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大實蠅是一種專性寄生害蟲,只危害柑橘類作物,目前已在湖南除永州市外的各市(州)柑橘種植區普遍發生。據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果樹植保科研團隊調查,由於大多數果農沒有掌握柑橘大實蠅防控技術要點,儘管採取了一些防治措施,但柑橘大實蠅對我省柑橘危害仍然還是很嚴重,目前柑橘大實蠅在湖南發生面積超過200萬畝。一般情況下,其危害引起產量損失10%~30%,嚴重的達50%以上,甚至絕收。
▲ 雄成蟲
柑橘大實蠅越冬蛹於春季羽化出土後,交配產卵,以產卵管刺進柑橘幼果進行危害,產卵危害期可維持1~2個月的時間,卵孵化後取食果瓤,造成柑橘未熟先黃、脫落,影響產量損失和柑橘品質。一年發生一代。
在湖南,柑橘大實蠅越冬蛹於5月上中旬開始羽化,羽化高峰期是5月中旬至6月中旬,湘東南比湘西北提前5~7天。早春溫度偏高時,當年羽化時間就早,相反則推遲。6月上中旬成蟲開始返園產卵,一般情況下,產卵危害盛期是6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柑橘大實蠅產卵危害期長短與當年6~8月氣溫和降雨天數關係密切,如果6~8月氣溫偏低,降雨天數多,則成蟲的園間活動時間就會比較長,即其危害時間也就比較長,對柑橘的危害就會更嚴重。
省園藝所團隊對瀘溪縣柑橘大實蠅成蟲園間動態監測發現,瀘溪縣橘園2018年5月11日至8月1日監測到成蟲,2019年5月22日至9月22日監測到成蟲。8月中旬柑橘大實蠅卵開始孵化,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卵孵化高峰期。早熟蜜橘品種蟲果中的幼蟲於10月下旬開始化蛹入土,臍橙、椪柑等品種的11月中旬開始化蛹,冰糖橙的11月下旬開始化蛹,至12月下旬所有柑橘品種蟲果中的柑橘大實蠅幼蟲幾乎全部化蛹入土,蛹在土壤中越冬,至第2年5月上旬羽化出土。
因此,柑橘大實蠅防控的措施是,根據柑橘大實蠅越冬蛹羽化期和成蟲田間活動期進行科學防控,採取正確的成蟲誘殺和蟲果處理方法。
一
搞好越冬蛹羽化期的預測預報
簡易測報方法:上年10月份搜集柑橘大實蠅蟲果50~60個,放入盛有2/3土的花缽內,將蟲果放花缽內土上,蟲果最多疊放2層即可,然後將花缽放置橘園。第2年4月中旬用尼龍網罩罩住花缽,4月下旬開始觀察網罩內是否有柑橘大實蠅成蟲羽化出來,當第一次觀察到成蟲羽化出來後第3~5天就進入羽化始盛期,即開始進行柑橘大實蠅成蟲誘殺防治。另外,沒有進行簡易測報的橘園根據各地植保站預測預報的柑橘大實蠅越冬蛹羽化時間進行防控。
二
成蟲田間監測
在上年柑橘大實蠅危害較重、落果較多的樹中隨機定3~5棵樹,從4月下旬開始懸掛雙色誘殺球,掛在樹冠內膛陰涼處,並清理其周邊枝葉,以免枝葉被粘在誘殺球上。每周定期觀察誘殺球上柑橘大實蠅數量,並每周清理掉誘殺球上的柑橘大實蠅成蟲或更換誘殺球,視誘殺球粘蟲數量多少而定。直至連續2周觀察誘殺球上粘到柑橘大實蠅數量均為0為止。
▲ 雙色球誘殺
三
成蟲誘殺防治方法
1.防治時間。成蟲羽化始盛期開始,直至田間柑橘大實蠅成蟲活動末期。柑橘大實蠅成蟲活動末期根據園間監測情況確定。
2.防治方法。柑橘大實蠅羽化始盛期至產卵始盛期:以懸掛誘殺球為主,食物誘劑為輔進行防治。羽化始盛期(湖南5月上中旬)開始懸掛柑橘大實蠅雙色誘殺球或綠色誘殺球,懸掛在柑橘樹冠內膛陰涼處,平均每2棵樹掛1個球。與其他雜樹林或山坡相鄰的3~5排柑橘樹適當增加懸掛密度,橘園周邊的雜樹也要掛誘殺球,每5米掛1個;每隔7~10天觀察1次誘殺球上粘蟲數量。如發現誘殺球上平均粘蟲數量達5隻以上,則需加掛誘殺球,並與上次掛誘殺球的樹錯開。作為監測用的柑橘樹按照監測方法懸掛誘殺球,不需另掛誘殺球進行防控。
柑橘大實蠅產卵始盛期至成蟲田間活動末期:以食物誘劑為主、誘殺球為輔進行防治。根據越冬蛹羽化始盛期的預測往後推20天左右,就是產卵始盛期,從產卵始盛期開始噴施食物誘劑誘殺防治,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施2~4次,噴施次數根據柑橘大實蠅成蟲田間監測情況而定,當監測到田間柑橘大實蠅成蟲數量為0時不再噴施。食物誘劑噴施方法是重點噴施橘園周邊3~5排樹及周邊5米內雜樹雜草,橘園中部可隔行噴施。
食物誘劑有敵百蟲糖醋液、果瑞特、實蠅蛋白誘劑。敵百蟲糖醋液配製方法:500~800倍液90%敵百蟲晶體藥液中加入3%紅糖、1%白醋、1%白酒,注意先用溫水將敵百蟲晶體完全溶解後再配藥;果瑞特和蛋白誘劑按使用說明噴施。
▲ 蟲 果
四
蟲果處理
摘除和撿拾蟲果:早熟蜜橘品種9月中旬開始摘除提前變色的蟲果和撿拾脫落蟲果,前期每5天撿1次,後期(10月中旬後)每2天撿1次;臍橙、椪柑、冰糖橙10月上旬開始摘除提前變色的蟲果和撿拾脫落蟲果,前期每5天撿1次,後期(11月上旬後)每2天撿1次。
處理蟲果:將摘除和撿拾的蟲果及時處理,用實蠅蟲果悶殺袋,每袋裝入蟲果若干,然後用細繩紮緊袋口密封。5~7天後蟲果袋內幼蟲全部死亡,然後倒出蟲果作肥料使用,蟲果袋可重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