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非迷信!研究發現:人死後依然會有意識,能聽到聲音,臨終告別要謹言慎行
對人死後有沒有靈魂和意識,科學界也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2020年6月,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伊莉莎白·布魯頓等人,在知名SCI學術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發表了關於人死後行為的論文,論文的題目是《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of preserved hearing at the end of life》。
伊莉莎白·布魯頓團隊通過腦電圖和PET等工具,對大腦進行了對比分析,實驗分為三組。
第一組是健康年輕人;
第二組是臨終關懷患者在大腦清醒時進行的;
第三組是臨終關懷無反應時進行的。
實驗過程中,科學家通過測試帽對大腦進行測試,測試帽裡有幾十個傳感器記錄大腦活動,實驗選取了13個家庭志願者,按照以上三個組別進行分組,然後進行腦電波測試。
通常,我們的思維慣性是,心臟停止工作時,脈搏也沒有了跳動,血液停止循環,大腦也就不工作了。
在實驗中,第一組和第二組是有意識的,而第三組實驗者,是沒有意識的。
然而,測試結果出人意料,科學家發現,這三組人都對聲音有反應,言外之意就是,你被表象欺騙了,在心臟停止很長一段時間,人的大腦還是有能夠聽到聲音的,也就是說,聽覺器官是人體壽命最長的器官。
聽覺器官能夠在心臟停止後工作,原因是,血液循環雖然停止了,血液不再流經大腦,但大腦還要繼續工作一段時間,只有腦細胞還有一部分在工作,大腦就會有意識存在,聽覺也就也不會消失,聲音通過人耳內的細胞運動,耳部細胞運動產生生物電,生物電上傳到大腦皮層,因此,人在死亡一段時間,仍然能夠聽到聲音。
其實,人死後不僅能聽到聲音,在死後的幾個小時,還會有生前的想法,只不過,大腦已經無法支配身體其他器官工作,此時,雖然能夠聽到家人對自己是多麼不捨得,卻無法對家人回應,哪怕是一個簡單擠眉弄眼的動作。
所以,在親人最後彌留之際,儘量講些親人愛聽的話,也可以進行告白,這時雖然他們不能回應你,但是他們能聽得到。
當然,也要注意,不要講他們不開心的話,畢竟死者為大。
科學家依舊在探索,他們在不遺餘力地開展人類死亡研究,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加強大的科技手段,揭開人類死亡的更多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