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能源利用效率達80.5%!國內天然氣發電單機容量最大機組投產

2020-12-05 東方財富網

國內天然氣發電單機容量最大、效率最高的冷熱電三聯供項目——中國華電集團廣州增城燃機項目1號機組6月14日在廣州正式投產。

華電廣州增城燃機項目建設了2套67萬千瓦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年發電量達43.84億千瓦時,通過輸入天然氣生產電力、工業用的蒸汽、冷源、熱水等產品,綜合能源利用效率可達80.5%。同時,每年可減少煙塵排放1437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230噸,較同容量的燃煤電廠每年減少5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文章來源:央視網)

相關焦點

  • 國內天然氣發電單機容量最大、效率最高的冷熱電三聯供項目1號機組...
    6月14日,15時26分,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國內首臺H級重型燃機,單機容量最大、效率最高的冷熱電三聯供項目、華電福新廣州能源有限公司1號機組順利投產!
  • 國內最大天然氣發電廠在杭投產 明年用電能解渴
    國內最大天然氣發電廠在杭投產 明年用電能解渴www.zjol.com.cn 2005年12月28日 07:03:22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計劃發電量相當於杭州一年用電量的1/8  ◎這等於給杭州裝了蓄電池,明年用電有望解渴  [發表評論]  雖然室外溫度隨嚴冬來臨一天天降低,但從杭州華電半山發電有限公司傳來的消息給我們帶來陣陣暖意:昨天下午2點,浙江半山天然氣發電工程3號機組順利投產發電,杭州華電半山發電有限公司因此成為全國最大的天然氣發電廠
  • 今日能源看點:分布式3~4毛/度補貼!北京發布光伏發電系統推廣應用...
    5  國內首家獲智能製造四級的煉化公司出現!  6  200.95億元!國家電網收購智利CGE公司96.04%股權  7  國內單體容量最大!上海LNG儲罐擴建工程投產!  7  國內單體容量最大!上海LNG儲罐擴建工程投產!  國資委11月18日發布消息,由中國核工業集團承建的上海LNG(液化天然氣)儲罐擴建工程11月16日正式投產運營。該項目是上海市「十三五」規劃重大能源工程,投產後上海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儲存能力將提升80%,為上海市能源保供提供重要支撐。
  •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臺機組投產發電
    4月30日,澎湃新聞從水利部獲悉,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臺機組當日投產發電,正式向供電線路沿線千家萬戶和工礦企業提供清潔能源。
  • 一文看懂天然氣發電流程及全球發展狀況
    天然氣聯合循環發電則是將天然氣燃燒時產生的高溫煙氣,推動燃氣輪機,進行一級發電,然後再利用燃氣輪機排出的高溫煙氣加熱水,產生蒸汽推動汽輪機,進行二級發電。這就是聯合循環發電,效率較高。由於燃燒天然氣熱效率高,排放的汙染物又較其它燃料少,因此天然氣被認為是最清潔的發電燃料。目前天然氣聯合循環發電的技術已相當成熟。已進入商業運作,且規模很大。
  • 中國海油建成全國單廠最大天然氣電廠
    9月22日,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其旗下氣電集團中山嘉明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山嘉明」)天然氣發電機組累計發「清潔綠色」電量超400億度,連續安全運營超5100天(約14年),創造了國內同類電廠連續安全運營記錄。目前,中山嘉明基本建成全國最大單廠天然氣電廠,總裝機容量達240萬千瓦。
  • ...福伊特提供單機容量最大水輪發電機組 見證中國水電事業百餘...
    據悉,自開工建設,烏東德水電站已先後創造世界最薄300米級特高拱壩、大壩單位壩頂弧長洩量世界第一、已建成投產水力發電機組單機容量世界第一等7項「世界第一」。「第一」意味著舉世矚目,也同樣意味著艱難險阻。
  • 金沙水電站首臺機組投產發電
    原標題:金沙水電站首臺機組投產發電   11月30日上午10時24分,國家重大建設項目金沙水電站首臺機組正式投產發電,機組運行狀態穩定,各項指標均達到
  • 國內單機功率最大海流發電裝備——浙大650千瓦機組在舟山「復工發電」啦!
    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近期浙江舟山又傳來好消息:由浙江大學自主研發的大長徑比半直驅高效水平軸650千瓦海流能發電機組,日前恢復併網發電,「復工發電」後最大發電功率達到637千瓦,創國內最大發電功率紀錄。在舟山市摘箬山島海域,浙大海洋能試驗電站,幾座通體火紅色的發電機組十分醒目地高聳在海面之上。海潮湧動,推動水中的葉輪,帶動發電機運轉。
  • 一文讀懂我國天然氣發電的現狀與前景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化石能源消費不斷增長,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國內社會關注霧霾天氣問題。目前,由於技術和經濟原因,可再生能源尚未達到大規模利用程度,常規化石能源仍擔負著供需主要份額,而在化石能源中,天然氣的利用不但利用率高,而且對環境的影響極小,因此需求迅速增加,這種趨勢預測將持續到2035年,甚至到2050年。
  • 世界第七、中國第四大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
    據媒體報導,6月29日,投資超千億元的巨型水電站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首批6號、7號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標誌著中國又一座千萬千瓦級巨型水電工程——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投產發電。電站總裝機容量1020萬千瓦,年均發電量389.1億千瓦時,是目前國內第四大、世界第七大水電站,也是「西電東送」戰略的骨幹電源。電站共安裝12臺單機容量為85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是世界目前已投產的最大水輪發電機組,所有機組將於2021年7月前建成投產。
  • 調查丨華北首臺燃氣發電機組發電效率達57%
    現役的燃機是『京豐1號』,額定容量為41萬千瓦。」京豐燃氣發電公司副總經理侯小龍告訴記者。  環境靜謐、草樹繁茂的公司駐地,如今尋不到當年熱電廠的半點痕跡。「燃氣發電優點很多。」侯小龍稱。  截至12月份,京豐1號的等效運行小時數已累計接近6萬個。作為重型、大容量燃機,京豐1號的發電效率可達57%,綜合廠用電率僅2.6%。
  • 中國天然氣發電現狀
    ,燃氣發電裝機容量不斷增加,機組運行總體平穩。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燃氣發電裝機容量達到7580萬千瓦,佔全國總裝機的4.25%。2018年燃氣發電裝機容量為8375萬千瓦,同比增長10.49%。與此同時,根據我國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將達1.1億千瓦,佔總裝機比例超過5%。
  • 能源60年:煤炭高效清潔利用 發電煤耗快速下降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政府在優化一次能源結構的同時,致力於煤炭的高效清潔利用,提高煤炭加工轉換比重,降低煤炭直接作為終端分散使用比例。 1980年煤炭消費總量中終端消費比重為63.6%,2007年已經下降到25.2%;1953年,我國煤炭消費總量中,發電用煤僅佔9.7%,1978年上升到20.1%,到2007年達到50.5%。
  • 資訊|首個124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工程投產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7月17日10時,由中國能建廣東院勘察設計、廣東火電負責建安施工總承包、廣電工程局負責土建施工的廣東華夏陽西電廠5、6號機組(2×124萬千瓦)工程6號機組,順利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
  • 「十四五」能源規劃應提高天然氣發電比重(觀點市場)
    2016年,原環境保護部下發的《火電行業排汙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範》要求火電機組排汙量按照機組裝機容量和年利用小時數,採用排放績效法測算。據測算,在裝機容量和年利用小時數一致的情況下,燃煤電廠的氮氧化物允許排放量是燃氣電廠的1.6倍。
  • 深度丨我國天然氣發電的現狀與挑戰
    我國天然氣發電發展環境:  電力過剩是優化電力能源結構的契機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時期,電力消費增速放緩。2014年,全國火電裝機容量9.2億千瓦,其中煤電7.5億千瓦,氣電0.37億千瓦,氣電佔火電裝機容量4%。
  • 我國首臺百萬千瓦國產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投產
    我國首臺百萬千瓦國產超超臨界燃煤機組華能玉環電廠一號機組投產  11月28日,國內第一個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電站項目——華能玉環電廠一號機組順利經過土建  位於浙江台州玉環縣的華能玉環電廠工程是國家「十五」863計劃「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課題的依託工程和超超臨界國產化示範項目,規劃裝機容量為4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一期建設二臺100萬千瓦機組,投資約96億元,機組主蒸汽壓力達到26.25兆帕,主蒸汽和再熱蒸汽溫度達到600度,是目前國內單機容量最大、運行參數最高的燃煤發電機組
  • 新時期我國天然氣發電存在的問題及運營建議
    近五年來,我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快速發展,但能夠達到國家規定的冷熱電三聯供、綜合能源利用效率70%以上的項目較少,且效益普遍不佳。運營成本根據典型燃機數據分析,純凝發電成本約0.6元/千瓦時、熱電聯產發電成本約0.56元/千瓦時、分布式能源0.66元/千瓦時。
  • 2019年中國天然氣發電行業市場分析:發展空間巨大,發電成本難題...
    從天然氣消費結構來看,天然氣發電用氣量僅佔國內天然氣總消費量的14.7%。而全球天然氣應用於發電消耗量,超過天然氣總消費量的三分之一。   無論從中國發電結構或者從天然氣消費結構來看,天然氣發電都存在較大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