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院士」孫儒泳:治學嚴謹、樂為人師,50年教書、桃李滿天下

2020-12-06 教育思享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談起孫儒泳院士,相信很多文科生會有些陌生。但是孫儒泳這個名字,對很多理科出身的同學來講是相當熟悉的。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的某冊課本中就有孫儒泳院士對當代青年學子的諄諄教誨:「韶光易逝,勸君惜取少年時!」

出生於浙江寧波的孫儒泳,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是我國著名的生態學家,對我國的高校動物生態學教學有著十分突出的貢獻。孫儒泳院士能取得傑出的成就,和他惜時如金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幼年時的孫儒泳是相當頑皮的,他貪戀于田野小溪間嬉戲的自在,不肯用功讀書,甚至在三年級都不得已被留級學習。可他卻生活在那個動蕩的戰亂歲月,這即是不幸也是契機。社會的動蕩與不安和顛沛的生活,徹底改變了他頑劣不學的性格。輾轉於各地的求學生活、日益窘迫的經濟現狀和危如累卵的國家命運更加讓孫儒泳意識到,少年當自強!學習,無疑是他當下最為正確的抉擇。自此對知識的渴求和對國家民族未來的希望,深深地植根於孫儒泳的心裡,他就像一棵把根系牢牢嵌進巖石的青松一般,傲立在風雨中,任何艱難困苦都無打消他求學的念頭。

時局動蕩,學校被迫解散,孫儒泳就在家中自學,他充分地利用一切可以學習的時間與機會,忘我地投入到自我的提升當中;家境貧困,他便放棄了自己熱愛的音樂而選擇報考提供免費學習機會的北京師範大學,進入生物系繼續如饑似渴的學習。

在孫儒泳心裡,時間就是金錢,他的惜時如金,忘我學習,也終究為他的人生打開了新局面,俄國留學、大學任教、到後來成為我國動物生理生態學的奠基人與開拓者,他的每一個前進的腳印都是他惜時好學的縮影。

治學嚴謹,樂為人師,他用五十餘載的躬耕,培育出滿園桃李。

孫儒泳院士嚴謹並且追求完美的治學態度,學生張立是印象極為深刻的。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的張立先生,在回憶自己的恩師時,感慨萬千。還在學生時代的張立,憑藉自己刻苦的學習精神和出色的成績經常受到孫儒泳院士的稱讚和表揚,可是他在讀博士研究生期間卻做了一件令恩師十分惱火的事。

原來,張立在寫博士論文時,從不同論文中斷章取義,簡單拼湊成一篇論文就交給了孫儒泳院士。一向和藹可親的孫儒泳院士極為嚴厲地批評教育了張立,在闡明其中利害之後,又讓張立重新寫過,期間耐心地進行指點和糾正,容不得一點馬虎。恩師的嚴謹治學態度,張立看在眼中,學在心裡,也對孫儒泳院士產生了由衷的欽佩。

孫儒泳院士對於知識與科研的認真態度,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自己的學生,他一生培養出幾十名碩士和博士生,所編輯的《動物生態學原理》一書更是被廣泛作為到大學教材,育人無數,可謂是桃李滿園。

2020年2月14日,93歲的老先生因病在廣州逝世。

如今斯人已逝,可是孫儒泳院士惜時如金的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卻仍激勵著無數學子,鞭策著你我砥礪前行。

相關焦點

  • 孫儒泳院士因病逝世 市委市政府發唁電
    &nbsp&nbsp&nbsp&nbsp唁 電&nbsp&nbsp&nbsp&nbsp孫儒泳院士治喪委員會:&nbsp&nbsp&nbsp&nbsp驚悉孫儒泳院士因病逝世
  • 著名生態學家93歲孫儒泳院士逝世,是中國動物生理生態學奠基人
    南都訊 記者賀蓓 通訊員楊柳青 2月15日,華南師範大學發布訃告,華師痛失孫儒泳院士!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生態學家、中國動物生理生態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孫儒泳先生因突發心梗醫治無效,於2020年2月14日8時50分在廣州逝世,享年93歲。
  • 悼念孫儒泳院士,一位出現在我們生物課本選修三的老者
    沉痛悼念中科院院士、生態學家、《動物生態學原理》作者、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3《科學家訪談》人物孫儒泳先生(1927-2020),孫儒泳院士於2020年2月14日在廣州仙逝,享年93歲。「韶光易逝,勸君惜取少年時」是他寫給青少年們的寄語,寫在生物課本的開篇頁。
  • 孫儒泳院士逝世
    光明日報廣州2月14日電 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生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孫儒泳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2月14日在廣州逝世,享年93歲。  孫儒泳,1927年6月12日生於浙江省寧波市。
  • 著名生態學家、中科院院士孫儒泳在廣州逝世,享年93歲
    本文圖片均為微博@光明日報 資料圖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和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孫儒泳,因病於2020年2月14日在廣州逝世,享年93歲。孫儒泳,1927年6月生,浙江寧波人。195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1958年獲蘇聯莫斯科大學博士學位。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2020年剛過去3個月,中國已痛失13位院士
    今年(2020年)以來,已有13位院士相繼逝世,包括蔣洪德、池志強、方守賢、李方華、孫儒泳、段正澄、周同惠、沙慶林、蔣亦元、寧津生、李道增、周俊、盧世璧。傾其一生——蔣洪德「蔣洪德院士為我國能源與動力科學事業奮鬥一生,他愛國奉獻、自強不息、治學嚴謹、淡泊名利,堪為師者典範。」——摘自清華大學官微所謂師者,他不僅傳道授業,更是學生的引路者和嚮導人。
  • 紀念「控煙之父」翁心植誕辰100周年 王辰院士深情追憶恩師
    王辰:翁心植一去 內科從此無大家翁心植院士桃李滿天下,王辰院士便是他的開門弟子。在王辰印象中,翁心植院士是個胸懷寬廣、對他人包容度很高的人。在臨床上,翁心植院士學貫多科,被無數學生稱為「博與深兼備的內科學家」。王辰甚至用「翁心植一去,內科從此無大家」來形容他的學術地位。
  • 吳浩青院士:耄耋之年仍親自實驗,為我國電化學領域培養大批人才
    1996年,《人民日報》的記者採訪當時已經年過八旬的吳浩青院士時,看到他家中竟然擺放著許多儀器設備,問及原因,吳浩青院士笑著說:「實驗用的儀器,搬到家裡方便。」原來,這是吳浩青院士為了得到新型儀器充電與放電情況的一手數據,而將實驗儀器搬回家裡的。
  • 面向未來海洋腐蝕與防護學術研討暨侯保榮院士從事科研工作50周年...
    11月28日,面向未來的海洋腐蝕與防護學術研討暨侯保榮院士從事科研工作50周年學術交流會在青島召開。與會代表圍繞海洋腐蝕與防護學科發展歷程、國內外研究現狀、未來發展趨勢等展開熱烈討論,並從治學、為師、為人等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與侯保榮院士相處的點滴故事。
  • 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病逝,系中國腐蝕學科奠基人
    據浙江大學化學系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腐蝕科學與電化學專家、該系教授曹楚南,8月27日21時13分在杭州病逝,享年91歲。南都記者從其治喪辦公室處獲悉,送別活動定於9月2日上午在杭州殯儀館舉行。(圖片來源:浙江大學化學系)8月28日,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發表唁電,沉痛緬懷這位曾經的理事長,並敬稱曹楚南為中國腐蝕學科的奠基人、中國腐蝕電化學鼻祖,「他嚴謹的科學精神堪稱楷模,為我學會全體同仁所敬仰。」1930年8月15日,曹楚南生於江蘇。
  • 面向未來海洋腐蝕與防護學術研討暨侯保榮院士從事科研工作50周年學術交流會在青島召開
    11月28日,面向未來的海洋腐蝕與防護學術研討暨侯保榮院士從事科研工作50周年學術交流會在青島召開。與會代表圍繞海洋腐蝕與防護學科發展歷程、國內外研究現狀、未來發展趨勢等展開熱烈討論,並從治學、為師、為人等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與侯保榮院士相處的點滴故事。
  • 校友江東亮院士八十華誕科研成果集發行
    9月7日,我校傑出校友江東亮院士《認真執著引我前行
  • 大師遠行,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4位院士
    光明日報微博8月27日深夜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歲。曹楚南,1930年8月15日生於江蘇常熟。195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化學系。浙江大學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 浙江籍材料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柯俊逝世 享年101歲
    (資料圖)國際著名材料物理學家、科學技術史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柯俊教授因病於8月8日早晨7:30左右在中日醫院仙逝,享年101歲。難忘先生為中國材料科學和科技史學科做出的卓越貢獻!難忘先生嚴謹治學的高尚品質!難忘先生提攜後進的高風亮節!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 中科院院士曹楚南逝 今年我國已痛失24位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楚南逝世」的消息令人痛心。腐蝕科學與電化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歲。他說,「治學要用笨功夫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先生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歲。曹楚南,1930年8月15日生於江蘇常熟。195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化學系。浙江大學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他在中國領導和開拓了腐蝕電化學領域,出版了《腐蝕電化學原理》等專著。
  • 2020年過去不到100天,共和國已痛失10位院士
    他從教60餘年,治學嚴謹,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深受師生愛戴。2020年僅過了不到100天的時間,已有10位院士離我們而去。2020年1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蔣洪德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蔣洪德,1942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市,湖南省長沙市人。
  • 孫儒泳:一生丹心寄綠野,如今白首歸青山—新聞—科學網
    為了繼續開展自己熱愛的科研工作,在北京師範大學任教的孫儒泳懇求中國醫學科學院流行病研究所的領導批准他加入對抗鼠疫的工作。 從1973年起,孫儒泳在祖國的邊疆地區開展鼠疫的疫源地調查和滅鼠拔源工作。艱苦奮鬥了4年,他卻對「滅鼠拔源」產生了懷疑:「物種種群的動態和物種的死亡或新生,有其自身的規律,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如果採取正面進攻、人工殺滅的方法,往往會使種群繁殖更多和恢復更快。
  • 中科院院士曹楚南逝世 今年共和國已送別24位院士
    圖說:曹楚南院士 來源/中國科學院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歲。曹楚南,1930年8月15日生於江蘇常熟。1948年7月考入同濟大學化學系,1952年7月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原物理化學研究所應用電化學研究組。1953年4月隨研究所遷至吉林省長春市,後併入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1982年8月晉升為研究員。
  • 謙遜為人,嚴謹做事,兢兢業業奉獻一生——記我國著名生物化學家...
    為紀念閻隆飛先生誕辰一百周年,《中國科學:生命科學》中文版「人物評傳」欄目近日發表了劉國琴教授和李巖教授撰寫的紀念文章「謙遜為人,嚴謹做事,兢兢業業奉獻——記我國著名生物化學家閻隆飛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