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用6年時間記錄到16種貓頭鷹,哪種是你的最愛

2021-01-09 自然使者

楊玉和

大大的眼睛、圓圓的臉盤、毛茸茸的身體加上時而呆萌、時而凌厲的表情,吸引眾多人的眼球,簡直帥呆了!這就是貓頭鷹。鴞形目中的鳥全都稱貓頭鷹,因形象與貓極其相似,故俗稱貓頭鷹。鳥友們愛稱其為「小貓」。它,擁有眾多的「粉絲」!我就是其中之一

世界上有多少種貓頭鷹?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貓頭鷹種類有249種。

中國有多少種貓頭鷹?在中國,目前有32種。

貓頭鷹是我喜愛觀察的動物之一。從2013年至今,我見到和記錄16種貓頭鷹,這次做一個回顧和總結。

一、倉鴞

是體長34-39釐米中型鴞類。廣泛分布於各大洲溫帶至熱帶地區。在國內僅見於雲南南部及西部地區。棲息於開闊原野、低山丘陵、農田村落等。夜行性,以捕食鼠類等為食。

上圖這隻倉鴞常年居住在泰國某寺廟屋頂一個佛龕樣裝飾內,距地面很高,遮風擋雨,如同它的房子一樣。只要到了那個寺院,站在地面向上望去就能找到它!

二、紅角鴞

這隻紅角鴞在大柳樹樹洞繁殖3隻幼崽。

我見到它時是在下午,它站在柳樹旁另一棵樹上,低頭望著我們,視角不錯。

是體長16-22釐米的小型鴞類,雌雄相似。

這種鴞類體型變化較大,分紅色、灰色型兩種類型。分布於東亞和東南亞,分布地區比較廣泛。常息棲於山地和平原闊葉林、混交林等林區綠地。

有時也在居民區附近活動。夜行性。主要以昆蟲、鼠類為食。

紅角鴞出巢後還不能飛翔、在樹枝上攀爬的幼紅角鴞。據說,有鳥友通過紅外線攝像觀察,成鳥晚上捕食蛾子之類的昆蟲給幼小的紅角鴞餵食。

這隻紅角鴞在樹上睡覺,等待很長時間它才睜了一下眼睛,我迅速地拍了下來。

常棲息於山地和平原闊葉林、混交林等林區綠地。

三、雪鴞

體長55-64釐米的大型鴞類。成年雄鳥整體白色近乎無斑紋;雌鳥具有較多深褐色斑紋。繁殖於環北極地帶,冬季在繁殖地以南越冬,我國新疆和東北北部草原、森林地區可見。夏季棲息於北極凍原帶、冰原苔原丘陵等地區。晝行性為主,冬季白天也活動覓食。主要以雪兔、鼠類、雉雞類為食。

在1月份的呼倫貝爾大草原,真是寒氣逼人,晚間最低溫度零下三十以下,白天最高氣溫也僅零下二十三度!在茫茫草原我們乘著越野車尋找雪鴞,一個上午沒見到它的蹤影。其間一輛越野車曾陷入雪坑,經過我們這輛車半個多小時的努力,才把它拖了出來。

那天中午,我們進入一個雪鴞領地時,發現了上圖這隻雄性雪鴞。它好像巡視觀察我們似的,繞我們飛行。

雪鴞潔白的羽毛、優雅的飛行姿態令人著迷!

於是,我們是不停地按快門。拍攝、再拍攝,大家興奮得都忘記身處嚴寒!

四、毛腿魚鴞

在夜晚,毛腿魚鴞悄悄無聲息地飛到溪水旁的樹上,藉助微弱的燈光才發現它的到來。

體長50-58釐米的大型鴞類,雌雄相似。分布於俄羅斯遠東地區、庫頁島、北海道等地區,我國東北據說有分布。為罕見留鳥。

它在樹上停留一會,飛下來落在溪水旁。

它在水中捉到一條魚,吞了下去。然後,又捉到一條魚。我們的快門聲引起它的注意,它狠狠地盯了我們這個方向一眼,抓著魚快速飛去!

上面這幅照片入選「2018年第二屆INPA國際自然攝影公益年賽」TOP20決賽作品名單,參加CBD(2018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大會,2018年11月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開),在為期13天的CBD大會主會場進行展出。

它帶著捉到的一條魚飛去,它是把魚帶給另一隻毛腿魚鴞嗎?

常息棲於低山闊葉林、混交林和山腳林地邊緣的溪流、河谷等生境中。夜行性,主要以魚類為食,有時也捕食蝦類、蛙類等生物。

五、褐魚鴞

體長58-63釐米的大型鴞類,雄雌相似。分布於南亞、東南亞等地區。國內見於東南、西南地區,為罕見留鳥。常棲息於水源附近的森林中。夜行性為主,有時下午亦出現覓食。主要魚類、蛙類為食,有時捕捉鳥類、蜥蜴、昆蟲等。

上圖這隻褐魚鴞隱藏在茂密的樹枝上休息,我們乘坐的遊覽車司機發現了它!可惜,按照斯裡蘭卡野生動物國家公園規定,遊客不許下車!我只能在車上透過樹枝間隙拍下褐魚鴞這雙警惕的大眼睛!

六、點斑林鴞

主要分布於中美洲的大型林鴞。在東南亞也有部分分布。息棲於茂密森林中。

我在泰國溪畔雅國家公園見到上圖這隻林鴞。由於是在下午,它靜靜地站在高大樹枝上,好長時間都沒有移動。但是,睜著大大的眼睛似乎表明它不是在睡覺?

七、長尾林鴞

體長45-54釐米的大型林鴞,雌雄相似。廣泛分布於歐洲大陸北部。我國見於東北至華北北部及新疆極北部。常常棲息於森林中,偶見於林緣次生林。夜行性,主要以鼠類為食,亦捕食小型鳥類及蛙類昆蟲等。

拍攝長尾林鴞很讓人遺憾!

在見到上圖這隻長尾林鴞前,我曾遇到一隻非常近的長尾林鴞。可惜,我錯誤領會朋友的示意,關注一隻北朱雀而沒拍下那隻長尾林鴞。後來見到這隻長尾林鴞,它離我們太遠了,只能拍下留個記憶!

八、烏林鴞

體長56-65釐米的大型鴞類,雄雌相似。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北部及北美洲北部。國內見於東北北部及新疆極北部。常息棲於原始針葉林、落葉松、白樺為主的針闊混交林,是留鳥。主要以小型嚙齒類動物為食,有時亦捕食鳥類及蛙類等。

上圖這隻烏林鴞是在烏爾旗汗林區黃昏的時候遇到的,它在全神貫注地尋找草甸子的老鼠,我在很近的距離把它拍了下來。

上面這三張圖中的烏林鴞是我們在烏爾旗汗森林中尋找三趾啄木鳥遇到。它在積雪的密林中穿行,在樹枝上落下休息,再次飛行在草甸子上空,大約在尋找食物。

上圖這隻烏林鴞在草甸子上覓食,飛行一段後,準備落在木樁上,它的動作舒展,看是笨拙的飛行姿勢,落樁時卻顯得輕盈而又有力!

九、猛鴞

體長34-40釐米的中型鴞類,雄雌相似。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國內見於新疆西北部和東北北部,為留鳥或冬候鳥。常息棲於原始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等林區。晝行性為主,主要以小型齧齒性動物為食,也捕食小型鳥類及其它動物。

奇怪的是,在它們的棲息地,深秋和冬季才能見到猛鴞。其它季節它們到哪裡去了呢?遷徙嗎?遷徙到哪裡?資料上未見論述。林區鳥導說,猛鴞其它季節其實也在這個森林裡,但是它們害怕和躲避大?

據說大見到猛鴞就攻擊,猛鴞打不過大,只有任其宰割。鳥導說只有深秋到冬季,大南方遷徙離開北方後,猛鴞才敢在森林裡出來,自由覓食。這個說法很有意思,希望有一天能夠得到有關研究驗證。

十、領鵂鶹

體長14-16釐米的小型鴞類(只有麻雀大小),雄雌相似。

分布於東南亞、南亞、東亞等地。國內見於包括臺灣的華南、華中、東南、西南等地區。

晝行性為主,以昆蟲、小型鳥類為食,亦捕食蜥蜴鼠類等。

雄性領鵂鶹叼著蜥蜴給雌鳥餵食。

常息棲於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帶。

十一. 斑頭鵂鶹

體長20-26釐米的小型鴞類,雄雌相似。分布於南亞、東南亞、東亞等地區。國內分布包括海南在內的華南、華中、東南、西南等地區,最北至華北東北,留鳥。常棲息於多種林區及林緣地帶,有時活動於村寨附近。晝行性為主,主要以昆蟲為食,亦捕食小型鳥類,蜥蜴、鼠類等。

2014年清明,我和鳥友到洋縣拍鳥。那時華英老師陪我們開車出行,帶我們野外找鳥拍攝。那天,經過一個上午野外拍攝在返回住地路上,華英老師突然要求停車,他說有一隻斑頭鵂鶹在不遠處的樹上,就是這隻鳥!這是我們第一次見到斑頭鵂鶹,真佩服華英老師精湛的觀鳥技術和敬業精神!

上圖這隻斑頭鵂鶹是在野外觀鳥棚拍的。野生鳥兒到棚前來是因為這裡有它們喜愛的食物。不明白斑頭鵂鶹到這幹什麼?過了一年,也就是2018年10月,一位鳥友也在這個野外觀鳥棚拍鳥,她說見到斑頭鵂鶹攻擊紅腹錦雞,我才恍然大悟!這個體長僅20多釐米的貓頭鷹居然要抓比它體積大一倍多的紅腹錦雞,如果不是熟悉的鳥友親眼所見,我簡直不敢相信!

十二、橫斑腹小鴞

雌雄相似,體長19-22釐米的小型鴞類。分布東南亞、南亞等地區。國內於雲南、西藏極邊緣區域罕見留鳥。常棲息於低山丘陵、平原、農田村寨等地。以昆蟲為食,有時也捕食鼠類、蜥蜴、小鳥等。

樹洞裡休息的橫斑腹小鴞

其實,這個樹洞裡有2隻橫斑腹小鴞在休息。我們的快門聲驚動了另一隻橫斑腹小鴞,它在洞口觀望後,把上面這隻小鴞推出樹洞飛到樹上,它站在洞口,好奇地看著我們這些拍攝的人。

十三. 縱紋腹小鴞

分布廣泛貓頭鷹。體長20-26釐米,常棲息於低山丘陵、草原、平原森林荒漠半荒漠的多是山區等地帶,有時亦活動於村寨、農田附近。

這隻小鴞我們見到它時,它站立在電線上,陽光照耀下挺有精神。

叼著一隻老鼠,夜間覓食的縱紋腹小鴞。攝於北京延慶野鴨湖。

白天在山崖上休息的縱紋腹小鴞。

飛行中的縱紋腹小鴞。

晝行性為主,多在黃昏活動。

十四. 北鷹鴞

體長約30釐米的中型鴞類,雌雄相似。繁殖於東亞北部,越冬可至大小巽他群島。在國內東北東南部、華北東部及華東北部地區為夏候鳥,於華南南部及華南東北部為冬候鳥,於臺灣為留鳥。

常常棲息於中低海拔多種林區及果園等地帶,尤其喜歡林中河谷。夜行性為主主要以鼠類昆蟲為食,亦捕食小型鳥類、蛙類等。

2016年,一對北鷹鴞在北京頤和園一個樹洞裡產卵繁殖。它們的到來引起北京鳥友和自然愛好者的轟動,許多人來觀賞和拍攝。不幸的是,後來聽說北鷹鴞幼崽被偷盜,北鷹鴞幼崽丟失後來也不知所蹤。大家議論紛紛,認為保衛工作嚴格的頤和園出現這樣的事,要問個為什麼!

但是過了很久,至今也沒有什麼結果。

十五. 長耳鴞

體長33-40釐米的中等鴞類,雌雄相似。這是廣泛分布於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的貓頭鷹。國內新疆西北部為留鳥。長江以北大部地區為夏候鳥或留鳥,在繁殖以南地區為冬候鳥。常常棲息於各種森林地帶,或稀疏樹林、農田附近。夜行性為主,主要以鼠類為食。

北京的鳥友對於長耳鴞並不陌生。很早天壇就有長耳鴞在松樹上休息,晚間覓食。它們秋冬來到天壇,春季離開。但在幾年前,天壇的長耳鴞不見了蹤影。

2013年秋季開始,年年有長耳鴞來到南海子公園,它們晚間覓食,白天在樹枝上休息。由於某些人的不良行為,往往沒過多久長耳鴞就不見了,不知去哪裡,連續幾年都是這樣。

上圖這幾隻長耳鴞是在吉林省扶餘縣一個小村鎮發現的。當時我在拍攝樹上的紅隼。老鄉告訴我有貓頭鷹拍不拍啊?按照他們的指點,一個住戶旁有5隻長耳鴞。拍攝中我才發現,不遠處有個糧庫,裡面存儲著大量的糧食,估計是糧庫裡的老鼠把長耳鴞吸引到這裡來的。

十六. 短耳鴞

體長35-40釐米的中型鴞類,雌雄相似。短耳鴞廣泛分布於除了大洋洲以外的世界各大洲。

國內繁殖於東北北部,包括臺灣、海南在內大多數地區是冬候鳥。常息棲於低山、丘陵、苔原、沼澤等生境,尤其喜好開闊的平原草地,主要在晨昏活動,以鼠類為主要食物。

上圖這幾隻短耳鴞拍攝於北京密雲不老屯。那時,不老屯猛禽積聚,短耳鴞也有好幾隻。由於它們黃昏才出來覓食,拍到它們不容易。鳥運好的鳥友,拍到很漂亮的短耳鴞影像,令人羨慕。

儘管已經記錄到16種鴞類了,但感覺還有許多不知道的知識需要學習。有些鴞類如雕鴞、褐林鴞、四川林鴞等,我還沒見過,爭取有機會見到它們,觀察它們的生活方式,留下它們生動的影像。

觀察、記錄貓頭鷹們的活動很有趣味。要注意的是,觀察這些鴞類要遵守鳥類觀察攝影規則,注意尊重貓頭鷹的生活習性。鴞類多數是夜行性動物,拍攝它們應該養成良好的微光攝影技巧,儘量不打擾它們生活。白天,鴞類多數處於休息狀態,靜悄悄地觀察,力求拍攝到它們睜眼的瞬間就夠了,千萬不要使用極端有害的方法觀察拍照!

延伸閱讀:

貓頭鷹的生活範圍非常廣泛,有的還喜歡在人類居住地周圍安營紮寨。例如:雪鴞冬季從寒冷的北極、西伯利亞到我國內蒙古越冬,會在一些草灘上生活;長尾林鴞顧名思義,在林區常見;雕鴞則喜歡一些光禿禿的石頭山;草梟生活在一些草地、蘆葦叢等;常見的縱紋腹小鴞在人類居住地附近有時會見到它們的蹤跡。

大家熟悉的樹上的貓頭鷹,比如長耳鴞,東方角鴞等,喜歡躲在樹上,由於枝葉遮擋,白天很難找尋。在秦嶺地區以及臺灣、日本的一些漁鴞,它們是生活在水邊的大型貓頭鷹,魚是它們的最愛,這點和喵星人有相似之處。

在許多環境下,老鼠是貓頭鷹最愛的食物。所以,自然環境中經常見到貓頭鷹叼著老鼠的形象。貓頭鷹對環境最突出的貢獻,就是幫助人類控制鼠患。人們用滅鼠藥控制鼠患,效果有限,往往會誤傷其它鳥類。現在,一些農場放置大量貓頭鷹的巢箱,解決了鼠患問題又減少了藥物對環境的影響。

其實,貓頭鷹的食物種類很多,大型昆蟲,是小型貓頭鷹的主食;松鼠,刺蝟,兔類和蝙蝠等小獸是一些大型鴞的開胃大餐!還有蜥蜴,蛙和小鳥,魚類,也是它們食譜中的一部分!

貓頭鷹作為是頂級捕獵者,對維護生態平衡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由於棲息地減少,農藥,鼠藥毒害,人為的捕捉馴養等等,使它們的數量正在減少。如果失去這個種群,未來會影響到整個生態系統,影響到人類的生活。

個人簡介:

職業醫生,業餘攝影愛好者及野生生物愛好者。

相關焦點

  • 英業餘攝影師拍到貓頭鷹「行進」滑稽照片(組圖)
    原標題:英業餘攝影師拍到貓頭鷹「行進」滑稽照片【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1日報導,5月底,在英國羅斯森代爾山谷的肖福思採石場,55歲的業餘攝影師丹尼斯•格林伍德(DennisGreenwood)用鏡頭捕捉到一隻正在「行進」的貓頭鷹,畫面十分滑稽,讓人忍俊不禁。
  • 面對攝影師的鏡頭,英國一隻貓頭鷹打了一個長長的哈欠
    根據英國SWNS通訊社報導,一名攝影師拍到了一張非常有趣的照片。打哈欠的貓頭鷹照片的主角是一隻貓頭鷹,它在英國布裡靈頓保護區散步時打了一個哈欠,這個場面剛好被攝影師拍到。這位名叫韋恩·哈文哈德的攝影師來自諾森伯利亞的貝靈頓,他說對自己這張照片相當滿意,並補充說,由於長耳貓頭鷹的生活習慣難以捉摸,所以光是拍攝到這種鳥類就實屬幸運。53歲的哈文哈德對媒體表示:「能夠拍到這樣的照片真的太棒了。」哈文哈德估計這隻幼鳥還不大,因此對自己的出現完全不緊張。哈文哈德說:「我匍匐著向它靠近,並四處移動,用不同的角度拍照。
  • 攝影師以慢快門 捕捉貓頭鷹轉頭的瞬間
    英國攝影師Miles Herbert擅長拍攝野生動物,例如青蛙、鳥類,還有之前介紹過的巢鼠。最近,他在拍攝貓頭鷹時,就成功捕捉到貓頭鷹旋轉頭部,有如電鑽的畫面,非常有趣。貓頭鷹旋轉頭部的瞬間  攝影師表示,照片攝於英格蘭Hampshire郡的Fritham村,當時他身處在樹下,由於光線較暗所以開啟了慢快門拍攝貓頭鷹,怎料貓頭鷹突然旋轉頭部,看起來就像個電鑽,讓他感到很有趣。
  • 這16種人格特質,你屬於哪種?
    這16種人格特質,你屬於哪種?卡特爾的研究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R.B.Catl)受阿爾波特的影響,從1946年開始研究性格特質的分類。他認為特質是建造性格的磚頭,並將性格特徵區分為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表面特質是指從外部可以觀察到的成串的關聯著的行為反應,它只能說明現象,並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 小時候上學「最愛吃」的糖果,價格便宜味道好,你的最愛是哪種?
    小時候上學「最愛吃」的糖果,價格便宜味道好,你的最愛是哪種?,價格便宜味道還好,你的最愛是哪種呢?首先第1種就是這個粘牙糖,對於這個粘牙糖來說,在當時可以說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糖果了,最重要的是它不僅好吃,其實它的價格也是特別便宜的,因為只要一毛錢就能夠買上10根的粘牙糖,雖然說是長條形狀的沒多少,但是因為它的顏色是五顏六色的,所以說也是吸引到了很多的小朋友,而且就這樣的這樣的一個粘牙糖吃起來也真的是特別的香。
  • 愛寵物之浩宇:萌寵之黑夜中的獵手貓頭鷹,你知道多少呢
    愛寵物之浩宇:萌寵之黑夜中的獵手貓頭鷹,你知道多少呢文/愛寵物之浩宇哈嘍,小夥伴們,這裡是你們的朋友小編愛寵物之浩宇,如果你是第一次見到我,記得一定要點擊關注哦,這樣可以賜給小編愛寵物之浩宇更多的力量哦。好了,閒話不多說,我們進入正題吧。
  • 比小貓頭鷹更可愛的,是中國最小的貓頭鷹
    比小貓頭鷹更可愛的,是中國最小的貓頭鷹 2020-12-30 1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被誤解的貓頭鷹 陝西有11種貓頭鷹
    貓頭鷹因形似鷹,頭部像貓故而得名,在秦嶺地區分布著11種貓頭鷹。在莎士比亞的《尤利烏斯·凱撒》和《麥克白斯》中貓頭鷹的叫聲預示著死亡;而在《愛的徒勞》中,貓頭鷹卻是歡樂的象徵。貓頭鷹更是長野冬奧會的吉祥物,貓頭鷹到底是怎麼樣的鳥呢?  眼睛大卻是色盲  貓頭鷹是在全世界分布最廣的鳥類之一。
  • 一隻貓頭鷹在面對攝影師時,不斷地朝鏡頭賣萌微笑,樣子還很撩人
    或許是受到了電影和動畫片的影響,貓頭鷹給我們腦海中的映像則是非常成熟冷靜的動物,以為它們只會晚上的時候出來,白天是看不到它的。但事實卻並不是這樣,貓頭鷹的生活習慣其實是根據自己捕捉獵物的作息時間相關的,小鳥、老鼠、蛇、蜥蜴、兔子等哺乳類動物都是它們的食物。
  • 十八種貓頭鷹的表情
    所以我來滿足大家的願望,18種不同貓頭鷹的表情將會展示在你的面前。長耳鴞 – 在北美,歐洲和亞洲的大部分地區可以找到,它們喜歡居住在其他鳥類遺棄的巢穴內,比如鷹、烏鴉或者喜鵲。穀倉貓頭鷹 – 那心形的臉是穀倉貓頭鷹最顯著的特徵,它是貓頭鷹中分布最為廣泛的種類之一。所以也難怪,它有20多種名字,比如鬼鴞,死亡貓頭鷹等,這些名字都不怎麼吉利,因為它張得實在有點慎人!
  • 3種貓頭鷹的手工教程,從簡單到難,從兒童到成人,都那麼可愛
    哈咯,大家好,你們喜歡貓頭鷹嗎?貓頭鷹憑藉可愛呆萌的外形,越來越受大家歡迎了,關於的貓頭鷹的各種飾品是越來越多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款貓頭鷹的編織,有編繩的、鉤織的,有平面的,也有立體的!看看你更喜歡哪一個吧!
  • 人的睡眠時間大致分為三種類型,看一下你是屬於哪種類型
    把人的睡眠時間分為三種類型,一個是雲雀,還有一個是蜂鳥,最後一個是貓頭鷹,你是屬於哪一類呢?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天不亮就迫不及待的跳下床,並精神飽滿的投入到一天的工作當中,我們常常把這類人稱作為雲雀,而另一種人就要接近中午就開始甦醒,但是到了晚上就開始生龍活虎,很多靈感和創意在晚上都會油然而生,我們把這類人比作是貓頭鷹,所以說根據每個人食物中的不同,我們把人群更為細緻的分為三種類型。
  • 攝影師專訪|孫宓宓——她用相機記錄夏天的風吹過
    嚴選菌帶大家認識了很多女攝影師,而孫宓宓像風中勁草,溫柔/細膩/獨立/自由。笑顏如花的孫宓宓「敢」——在於奮力突破上海獨立女攝孫宓宓,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從業,工作多年後因為熱愛攝影,毅然辭職轉行成為一名全職人像攝影師。她從大學開始就非常熱愛攝影,目前業餘攝影9年、全職攝影2年。
  • 貓頭鷹:哼,說誰臉圓呢,我看你臉最圓
    為了給所有「國鴞」做個大清單,我們根據它們的樣貌和習性特點,將它們劃分為6大門派:典型派、巨型派、迷你派、妖魅派、軟萌派、英俊派。但是貓頭鷹實在太多了,一篇文章都放不下,所以這次我們分兩篇講,本文只有前三大門派。接下來,盡情「吸貓頭鷹」吧!
  • 是科學的記錄,也是愛的表達
    因為對土地的熱愛,是愛國主義最原始的力量;對這般美好事物的共同情感和記憶,亦能塑造民族的性格。     回來說中國。我們愛這土地愛得深沉,並不止於愛土地本身。我們熱愛的是大江大河,是花鳥魚蟲,是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 世界上最小的貓頭鷹——姬鴞
    世界上最小的貓頭鷹——姬鴞 到了冬天,它們就要往南飛,飛到墨西哥的南部去過冬,要等來年春天才回來這裡。 姬鴞是世界上最小最輕的貓頭鷹,所以,它們迷你又可愛。 姬鴞小到什麼程度呢?平均來說,姬鴞的大小只有12-15釐米,體重不超過40克。就跟我們常見的麻雀差不多大小。完全可以放在你的掌心。 姬鴞的美,不止它們迷你的圓溜溜的可愛身形。在我看來,它們的臉也很漂亮。
  • 這種最小的貓頭鷹生活在武漢,已確認!
    說起貓頭鷹,不少人的腦海裡一般會浮現出這樣一種形象:大大的眼睛、圓圓的臉盤、毛茸茸的身體加上時而呆萌、時而凌厲的表情。事實上,鴞[xiāo]形目中的鳥全都稱貓頭鷹,因形象與貓極其相似,故俗稱貓頭鷹。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有200多種貓頭鷹。有一種很特別的貓頭鷹,最近在武漢被人錄了像。
  • 被誤解的貓頭鷹,貓頭鷹是全世界分布最廣的鳥類之一
    我國民間常把貓頭鷹當作「不祥之鳥」,古書中還把它稱之為怪鴟(chī)、鬼車、魑(chī)魂,當作厄運和死亡的象徵。貓頭鷹因形似鷹,頭部像貓故而得名,在秦嶺地區分布著11種貓頭鷹。在莎士比亞的《尤利烏斯·凱撒》和《麥克白斯》中貓頭鷹的叫聲預示著死亡;而在《愛的徒勞》中,貓頭鷹卻是歡樂的象徵。貓頭鷹更是長野冬奧會的吉祥物,貓頭鷹到底是怎麼樣的鳥呢?
  • 史前恐怖貓頭鷹,能用利爪殺死孩子!
    史前恐怖貓頭鷹,能用利爪殺死孩子!貓頭鷹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在我們的印象中,它們總是夜間出沒,以老鼠為食。其實在貓頭鷹家族中有很多狠角色,最大最兇猛的貓頭鷹曾經稱霸古巴,成為最可怕的頂級掠食者!圖註:古巴硬毛鼠,圖片來自網絡圖註:古巴鱷,圖片來自網絡其實就在幾千年前,古巴島上還生活著一種巨大兇猛的貓頭鷹,它就是古巴巨鴞。
  • 十月新番裡出現「5種」史萊姆,酸液、清潔、腐蝕你最愛哪種?
    說起史萊姆,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是萌王,不過這次要給大家說的並不是萌王利姆露姥爺,而是十月新番裡《被神撿到的男人》,這部動畫圍繞男主龍馬轉生到異世界展開,因為他養了很多史萊姆,因此被稱為史萊姆養殖戶;在動畫第一集就出現了五種史萊姆,不知小夥伴們最喜歡哪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