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中國從西到東很多地區都能看見難得一遇的日環食,再一次激發了很多人對探索天文現象的興趣。
日環食出現後,除了刷爆朋友圈的各種美圖外,還有全國小夥伴們腦洞大開,發明出的各種觀賞日食的工具,那也叫一個有才啊。
有使用CT片的,墨水塗玻璃的,墨鏡的,在盆中倒入墨水讓其變成黑水,借倒影在盆中看日環食的,還有利用小孔呈現DIY做成的各種觀察儀器,誰都不想錯過這次觀測日環食和展示創意的機會。
其實我們除了觀賞幾年或者幾十年一遇的日環食外,浩瀚的太空中還有很多未知的現象,和已知的物體也可以去觀賞和探索。
可以購買各種先進和專業的觀賞設備,也可以自制觀賞工具,所謂高手就來自民間。
最近有一位小夥伴水瓶比腳高就向我們展示了它自製超牛的望遠鏡,利用其簡單的材料和反射式望遠鏡原理,組裝後就能觀賞浩瀚的太空,將其製造原理和過程分享給大家,如有興趣可以自己動手製造。
反射式望遠鏡原理
提到牛頓估計沒人不知道,小學就會從書上看到他的故事,到了初中就開始學習他的三大定律,牛頓對整個科學技術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被稱為「物理學之父」。
其實在光學和天文觀測方面,牛頓同樣有著非常大的成就,例如說牛頓利用小直徑的凹面鏡片,以及傾斜的平面反射鏡組合製成的望遠鏡,同樣能夠達到那些超長或者大口徑折射鏡的效果。
反射式望遠鏡就是利用凹面鏡和平面鏡組合來折射光線,並形成影像的光學望遠鏡;利用凹面鏡作為主鏡,在主鏡聚焦前面安裝一個傾斜45°的平面反光副鏡,而副鏡的正上方就是用於觀察的目鏡。
當光線進入鏡筒後,凹面主鏡就會把遠處的景物匯聚縮小成實像,這個倒立的景物正好又會被反射到目鏡下方,聚焦的傾斜反光副鏡片上,景物再通過凸透目鏡放大,就能看到正立放大的景物了。
反射式望遠鏡的特點
對於望遠鏡來說,放大倍數越大自然就更好,而這就需要放大鏡的大口徑來實現,而反射式望遠鏡能低價獲得大尺寸的鏡片,所有受到很多製作者的喜歡和青睞。
反射式望遠鏡具有非常好的聚光性,非常適合在光線不好的夜間,以及對那些暗弱的物體進行觀察。
但結構簡單的反射式望遠鏡也會隨著灰塵在鏡片上堆積,以及鏡片磨損後聚光能力下降,從而影響到清晰度和放大效果。
DIY反射式望遠鏡
首先就是要購買或者選用合適的材料,鏡筒可以購買或者尋找一些大直徑的PVC管,反射鏡,主鏡片還有目鏡可以在網上購買,而鏡筒內的消光絨網上也能買到望遠鏡專用的,還有支架,鏡筒密封堵頭可以用木頭或者塑料等材料隨意發揮,當然也可以在網上購買這些專業的配件,作者一共花了300元左右。
準備一根PVC管,將其作為鏡筒使用。
PVC管的一端需要密封住,用帶有螺紋的PVC管堵頭密封,並且在堵頭的中間位置轉帖上凹面主鏡片。並將裝有主鏡的螺紋堵頭裝入到鏡筒的一端。
還要準備好購買的目鏡,反光鏡支架等相關配件。
並將裝有主鏡的螺紋堵頭裝入到鏡筒的一端。
將消光絨緊貼入鏡筒內內壁,主要作用就是避免光線照入鏡筒內壁後產生反射光,影響觀察效果。
根據焦距在鏡筒上開一個圓孔,
將反光副鏡通過支架安裝在鏡筒內。
鏡筒開孔的外面安裝上調焦座。
然後將目鏡安裝在調焦座上面。
還可以在目鏡上面安裝可以固定手機的支架,可以用手機屏幕觀賞遠處的景物,還可以錄視頻和截圖。
這樣就將反射望遠鏡製造好了,最後讓我們來看看,用這臺自製望遠鏡拍攝月亮的效果吧,一定會給你帶來驚喜。
就是這麼簡單,能看到如此清晰的月球,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