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非,一群又一群的野生動物,用它們那最優美的姿勢奔跑,用它們那最原生態的姿態傲立群雄,給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帶來永生難忘的心靈震撼。在這裡,弱肉強食是動物界的自然法則,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三色豺生活在這裡,它是一種兇猛的食肉猛獸,採取群體合作方式獵殺別的動物,追擊時速可達40千米,它狩獵非常聰明,常常覬覦大型食草動物中落單的個體或幼崽,然後一哄而上,生吞活剝。
據南非《新時代報》報導,攝影家米舍爾在這裡拍攝到了這樣一幕:10多隻三色豺圍獵一群狒狒,其中,一隻落單的母狒狒,為了保護自己的幼崽,讓它儘快爬上樹,而自己卻不幸葬身豺群。
10多隻三色豺圍獵狒狒群,狒狒被衝得七零八落
狒狒的脾氣不好,經常暴躁不安,一言不合就和別人打架。如果哪種動物得罪了狒狒,狒狒一般不會忍氣吞聲,肯定要尋它報仇,只是遲早問題。你要知道,一群狒狒能夠輕而易舉地打敗草原上很多動物,即使是花豹或獵豹,它們也敢與之較量一番。
當然,非洲草原上還有另外一支強大的力量,那就是三色豺。雖然它們長得醜,身材也不高,但它們是精通狩獵的「獵人」。很多時候,它們憑藉著數量的優勢,沒事也敢搶奪花豹的食物。
《科學之友》雜誌介紹說,一般來說,狒狒不在三色豺的食譜上。因為狒狒的單體戰鬥力要略高於三色豺,群落的成員數量也比三色豺多,而且狒狒有著鋒利的犬齒,能夠給三色豺造成嚴重的傷害,甚至讓三色豺死亡。所以這兩種動物經常會碰面,卻很少有三色豺捕獵狒狒的情況。
但是,在食物極其稀少又找不到羚羊等有蹄動物時,三色豺群為了生存,也會冒險攻擊狒狒。這不,有群三色豺,已經餓了幾天了,看到了一群狒狒,口水都流了一地,真是天助它們。為了能填飽肚子,三色豺決定冒險嘗試捕獵這群好鬥的狒狒。
狒狒群的數量看起來有三四十隻,不過這個狒狒群裡精兵強將沒幾個,很多都是一些老幼,真正能打架的也不多。而三色豺群儘管只有10多隻,但多數是身強力壯。
三色豺分成3隊對狒狒群發動了突襲,在狒狒群裡橫衝直撞,狒狒被突如其來的襲擊搞得暈頭轉向,狒狒頭領根本沒機會來組織一次像樣的反擊。
為了保護幼崽,落單的母狒狒與三色豺糾纏一起
狒狒頭領慌忙中,帶領大家爬到樹上去,暫時先躲一躲。但是有隻母狒狒,由於背上背著一隻小狒狒落單了,它沒來得及躲到大樹上,離有樹木的地方還有一段距離,三色豺們開始包圍了這隻母狒狒。
母狒狒的耐心非常差,看到被一群三色豺圍住,頓時怒火衝天。憤怒的母狒狒向三色豺追咬,它試圖驅趕三色豺群。但是,這隻母狒狒的戰鬥力再強也沒用,沒有別的狒狒來幫忙,它現在能做的只是靠著敢打敢拼的精神,在虛張聲勢,三色豺根本就不怕它。
母狒狒也知道靠這樣蠻幹是不行的,趁機把小狒狒丟出了包圍圈,一隻大膽的三色豺衝了上來,想去追小狒狒,這隻母狒狒也是豁出去了,順勢一掌,打得三色豺直冒金星,順道一咬,這隻三色豺的臉部就被狒狒的牙齒咬成了重傷,豺群驚慌失措了一小會兒。
這隻小狒狒明白媽媽的良苦用心,趁著豺群的小亂,逃出了三色豺們包圍圈,急急忙忙往有樹的方向跑去,不一會兒就爬上了一棵大樹。三色豺被母狒狒擋著,也只能看著小狒狒逃走干著急。
在狒狒群眼皮底下,母狒狒被豺群啃食
當然,三色豺可不是好惹的,其它幾隻三色豺疾跑到母狒狒面前,迅速咬住了它的耳朵,但被狒狒掙脫。隨後,另外兩隻三色豺咬住了母狒狒的尾部,母狒狒面臨生命危險,它向樹上的狒狒們發出求救信號,但是沒有誰敢下來送死。
其它三色豺一擁而上,它們有的咬住母狒狒的大腿,有的咬母狒狒的手,沒幾下就把母狒狒放倒。母狒狒倒地後,三色豺就開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過了沒一會,可憐的母狒狒在狒狒群眼皮底下就被撕成了碎片。
也許是太飢餓了,三色豺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這隻母狒狒啃成了一堆骨頭。一般情況下,三色豺在捕食成功後,成年三色豺會把獵物先讓給幼豺,等幼豺大快朵頤之後,它們才會享用剩下的殘羹冷炙。這次也許是太餓了,沒留下一些肉帶回家。
吃完了母狒狒,豺群還在樹下面轉了很久,它們又不能爬樹,也只能望樹興嘆了。
結語
不知道這群狒狒會不會去報復這群三色豺?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狒狒群也會想辦法去偷襲三色豺;也許這群狒狒已經沒有能力去圍攻三色豺群了,但是,這隻小狒狒不會忘記,等它長大後,回去找殺害它媽媽的兇手。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科學之友雜誌、生活科學網、Wildscreen、南非新時代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