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800年曆經磨難

2021-01-17 環球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4月15日大火中巴黎聖母院塔尖折斷的一瞬間,全世界都為之嘆息。面對慘痛的損失,法國總統馬克龍承諾:「我們會一起重建巴黎聖母院。」其實這座法國象徵性建築物經歷了800多年的漫長歷史,許多經典構建早非最初的面貌,而是在一次次磨難中「浴火重生」的結果。

源於「自己人」的第一波劫難

巴黎聖母院並非其所在塞納河城島上最原始的「古建」,在其原址上,早年的佔領者——古羅馬人就修建過一座木質的朱庇特神殿(1711年人們在修繕巴黎聖母院時發現了神殿的一些石柱礎)。羅馬帝國基督教化後,這裡在數百年間多次興建過輝煌的大教堂,但這些木質結構為主的建築相繼毀於大火中。例如始建於公元4世紀的斯德望教堂的規模甚至比如今的巴黎聖母院還要大近一半,它在743年火災中嚴重受損,最終毀於857年的另一場大火,此後人們在原址重建教堂,但又於962年、1020年兩度遭到火災。

公元1160年,德高望重的巴黎大主教莫裡斯·德·蘇利提議改用石材重建島上的教堂。這一計劃得到法國國王路易七世、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和許多富商的大力支持。1163年新教堂開始動工,哥德式建築風格和南北塔樓加中殿的基本格局,正是蘇利大主教奠定的。不過他沒能看到教堂完工,這個宏大的建築群先後修建近200年。最先完工的是唱詩堂,然後是中殿、過道和畫廊,最後是南北雙塔。這項工程如此之浩大,以至於直到87年後的1250年,最後一座主體建築——北塔才最終竣工。至此,中殿、雙塔、塔尖、過道、畫廊、唱詩堂,甚至玫瑰花窗,幾乎所有今天世人所熟知的巴黎聖母院構成要素,都已具備了輪廓。

但僅過了10年,新任巴黎大主教科貝伊就開始嫌棄教堂的風格,他招來能工巧匠進行改建,包括「大改」玫瑰花窗,給唱詩堂添加木質閣樓和彩繪照壁,修建更華麗的中殿飛拱和大門等。

巴黎聖母院真正的第一波劫難很快降臨。宗教改革運動伴隨著文藝復興運動相繼而來。和如今人們的想像有很大差異,文藝復興並非在歐洲任何時間、任何地方對任何「文藝元素」都採取「復興」態度。在法國,新教胡格諾派和天主教貴族的對立日益嚴重,1534年的法國「招貼畫事件」更加劇這場危機。當時反天主教招貼畫出現在法國多個主要城市的公共場所,態度強硬的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下令將因「招貼畫事件」被捕的新教徒在巴黎聖母院前處以火刑,這更加激起胡格諾派對巴黎聖母院的仇恨。他們認為教堂裡的雕塑和人物彩繪是「於古不合的偶像崇拜痕跡」,多次對美麗的建築構件、雕像和繪畫作品大動幹戈。尤其是1548年,胡格諾派在巴黎發動大規模騷亂,他們衝進巴黎聖母院毀掉雕像等諸多文物。

宗教紛爭引發的破壞行動,一直持續到1572年8月18日,胡格諾派領袖亨利王子(即後來的法國國王亨利四世)在巴黎聖母院前院同瑪格麗特公主結婚。通過亨利王子的示範效應,以及後來胡格諾派的沒落,巴黎聖母院首場滅頂危機才終於過去了。

此後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兩任法國國王重新修繕巴黎聖母院,並在公元17世紀增添了更多的元素,如主祭壇、唱詩堂壁畫(《對賢者的崇拜》,因被羅浮宮收藏,此次火災中倖免於難)等。

1747年,巴黎聖母院再遭火災,許多木結構和附件毀損,但得益於主體建築的石結構,損失遠不像857年大火那樣可怕——事實上,還沒有後來「自己人」的「改善性修改」造成的破壞程度嚴重。18世紀中葉的巴黎聖母院資深教士勒維耶是「焚琴煮鶴」的代表性人物:1756年,他認為教堂裡「光線太暗,不能凸顯主的榮光」,於是授意砸毀巴黎聖母院著名的玫瑰花窗,換上普通的大塊白色玻璃,僅有教堂西、北、南三面玫瑰花窗保存至今。勒維耶和他的追隨者為了方便「荊棘冠冕」的例行巡遊,還拆掉巴黎聖母院中許多「礙手礙腳」的雕塑和建築構件。幸運的是,這些被拆下的文物多被其他教堂的有心人不聲不響地抬走並收藏起來,才沒有完全湮沒在歷史中。

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衰落破敗

在1789年憤怒的人群衝進巴黎巴士底獄之前,教會在法國擁有巨大權力,絕大多數法國人都是天主教徒,教會向大多數人收取什一稅卻不用向國家交稅。而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教會這種難以置信的地位被嚴重動搖了。尤其是雅各賓專政時期,公開做禮拜成為非法行為,雅各賓派試圖用一種新的「科學信仰」取代天主教,並清洗教堂裡一切「封建君主元素」。

接下來,革命者把目標瞄準教會的標誌和君主制的象徵——巴黎聖母院。1793年1月21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處死後,巴黎革命者決定清除所有王權象徵物,此時巴黎聖母院仍在展示描繪《聖經》中猶太君王的28尊雕像。1793年秋,新政府下令將它們拆除,儘管這些雕像其實並非法國國王,但革命者認為它們「結合了君主制和宗教」,雕像被拆下後運到廣場「斬首」。

這還不是針對巴黎聖母院「革命」的結束。1793年11月,這座大教堂成了「理性節」舉辦地,這是一個革命和反宗教節日,既嘲笑天主教,又號召法國人民崇拜啟蒙原則。巴黎聖母院被改名為「理性神殿」,啟蒙運動哲學家們的半身塑像和自由女神像取代了原先的宗教雕像,這裡成為人滿為患的公眾活動場所,身穿性感服裝的女性一邊跳舞,一邊唱讚美大革命的歌曲。此後巴黎聖母院遭到嚴重毀壞,一度淪為儲存酒的倉庫,大部分珍藏也被破壞或掠奪。當時有目擊者描述稱,「19世紀初的巴黎聖母院千瘡百孔,剩下一座沒有靈魂的石頭建築,因為彩色玻璃窗被毀壞、雕塑殘缺不全;鳥兒通過敞開的窗戶飛入教堂內部築巢」。

1801年,拿破崙與教皇籤訂協議,在法國恢復宗教信仰,承認天主教是「大多數法國人的宗教」,巴黎聖母院停敲了十年之久的大鐘重新奏響鐘鳴,清潔打掃工作開始進行。素來喜歡大場面的拿破崙花了兩年時間匆匆修復了巴黎聖母院,並於1804年在這裡舉行法蘭西皇帝加冕禮。但拿破崙時代很快過去,法國此後陷入幾十年的混亂,大教堂無人問津,漸漸衰落破敗。

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1831年大文豪雨果的不朽名著《巴黎聖母院》出版。這部小說既叫好又叫座,意外引發法國各界對巴黎聖母院命運的關注,乃至引發了著名的「文物修復運動」。大作家、考古學家和建築學家梅裡美出任官方歷史古蹟修復總監,開始募集資金修復各地受毀損的歷史文物,其中當然包括巴黎聖母院。1848年,法國再度爆發革命,「文物修復運動」因為有「封建復闢」之嫌一度被叫停,好在不久後拿破崙三世加冕稱帝,一心模仿叔父拿破崙的他恢復了對巴黎聖母院修繕工作的支持。在長達25年的修繕中,工匠們為它換上新的尖頂、繪上新壁畫、雕刻新的滴水獸、建造新的聖器收藏室、重建教堂風琴,到19世紀60年代末期,巴黎聖母院迎來新生。

1871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戰敗,巴黎公社運動隨之爆發。在隨後進行的血腥巷戰中,巴黎聖母院差點就被縱火付諸一炬,幸運的是,火焰很快被撲滅。

兩次世界大戰中僥倖脫難

巴黎聖母院在20世紀的威脅主要來自戰爭。儘管早在巴黎聖母院建成時爆發的英法百年戰爭期間,英格蘭軍隊就佔領過巴黎,但由於中世紀教會影響力巨大,英格蘭軍隊始終未敢破壞巴黎聖母院。而在世界大戰中,它真正遭遇到現代戰爭機器的威脅。

一戰期間,德軍一度逼近巴黎,並動用包括「巴黎大炮」在內的各種遠程火炮對巴黎等地進行炮擊,以動搖法國軍民的鬥志。在這場無差別炮擊中,很多法國教堂都遭受重創。巴黎市政部門用層層沙袋試圖將巴黎聖母院整體保護起來,以防止德軍彈片的傷害,但真正效果只能說聊勝於無——同樣用這種方法保護、與巴黎聖母院齊名的蘭斯大教堂數年間先後被300枚德軍炮彈命中,到1918年時幾乎只剩下殘垣斷壁。

不管怎麼說,巴黎聖母院幸運地逃脫德軍炮擊的摧殘,並在1918年11月11日用響徹巴黎的鐘聲宣告一戰的結束。

二戰期間,巴黎聖母院面臨的生存危機更為嚴峻。由於巴黎在戰爭爆發後不久就被德軍佔領,1944年盟軍向巴黎進發時,準備棄守巴黎的德軍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8月8日,希特勒召見新任巴黎駐軍司令馮·肖爾蒂茨時,下令準備摧毀巴黎所有宗教建築和歷史古蹟,其中就包括巴黎聖母院。第二天(8月9日),肖爾蒂茨剛抵達巴黎,希特勒再次用電報方式確認這道命令,「只能給敵人留下這座城市的廢墟」。但肖爾蒂茨一直以各種藉口拖延爆破計劃。一周後,希特勒憤怒地尖叫道:「巴黎燒了嗎?」

8月15日,巴黎警察發動罷工,隨後法國共產黨領導發起了巴黎大起義。在解放巴黎的戰鬥中,巴黎聖母院遭受流彈襲擊,所幸損失不嚴重,只有一些中世紀窗戶被打碎。8月21日悶熱的夜晚,肖爾蒂茨經歷了痛苦的心理搏鬥:到底是執行命令破壞巴黎聖母院等建築,還是將巴黎完整交給勝利者呢?最終,他決定不當毀滅巴黎的歷史罪人。8月25日,他率1.7萬部下向自由法國軍隊投降,將這座城市基本完好無損地交給自由法國的領袖戴高樂將軍。肖爾蒂茨也因這一功績和戰後對納粹思想的深刻反省獲得寬大處理,並在1966年死後得到巴黎各界的諒解和追悼。

1945年8月26日,一場特別的彌撒在巴黎聖母院舉行,慶祝巴黎從德軍鐵蹄下解放,戴高樂和參戰的法軍第2裝甲師師長勒克萊爾將軍參加了彌撒。《1944年巴黎解放:8月的11天》一書記載道,在整個德軍佔領時期一直保持沉默的巴黎聖母院鐘聲開始響起慶祝,法國再度獲得自由!

二戰後法國迎來穩定發展的時代,許多文物也有機會得以修繕。1965年,巴黎聖母院邀請玻璃藝術大師勒舍瓦利埃重新設計建造了24面令人嘆為觀止的玫瑰花窗。勒舍瓦利埃是著名的復古藝術大師,他的設計古色古香,以至於不明就裡的參觀者以為那些玫瑰花窗是中世紀的原汁原味,其實它們大都是20世紀中後期的作品。

相關焦點

  • 巴黎聖母院:浩劫之後
    這是4月16日在法國巴黎拍攝的火災後的巴黎聖母院。 4月15日18時左右,巴黎聖母院突發火災。隨後數小時內,大約500名消防隊員動用數十輛消防車及大量滅火設備實施滅火行動。16日上午10時,大火被全部撲滅。
  • 巴黎聖母院火勢被控制,但仍存坍塌風險
    ▲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當地時間15日晚間7時許,一場突如其來的熊熊大火,包圍了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數小時後,教堂塔尖倒塌。從現場視頻中能夠清楚地聽到,街邊路人齊聲吶喊:「NO!」晚間8點半,火勢基本得到控制。
  • 巴黎聖母院火災後內部照片公開!
    」在愛情電影中聖母院作為巴黎永恆的地標成為了感情忠貞不渝的象徵很難有人想像巴黎聖母院會有消失的一天誰能想到一語成讖巴黎當地時間15日下午6:30(約北京時間16日0:30)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滾滾濃煙遮蔽了塞納河畔的天空
  • 巴黎聖母院鐘聲再次響起 向抗擊疫情醫護人員致敬
    巴黎聖母院鐘聲再次響起原標題:失火一周年,巴黎聖母院鐘聲再響4月15日,巴黎聖母院鐘聲再次響起。法國時間2019年4月15日晚六點半左右,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著火了。滾滾濃煙籠罩巴黎的上空,這把火燒著了所有人的心。當天下午,最後一批遊客正在排隊進入巴黎聖母院參觀,突然,聖母院大門突然關閉,不一會,白色煙霧從巴黎聖母院尖塔周圍升起。
  • 從被燒毀的巴黎聖母院,來看法蘭西民族的微縮史
    800多歲的「年邁女士」一個簡單的原因或許是,對於一位用石頭做成、並有著800多歲的年邁女士——巴黎聖母院的法文原名是Notre Dame ,意思是「我們的女士」——來說,在她之前,聖母瑪利亞從來沒有如此的生動鮮活。「1163年開工,那年辛棄疾剛開始在南宋做官;1345年竣工,那年朱元璋剛開始當和尚。」
  • 巴黎聖母院裡面珍寶眾多,為什麼這兩件讓人們念念不忘?
    巴黎聖母院裡面珍寶眾多,為什麼這兩件讓人們念念不忘?巴黎聖母院的一場大火吸引了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的目光,一場無名之火將聖母院塔樓的尖頂燒毀,建築物內部的木質結構全部燒毀但大部分珍寶倖存於世。提到巴黎聖母院大家都會想到哪些有名的珍寶呢?
  • 巴黎聖母院大火吞噬人間,數十萬市民跪地祈禱
    巴黎時間4月15日下午,法國象徵性建築物巴黎聖母院發生嚴重火災,塔尖已在大火中坍塌,屋頂的三分之二已被破壞,全球網民同步轉播這場人文災難,有大量現場目擊者紛紛下跪唱讚美詩為巴黎聖母院祈禱……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
  • 巴黎聖母院塔尖倒塌瞬間 街邊民眾齊聲吶喊:「NO!」
    (圖:《紐約時報》)海外網4月16日電 當地時間15日晚間7時許,一場突如其來的熊熊大火,包圍了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數小時後,教堂塔尖倒塌。從現場視頻中能夠清楚地聽到,街邊路人齊聲吶喊:「NO!」
  • 巴黎聖母院前的「新」艾絲美拉達
    而《巴黎聖母院》裡的開始,也是對該地的一個非常細緻和繁瑣的描述,繁瑣和細緻到你看得會有點不耐煩。  這一點和《包法利夫人》就有點像了,你以為那大段的風景描述是無用的,可是,當你看完全書,再翻回來重新審視,發現似乎每一段都不可或缺。  當然,《巴黎聖母院》的女主角是艾絲美拉達(Esmeralda),是個吉普賽姑娘。故事的梗概可以隨處找到,這裡不贅。
  • 巴黎聖母院火災一周年後,重建得怎麼樣了?
    01巴黎聖母院之所以成為法國的象徵,除了其輝煌的歷史文明,還因為它是中世紀建築文明的巔峰。精密的中世紀工藝,造出來的拱頂極具韌性,據估計使用了800立方米的石灰巖,共同支撐起了整個教堂的屋頂,穩定了外牆。但大火摧毀了15%的石拱頂,造成了3個12米寬的大洞和一些小縫隙,現場經常有落石,拱頂搖搖欲墜。
  • 巴黎聖母院大火,燒毀許多珍貴文物,幸好這兩件還在
    大家都知道昨天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整個聖母院直接倒塌,大火持續了14個小時,才撲滅,大家都知道,巴黎聖母院與我國的圓明園一眼,裡面有許多文物,巴黎聖母院這場大火,燒毀了許許多多的文化,但是幸好這兩件文物還在。談到巴黎聖母院,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荊棘王冠」和「聖路易法衣」。
  • 巴黎聖母院大火後,網民們怎麼說?
    巴黎聖母院發言人安德烈·芬諾特對法國媒體時這樣說。那時,一座850年歷史的宏大建築正熊熊燃燒。無數外國遊客與本地民眾為之驚恐,為之祈禱。當地時間4月15日,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現場濃煙滾滾,火焰竄天。巴黎聖母院標誌性的塔尖在火中倒下,十三世紀建成橡木屋頂幾乎全部被毀。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這是整個法國、整個法蘭西民族和全體天主教徒的災難。」
  • 巴黎聖母院火災後 最重要文物耶穌受難荊棘冠搶救成功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消息,16日下午,巴黎消防局確認巴黎聖母院的大火已被徹底撲滅,一名消防人員在撲救大火時受重傷。火災原因尚在調查中,巴黎檢察院初步排除了人為縱火的可能,確定引發火災純屬意外。據法國多家媒體報導,火災可能是巴黎聖母院頂樓的電線短路引起的,此前巴黎聖母院正在進行修復工作。
  • 巴黎聖母院「荊棘王冠」被救出 玫瑰花窗遭損毀
    法國巴黎聖母院當地時間4月15日傍晚發生大火,導致其標誌性的塔尖轟然倒塌。面對著燃燒中的法國象徵之一,悲痛的群眾們跪地吟唱頌歌祈禱。據參與救援的消防員說,火災可能與巴黎聖母院的修繕工程有關。有一名消防隊員在火災中嚴重受傷。所幸,聖母院的主體結構沒有受到嚴重毀壞。
  • 巴黎聖母院災後文物最全盤點:被毀、被救與"生死未卜"
    聖母院被大火吞噬的場景,令世人目瞪口呆,令巴黎傷心落淚。400名消防員衝入火場搶救文物,法國政府16日啟動評估工作。法國媒體紛紛盤點損失,讓人唏噓不已。那麼此次巴黎聖母院大火,有哪些文物倖存?有哪些慘遭焚毀?還有哪些「生死未卜」?一篇文章給你最全盤點。
  • 巴黎聖母院重建方案,杭州小夥蔡澤宇奪冠!他畢業於學軍中學,新方案...
    大火之後,法國總統馬克龍稱,打算在5年內恢復巴黎聖母院。未來的巴黎聖母院應該是什麼樣子?全球設計師們爭論不休。為此,獨立出版公司GoArchitect舉辦了一場巴黎聖母院教堂設計競賽(The People's Notre-Dame Cathedral Design Competition)。此次競賽旨在為今年4月大火後的巴黎聖母院的未來創造一個新的願景。
  • 巴黎聖母院火災調查:延時攝影關鍵線索
    原標題:巴黎聖母院火災調查:延時攝影或提供「關鍵線索」法國一家在巴黎聖母院施工的腳手架企業18日說,一臺火災發生前數小時架設的相機處於延時攝影狀態,或許能提供幫助查找起火原因的「關鍵線索」。這家企業名為「歐洲腳手架」,是承擔巴黎聖母院尖塔修繕工程的5家建築企業之一。企業代表馬克·埃斯凱納齊18日告訴路透社記者,巴黎聖母院火災發生前數小時,一臺相機架設在北邊鐘樓,攝取的畫面顯示煙霧最先從尖塔底部冒出。「從周一(15日)下午2時起,(這臺相機)每隔10分鐘拍攝一次畫面。」埃斯凱納齊說,「畫面上可以看到煙霧。它從南側開始冒出。」
  • 法國巴黎聖母院開始清除鉛汙染
    從13日開始,法國巴黎市政府在巴黎聖母院附近區域使用高壓噴灑的方式
  • 巴黎聖母院建築結構圖曝光!起火點在哪?(圖)
    對面,巴黎聖母院浴火燃燒,在人們的驚呼聲和消防車聲中,尖塔倒塌,三分之二的屋頂被燒毀。當地時間4月15日,法國著名的巴黎聖母院起火,俯瞰火災現場,屋頂熊熊燃燒成火海。在大火中,大教堂著名的尖塔墜落,內部損傷嚴重。  屋頂倒塌,木質框架損毀,多種珍貴文物無從倖存。此次大火,巴黎聖母院損失慘重。  在起火約一個小時後,火勢就迅速蔓延到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尖頂上。
  • 巴黎聖母院失火一周年 人們遺憾的究竟是什麼?
    距離巴黎聖母院的火災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年。一場給全人類帶來損失的大火法國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事故,標誌性塔尖倒塌,建築被嚴重摧毀。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推特上尋求國際幫助,希望重建巴黎聖母院,「我們將重建巴黎聖母院,因為這是法國人所期待的,因為這是我們的歷史,這是我們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