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信息化時代,社會的發展速度已然遠遠超出了許多專家的預測。
無法正確做出評估的事物,其中往往蘊藏著無窮的寶藏或無盡的危機。
就像我們所熟知的「薛丁格的貓」理論,這個理論可以簡單理解為:當你打開箱子之前,你不會知道箱子裡的貓是死是活,延伸到一件事物上也是相同,你不做這件事情之前永遠不知道它最後是好是壞。
就像發展過於迅速的社會,會催生出美好和醜陋的各種產物,而每個人遇到這些事物的時候都會有不同選擇,其實按照目前的社會情況,人們已經不會強求誰在感情上非要像個聖人。
但是這種概念的基礎必須是不傷害與自己有感情接觸的對方及其周圍的人,有種行為就是法律和道德都會譴責的:成為別人感情當中的第三者。
我曾經收到過一位讀者來信:她在信中說自己今年才二十五歲不到,但是已經當過三次四十多歲的有婦之夫的情婦了;她知道自己這樣做不對,每次她都認為自己是真的愛地方;她嘗試過跟同齡人正常地談戀愛,結果往往卻是不歡而散。
「我也不是故意的,所以每次相處幾個月後被發現了我就會和對方分開,然後遠離對方的生活。但是我真的老是愛上比自己大十幾歲的有婦之夫,控制不了阿。」
首先從個人道德上來講,這位讀者錯得十分明顯,她很明顯存在著「道德感薄弱且道德觀念模糊」的問題。
法律上存在著「合理人標準」,既「某種行為是否符合大多數正常人看待事物的立場,是否符合大眾心目中的社會規範和普遍常識」,「第三者」這種行為明顯違背了「合理人標準。」
再從個人狀態上來進行分析,這位讀者無法控制這種情感的原因有可能是無法很好地感知到「被愛」。
比如說對於我們常人來講,正常地談戀愛中的牽手、擁抱、關心就可以感受到自己是被喜歡、被愛著的,但是對於某一部分人來講,她們會在感情方面給自己設置過高的感受值,尋常的感情關係無法刺激她們的感官,所以會選擇一些與大眾觀念相差極大的關係來證明自己是被愛著的,畢竟不合常理的東西總能夠刺激人的感官,而且別人的東西看起來總是更好;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有的人認為:「我把對方從對方的另一半那裡搶過來了,這種違背常規的愛情多難得啊,對方肯定是愛著我的。」
對於這兩種問題,為了維護個人的心理健康和家庭社會和諧,像讀者這樣控制不住自己但是又想解決問題的女性可以試試慢慢轉變自己的常規邏輯思維。
最基礎的一步就是強化自己的道德觀念。你要清楚維持這個社會的基本穩定除了規則就是道德,規則約束人,道德修正人;你可以通過平時的學習、看書甚至和朋友多聊天,來深化對於常規道德的行為,當然這些情況的進行都必須在「不再進行第三者行為」的情況下;
其次就是減低自己對感情要求的感受閾值,你可以說服自己:許多常規的事物和行為表現就是對你好的表現,不要一開始就非得強迫對方以一些極端的方式來「證明自己對你的愛」。
社會上像這位女讀者的情況其實在「第三者」中算少的,大部分的第三者仍然沒有良知和同理心,所以作為平常人來講,我們也沒有必要對自己無法理解的事物過分寬容:
無緣無故破壞別人家庭就是該被罵;厚顏無恥傷害別人的人就是該躲著。普通人始終是普通人,如果我們對於明顯道德敗壞的人還抱以寬容和理解,那所有堅持善良和道德的人又上哪說理呢?
我是黎陽,祝你幸福。
-END-
作者 | 黎陽
圖片來源 | kwon
圖文編輯 | 官官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