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攝影大師談最愛

2021-01-11 蜂鳥網

    「當時風沙極大,你什麼也看不到,甚至呼吸都很困難。絕大多數人都已四散逃去,尋找各自遮掩的角落。」——史提夫·麥凱瑞(Steve McCurry)

    這是一張拍攝於印度西北部沙漠公路邊的照片,當時是六月,一年裡最熱的月份,我正在前往拍攝任務的途中,忽然間,晴朗的天空變得陰沉,一場強烈的沙塵暴毫無預兆地席捲而來。我第一反應是保護好拍攝器材,不過,旋即意識到,在這樣充滿戲劇性的時候,應該出去拍一些照片─你隨時都可以買到一臺新相機,但是拍到好照片的機會寥寥可數。

    於是,我開始四處張望,很快就在車上注意到了這些女子。她們原本在路邊擺攤,當風暴颳起時,很自然地聚到一起來躲避風沙。我立刻跑下車,向她們聚攏的地方奔過去。

    她們偎在一起,還在唱一首我聽不懂的宗教歌曲,風沙極大,你什麼也看不到,甚至呼吸都很困難,絕大多數人在這時都已四散逃去,尋找各自遮掩的角落。我連拍了十幾張,但是連保持身體穩定都很困難,2、3分鐘後,風暴才停歇下來。

    非常喜歡這張照片中所傳達的風暴中的感覺,畫面充滿戲劇性和動感,色調非常有趣,構圖也有張力——大概是用了廣角鏡頭的緣故——其實我當時根本顧不上選擇鏡頭,抓起最順手的相機就跑了過去。不過,最終,我獲得了一張很棒的照片,以及一臺完好無損的相機。

史提夫·麥凱瑞(Steve McCurry)

    史提夫·麥凱瑞(Steve McCurry),於1950年出生費城,1974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賓州州立大學藝術及建築學院,取得攝影及歷史學士,完成了學校教育。畢業後即在費城的報社擔任了2年的攝影工作,之後便前往印度展開了他的自由攝影生涯。

    麥凱瑞真正開展他的攝影事業是在1979年。就在蘇俄入侵阿富汗的前幾天,他穿著當地人的服飾,跨越巴基斯坦邊界進入了阿富汗的叛軍控制區。幾個月後,他將這段期間所拍攝的膠捲縫在髒衣服裡攜出,這些報導當地衝突的影像隨即被披露,震驚了全世界。此後,他又數度潛入阿富汗,採訪遊擊隊生涯,終於榮獲了表揚攝影師非凡勇氣及冒險精神的Robert Capa最佳海外攝影金牌獎。

    從那之後,麥凱瑞多次報導國際間、國家內部的戰爭衝突,包括:兩伊戰爭、貝魯特、阿富汗、菲律賓、波灣戰爭,以及前南斯拉夫的瓦解等。他並不認為自己是戰地記者,而只是將戰爭中的人性真實呈現,並記錄戰爭對土地、人民所留下的創痕。

    從1986年起,他就是馬格南(Magnum)的會員,至今已出版三本書:帝國之路(Imperial Way,1985)、雨季(Monsoon,1988)及肖像(Portrait,1999)。近期,史提夫·麥凱瑞曾報導孟買、緬甸、斯裡蘭卡、印度及其獨立五十周年的慶祝活動。最近二年,他拍過葉門、柬埔寨及克什米爾。史提夫·麥凱瑞說:「我的多數作品以人為主體,我所要傳達的是——身為那個人是什麼感覺,尤其是一個人陷於人類生存的大環境中的那種感覺。」

 

相關連結:

·雷鋒照片背後的真故事
·紐約黑暗暴力的童年
·使美國停止越戰殺戮的名
·最美麗的自殺遺體像
·義大利黑手黨被謀殺慘狀
·腳架叢中的魅惑人體
·紐約如地獄 風雪夜歸人
·足球流氓釀200死傷大慘劇
·帶著胎兒赴死的吸毒女
·法國陰暗恐怖瘋人院
·讓攝影師自殺的大獎名作

相關焦點

  • 圖書:《愛:攝影大師鏡頭裡愛的故事》
    編輯推薦:     每個人心中都有愛……     愛,對於那懂得欣賞攝影的人而言也是一塊瑰寶。藝術大師漫遊在世界範圍內捕捉愛的細節,這些出色的影像來自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艾略特•厄韋特、馬丁•帕爾、威廉•亨利•福克斯•塔爾博特、朱麗亞•瑪格麗特•卡梅倫、布拉塞、維加和其他多位大師。
  • 對話儲衛民: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的90後
    近日,2019年國家地理旅行攝影大賽揭曉,來自重慶的攝影師儲衛民(Thomas Chu)不僅拿下了城市組一等獎,更擊敗了自然組、人物組的頭名選手,將全球總冠軍收入囊中。消息公布後,《國家地理》圍繞獲獎作品的拍攝故事做了長篇創作談,澎湃-私家地理也找到這位愛旅行、愛攝影的「90後」,請他分享自己的成長曆練,談一談旅途的見聞,還有拍出好照片的竅門。
  • 《國家地理》攝影大賽優秀作品預覽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4日報導,近日,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刊登了「2015年國家地理攝影比賽」的啟事,並在官網上公開了部分精彩的投稿作品,所展示的作品涉及範圍甚廣,每一張都足夠震撼人心。據悉,此次攝影比賽分為三個版塊:人文、地理和自然,專業攝影師和業攝影師均可報名參加。
  • 福布斯生活|國家地理攝影冠軍儲衛民:用雙腳和鏡頭徵服世界
    這句話對於獨愛極地風光的攝影師儲衛民而言,同樣適用。「這些地方(險遠之地)更具挑戰,也充滿了更多拍到奇異天象、發現原創構圖的機會。」他這樣解釋。今年6月,他憑藉一張被他命名為《北極的冬天》的照片,拿下了2019美國國家地理旅行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詳情:王安石曾在《遊褒禪山記》中寫道:「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這句話對於獨愛極地風光的攝影師儲衛民而言,同樣適用。
  • 野性中國 跟隨攝影大師雨林探秘
    這僅是一次攝影訓練營嗎?當然不!     這不僅是一次有關野生物種的攝影訓練營,更是一次以你的鏡頭為媒介,在攝影大師的引領下,融入自然、觀察自然、記錄自然、感悟自然的精彩體驗。 我們領略什麼?     在我們的教程中,自然攝影大師們不僅讓您深度收穫影像記錄自然的高超技巧,還將指導您如何在雨林中尋找野生動物、面對野生動物,更包括偽裝、追蹤、辨別聲音、識別野生動植物等。最後,我們希望在所有精彩的體驗後,你不僅開始迷戀自然、熱愛自然,而且還學會保護自然!
  • 一張照片摘得4個世界著名大獎,攝影大師最動人的肖像作品!
    他帶著一袋衣服和相機開始旅行,帶著相機探索了這個國家。 .........................................................................
  • 美《國家地理》2010攝影大賽結果揭曉 超級雷暴圖獲獎
    據美宇航局科學家介紹,超級雷暴由中等強度的氣旋構成,這些氣旋其實是不斷旋轉的上升氣流,可以帶來狂風暴雨。全世界的職業與業餘攝影師向本次大賽提交了1.6萬件攝影作品,由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特約攝影師喬爾·薩爾託雷、史蒂芬·阿爾瓦雷茲和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資深攝影編輯薩蒂·昆雷爾擔任評委。
  • 美國國家地理的精彩紀實攝影作品,原來地球上還有這麼多神奇的地方
    (攝影 Hiroki Inoue/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城市組冠軍Ben Youssef儘管Ben Youssef人口眾多,但是在Marrakesh的街道之外,還有無比靜默和舒緩的地方。我翹首以盼,終於等到了攝影的最佳時機。
  • 09《國家地理》攝影大賽揭曉:加拿大螢火蟲派對
    英國《衛報》近日刊出了2009年度《國家地理》雜誌國際攝影大賽中的一些優秀的參賽作品。
  • 深圳中學生攝影作品 曾登上《中國國家地理》等權威雜誌
    《中國國家地理》官微以及多種期刊的攝影作品,都出自於一名中學生——紅嶺中學的周冠南之手。而真正產生濃厚興趣,是2016年暑假自己去了一趟廣州,那些風格獨特的古建築,讓他從此愛上了攝影。為了學習攝影,他開始去了解一些世界著名的攝影師,看他們的畫冊,從而構建起了自己的審美。再後來,他還會選擇看一些專業的理論書籍,例如美國紐約攝影協會、北京電影學院的攝影教材等,並結合自己的實際拍攝去摸索。周冠南經常與爸爸媽媽到各地旅行,這些旅行都成了他的創作之旅。
  • 攝影大師羅伯特·杜瓦諾:我拍的是我希望的生活
    在法國攝影界,羅伯特·杜瓦諾(Robert Doisneau 1912-1994),和布列松堪稱為一對並駕齊驅的大師。這兩人的攝影都以紀實為主,但風格卻迥然不同。布列松經常雲遊四海,作品比較深沉嚴肅,關心各地民族疾苦。杜瓦諾則一生只以他所居住的巴黎為創作基地,喜歡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抓取幽默風趣的瞬間。
  • 國家地理雜誌2018攝影大賽結果出爐 地球原來如此美(圖集)
    國家地理雜誌已經成為了攝影的代名詞,因為它總能為我們展現地球無與倫比的美。自然而然的,他們的攝影大賽在每年也是關注度頗高的盛事。下面我們挑選出了最精彩的參賽作品,相信你從未意識到我們的地球竟如此美。國家地理雜誌已經成為了攝影的代名詞,因為它總能為我們展現地球無與倫比的美。自然而然的,他們的攝影大賽在每年也是關注度頗高的盛事。
  • 一加攜手《國家地理》首次出版手機攝影特刊,用手機探索自然之美
    一加希望通過與《國家地理》的合作,探索手機攝影的可能性,向用戶展示手機也能拍出國家級地理大片。一加CEO劉作虎表示:「通過與國家地理的合作,我們希望能推動相機能力的極限邊界,國家地理的攝影師們實現了這個願景,我們非常高興能展示這一合作成果,也希望我們的用戶能對一加7 Pro的相機功能感到驚喜。」
  • 為《國家地理雜誌》當攝影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本很少有人了解圖片的力量,或是《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雖然在這本內頁精美的黃色邊框雜誌上,一張圖片就勝過千言萬語,卻難以捕捉這鏡頭背後的人。我們有幸採訪到StephenAlvarez,他從1995年起為《國家地理》工作(或者說,在這份工作中倖存至今)。當然了,他的工作經歷能輕而易舉地在任何一個「職業日」(CareerDay,學校舉辦的供學生了解各行各業工作的活動日)的演講中勝出。
  • 新青年 | 愛攝影、愛健身,他說唯有熱愛能抵歲月漫長
    曾獲第十八屆浙江省大學生多媒體大賽二等獎、2019年第十六屆學院獎秋季賽優秀獎、2019年《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高校賽區攝影大賽#夏天#主題獎冠軍。曾任校全媒體中心攝影部負責人。學運會開幕式彩排圖年輕愛冒險的他跟朋友爬過很多座杭州錢江新城的高樓,只為了那麼一張城市全景,在零下幾度的天氣挨凍數小時,扛三腳架和相機在道路天橋拍一張「車流軌跡」……因為攝影,袁梓航在大學參與了很多組織,也結交了諸多好友,他和朋友共同經營了一家攝影工作室,也經常一起扛著相機出門遊玩拍攝,走遍祖國大好河山,一些優秀的作品也獲得了攝影大賽的認可
  • 組圖:東湖「夢遊仙境」徵服國際大師
    連日來,東湖之畔,中外攝影大師們靈感迸發,就連東湖「原住民」小動物們似乎都在聆聽這一場世界級的藝術交響。為期5天的「遇見東湖·讀懂中國——國際攝影大師聚焦東湖」活動引起極大反響。10日,中外攝影藝術研討會對公眾開放的消息公布後,來自湖北攝影家協會、武漢攝影家協會的資深攝友紛紛聞訊趕來,有的加入東湖行拍攝隊伍,有的坐在東湖草地上拿著相機向大師請教。大師們究竟是運用怎樣的獨特視角,發掘出你所不知道的東湖之美呢?長江日報記者匯集連續三晚藝術研討會上攝影大師們的點評,進行綜合解讀。
  • ...2019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 重慶人儲衛民:「我一邊...
    「我的攝影裝備比較簡單,最常用的是索尼A7R3微單,抓拍人文風情的話,習慣用華為Mate20 X手機。與其說我是一名專職戶外攝影師,不如說我是嚮往自由的徒步者和旅行者。」 他小心翼翼取下背包,將其輕輕放於地面。這便是儲衛民,當下各大網站的熱搜人物——90後,重慶人,國家地理2019年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及城市組一等獎得主。
  • 90後攝影師儲衛民獲國家地理攝影大賽總冠軍
    90後攝影師儲衛民拿下國家地理攝影大賽總冠軍——  讓老外驚豔中國 讓城市看見星空◎武冰聰  零下20多攝氏度的氣溫裡,90後攝影師儲衛民扛著相機,獨自漫步在格陵蘭西部的烏佩納維克小鎮上,他想尋找一個更棒的角度,記錄下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北極圈內人們的生活場景。
  • 不遠萬裡赴開曼,我和大師面對面
    而我遠赴開曼,是為了參加一個水下攝影的workshop。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攝影的workshop,指導老師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大師David Doubilet。       當時我老師用很是「恨鐵不成鋼」的眼神看著我,「你趕緊躲我遠點,千萬別跟別人說你是我的學生,我跟你丟不起這個人,連杜比雷特都不知道,您這水下攝影是怎麼學的?」tongue       當然,從那時候起,我就記住了這個名字----David Doubilet,也陸陸續續看了他一些的攝影作品和國家地理上的文章,非常崇拜他。
  • 趙嘉「京東大師講堂」講座 講述旅行者的攝影書
    P&E2015將在4月17日到20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如期舉辦。P&E是目前國內外公認的亞洲最具權威的攝影器材博覽會,為世界三大國際影像展之一。    當然啦,本次P&E也會有一些小小的不同。19號上午10點-11點,在「京東大師講堂」邀請著名攝影師、暢銷攝影書作者、愛攝影工社創始人趙嘉與廣大攝影愛好者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