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的地表之上,距離地球好幾千米的高空之中,其實分布著一個大氣層,而在這個大氣層之中有一種氣體,構成了我們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一種保護作用,有了這種大氣才能夠讓我們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免受來自太陽紫外線的照射,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臭氧層。
據CBS,哥白尼大氣監測局4月23日宣布,北極上空迄今為止探測到的最大臭氧空洞終於關閉。2020年3月,科學家在北極上空發現了一個罕見的臭氧洞,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裡。臭氧層是地球的保護層,能吸收大部分太陽紫外線輻射。研究人員稱,這與新冠病毒「封城」無關,臭氧層空洞的形成與低溫和極地渦旋等條件相關,與空氣品質無關。
這幾年頻頻傳出地球臭氧層被破壞的消息,那麼地球臭氧層破壞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臭氧層被破壞的主要原因是人造化工製品對大氣的汙染,如氟利昂等。氟利昂氣體比空氣輕,一經釋放,就會慢慢上升到地球大氣圈的臭氧層頂部。在那裡,紫外線會把氟利昂氣體中的氯原子分解出來,氯原子則會把臭氧中的一個氧分子奪去。使臭氧變成氧氣,臭氧被破壞而喪失了吸收紫外線的能力。農業無控制地使用化肥會產生大量氧化氮,各種燃料的燃燒也會產生大量氧化氮,這些物質都會破壞臭氧層,對地球上的生物生存產生潛在的威脅,危及生態環境及人類的生存。
臭氧層破壞有哪些危害?
臭氧會吸收太陽光裡的紫外線,大量的紫外線會導致皮膚癌的發生; 而這群臭氧尖兵阻擋了近98%的紫外線只讓那些對生物有益的光線照到地球上。 臭氧是一種溫室氣體,它的存在可以使全球氣候增暖。但是,臭氧與其它溫氣體不同,這是自然界中受自然因子(太陽輻射中紫外線對高層大氣氧分子進光化作用而生成)影響而產生,並不是人類活動排放產生的。臭氧除了能夠對氣候變化產生影響,從而影響環境和生態外,還對人類健康產生強烈的直接影響。由實驗及實際觀測推論會造成以下的影響。
(一)對人類健康影響
1.增加皮膚癌:臭氧減少1%,皮膚癌患者增加4%-6%,主要是黑色素癌。
2.損害眼睛,增加白內障患者。
3.削弱免疫力,增加傳染病患者。
(二)對生態影響
1.農產品減產及其品質下降。試驗200種作物對紫外線輻射增加的敏感性,結果2/3有影響,尤其是大米、小麥、棉花、大豆、水果和洋白菜等人類經常食用的作物。估計臭氧減少1%,大豆減產1%。
2.減少漁業產量。紫外線輻射可殺死10米水深內的單細胞海洋浮遊生物 。實驗表明,臭氧減少10%,紫外線輻射增加20%,將會在15天內殺死所有生活在10米水深內的鰻魚幼魚。
3.破壞森林據研究,臭氧減少影響人類健康及生態系統的主要機制是紫外線輻射的增加會破壞核糖核酸(DNA),以改變遺傳信息及破壞蛋白質。除了影響人類健康和生態外,因臭氧減少而造成的紫外輻射增多還會造成對工業生產的影響,如使塑料及其他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這些均在研究中。
臭氧層是地球家園的保護傘,是萬物生存的防護層,是免受侵害的保護罩,是生態平衡的晴雨表。臭氧層的關閉並不表示我們以後可以肆無忌憚,既然是關閉,那就有可能還會打開,保護我們的臭氧層依然刻不容緩!別讓我們的努力前功盡棄,付之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