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鳴謝:無界探險 長安小五 提供資料圖文參考
一小撮惡勢力 手繪變遷圖
說到羅布泊
網民的 :地球之耳,外星人,平行宇宙,彭加木&雙魚玉佩,樓蘭(美女)
戶外的:試驗基地,雅丹,各種泉,餘公趙公墓,鹽鹼沼澤,沙漠,樓蘭
考古的:羅布人,小河墓地,太陽墓地,海頭古城......樓蘭
物探的:石油,小河墓地,各種古城......樓蘭
百度羅布泊,各種段子手編的稀奇古怪傳聞比比皆是,好在無論怎麼編,卻還是不會少了樓蘭。
仿佛樓蘭就是羅布泊歷史的一切,實際上呢?
這裡嘗試儘量簡單的從頭說起
羅布泊的神秘源於歷史數次斷檔,我們是玩戶外的,去過到過,試圖用所讀、所見所聞去描述所知的那一切,非學術,歡迎探討
1
史前羅布泊?兩個字頭的誕生
▼
▲夏商周時代
大事記
4000年前 羅布泊誕生了2個部落玩家,一個從塔漠遷徙過來的小河氏族,一個太陽氏族
塔裡木盆地東緣的羅布泊,生在了塔裡木河的尾閭,他有南北2個大的分支
北部水量大的為孔雀河,最後形成了古書上說的孔雀海(羅布泊)
南部較小的為原住民所說的伊列克河,向東形成了喀拉庫順湖。
這兩個湖是否相連充滿著各種猜測,我比較同意其中一種說法,那就是水大的時候相連,水小的時候又分開來。
但毫無疑問,是湖水賦予了羅布泊這幾千年生命的鮮活。
起源於歐洲的古提人,從歐亞草原遷徙到天山後開始分化,一支到了塔裡木盆地和羅布泊地區,這就是羅布泊人的祖先;另一支到了巴裡坤草原,過著遊牧生活,這就是月氏人的祖先,他們說著有歐洲甲骨文之稱的吐火羅語,有著歐洲人的形態特徵-英國語言學家亨寧的遺作《歷史上最初的印歐人》。
在羅布泊,生成了2個氏族:小河氏族和太陽氏族,他們是羅布泊地區最早的玩家,分布在孔雀河分支流域附近。
▲剛發現太陽墓地時候的樣子
小河氏族和太陽氏族(姑且這麼叫)他們都有差不多4000年的歷史,但肯定不是一波兒人,因為墓葬規制完全不同。
▲太陽墓地近期的樣子-2017.4老男孩
▲小河最早的樣子,博物館小河墓地剖面圖,最下面的年份最早,尚未發掘完
▲小河墓地主墓葬區殘留,船形棺已經考古集中清理走了-2017.4老男孩
關於小河墓地,可以點這裡回顧歷史帖子
他們是羅布泊地區最早的文明,我們把時間往後撥1700年左右,這段時間無史可考
2
開始有所記載,羅布泊開始繁榮
▼先秦-西漢
▲
年份大事記有三:
公元前200年左右 樓蘭建國了,在孔雀河北岸,臣服於月氏
公元前100年 月氏被匈奴辦了,樓蘭又臣服於匈奴
公元前110年 漢武帝開始制霸西域,揍了一次樓蘭但沒有效果
小河和太陽兩個村落氏族就如同人類演變一樣從小變大,部落變成了國。
這兩個部落誰變成了樓蘭,誰變成了墨山國我們不得而知,但大致人種是一樣的
早在公元100年前,羅馬人就明確知道東方有個樓蘭。
那個時候我們是漢武雄風正當年,開始經略西域,樓蘭,在漢匈大戰中充當著墊腳布和牆頭草的悲催角色。
此地,才是《漢書》甚至幾百年後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所說的老樓蘭所在,即孔雀河北岸的那個圓城,而不是現在人們常說的那個三間房的樓蘭遺址,那是幾百年後的事情了。
▲老樓蘭-鹹水泉城(300米直徑圓城)和北2km同期墓葬坑遺蹟-2017.4老男孩
這個時候的樓蘭就幹兩個事情:
一、充當著民間早就有的絲綢之路中轉站,在漢那個時候,這是唯一的道,他是中間點,誰也逃不開他。
二、一會兒跟匈奴好,一會兒跟漢軍好,擺來擺去,對大漢來說,叔能忍嬸兒不可忍!
此時,漢武帝大舅哥李廣利已經打到了大宛(烏茲別克斯坦),整個西域基本都在囊中,不算統治,只是經略。
位於現今輪臺地區的西域長史府(最高統治機構)幾十年後也就出爐了。
樓蘭的代價要來了。
▲墨山國都城和貴族墓地遺存-2015.10老男孩
3
開始走向鼎盛,危機顯現
▼西漢末-三國兩晉南北朝
▲
大事記一堆:
公元前80年左右 漢武帝兒子昭帝遣傅介子殺樓蘭王
公元前70年 樓蘭納投名狀建新樓蘭改國號鄯善(國都為扜泥城,方形城),請漢軍在今天的米蘭鎮屯兵農墾,建伊循城
孔雀河支流注濱河旁邊多了一個注濱河城(國)
公元200年左右 東漢 塔裡木河改道,樓蘭向天朝請兵治水自救,危機開始
公元400年 東晉高僧法顯取經過樓蘭,所見樓蘭已經衰敗
公元450年 五胡亂華後,北方十六國幾乎都打過樓蘭,北魏完成最後一擊KO
漢武帝兒子昭帝要出這口氣了,霍師傅(霍光)於是遣傅介子去殺樓蘭王以儆效尤震懾整個西域,誰當牆頭草,誰就這個結果。
傅介子不負眾望,把樓蘭王的頭帶回長安示眾,樓蘭在天朝的質子回去當了王位,納了投名狀,內容有二:
其一是往南搬家把城修成方形的,改國名為鄯善(不是現在的鄯善縣),國都叫扜泥城,這個方形的樓蘭,就是斯文赫定發現的那個震驚世界的新樓蘭。
其二,在樓蘭國土面積的西南-現今的米蘭建立伊循城,讓漢軍來開墾吞兵。
這忠心,日月可鑑乎?
▲米蘭古城遺蹟包含了伊循城,周邊的漢代農墾痕跡清晰可見
納完投名狀,天朝加持,絲路貿易繁榮空前,此時的羅布泊是熱鬧的,玩家非常多
墨山國下面多了一個注濱河城,方形的,魏晉時期的
國力開始強盛,整個羅布泊盆地都他說了算,這還不說,觸角向西延伸,納了且末國,吞了精絕國(你沒看錯,就是鬼吹燈說的那個)
「斯坦因在樓蘭城發現的一件魏晉時期的木簡載「……今為住人買採四千三百二十六匹」。斯坦因據此推斷,樓蘭運轉絲織品的數量巨大。有「可觀的人口」和較為發達的農業經濟。考古學家還從出土的佉盧文解讀出樓蘭人採用的度量衡是希臘制,由此推斷樓蘭必於希臘羅馬人有直接的貿易關係。可以這麼說,當年樓蘭在西域,就像今天的香港、上海、新加坡,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
巔峰時期的樓蘭,人口過萬,這在那個時代的西域,儼然一個貿易大國。
▲鄯善-新樓蘭復原,顫抖一下吧
城邊上有港口(土垠,漢成為居盧倉)往來貨物運輸,西南有海頭古城和其障城抵禦吐蕃羌人的威脅,這麼個陣仗,還有兩漢魏晉的扶持,能不火嗎?
▲樓蘭東部的漢代港口-居盧倉(土垠)散落的東漢五銖錢-2017.4老男孩
▲樓蘭鄯善東部的障城,斯坦因編號LE城,拱衛用途-2017.4老男孩
他西南的海頭古城,並不是始於東晉,現存殘留城牆至少有2段擴建增高,和新樓蘭時代相差不會太遠,不是個替換更迭的關係,只是東晉時期這裡是西域長史府而已,李柏當過長官。
▲海頭古城,斯坦因編號LK,魏晉時期的西域長史府,樓蘭的南部牽制-2017.4老男孩
關於海頭古城,可以點這裡回顧歷史帖子
然而,花好月圓不常在呀
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西晉後,中原亂套了,東晉已經偏安南方,五胡亂中原的南北大分裂開始了,中原陷入軍閥混戰和頻繁的朝代更迭,沒有人再去關心西域的事情了,鞭長莫及。
五胡十六國近點的那些各種國,輪著揍新樓蘭鄯善,索要藍眼睛美女和貢品,勒索的一茬茬的換,樓蘭也是不停的搖擺臣服於各個國家。
但,他還是那個樓蘭。
史書記載,北魏5000精兵伐鄯善,實行郡縣制,徵稅,樓蘭國王族體質名存實亡,老百姓無恙,樓蘭人並沒有滅,還在延續。
天大的問題終於還是來了,滅頂之災
塔裡木河再次自然改道,支流孔雀河流量減少了,這在漢朝時期已經發生過一次,彼時,還有天朝遣兵幫忙疏通河道。
此時,天下大亂,沒有了水,生命會永遠失去,羅布泊的子民,何去何從?
向西南遷徙,是樓蘭後裔羅布泊人唯一的出路。
▲長寬都是240米左右的方形注濱河城,面積相當大了-2017.4老男孩
▲注濱河城的遺存,西域漢到魏晉時期精美的陶片很少,這裡讓人大開眼界-2017.4老男孩
注濱河古城的全景和散落的陶片,看到那條大長腿了嗎,藝術創作來源於生活,羅布泊曾經有著塔裡木虎,有鳥,有鹿……曾經,她是天堂,是一個美麗而的神秘千島湖。
4
樓蘭消亡,吐蕃的北進
▼隋唐到末年
▲
大事記:
公元640年天下再次一統,唐在西域設立安西都護府,重掌塔裡木盆地和羅布泊
唐初,新的絲綢之路伊吾道(瓜州-哈密)正式開通,新的玉門關,不用再走樓蘭進西域了
公元650年左右,玄奘東歸路過鄯善(樓蘭),城郭雖在,人跡已無
公元760年左右,安史之亂,天朝虛弱,吐蕃(藏人)趁機北進,控制西域,文化融合
史書可考,唐朝末年,樓蘭地區成為唐朝和吐蕃的戰場交戰地區,開始互相推塔
公元1010年,喀拉汗王朝東徵橫掃于闐繼續向東,伊斯蘭教取代西域佛教地位
絲綢之路中道經營了600年,所有的官道往來都過樓蘭,在唐代發生了改變。
新的官道可以從瓜州到哈密直通,危險係數和效率更高,樓蘭失去了商業中轉站的存在價值。
▲最上面的(瓜州-哈密)即為伊吾道,其實挺繞路的
此時的樓蘭國,不論新的還是老的樓蘭,都已經不復存在,孔雀河水量進一步退縮,城郭已經廢棄,樓蘭子民羅布人開始向南遷徙找水求生,化整為零分散到廣袤的羅布泊的各個河邊,有一部分人去了如今的米蘭附近。
▲玄奘東歸走的于闐南道,經過鄯善樓蘭廢墟
米蘭旁邊的樓蘭城邦伊循城,在吐蕃勢力北進後被改成了軍事用途,這裡的樓蘭人和漢族人開始和吐蕃融合
你以為吐蕃只侵佔了伊循?那就錯了,南疆一堆的城都拿下了,包括了玄奘筆下的吐火羅國,城都改成了軍事用途。為什麼要改軍事用途呢?因為翻崑崙山克裡雅古道進新疆太費勁了,有個緩衝區補給站把兵線往前推總是好的,這是王者榮耀推兵線的標準打法啊。
▲且末西北邊的吐火羅國的一個城,就被吐蕃弄成了要塞,密密麻麻的駐軍房間
▲新樓蘭佛塔-2017.4老男孩
▲三間房西側的民宅-2017.4老男孩
▲俯瞰扜泥城(新樓蘭),斯坦因編號LA-2017.4老男孩
關於鄯善樓蘭,可以點這裡回顧歷史帖子
一邊是大廈將傾的唐朝,一邊是得寸進尺的吐蕃,兩者終於在羅布泊的樓蘭地區爆發了戰爭,樓蘭中道成為交戰戰場,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作為樓蘭後裔的羅布人此時早已背井離鄉,往西南尋找新的生地。
5
樓蘭消失了,咋來的羅布大城?
▼五代十國和宋朝跟西域關係幾乎沒有,這裡不提,直接到蒙元
▲
大事記:
蒙古鐵騎已經到歐洲了,各種汗國遍布歐亞,西域已經是版圖中的內部事情
13世紀,有個叫馬可波羅(不是瓷磚!)的路過這裡,幾次尋找傳說中的樓蘭未果,足見當時的人們已經不知道樓蘭在哪兒了,消失了;但他描述了他見到的一個生機勃勃的羅布大城
公元前100年羅馬就知道東方有個遠親叫樓蘭,你說馬可波羅能不知道嗎?
他必然是知道的,他借道若羌往東朝聖,幾次尋找樓蘭未果,說明了什麼,那裡已經荒蕪了,後人已經不知道樓蘭的所在了,消失了。
可是,他提到了一個羅布大城,他不得不提,因為他的既定線路,必須走喀拉庫順湖往東去中原。
▲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的羅布泊探險手記提到這個城叫克吾裡亞
這是有記載的針對羅布泊原住民的一次劫數,加帕爾.薩迪克的大麻扎如今就在精絕古城的南邊。
▲民豐北的薩迪克大麻扎
這個羅布大城無疑是羅布泊原住民的聚居地,失去了樓蘭以後,這是他們的新的歸宿,大城,一定在河邊,因為必須依賴水源,他的存在有他的意義,那就是為過往南道的商隊提供補給資源,畢竟,從北邊走伊吾道實在是太繞路了。
時間,13世紀末,這個城會是伊循城隨著年代變更的各種升級版本嗎?或者說就是米蘭附近的古城遺址嗎?
米蘭古戍堡是漢、魏晉到唐吐蕃,考古的結果是這樣的,遺存的物件沒有元代的,也就是說,到了元代可能就廢棄了,這個羅布大城還有另外一種可能。
羅布泊喀拉庫順湖北部的神秘未知圓城是這個羅布大城嗎?
前面講到了,北魏伐樓蘭後,樓蘭名存實亡,沒有可考的大屠殺滅種事件,萬餘樓蘭人還要繼續生存,他們是往西南方向走的,因為,那裡有另一個湖泊-喀拉庫順湖,他挨著米蘭的老伊循城。
喀拉庫順湖就算在在今天,都還是間歇性有水的,他的北邊幾十公裡外荒漠的古河道上,有一個巨大的圓城,史料沒有記載,也沒有考古,無人知曉他的用途;但裡面的生活痕跡,都和羅布泊原住民一模一樣,打漁為生。
▲喀拉庫順湖北部的羅布圓城
他是一個7500平米的大城,在羅布泊地區,他僅次於鹹水泉300米直徑30萬平米(老樓蘭)、扜泥城10萬平米(新樓蘭鄯善)、注濱城5萬平米、海頭古城1.1萬平米(西域長史府)。
斯文赫定、斯坦因、橘瑞超都沒有發現過這個城,史書也沒有記載。
如果說樓蘭覆滅了,總要有個地方,去承載羅布人希望的生地,輝煌過誰又甘於寂寞?
無界探險的五哥去過這裡,他說這裡的房屋遺址和他見過的老阿不旦的遺址差不多,跟羅布人可能有關係,一塊有文字的木板,文字既不是老維語,也不是樓蘭的官方語言佉盧文,推測很有可能是吐火羅語。既然不是老維語,那麼這個板子的時代可能是早於公元1373年那次屠殺的。
▲木板上未知的語言暴露了他的久遠年代-無界探險五哥供圖
大明朝,就略過了,他沒有經略過西域,一來海上絲綢之路開通,二來西域對於他可能沒有那麼大的價值。
6
神秘的樓蘭後裔和他們的阿不旦
▼清代至末年
▲從中央集權角度上看,清的版圖最大,西域牢牢控制在手中
大事記:
公元1700年 清朝經略西域,冊封羅布人世襲正五品伯克官職
公元1880年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找到了喀拉庫順湖旁的羅布泊原住民老阿不旦村落,說「阿不旦是一個 「與塔裡木社會脫節」的社會,一個遠古時期的「活化石」
公元1900年 斯文赫定也找到了老阿不旦,從興地村出發,在羅布人奧爾德克的帶領下從北線羅布人村落興地向東找到了樓蘭
公元1906年 斯坦因從阿不旦出發,在羅布人託克塔.阿訇的嚮導下沿著喀拉庫順湖找到了海頭古城和樓蘭古城
阿不旦是一把鑰匙,羅布泊的鑰匙
清代徐松的《西域水道記》記載,這些羅布人,「不種五穀,不知遊牧,以魚為食,織野麻為衣,編蘆為室」。
1899年12月,斯文赫定乘著他的平底船沿著塔裡木河的尾閭,順著普爾熱瓦爾斯基所說的位置,他找到了一個漁村,他是來尋找樓蘭的線索的。
靠岸,他看見了一群樸素的當地人,他們叫羅布人,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大的船。在這個以打漁為生的部族的所有常識裡,船,只是一根粗大的胡楊樹幹,兩頭削尖,中間掏空而已,這種船被他們叫做「卡盆」。
▲現在的卡盆依然在用
斯文·赫定將在羅布人村落阿不旦的頭領昆其康伯克請到船上來參觀。當時,昆其康伯克已經80多歲了,他告訴赫定,多年前有一個叫普熱爾瓦爾斯基的俄國人來過這裡。是的,普氏野馬就是用他的名字來命名的,也是個遊歷中國西部的探險家,他提出了羅布泊的遊移學說。
斯文赫定看過普爾熱瓦爾斯基的遊記,他一眼就看出了圍觀人群中的昆齊康。
昆其康是清朝皇帝冊封的正五品伯克,伯克為世襲制,可以在自己的封地裡進行統治,但每年要到設在庫爾勒的朝廷辦事大臣那裡上貢貢品,以象徵接受統治。昆其康伯克被組族人稱為最後一個樓蘭王,西域的族群歷史,大部分都是代代口口相傳,所有關於羅布人的歷史都在他垂垂老矣的腦袋裡。
樓蘭後裔,回來了。
▲羅布泊裡曾經美麗的漁村
昆其康告訴赫定,他現在住的這個阿不旦是他的祖父努買提伯克(世襲)創建的,起先他們居住在羅布泊東北方的大湖邊上,後來這個大湖幹了,他們就遷到了西南方新形成的湖邊(喀拉庫順湖),建立了新的阿不旦村。在羅布方言中,阿不旦意為「水草豐美,適宜人居住的地方」。赫定推測,努買提伯克帶領全族從東北方 的大湖遷徙可能發生在1720年(康熙年間)。
昆其康是一個拗口難懂的名字,它實際是出自曾經流行於塔裡木盆地的一種非常古老的語言--吐火羅語,含義是「日出」、「朝陽」的意思。
阿不旦:水草豐茂的地方,形容為羅布人的家園,而不是一個確切的地名。
羅布人來自何方,和1600年前的古代樓蘭王國有什麼關係,都是一個謎。羅布人靠口口相傳承接著他們的歷史,他們說,羅布人是樓蘭王的後代。樓蘭國滅之後,他們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鄉,於是不斷沿孔雀河、塔裡木河遷徙,在大大小小的湖泊之間,以捕魚和採集野沙棗為生。
▲老阿不旦之一的蘆葦村落已經沙埋-無界探險五哥供圖
但別忘了,發現樓蘭、小河墓地和海頭古城,靠的還都是羅布人後裔,這種敏銳的嗅覺背後,應該還是血統上的聯繫在冥冥之中起到了作用。
▲羅布人奧爾德克發現了樓蘭和小河墓地,冥冥中的安排
7
不可逆轉的毀滅和新生
1910左右 年末代樓蘭王昆齊康去世在老阿不旦,羅布人繼續向西南遷徙,建立新阿不旦
1921年塔裡木河再次改道,喀拉庫順湖間歇性乾涸,新阿不旦周邊水質惡化,瘟疫橫行,羅布人向南遷徙到米蘭生活,變身牧民
1930年,陳宗器從敦煌出發進入羅布泊,水依然齊腰深
70年代,羅布泊徹底乾涸成死亡之海,無法生存,阿不旦所在區域全部被黃沙覆蓋,僅喀拉庫順湖還間歇性有水
▲海頭LK(西域長史府)南部的羅布人生活區,曾經綠樹成蔭-2017.4老男孩
昆齊康去世了,一個大家族的族長的離世意味著分家,羅布人又沉寂了消息,環境的持續惡化,不得不繼續往西南有水的地方遷徙。
▲伊列克河下遊的廢棄阿不旦村落之一-無界探險五哥供圖
上世紀初左右,剩餘的羅布人在米蘭北邊一個叫闊納米蘭的位置他們短暫的居住了下來,在這裡,他們學會了用泥胚建藏房子,這個短暫依然很短,環境的加速惡化,最終,他們徹底離開了羅布泊,在米蘭鎮最終落了腳。
▲羅布泊裡依力克河邊最後的新阿不旦
▲新阿不旦已經變成了泥胚房子,羅布人的進步-無界探險五哥供圖
系在塔裡木河尾巴上的樓蘭後裔追逐著不斷改道的塔裡木河,不離不棄。水,是羅布人的生命線!
▲海頭古城附近的古河道-2017.4 老男孩
羅布人為了生存下去,不斷地改變著他們的生活,他們從漁人,變成牧人,從牧人變成農民。漁業-牧業-農業,人類用了幾千年的時間緩慢而艱難的文明進程,卻要一個羅布人以一生的時間來完成。
▲老阿不旦遺址區域的屍骨-無界探險五哥供圖
水流似乎永遠遺棄了這個地方,只留下一個空殼般的關於湖的稱謂。就像一隻蟬蛻,有著蟬的外形,卻沒有了蟬的生命。
8
最後的羅布人?羅布人之殤?翻版克裡雅之魂?
你會發現
斯坦因發現樓蘭之路,反過來就是樓蘭後裔羅布人這2000年的向生之路
而海頭LK-阿不旦這一帶恰恰是羅布泊人跡最罕至的地方,裡面有未知的圓城還有許多神秘埋藏在黃沙之中,都在等待著被發現。
▲羅布人向生之路:鄯善樓蘭-海頭LK-神秘圓城-老阿不旦-新阿不旦-米蘭
楊鐮老先生寫過一本《最後的羅布人》,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想法,向老人家致敬!
下一次出發,有關於羅布人曾經在塔裡木河倔強的、頑強的繁衍生息的故事,才是一種極致誘惑。探秘那片人跡罕至的空白之地,找尋遠去的樓蘭文明,或許還會有新的發現!
感謝有您,一起【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