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臨終前有哪些表現?死亡瞬間依然能聽見聲音?請多陪陪親人吧

2021-01-08 瀟湘名醫

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態。

死亡,

通常是一個讓人

感到窒息的話題,

但關於死亡的探討

又激發了人類

無限的好奇心。

人在即將死亡的時候,「最後的記憶」會是什麼?當然,沒有體會過死亡的人是不會知道的。但最新研究發現,彌留之際的人依然殘留聽覺,他們仍然可以聽到親人對他們說的話。

這項研究由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開展,旨在研究瀕臨死亡的人的聽覺以及意識行為。這也是第一次對人臨終時的無意識聽力進行測試。

研究人員用一頂包含64個電極的帽子來測量病人大腦的電流活動。他們對健康的年輕對照組播放一系列的音調模式來識別大腦對複雜音調變化所產生的信號,然後在少數臨終病人身上進行同樣的測試。

研究人員在病人有反應和無反應時檢查了同樣的信號,發現兩者的大腦活動非常相似,與對照組的活動也非常相似。不過有些病人的大腦活動顯得有點複雜。

實際上,早在10多年前,一些經歷過死亡的人稱,他們在死亡之際聽到了聲音。2007年美國新聞雜誌《時代周刊》登載了這樣一篇文章,根據美國多家醫院的調查報告,因疾病或事故導致的心臟停跳,通過緊急治療後恢復過來的人中有4-18%的人表示『的確聽到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

而據一位長期為彌留之際患者服務的資深人員表示,在一個人彌留之際,醫生或護士經常會建議家屬「請繼續和他說話」。實際上這些話語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陪護的時候和患者說話,能有效緩和患者對疼痛及死亡的恐懼。有些臨走前表情痛苦的患者,在聽到家人對他說『謝謝一直以來的陪伴』這樣的話時,表情就會變得柔和,最後帶著這樣柔和表情離世,此類的例子也不少。不光是話語聲,在患者枕邊放其喜歡的音樂也很有效。

如果大多數死者臨別前都能聽到家人的聲音,這可能是對去往天國旅行的他們最好的餞別吧。

對於我國居民來說,自然死亡的情況相對較少,基本都是因病離世,比如心腦血管病、心臟病、癌症等,都會無情地奪走人的生命。雖說醫療技術還在不斷發展,但當面對已經病入膏肓、無力回天的患者時,臨床能做的也僅僅是減輕患者的痛苦!

而作為家屬來說,既不能夠代替患者承受,也給不了好的安慰,只能陪伴他們度過最後的時光!當病人突然出現以下幾個表現時,可能就是喪鐘要敲響的信號,此時你需要做的就是好好陪伴,讓家人安心離開,也避免給未來留下遺憾:

1、食欲不振

如果患者出現的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特別是在到了癌症晚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情況下,由於身體已經無法再繼續消耗能量,所以親人可能會出現飲食量減少、拒絕吃飯、不飲水等多個表現。即便是買了喜歡的食物,也毫無食慾可言。

2、迴光返照

患者明明已經到了身體消耗的極限即將死亡,但偏偏突然精神抖擻,開始交代後事、更換衣物,隨後沒過多長時間就離開了人世,民間將其稱為「迴光返照」。但從臨床上來看,這不過是身體最後一次的「垂死掙扎」,屬於大腦應激反應。

因為在大腦感知到即將死亡的信號時,會迅速調動患者體內的潛能,刺激各分泌腺分泌出更多的救急、減輕痛苦的激素,比如腎上腺激素、糖皮質激素等,所以患者會有短暫的迴光返照。如果能等到這一反應,對患者和自己來說,無疑是一場好好的告別!

3、水腫

很多重大疾病患者在去世之前都會有水腫表現,甚至會出現全身性水腫,這往往也是器官衰竭發出的信號。特別是在腎臟衰竭之後,體內水分徹底無法進行代謝,有害物質也不能隨之排出體外,所以患者會有水腫的症狀出現。另外,某些嚴重疾病發展到晚期,即便還沒有到死亡的地步,也會有水腫症狀,比如肝癌引發的腹水、肺癌並發胸水等!

4、手腳越來越涼

手腳是距離心臟最遠的部位,也是血液循環最後會達到的組織。當人即將離世時,心臟的泵血功能也會逐漸下降和衰退,位於肢體最末端的手腳,自然也無法得到充足的血液供給,所以會出現手腳蒼白、冰涼等多個症狀。當心臟停止跳動後,全身都會逐漸變得冰涼。

5、呼吸停止

當各器官都逐漸喪失功能後,心肺功能也走到了最後的階段。越是臨近死亡的患者,呼吸也會變得越來越微弱,有部分瀕死者在去世之前,還會有胡言亂語、哭泣等表現。而最終在生命徹底結束之後,呼吸和心跳也會即刻停止!

捫心自問,

你有多久沒回家看過父母了?

我們陪伴他們的時間還有多少?

也許他們要的不是你功成名就,

只要你開心快樂、

常回家看看就足夠了!

82歲母親和64歲女兒被困電梯4天3夜,互喝尿液求生,結果......

一盤涼拌菜放倒一家4口!醫生讓煮熟吃,網友炸了

你知道嗎?口腔細菌也傷血管!

老友來幫你

【來源:老年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人在臨終前會有哪些徵兆?這些症狀出現了,多陪陪家人吧!
    我們不願面對生命的離去,尤其是至親,但有的時候我們又不得不面對,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生命即將離去之時,會有各種徵兆,身體健在的親人應該多觀察,多陪一會是一會,下一秒說不定就陰陽兩隔,人在臨終前會有哪些徵兆?這些症狀出現了,多陪陪家人吧!
  • 人在臨終前有哪些表現?這幾種情況同時出現時,多陪陪親人吧
    生命的流逝,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一個過程,在自己經歷之前,我們總會經歷很多別人生命的離去。尤其是家人朋友,因為衰老,或是其他的一些因素,使得生命走到了盡頭。其實人在去世之前,身體也會有一些變化的,若是能夠及時的發現,並且抓住這些表現,多陪陪家人,也能夠讓他離開得更安詳一點。
  • 人在死亡瞬間依然能聽見聲音,這可能是他們在人世的最後記憶
    死亡,通常是一個讓人感到窒息的話題,但關於死亡的探討又激發了人類無限的好奇心。許多關於死亡的疑問千百年來仍然懸而未決。人在即將死亡的時候,「最後的記憶」會是什麼?當然,沒有體會過死亡的人是不會知道的。但最新研究發現,彌留之際的人依然殘留聽覺,他們仍然可以聽到親人對他們說的話。這項研究由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開展,旨在研究瀕臨死亡的人的聽覺以及意識行為。
  • 臨終症狀 人臨終前的身體表現
    死亡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從出生到死亡這是生命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很多人認為這個過程漫長,但是其實人的一生轉瞬即逝,那麼臨終症狀都有哪些呢?人臨終前的身體表現是怎樣的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臨終症狀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表現,也是每個人生命快要到盡頭時候的表現,那麼具體的症狀都有哪些呢?如果我們出現這些症狀就代表我們快要死亡了嗎?
  • 人在臨終前會有哪些徵兆? 8種現象出現時, 請珍惜最後的時光!
    生死無常,但是送他們走向生命的終點,卻是每位家人和親人不得不面對的景象。在人生最終的安寧時刻,是否有哪些徵兆可能意味著親人即將離開?根據相關報導,親人在即將離開世間時可能出現以下的臨床徵兆。照護方式:雖然親人臨終前多以昏睡,但聽覺與感覺並未完全消失,以簡單的觸摸互動、輕聲耳語即可。3、意識不清親人臨終前的意識狀態往往會變得與正常人不同,包括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無法對身邊人的言語做出回應,也可能會說出一些時序混亂、無意義的話語。同時也會表現出不安與恐慌。照護方式:保持冷靜和親人輕聲說話,並在接近病人時坦述自己的身份。
  • 人在離世後,還會有意識,能知道自己已死亡?真相到底是怎樣的?
    人這一輩子,都會經歷生老病死,再長壽的人,也無法迴避。小時候總會好奇,人在走時,到底會有什麼樣的經歷。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天天長大,卻總也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國外有位老人,在臨終的瞬間被搶救了回來,聲稱自己看到了另外一個世界的樣子,並用畫筆將另外一個世界畫了出來。
  • 研究發現:人死後依然會有意識,能聽到聲音,臨終告別要謹言慎行
    研究發現:人死後依然會有意識,能聽到聲音,臨終告別要謹言慎行對人死後有沒有靈魂和意識,科學界也給出了明確的答案。然而,測試結果出人意料,科學家發現,這三組人都對聲音有反應,言外之意就是,你被表象欺騙了,在心臟停止很長一段時間,人的大腦還是有能夠聽到聲音的,也就是說,聽覺器官是人體壽命最長的器官。
  • 為啥有人臨終前,會說一些「胡話」?有哪些表現,說明快不行了?
    人在臨終前,為啥會說一些胡話,是知道自己要走了嗎?民間對人在臨終前說胡話的表現,認為是預知到自己要走了,這個當然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說法。從現代醫學上來看,人在臨終前,因為身體機能出現不可逆轉的衰敗情況,精神方面出現障礙。
  • 研究發現:人死後依然會有意識,能聽到聲音,臨終告別要謹言慎行
    生命是一個奇特而又必須經歷死亡的過程,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活著是生命的延續,死亡是下一個生命的輪迴。有這麼一種說法:人死後,體重會減少21克,這21克重量被認為是靈魂的重量,是你全部的愛,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配減少21g,如果你不懂得愛自己和愛他人,那就永遠也沒有這21克重量。
  • 臨終告別需謹言慎行,人在死亡時仍可聽到周圍聲音
    那麼在從生到死的過程中,他/她究竟能不能聽到外界的聲音,感知生命的逝去呢?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進行了一項生命終結時無意識聽力測試的試驗,結果表明,臨死之人仍然能聽到外界的聲音,但尚不清楚他們只是能聽見,還是能夠聽懂。
  • 科學家研究發現,死亡瞬間或仍可感知聲音,臨終告別需謹言慎行
    但不久前科學家的一項研究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人在死亡後的一段時間仍然可以聽到或者更準確的說是感知到外界的聲音,目前這項研究已經被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科學家找到了13個家庭,這些家庭中都有瀕臨死亡的患者,一般都是預期在幾個小時內自然離去。科研人員利用配備有64個電極的設備測量接收臨終患者的腦電波活動,此後釋放出不同頻率的常見和罕見聲音,記錄出數據。
  • 人在臨終的時候,身體有哪些表現?別把迴光返照,當作身體好轉
    死亡是人類最害怕的事情,死亡意味著人的一生即將走到終點,畫上句號了。人的一生不過百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真正到臨終之前,大家有的人會有遺憾,也有的人覺得很滿足。人們恐懼著死亡,想著長生,科技在進步,時代在發展,流連著人世間的種種。
  • 人臨終前還會有哪些徵兆?
    生與死的話題永遠是一個神秘而又禁忌的話題,許多人不願意過多談論死亡,但它又是一個現實的、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逃避的問題。人在臨終前常常會出現「迴光返照」的現象,今天我們談論的主題就是圍繞它展開。人臨終前出現的「迴光返照」是怎麼回事?
  • 人剛死時知道自己已經死了!臨終還能見到已故親人?科學解釋來了
    但面對死亡,人們常常既恐懼又敬畏,因為「死亡」是神秘的,人在臨終前的種種,總會引起我們心裡的各種猜測和疑惑。比如很多人有時就在想:人死時,到底是怎樣一種感覺?臨死時,真的會「見到」已故的親人嗎?但是,去年有一項新研究卻顛覆了我們以往的想法:人在死的時候,其實知道自己已經死了。「啊?我都死了,又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死了?」人剛死時,竟能意識到自己死了?
  • 老人臨終前,一般還有哪些表現?可能會有這3個現象
    據了解,人在自然死亡之前一般會有一些臨終反應。特別是老年人在臨終之前,通常身體會有一些明顯的變化。通過這些變化的了解,能夠掌握到老年人是否即將要離世了。因為很多人認為,如果老年人即將要離世,此時子女就需要陪伴在身邊,讓老年人安詳的離開。
  • 人死之後還有感覺嗎?意識會去哪裡?研究表明:人能知道自己死亡
    關於人死亡的這件事,科學家們似乎一直從未停止過研究。老人臨終前會有哪些表現?人死了還有意識嗎?我們一起來聊聊。一、人死後,還會有感覺嗎?人活一世,終歸於塵土。當一個人面臨死亡時,身體器官也在默默完成最後一刻的「使命」,所以人死亡前後,身體狀態會有一些特別的表現。
  • 人在臨終前,出現迴光返照和什麼有關?表現有哪些?
    一直以來,死亡都是很沉重的話題,甚至給人帶來恐怖的感覺,即使是最親的人,在他們死亡的時候,也會感覺到恐慌,尤其是因為特殊病症,等待死亡的時候,那種感覺更加痛苦。此時,會發現身體有了異常,甚至給人一種假象或者錯覺,也被一些人稱作:迴光返照。
  • 老人臨終前,身體或會經歷4種感覺,抽時間多陪陪他們
    很多人會發現,身邊一些親人在臨死之前,會拒絕吃東西,哪怕是以前多愛吃的食物,都提不起食慾,如果躺在床上的患者出現這種食欲不振的情況,就要引起重視了。因為人在死亡之前,身體已經不能再消耗能量了,於是也就不再想吃東西。這時候,作為親友,陪伴是唯一的選擇。此外,呼吸停頓時間變長。
  • 如何與親人做好「最終的告別」?聽聽臨終關懷志願者的建議
    當親人在生命衰微,甚至彌留之際,我們能夠照顧好他們的身心需求,讓他們平靜、安詳地與這個世界告別嗎?恐怕不能,大多數人對「臨終關懷」知之甚少。  中國死亡質量指數全球排名71位  當被診斷為某種疾病的終末期,醫生們都表示「沒有什麼好辦法」時,大多數人都期待自己能有個「善終」。但其實在中國善終並不易!
  • 老人去世前的迴光返照,5個現象出現時,還請珍惜最後的時光!
    小編的一個朋友,他的爺爺就是在今年正月十五離開的,他告訴我:「爺爺已經88了,本想著全家說好等爺爺90歲大壽時,專門辦一次壽宴的;當天爺爺晚上吃了他最愛吃的紅燒肉,吃了好大一碗,比平時都吃的多,但是吃完飯之後沒多久,人就不行了[流淚][流淚][流淚]」。老人迴光返照有哪些表現?臨終前的5個表現,子女多陪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