋼板卷。沒想到,收到貨後開箱一看,竟然是500噸白色粉末。
原來,一個自以為聰明的中國小夥,想出了個餿主意:在所有用英文標註的資料中,貨物名寫的是熱鍍鋅鋼板卷;而在中文標註的資料中,貨物名稱是白雲石粉。
這樣一來,外國人看英文,以為貨就是熱鍍鋅鋼板卷;中國人看中文,也認為貨單相符。
昨天,寧波海曙法院以合同詐騙罪,判處小夥子胡某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十萬元。
負債纍纍的小老闆接到老外的大生意
小胡今年30歲,老家在溫州樂清,看上去事業有成:在寧波做外貿生意,一人擁有兩家公司。
但在光鮮的外表下,小胡有著不能說的苦楚:資金都是向人借的,部分還是高利貸。生意不景氣,賺的錢還不夠還利息、交房租。
去年6月,小胡接到一筆大單。一家巴基斯坦公司需要一批優質熱鍍鋅鋼板卷,通過阿里巴巴網站上的商品信息找到了他。
去年8月初,巴基斯坦公司委派兩名員工到中國驗貨,員工回國後,巴基斯坦公司向小胡公司購買500噸優質熱鍍鋅鋼板卷,總價29.2萬美元。
但此時,小胡已負債纍纍,根本沒有資金周轉來買貨。儘管拿到了信用證,卻無法在銀行辦理抵押貸款,高利貸又緊逼著他還款。
山窮水盡之下,小胡動起了歪腦筋。
小夥子「聰明」過頭,中英文各騙一方
起初,小胡甚至想找幾家貨代公司空箱出貨,但貨代公司都不願幹這麼冒險的事。小胡只好另想他法,他買下了500噸廉價的白雲石粉,委託貨運代理公司出貨。
貨物出口,海關報關是一道必經程序。如果直接報「白雲石粉」,對方肯定不會收貨,自己也無法將信用證議付,拿不到錢;而如果報「熱鍍鋅鋼板卷」,海關驗貨時就會發現貨單不符,後果嚴重。
「聰明」的小胡想了個辦法:他在所有用英文標註的資料中,貨物名寫的是熱鍍鋅鋼板卷(PRIME HOT DIPPED GALVANIZED COILS BIG/REGULAR SPANGLE),而中文標註的資料中,貨物名稱是白雲石粉。
這樣,外國人看英文,以為貨就是熱鍍鋅鋼板卷,中國人看中文,也認為貨單相符。
30萬美金到手後,還了債買了奔馳
小胡的伎倆果然得逞,貨物順利運出。去年11月底,他拿到近30萬美元貨款後,就把公司關了,手機也換了號碼。
本來,用這筆錢周轉,把公司搞好,再把錢還給巴基斯坦公司,也不失為一個辦法。但是,小胡把欠下的債務還給親友後,決定「犒勞」一下自己,買了一輛奔馳轎車。
而巴基斯坦收貨方打開箱子後,看到500噸白雲石粉,傻了眼,馬上向中國警方報案。
今年3月28日,小胡被抓獲。審訊中,小胡說,他知道自己遲早會出事,「當時只想著把親友的錢還了,把高利貸還了。至於詐騙的後果是什麼,我已經顧不得了」。
昨天,海曙法院對此案進行公開審理,以合同詐騙罪,判處小胡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十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