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發新型熔鹽核反應堆 低成本還更安全

2020-12-06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近日,有媒體報導稱中國計劃在甘肅省建立兩座熔鹽反應堆,該消息迅速引發俄羅斯關注。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昨天(8日)報導,在核能領域,此類反應堆或開啟新紀元。在此類反應堆領域,目前世界上有幾個研究規劃,若干技術初創團隊正從事研發工作。其中,中國於2011年在著名學者江綿恆的領導下,啟動了釷基熔鹽核反應堆項目。

報導稱,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已在運營的反應堆,儘管對其研究從未停止過。除中國外,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也在從事該領域的前景項目研究。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還提到,這類反應堆適合用於新型核動力裝置,或用於船舶、太空飛行器材甚至飛機用能源裝置。

根據中科院官網11月10日的聲明,這一項目得到了政府的經費支持,2個核反應堆有望在2020年之前投入運行。

此類型反應堆到底有何優勢呢?

江綿恆曾表示,開發釷資源的核能利用是全世界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夢想。中科院通過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6年多的實施,已系統掌握了釷基熔鹽堆的系列關鍵技術,通過雙方的戰略合作,必將在甘肅結出碩果。TMSR具有安全、潔淨、無水、高溫等特點,在2020年建成TMSR實驗堆後,甘肅將逐步成為保障「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面向全國的新能源基地。

基於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TMSR)的核能綜合利用前景 圖片來自中國科學院

澎湃新聞此前報導稱,熔鹽堆使用高溫熔鹽作為冷卻劑,具有高溫、低壓、高化學穩定性、高熱容等熱物特性,無需使用沉重而昂貴的壓力容器,適合建成緊湊、輕量化和低成本的小型模塊化反應堆。此外熔鹽堆採用無水冷卻技術,只需少量的水即可運行,可在乾旱地區實現高效發電。熔鹽堆輸出的高溫核熱可用於發電,也可用於工業熱應用、高溫制氫以及氫吸收二氧化碳制甲醇等。

《南華早報》5日報導稱,對於中國來說,它也具備將釷作為主燃料的優勢。中國這種金屬的儲量在全世界位居前列

根據維基百科介紹,熔鹽堆研發始於20世紀40年代末的美國。對熔鹽堆的集中研究始於美國飛行器反應堆試驗(US Aircraft Reactor Experiment, ARE),旨在使核反應堆達到可作為核動力轟炸機引擎的高功率密度。

1946年,美國空軍主導ARE的項目,希望研究出核動力轟炸機。但最終,洲際飛彈的迅速發展讓核動力轟炸機失去了軍事價值。1961年核動力飛行器項目終止,熔鹽堆也失去了軍方這個強有力的靠山,轉而側重民用。1965年,橡樹嶺實驗室在以ARE為基礎,建成了釷基熔鹽實驗堆(MSR),這並運行了5年。

但是好景不長,受「冷戰」影響,在熔鹽堆進入了成熟發展期的70年代初,美國原子能委員會(AEC)突然削減熔鹽堆的研發經費,性能好、設計巧、偏民用因而站隊不正確的熔鹽堆就此終止。1976年,熔鹽堆計劃被尼克森政府叫停。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飛行器反應堆試驗樓,後來它為熔鹽堆試驗而改建。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另《南華早報》稱,美國這一項目在上世紀70年代被擱置,是因為研究人員在試圖降低反應堆的大小和重量時遇到了問題,而且公眾擔心這一技術用到飛機上會存在安全隱患。另一個問題是,在裂變過程中使用的熱鹽會對管道和核反應室造成腐蝕。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也表示,使用熔鹽作為冷卻劑更具破壞性,可使反應堆部件快速損壞。目前,缺乏相應的結構材料是主要障礙,當然,包括此類裝置燃料的必要準備問題也很複雜。

報導稱,不過,一旦此類型反應堆獲得突破,將為中國在國家核能發展方面開啟新的機遇,或可建成用於船舶、太空飛行器材甚至飛機用能源裝置。

相關焦點

  • 頭條 | 港媒:中國研發新型軍用核反應堆
    ,該技術會提供更安全但更強大的核能形式。對於中國來說,它也具備將釷作為主燃料的優勢。中國這種金屬的儲量在全世界位居前列。    ▲中國核反應堆報導表示,中國不是唯一因潛在收益巨大而試圖重新挖掘這種技術的國家。美國的企業正致力於發展這一領域,而日本、俄羅斯和法國也都表示再度關注該技術。
  • 世界首個釷基熔鹽實驗堆計劃2020年底在中國建成
    (中國科學院先進核能創新研究院供圖)高效清潔的核能讓人又愛又怕,世界各國的核科學家們正專注於研製更安全高效的第四代核反應堆——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昨天,在上海市核學會成立40周年紀念大會上,中國科學院先進核能創新研究院院長徐洪傑透露,我國已在實驗室規模全面掌握這一全新領域的核心技術,相關產業鏈雛形基本形成,預計將於2030年後在全球率先實現商業應用。
  • 釷基熔鹽堆——跨越半個世紀的中國夢
    裂變核能作為一種安全、高效的綠色清潔能源,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下裂變核能的發展歷程,從1950年的原型堆到第二代堆是一個前期的發展階段,我國的秦山核電站就屬於反應堆裡面的第二代堆。上世紀90年代以後,人們對核反應堆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代核反應堆應運而生。
  • 釷基熔鹽堆材料發展戰略
    除中美兩國外,其他國家耐熔鹽腐蝕合金結構材料還處於實驗室研製階段,尚沒有形成規模化生產。未來發展趨勢將著眼於上述問題,一方面通過數據積累,使USN N10003合金成為ASME標準中高溫堆許可使用的合金材料;另一方面,利用現代材料科學技術,發展抗熔鹽腐蝕的新型高溫材料,包括新型耐高溫/抗熔鹽腐蝕合金、雙金屬複合材料(如不鏽鋼–鎳合金複合材料)以及C/C複合材料等,目標是使合金材料具有更高的高溫強度、更好的耐熔鹽腐蝕特性、更抗中子輻照,從而使熔鹽堆能在更高的溫度下工作、構件壽命更長
  • 中國攻克熔鹽核反應堆難題,美俄羨慕了,或重新定義中式武器
    最近,中國的又公布將會進行熔鹽核反應堆的研究。這一研究如果能夠取得成效,那讓全世界重新定義中國,定義中式武器。熔鹽核反應堆的研究其實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只不過不是我國在進行,而是美俄等大國,不過這兩國到今天也還沒有較大的突破。中國此時宣布要研究這項技術,也讓這兩國大為震驚,對我們的能力表示懷疑。
  • 熔鹽反應堆引各國關注,中國要搞核動力飛機?
    近日,中國計劃在甘肅省建兩座熔鹽反應堆的新聞引起了各國媒體的關注,其中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裡·卡申在12月8日接受俄媒的採訪中稱,這再次證明,中國正力圖掌握美蘇冷戰時期的所有「科技成果」,而曾經在相關領域有較深入研究的美國對此事的關注力度也非常大。
  • 中國大力發展的熔鹽反應堆有何神奇之處
    2017年末,根據中科院官網介紹,中國有望在2020年前後於甘肅建成2個熔鹽堆。由於化石能源終將耗盡,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而在眾多新能源中,核能被很多專家認為是比風能、太陽能更具潛力和發展前景的新能源。
  • 中國造熔鹽反應堆是為了搞核動力飛機?俄專家可沒這麼說
    近日,中國正在研發新型熔鹽核反應堆的新聞很熱,這都驚動了俄羅斯專家,俄羅斯專家瓦西裡·卡申認為,中國研發的熔鹽核反應堆可以用在艦船甚至戰機上,媒體一聽到用在戰機上,大肆渲染,實際上俄專家只是說可以二字,不過,核動力轟炸機製造問題已經再次擺在桌面上。
  • 上海建工大力與上海應物所合作研發釷基熔鹽堆技術
    熔鹽堆是唯一使用液態核燃料的核反應堆,具有高溫輸出、常壓工作、無水冷卻、核廢料少和本徵防擴散等特點,是下一代核能——「四代堆」的熱門候選堆型,也是國際公認唯一有可能實現釷燃料高效利用的堆型。我國釷資源極其豐富,研發釷基熔鹽堆,實現釷資源工業應用,有助於我國實現能源獨立。
  • 中國將在甘肅進行一超級計劃,計劃2020年建成... 讓全世界炸開鍋!
    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的核心設備——自然循環迴路。(中國科學院先進核能創新研究院供圖) 高效清潔的核能讓人又愛又怕,世界各國的核科學家們正專注於研製更安全高效的第四代核反應堆——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 目前,世界首個兩兆瓦液態燃料釷基熔鹽實驗堆已在推進中,計劃於2020年底建成,下一步還將繼續建設100兆瓦示範堆。 這標誌著中國正引領全球熔鹽堆研發。溫度超過預定值,核反應立即終止長期以來,核電站主要採用的是以鈾-235為核燃料的壓水堆核電裝置。儘管科學家、工程師採取了種種防護措施,一旦發生反應堆事故,往往會對周邊居民和環境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
  • Google研發新型熔鹽儲能
    X是谷歌的一個專注於所謂的「moonshot」計劃的部門,已經在使用熔鹽的能量存儲系統上工作了數年。這項名為「馬爾他」的計劃現已分拆為Google框架之外的獨立業務。熔鹽是許多聚光太陽能裝置背後的核心技術。簡單來說,這種系統利用太陽光線產生的熱量並將其存儲起來供以後使用。這種時間轉換對於可再生能源將傳統的化石燃料發電設施安置在一起至關重要。
  • 核反應堆誕生75周年,MIT重啟石墨堆致敬丨獨家專訪胡玲文
    胡玲文:建造示範性反應堆所需時間太長,這個問題是新型核反應堆發展目前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從場地選擇和許可文書的處理開始算,這個過程目前至少需要十年以上)。所以,為了加快 MIT 的一個示範性小型熔鹽反應堆的建設,我的小組提出了亞臨界反應堆的概念。
  • 更小更經濟更安全的小型核反應堆,有望15年內在英國投運
    更小更經濟更安全的小型核反應堆,有望15年內在英國投運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2016-10-15 21:16 來源:澎湃新聞
  • 美國Verdicorp推低成本膠囊式相變儲熱系統
    除了目前常見的熔鹽儲熱技術,更多新型的低成本儲熱系統方案被提出並開始逐步推向實驗和示範驗證。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研發的膠囊式相變儲熱系統就是一種獨特的新型儲熱解決方案。據稱,採用該技術可以大大削減儲熱成本。記者為此採訪了Verdicorp中國區代表北京百富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佟光華。佟光華表示,該儲熱技術採用膠囊式包裝熔鹽以實現相變儲熱。
  • 安全、低成本且方便組裝的迷你核反應堆即將出現
    據NuScale介紹,異地組建反應堆主要部件的做法即省時又省錢,核電廠的建設也更有靈活性。模塊化設計還可以免去傳統核電站所必須的大型冷卻系統。相較於一站式建廠,模塊化建設、現場組裝的方式更加便捷,成本更低,也省去了很多繁雜過程。76英尺(23米)高的反應堆運至現場後,會被放到地下的密閉容器內,容器本身又浸在鋼筋混凝土水池內。之後整個地下結構會被覆蓋一層屏蔽層,發電設施則建在地面上。
  • 中國國產核反應堆首次併網成功
    為了在能源等關鍵領域擺脫對西方技術的依賴,中國大力投資核電產業。由中國獨立研發的 「華龍一號」核反應堆日前首次併網成功。中核集團宣稱,這一成功「標誌著中國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資料照片:2015年,"華龍一號"還只是展中國自主研發的新型核電機組「華龍一號
  • 中國儲能熔鹽首次出海入歐
    這是中國光熱儲能熔鹽產品首次進入國際市場。  國內無機鹽業界專家認為,歐洲是全球光伏技術和市場高地,中國熔鹽產品出海入歐,對我國光熱熔鹽儲能技術發展及光伏新能源產業升級具有裡程碑意義。  西班牙賽能是歐洲光伏發電骨幹企業,光熱熔鹽儲能發電年營業額達6億歐元。青海鹽湖硝酸鹽業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硝酸鉀、硝酸鈉生產企業,年可生產40萬噸硝酸鉀,也具備年產40萬噸硝酸鈉的能力。
  • 熔鹽發電前景如何?
    除了太陽能和風能,清潔能源公司還在考慮使用熔鹽發電。那麼,熔鹽到底是一種什麼鹽?它是如何發電的?熔鹽傳熱儲熱的關鍵技術是什麼?其應用前景又如何? 熔鹽是傳熱儲熱的「好幫手」 相對於光伏發電不夠穩定的缺陷,光熱發電對電網更「友好」,而熔鹽則是傳熱儲熱的「好幫手」。
  • 熔鹽技術:欲破瓶頸需各方合力
    「如果把光熱系統比作人體的話,那麼作為傳蓄熱介質的熔鹽就好似『血液』,可不斷為光熱系統傳輸、儲存熱能。」唐忠鋒說。  華東理工大學資源工程系主任孫澤表示,在熔鹽中,硝酸鹽的熔點低、價格便宜、操作溫度範圍廣,目前應用較多。「硝酸鹽的應用還可以提高太陽能電站操作溫度和發電效率,儲熱效率更強。
  • 科研人員研發出新型高效低成本鉀離子電池技術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及其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了一種新型高性能、低成本的鉀型雙離子電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