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律是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憑藉的抓手,只有紀律挺起來,全面從嚴治黨才不會流於口號與形式。
●紀委不能把全面從嚴治黨混同於、縮減為處理少數有嚴重問題的幹部,不能只重反腐敗鬥爭而輕黨風廉政建設。
●治標要入微,關口要前移再前移,用紀律的尺子去量黨員幹部的行為。
全國兩會閉幕後,又有包括雲南省委原副書記仇和在內的4名省部級官員「落馬」。這些幹部,幾乎都算得上「能吏」,卻為何走到今天這步田地?
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兩年多來,「管」的不過是一輛車、一瓶酒、一頓飯、一張賀卡,等等,卻使黨風政風社風民風為之一新,箇中緣由何在、規律何在?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紀檢監察機關如何把全面從嚴治黨賦予的責任擔起來?抓手是什麼?
細細想來,這些問題似乎都指向一個關鍵詞——紀律。
紀律是管黨治黨的尺子
黨的先進性既決定了黨紀的靜態規定應該嚴格於國法,也決定了黨紀的動態執行應該提前於國法
管黨治黨靠什麼?要靠黨內規則、嚴明紀律。紀律是管黨治黨的尺子,紀律建設就是治本之策。
在湖南省法學會廉政法學課題組組長鄧聯繁教授看來,把紀律建設作為治本之策,體現了紀律的本質屬性,即黨章規定的「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
「規則是制度的基本表現形式,具有普遍性、穩定性、反覆適用性。既然紀律是行為規則,那麼紀律建設自然就是治本之策。」鄧聯繁說,紀律是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憑藉的抓手,只有紀律挺起來,全面從嚴治黨才不會流於口號與形式。
把紀律挺在前面,黨紀嚴於國法是必然要求。鄧聯繁認為,黨的先進性既決定了黨紀的靜態規定應該嚴格於國法,也決定了黨紀的動態執行應該提前於國法,即執紀應該主動一步、先行一步,通過防止黨員違紀而阻卻、遏制黨員違法,而不是單純地在黨員已經違法後被動跟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紀律建設不斷加力,但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一些人無視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為了自己的所謂仕途,為了自己的所謂影響力,搞任人唯親、排斥異己的有之,搞團團夥夥、拉幫結派的有之,搞匿名誣告、製造謠言的有之,搞收買人心、拉動選票的有之,搞封官許願、彈冠相慶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陽奉陰違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議中央的也有之,如此等等。
令人觸目驚心的衡陽賄選案、山西塌方式腐敗等,其背後都是紀律鬆弛、政治生態惡化的影子。而從巡視反饋的情況看,除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問題嚴重外,其他違紀問題同樣不樂觀。如在財經紀律方面,一些黨員幹部貪汙挪用社保基金、扶貧資金、惠民資金等「救命錢」,性質十分惡劣。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離不開嚴明的紀律。專家建議,一方面要用好紀律這把尺子,讓紀律真正挺起來,越往後執紀越嚴;另一方面,在重點把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挺起來的同時,宣傳紀律、人事紀律、保密紀律、外事紀律等,也不可偏廢,不能有禁區、盲區。
「破法」始於「破紀」
小毛病不早發現、早提醒、早叫停、早處置,就會把問題拖大、把「蒼蠅」餵肥
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在法庭作最後陳述時同樣表示,「後來放鬆了要求,價值觀出了問題」,利用手中人民給的權力謀取私利,甚至「沒認清是在違法還是在違紀」。
分不清違紀與違法?說明根本沒把違紀當回事!
正所謂,千裡之堤潰於蟻穴。劉鐵男也好,季建業也罷,抑或是因痴迷於玉石、書法、攝影等「雅好」而走上歧途的倪發科、陳安眾、秦玉海,無數案例表明,領導幹部往往從破壞規矩、違反紀律開始,進而違法。
蛻變的過程,固然內因起著決定性作用,但監督缺位的外因,也在無形中扮演了重要的「推手」。
監督為什麼跟不上?在專家看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些黨組織和監督執紀部門只抓大不抓小,疏於日常管理,以致養癰貽患。
一位基層紀委工作人員就坦言:「總認為紀委就是辦案,查處貪腐才能立威肅紀,注重的是大要案查辦,對一些違反組織紀律、財經紀律的『小節』卻麻痺大意。」
「小節」不小,危害甚大!
福建省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幹部郭晟表示:「『小節』折射的是漸漸鬆動的廉潔防線,也往往成為黨員領導幹部黨性上的『易撕口』,把他們推向腐敗的不歸路。要堵住這些缺口,必須堅決地把紀律挺在前面。」
「我們通過查辦案件也發現,如果第一次違紀或者前期違紀就被處理,這樣的幹部在以後的工作中會更明白違紀所付出的嚴重代價,也更懂得要遵紀守法、走好人生每一步。」 杭州市紀委第二紀檢監察室幹部胡海江介紹說。
在中國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看來,對小毛病、小問題如果不能早發現、早提醒、早叫停、早處置,就會把問題拖大、把「蒼蠅」餵肥。
回歸本職,動輒則咎
紀委既要「打虎拍蠅」,也要抓早抓小,決不能「退到法律的底線」
如何讓紀律挺起來、立起來、嚴起來?執紀必嚴、抓早抓小、動輒則咎,可謂題中應有之義。
高波認為,紀委首先要回歸到本職上:「治黨從哪裡抓起?從依規抓起。依規就是要回歸本職,正黨風,肅黨紀。」
黨章規定,紀委的主要任務是「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協助黨的委員會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可以說,這就是紀委職責定位的根本依據,這也要求紀委既要「打虎拍蠅」,也要抓早抓小,決不能「退到法律的底線」。
「紀委不是黨內的公檢法,紀委要像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一樣,依據黨章黨規黨紀開展監督執紀問責,維護紀律的嚴肅性。」寧夏回族自治區紀委宣傳部幹部王升表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正風肅紀成效明顯,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八項規定精神的落地生根。據統計,截至今年2月,已有3.3萬餘人因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受到黨紀政紀處分。通過抓「小節」,黨風明顯好轉,進而帶動政風民風轉變。
「這就是回歸本職的結晶。」高波表示,查大案是政績,糾小錯也是政績。風氣不是一天形成的,風氣的轉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治標要入微,關口要前移再前移,用紀律的尺子去量黨員幹部的行為,做到小切口、大縱深,小題目、大文章。
「紀委不能把全面從嚴治黨混同於、縮減為處理少數有嚴重問題的幹部,不能只重反腐敗鬥爭而輕黨風廉政建設。」鄧聯繁認為,紀委要聚焦黨的紀律、嚴懲違紀行為,切實把面向全黨的日常監督執紀問責作為紀律檢查工作的重頭。
執紀必嚴、抓早抓小、動輒則咎,意味著觸犯了紀律就要及時處理,決不能放任自流,必須讓違紀者付出代價。除紀律處分、移送司法以及降級等「手段」外,「扯扯袖子、咬咬耳朵」也是重要的工作方法。
信訪是黨員幹部問題線索的主要來源渠道,不少「小節」就是通過信訪發現的。對此,福建省紀委信訪室主任鄭培華表示,信訪舉報部門在受理和處理檢舉控告中,對性質嚴重的問題線索,經篩選後移送相關部門辦理;對黨員幹部苗頭性、傾向性以及違規事項、輕微違紀問題,也要通過信訪監督,及早提醒、教育,避免從一般違紀發展到嚴重違紀、甚至墮入犯罪深淵。
杭州市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柴國慶介紹說,杭州市紀委2013年以來開展黨員幹部談話提醒教育工作,對單位或個人出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等三大類十種具體情形,開展談話提醒教育。
高波還建議,建立領導幹部言行的負面清單,進一步明確什麼是「底線」、「紅線」;建立抓早抓小的長效機制,倒逼領導幹部收手、收心。(記者 瞿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