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在扎克伯格手上紅起來的《寶寶的量子物理》是一本怎樣的書

2021-01-13 芥末堆

去年11月,Facebook CEO 扎克伯格在其 Facebook 主頁上發了一張給剛出生不久的女兒讀書的照片。而這本給小朋友看的書竟然是量子物理!

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專家出來說這套書構思十分巧妙,能讓小朋友領會到量子物理的神奇世界。更多的年輕父母則一邊轉發一邊感嘆,看人家老美中的精英教育孩子就是跟咱們不一樣。

奶爸我作為一個理科生,看到這個新聞,一方面對於如何才能把量子物理設計成童書十分好奇,一方面也覺得教小朋友學量子物理是一件十分酷炫的事情!

好不容易等到今年上半年,國內出版社引進了此書,奶爸我立刻買了一套。由於市場火爆,竟然還需要提前預訂。全套共6冊,見下圖:

可是在陪兒子看完之後,無論從我的感受還是從兒子的反應來說,這套書都不能令人滿意。

下面我就來說說理由,逐一點評每一本,順序按我兒子理解程度從高到低。

這本是唯一一本我兒子幾乎100%能理解的。

內容涉及光的顏色、反射、折射、彩虹的原理。

所有內容都是生活中比較容易接觸到的,而且也可以在家裡做實驗體驗。所以,小朋友比較容易理解。

但是,書中出現了一個低級錯誤——折射畫錯了。

書中的折射是這樣的:

而實際的折射是這樣的:

你看出錯誤了嗎?入射光線和出射光線應該在法線兩側,而書中畫在同側了。

全書總共28頁,其中6頁有折射,有4頁都畫錯了。我覺得對於一本內容很少的科普書籍來說,這是不能接受的。

2寶寶的牛頓力學





這本我兒子能理解70%。

前半部分是講牛頓第一定律的,基本可以100%給小朋友講清楚。也很容易做實驗來感受牛頓第一定律。

後半部分講牛頓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這個就不大好講了。加速度、質量等概念不好給小朋友解釋。事實上,我記得上初中時,物理老師為了給大家講清楚質量和重量的區別,頗費了很多口舌。

看下面這兩頁,竟然是講公式的。

公式畫得很漂亮,但它也是公式。我兒子目前會簡單的加減法,我覺得已經很不錯了,乘法尚未接觸過。而這塊用了代數和乘法,小朋友如何理解得了?

這本書我兒子看完記憶了一些知識點,但是能理解的寥寥無幾。

書中介紹了26個物理學概念,每頁一個,按照英文字母從A到Z排列。

我個人以為小朋友的科普讀物,最糟糕的內容組織方式就是這種新華字典式的。

科普讀物本來就比較難懂一點,所以最好將內容組織成系統性的,前後關聯的,這樣更容易讓小朋友理解,進而引發思考。而理解和思考遠比記憶知識點重要。

如本書這種字典式的寫法,帶來一個硬傷就是前一頁和後一頁沒有關聯,自然也就沒有任何系統性可言。有人會從頭到尾看完一本新華字典麼?

對我兒子來說,這本書基本就是記憶了一些孤立的知識點。

4寶寶的量子物理學

內容基本上大人能講清楚,但小朋友理解有困難。重點有三:

原子的內部結構;

能量;

電子在不同軌道地跳躍。

這三個概念都十分抽象,在現實中看不見摸不著,所以不好講。

我兒子因為已知太陽系中行星圍著太陽轉。所以,我通過類比,讓我兒子理解了原子中電子圍著質子中子轉,也就是第一個重點。

另外兩條,他可能有點感覺,但看反應距離理解還很遙遠。

本書一上來就要解釋1比特可以存儲一位信息。奶爸我是個程式設計師,這事對我來說沒啥稀奇,但恐怕很多非IT行業的爸爸媽媽自己理解這一點就有困難。然後怎麼給孩子講這個事呢?我是沒想出來,只好硬講。

全書最關鍵的部分要解釋乘法運算,而且還稍微有點換算過程。如前所述,我兒子目前尚未接觸過乘法,所以我實在想不出來怎麼講?

最後我只好照著書念,而我兒子自己採取的方法是直接把書上的例子背了。比如20個量子位需要1部手機,21個量子位需要2部手機。

我覺得對他來說,完全不可能理解量子位和比特位的換算關係,而把例子背下來毫無意義。

可能99.9%的成年人上學時都沒有學過這個。反正我是沒有印象我學過。

量子糾纏是微觀粒子的事情,作者想了個具體的方法,寫了個人與球的故事來模擬這個事。但恕我直言,反而把事情弄得有點繞。

我按照作者寫的內容反覆給兒子講了多次,但是他完全是繞暈的狀態。後來,我乾脆不繞了,也不講人與球的故事了,而是直接用微觀粒子把結論給他講了,他反而還有點感覺。

這本書,在我給他講完之後,他自己從來不翻看的。換句話說,這本是我兒子理解程度最差的。

我個人覺得這套書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定位不明。從一些角度看是面向0~2歲的,從另外一些角度看是面向3歲以上的。

我拿了家裡的其他童書和這套書進行對比。

上方為我4歲兒子最近在看的書,右下方為0~1歲的觸摸書,那麼本書的版面大小更接近低齡寶寶是顯而易見。

再看和觸摸書對比每頁的厚度。

這個版面尺寸和每頁厚度主要是為了低齡寶寶可以自己翻看。顯然從這方面來看本書是面向0~2歲的。

但是其內容,0~2歲的寶寶是無論如何無法理解的。不是無法理解部分內容,而是無法理解幾乎全部內容。

當然了,0~2歲的小朋友看任何書都未必真的需要去理解內容,做一下視覺刺激也是不錯的。

可是從視覺刺激的角度來看,此書就真的過於簡單了。還是和我家的觸摸書對比一下:

此書的作者是科學家,論繪畫的藝術水準,和畫家相比,可以認為是0。

且書中內容多是幾何圖形,如果放到低齡寶寶的視覺刺激類書籍中比較的話,我只能說其屬於最低檔次中畫得比較好的。

如果給3歲以上的寶寶看呢?

前面提過,這套書的版面很小,又薄,每本30頁左右,且絕大多數頁面的信息量極少。比如下面這兩頁,每頁講一下只需要2秒:

所以,絕大多數內容很快就能講過去。而少數頁面如前文所述,小朋友又理解不了。那麼,最後的效果就是不耐看。

一句話總結——對0~2的寶寶,版面適合,內容不適合;對3歲以上的寶寶,版面不適合,內容不耐看。

買這套書之前,我看過一些書評。有人說小朋友比大人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所以這套書小朋友比大人更容易理解。我不知道這個理論是從哪裡來的,有沒有科學依據?又或者是有很高級的講述方法,我未能領悟?

奶爸我作為一個上中學大學時,數學和物理成績還不錯的理科生,書中的內容自然難不倒我。我兒子四歲了,先後在兩家幼兒園被老師評價為在科學知識、腦力勞動方面明顯超過同齡孩子。在這之前我倆已經一起看過不少科普書籍,如黑洞、光譜等概念兒子已經有所認識。如果你看過我之前那篇培養小朋友閱讀習慣的文章,會發現他現在書架上最顯著位置幾乎都是科普類的。

就是我們這樣的一對父子,用了洪荒之力,卻只能讓小朋友真正理解書中和實際生活有強關聯的部分,也就是不那麼抽象的內容。

是的,我兒子看完這套書,記住了不少知識點,搭積木的時候會說我要搭個原子。但記憶知識點不算理解,意義不大,我對小孩也沒有這方面的要求。

總而言之,我覺得此書高不成低不就,進不能讓小朋友理解內容,退不能用來視覺刺激。因為有扎克伯格加持,定價還頗高,綜合來看實在性價比偏低。

我猜扎克伯格只是擺拍了一張照片,然後曬出來裝了一下,跟你我在朋友圈曬娃沒有本質區別。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奶爸de自我修養」,原標題《扎克伯格給女兒看的書未必就是好書,寶寶的量子物理點評》。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轉載文章,原文:

奶爸de自我修養;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奶爸de自我修養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FB創始人扎克伯格給寶寶看什麼書?居然是量子力學繪本!(文末有彩蛋哦)
    臉書的創始人扎克伯格應該算是當下最炙手可熱的新晉爸比了。在捐出價值450億美元的資產之後,最近也是不斷在自己的臉書上曬出各種奶爸照。最新PO出的一張照片是他與愛妻一起為兩周大的小公主讀一本量子力學的書。是的你沒看錯,是量子力學。扎克伯格說,「我很愛給小Max讀書。明年將是我的兒童書籍年。」
  • 扎克伯格的女兒不滿一歲就在學「量子物理」了
    ——《寶寶的量子物理學》。 我知道科學啟蒙很重要,但是真的有必要給一個剛滿月的寶寶讀量子物理嗎?? 它不僅是扎克伯格女兒的滿月親子書,而且自出版以後就迅速地登上亞馬遜幼兒讀物排行榜前十!在國內引進後,剛出版就被熱情的家長一搶而光,並保持"缺貨"狀態!
  • 一套書讓寶寶讀懂量子物理
    >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量子科技的創新和進步都需要打下良好的量子物理基礎。 不過,量子物理作為一門前沿的科學, 普通的家長,特別是文科出身的家長,自己都完全不懂,又該如何給孩子講呢?
  • 免費讀扎克伯格給娃的《寶寶的物理學》104集視頻課雙語版,附送...
    你還記得之前全網火爆的《寶寶的量子力學》繪本書嗎?  那是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給未滿月的女兒讀了第一本繪本書——  《寶寶的量子物理學》,當時並被小扎力薦為「年度好書」。
  • 在識字敏感期讓孩子與書結緣——從《給寶寶的量子力學》談起
    扎克伯格手上的這本書叫做「Quantum Physics for Babies」(給寶寶的量子力學),是一本26頁的繪本。這本書的作者是Chris Ferrie,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獲得數學物理博士學位,現在是一位物理學家、數學家和三個孩子的父親。這位爸爸過去幾年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出版了一系列嬰兒版本的物理學「教材」,把外界看來高深的數學和物理理論知識和實驗,教給孩子們。
  • 原創科普圖畫書「紅袋鼠物理千千問」向全球兒童播撒物理種子
    事實上,量子科技的發展早就滲透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了。在原創科普圖畫書「紅袋鼠物理千千問」中,可愛的紅袋鼠與儒雅的克裡斯博士聯合出場,將專業的物理知識化解在生活場景中的有趣問答中,這種對話形式拉近了孩子與知識的距離。比如,為什麼感覺上樓梯比下樓梯累呢?飛機那麼大的東西為什麼能在天上不會掉下來呢?做家務的時候感覺時間過得好慢,玩的時候為什麼覺得時間過得飛快?
  • 新中考取消物理競賽,還有沒有必要讀業物?
    讀到初高中,枯燥乏味的教科書裡最令人頭痛的必然有物理。作為一門學科,物理說起來是讓不少成年人都頭疼的難題。物理,即萬物之理,上至浩渺宇宙,下入神秘地心。在美國,Science(科學)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從幼兒園到高中,Science在美國的教學體系中都佔據了非常大的比重。當扎克伯格的女兒還非常年幼時,他就已經為她準備好了物理啟蒙書。
  • 扎克伯格2015年度閱讀書單22本,半數已有中文版
    在Facebook上曬出的照片中,他和妻子共同為出生不到2周的女兒Max讀書,那本童書居然是《給寶寶的量子物理學》。《給寶寶的量子物理學》的作者是克裡斯·費利(Chris Ferrie)是一位物理學家、數學家和三個孩子的父親。這位爸爸過去幾年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出版了一系列嬰兒版本的物理學「教材」,把數學和物理理論知識和實驗,做成簡單易懂的繪本教給孩子們。
  • 《宇宙物理體系》點評「相對論量子力學」
    《宇宙物理體系》點評「相對論量子力學」:他們沒有吸納牛頓力學的閃光點:慣性,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受力分析。慣性,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涉及到物質基本性質,是理論物理的引線或線索。受力分析是物理基本分析方法。以上三點如此基礎與重要,他們沒有抓住,卻在子虛烏有的時空彎曲量子糾纏道路上狂飆,相互捧場,呈現海市蜃樓的物理「盛景」,實則是近一百年理論物理跌入深淵,不是比牛頓力學進步,反而是比牛頓力學退步即倒退到玄學與巫術。
  • 理工狗寶貝物理啟蒙的《寶寶的量子物理學》明天下架,中英雙語帶音頻,愛屯屯辣!
    一小時爸爸這套公號狗們賣爛了大街的《寶寶量子物理學》出版社已經給了我一個多月我都沒推薦過,不是因為書不好,而是想
  • 極客父母這樣給孩子讀書 《給寶寶的量子力學》引關注
    在最新上傳到Facebook的溫馨家庭照中,他手捧一本《給寶寶的量子力學》與妻子一起讀給Max聽。像馬克·扎克伯格這樣的極客父母的育兒方式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極客在美國俚語中指智力超群、善於鑽研,但不喜愛社交的學者或知識分子。在網際網路時代,多指以創新、技術和時尚為生命意義的人。
  • 免費分享近500元的STEM動畫資源,3歲寶寶都能懂!
    ),叫《扎克伯格給女兒的科學啟蒙課》,內容非常有意思,3歲+寶寶就能看了,趕緊來和大家分享!課程的製作者是克裡斯·費裡(Chris Ferrie)博士(澳洲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他之前還寫過一本很火爆的書《Quantum Physics for Babies(寶寶的量子物理學)》。
  • 如何用10句話說清楚一個物理原理?丨21讀書
    以上就是《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這套書中《熱學》一冊的基本邏輯,書裡配有形象的比喻和生活化的場景,更容易讓孩子理解。  這套書共10冊,用類似的邏輯,給孩子講述了《力學》《熱學》《光學》《振動和波》《電磁學》《流體力學》《原子物理》《光學史》《相對論》《量子力學》。
  • 中科院物理所出科普書《一分鐘物理》,把科普做成網紅
    4月22日19點,中科院物理所科普系列書《1分鐘物理》(第2輯)在嗶哩嗶哩線上直播首發。此次直播是由主創團隊中科院物理所和圖書策劃公司「未讀」聯合發起的。比擬數碼產品發布會的新書發布會《1分鐘物理》是由中科院物理所和「未讀」聯合推出的暢銷科普書,脫胎於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眾號的「問答」專欄,書的內容以問答的形式構成,因每個問答簡潔明了,故名《1分鐘物理》。
  • 收好這份「時間」入門書單 從霍金寫的童書開始
    所以為了讓更多人看懂,霍金後來專門又寫了一本《時間簡史普及版》。《時間簡史》講述的是探索時間和空間、膨脹的宇宙不確定性原理、基本粒子、黑洞、黑洞不是這麼黑等內容。 其實,致敬霍金,與其糾結於自己看不懂《時間簡史》,不如先從霍金的物理童書和其他科普書入手。跟著這份書單,說不定哪一天再回過頭來看手邊的《時間簡史》,會豁然開朗。
  • 上海書評︱孫珷:誰說給孩子講量子力學,一定要懂了
    曹天元《量子物理史話》對量子力學感興趣的讀者,如果不願讀基本的教材,要尋找合適的科普入門讀物,就歷史部分來說,我更推薦曹天元的《量子物理史話》,了解鬼魅般的量子糾纏可以看張天蓉的《世紀幽靈》一書,回顧量子力學對半導體發展的影響可以看張天蓉的《電子,電子!誰來拯救摩爾定律?
  • 終於有人把量子物理,畫成了一部漫畫書
    終於有人把量子物理,畫成了一部漫畫書 一本人人都能看懂的漫畫書, 它用一種別出心裁的方式, 給你帶來量子領域最權威的物理知識, 為你展示世界上最前沿的 量子物理研究成果。
  • 扎克伯格給孩子讀科普繪本,那些「高冷」的繪本該怎麼讀?
    可是孩子並不買帳,這就會讓父母挫敗,甚至覺得:「看來娃在科學方面沒什麼基因……」讓我們借著扎克伯格的由頭,學習一下該如何跟孩子一起閱讀科普繪本。說起扎克伯格與他的妻子,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思維裡還真是挺特別的。先是女兒出生時捐出450億美元,現在又給未滿月的小寶貝讀科普繪本,這也太令人震驚了。
  • 一套國內策劃的科普圖畫書緣何能佔據美國亞馬遜榜首?
    近日,記者從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少總社」)了解到,由出版社自主策劃的原創科普圖畫書「紅袋鼠物理千千問」系列之《宇宙中的時間:狹義相對論》在美國亞馬遜2020年7月6-8歲榜單中名列榜首。
  • 【有聲故事屋】1196期之《一本會咬人的書》
    《一本會咬人的書》一本充滿驚險和懸念的奇怪之書,吊足了小讀者的胃口。原來書也可以這樣讀:晃一晃、畫一畫再咬一咬……讓你的全身都能動起來。 一隻可怕的鱷魚突然闖進了書裡,他到書裡來幹什麼?他也許會咬掉你的手指頭,或者抓破你的鼻子。不用怕,把書拿起來晃一晃,鱷魚就昏昏欲睡了。再用彩筆在他身上畫一畫,鱷魚變得可愛極了。哎呀,鱷魚醒了,他好像不想再在這裡待下去了,怎樣才能走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