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2016年經濟社會發展亮點回眸

2020-12-05 中國·甘肅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定西市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團結一致,攻堅克難、奮力前行,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各項事業有力推進,脫貧攻堅穩步前進,民生生活持續改善,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精準施策持續推進脫貧攻堅

  作為「十三五」時期的「一號工程」,脫貧攻堅備受社會各界關注。今年以來,定西市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建立完善機構整合、力量充實、聯繫包抓投入保障等機制,堅持把主要精力放在脫貧攻堅上,集中人力財力物力,精準脫貧工作持續穩定向縱深推進。

  全市投入財政綜合扶貧資金167億元,佔總支出的75.9%,預計全年減少貧困人口14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2.3%。整合各類產業扶貧資金1.87億元,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56家、家庭農場229個,通過流轉土地、生產資料入股等方式帶動貧困群眾分紅增收;扶貧先扶智,精準培訓貧困勞動力13萬人次,輸轉貧困勞動力63.5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110億元;推進水電路房設施改造,切實解決事關老百姓生產生活的難題,累計解決了215個貧困村22萬人飲水不穩定問題,完成新一輪農網改造,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311公裡,改造農村危房1.65萬戶;積極開展抗旱救災,努力降低災害損失。

千方百計推動經濟穩定增長

  定西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項目建設為載體,統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搶抓政策疊加機遇,致力擴大投資規模,促進發展速度和效益同步提升。

  今年以來,全市實施500萬元以上項目2000個,完成投資622億元。8個省列重大項目和100個市列重點項目完成年度建設任務;爭取國家專項基金建設項目63項16.9億元,撬動社會投資60億元;儲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71個,開工建設18個,完成投資9.5億元;實施招商引資項目355個,到位資金420億元,同比增長18%;第22屆「蘭洽會」和首屆敦煌文博會籤約項目135個,總投資728億元,已開工91個;實施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68個,完成投資115億元,實施企業技改項目102個,工業經濟企穩向好;加快培育消費新亮點,新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12戶,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億元,同比增長9%。

全力以赴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定西市按照「穩增長擴大信貸總量,去產能服務優勢產業,去槓桿降低融資成本,補短板狠抓脫貧攻堅,優環境防範金融風險」的工作思路,大膽實踐探索,不斷創新工作措施,全力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助推脫貧攻堅中取得實效。

  今年以來,全市中藥材配方顆粒生產前期工作有力推進,舉辦了第二屆世界黃芪論壇,定西黃芪道地藥材產地通過中華中醫藥學會認證;藍天澱粉公司等4戶全國馬鈴薯主食化試點企業投入生產,主食化加工能力突破10萬噸,研發馬鈴薯主食產品18類;成功舉辦草木業發展高層研討會,民祥牧草等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7家養殖企業創建為省級標準化養殖示範場;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任務,房地產去庫存126萬平方米,紅旗山煤礦入列全省煤炭行業去產能關閉計劃,退出煤炭產能15萬噸;深入推進「營改增」改革,積極落實「五緩四降四補貼」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減稅紅利加快釋放。

協調推進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道路擴建、管網改造、水利項目……今年以來,定西市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全市基礎設施硬體不斷完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經濟社會發展後勁明顯增強。

  2016年,定西市區供熱、綜合管廊專項規劃完成編制,隴西縣「多規合一」總體規劃批覆實施。市區建設完成投資51億元,濱河西路改擴建、城區供熱管網改造、新城區臨時停車場等24個項目建成投用,渭源街熱源廠、定西西站站前廣場、農產品交易中心等50個項目加快推進。各縣城實施城建項目140個,完成投資69億元。實施臨洮東部農村集中供水等水利項目38個,完成投資7.7億元。完成信義路退耕還林工程15.4萬畝,農村「四旁」、城鎮面山義務植樹2200萬株。

盡心竭力切實保障改善民生

  為了把民生優先戰略落到實處,定西市堅持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加大民生領域財政投入,深入實施城鄉居民收入倍增計劃,不斷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6年,全市實施「全面改薄」項目(國家為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實施的項目)563個,改造校舍14萬平方米。全面推行縣級公立醫院藥品零差率銷售,降低患者醫療費用4000萬元。實行新農合包幹付費,住院報銷比例64%,較上年提高5.8個百分點。探索開展農村「兩保一孤」人身意外傷害附加重大疾病保險。實施棚戶區改造5103戶,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3066套,發放低收入家庭住房租賃補貼253萬元。建成「鄉村舞臺」490個,48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實現達標。(記者楊世智 通訊員癿斌宏)

相關焦點

  • 群英薈萃 名家雲集「一帶一路」與秦腔藝術的振興發展論壇在定西市...
    中國甘肅網10月25日訊(本網記者 張蘭琴 通訊員 祁曉亮 ) 10月23日上午,由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定西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一帶一路」與秦腔藝術的振興發展論壇在定西市舉行,旨在通過學術交流活動,讓與會秦腔藝術研究專家、傳承人和非遺保護工作者探索保護傳承傳統戲曲的途徑與措施
  • ——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八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立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將綠色發展作為「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理念,生態文明建設全面發力,不斷深入,取得積極進展,揭開嶄新的一頁。
  • 2016年湛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6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國內形勢,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的各項決策部署,自覺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發展總基調,主動適應和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市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 關於德陽市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執行情況及2016年計劃...
    關於德陽市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執行情況及2016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德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楊慶龍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託,我向大會報告全市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
  • 我國風雲氣象衛星事業發展回眸:「風雲」激蕩五十年
    風雲氣象衛星就像高懸天際的「天眼」,觀測風雲變幻,精準預報天氣,讓國人徹底告別了千百年來依靠經驗判斷天氣的歷史。在我國迎來風雲氣象衛星事業發展50周年之際,讓我們一起仰望星空,回眸「風雲」發展歷程。「風雲」激蕩五十年——我國風雲氣象衛星事業發展回眸■張冰瑤 徐 童 解放軍報記者 安普忠
  • 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翻天覆地60年
    1999年6月,中央政府作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決策。為了把西藏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向新的階段,同時為了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2001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在北京召開了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為西藏制定了比西部大開發更為優惠的政策。2001年,國務院批准青藏鐵路作為西部大開發「四大標誌性工程」率先立項,西藏人民的幸福天路在西部大開發的滾滾熱潮中全面啟動。
  • UNDP《2016中國人類發展報告》 探究社會創新推動包容性人類發展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3日訊 (記者 李文媛) 以「 通過社會創新促進包容性的人類發展」為主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日前在京發布《2016中國人類發展報告》,旨在支持中國通過社會政策和公共治理領域的創新來應對新時期的挑戰。
  • 2016 年全球環境發展動態及啟示
    ;2016年8月24—26日,2016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NGO全球峰會召開,圍繞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政府與企業的貢獻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2016年11月30日—12月11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2次締約方大會(馬拉喀什氣候變化大會)在摩洛哥馬拉喀什開幕,大會發表的《馬拉喀什行動宣言》表示,國際社會有責任採取緊急行動,使溫度升幅被控制在兩攝氏度以內。
  • 社會主要矛盾轉變與社會政策創新發展
    1985年,中國將人均年純收入200元確定為貧困線,2016年這一標準為2300元(2011年不變價),31年來增長約10.5倍;而在此期間,中國國民總收入由9123.6億元增至742352億元,[11]增長了80.4倍。從對各地區的實證研究看,我國大部分省、市經濟增長和社會福利的耦合度經歷了從勉強協調向基本協調過渡的發展過程。
  • 【亞虎號外】亞虎2016年年終工作會議,亞虎人必須知道的五大亮點!
    亞虎一年一度的年終工作會議在1月14日完美落幕,回首2016年,在中國經濟如此不景氣,外貿下滑的這一年中,我們逆爭上遊。
  • 2020年濟南經濟社會發展交出振奮人心"成績單"
    「成績單」  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繼續領跑全省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回望這一年,濟南主動融入、服從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打造「五個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奮的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單」。
  • 新中國成立70年山丹縣發展成就巡禮---霍城鎮經濟社會發展篇
    凝心聚力促發展  砥礪前行創佳績霍城鎮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綜述 十八大以來,霍城鎮到處閃耀著亮點,一項項惠民政策相繼落實,一件件民生工程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群眾的夢想逐步變為了現實,群眾臉上滿意的笑容就是最好的佐證。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雲南交出五年答卷
    記者 趙崗 攝  11月24日,省政府新聞辦與省發展和改革委舉行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綜合主題發布會。省發展和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能源局、省扶貧辦相關負責人就我省「十三五」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進行介紹。
  • 統計局:1978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
    改革開放鑄輝煌 經濟發展譜新篇——1978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 國家統計局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抉擇,開啟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新時期財力的增加對我國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社會保障、減小城鄉差距、切實改善民生、有效應對各類衝擊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 【中英文對照】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報告(全文)
    關於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Report on the Implementation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並請全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 特殊兒童在「暖冬行動」志願者帶領下遊覽定西市展覽館「這裡真是...
    11月3日,由甘肅省殘聯主辦,巨量引擎甘肅區域(蘭州宣天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定西市特殊教育學校、蘭州市城關區一方公益慈善協會聯合開展的關愛特殊兒童、殘障人士活動在定西市舉行。「這是我們第一次來展覽館,這裡真是太有意思了。」當日早晨7點半,志願者們和愛心企業代表集結出發。
  • 2020年濟南經濟社會發展交出振奮人心「成績單」 主要經濟指標增幅...
    原標題:政府工作報告解讀|2020年濟南經濟社會發展交出振奮人心「成績單」 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繼續領跑全省2020●270 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350億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62%、提高10.5個百分點●23件民生實事全完成「十三五」
  • 人民日報整版解讀:「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從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六個方面,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展現了我國發展的光明前景。
  • ——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九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主要經濟社會指標佔世界的比重持續提高,居世界的位次不斷前移,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在國家推動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2017年中國實現了6.9%的增長,遠高於世界3.0%的平均水平。
  • 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之行
    通渭縣是定西市下轄縣,位於甘肅省中部,定西市東側,介於東經104°57′~105°38′、北緯34°55′~35°29′之間,海拔為2521~1410米,平均海拔1970.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