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電站首次向美國核管制委員會(NRC)申請建設小型模塊化反應堆。
冷卻塔、廢料池、錯綜複雜的地下隧道,以及令人不寒而慄的反應堆事故——這恐怕是很多人心中的「印象核電站」。核電站雖說高冷,但絕非洪水猛獸。最近,一家美國核能公司正式遞交了建設「預集成微型反應堆系統」的申請。這種迷你反應堆小到能夠用船或卡車運載。
NuScale Power是美國一家致力於推廣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的私人公司,其總部位於俄勒岡州波特蘭市。NuScale Power之前向美國核管制委員會(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NRC)遞交了相關建設方案,這是商業電力公司首次向NCR申請建設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在能源領域具有裡程碑意義。
在核電廠之外建反應堆,然後用船、火車甚至卡車將其運送到電站進行組裝,這就是模塊化設計。據NuScale介紹,異地組建反應堆主要部件的做法即省時又省錢,核電廠的建設也更有靈活性。模塊化設計還可以免去傳統核電站所必須的大型冷卻系統。
相較於一站式建廠,模塊化建設、現場組裝的方式更加便捷,成本更低,也省去了很多繁雜過程。76英尺(23米)高的反應堆運至現場後,會被放到地下的密閉容器內,容器本身又浸在鋼筋混凝土水池內。之後整個地下結構會被覆蓋一層屏蔽層,發電設施則建在地面上。
據NuScale介紹,這種模塊化核電站有很多優勢。首先,迷你反應堆的含鈾量要比傳統反應堆少很多,這不僅降低了堆芯熔毀的風險,還限制了潛在事故的風險程度。其次,NuScale的設計具有多重安全保障。在停電或者設備故障情況下,反應堆可以自動關閉並冷卻,無需外部供電或水冷,甚至不需要運行人員的介入。
從NuScale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到,一座典型迷你反應堆的最高輸出功率為50兆瓦。而傳統核電站最低功率為500兆瓦,擁有多個反應堆的大型核電站則有4000兆瓦的功率。但是,NuScale計劃連接眾多迷你反應堆為整座城市供電,它要比大型核電站擁有更高效的供電效率。
既然微型堆有這麼多優點,為什麼之前沒人就做呢?
其實,微型堆的概念並不新鮮。反應堆的核心技術在於擴展性,即可大可小的「如意堆」。但是,受經濟因素的限制(單位設備的輸出能量),大型反應堆成了傳統電站最佳選擇。
NuScale的設計則受惠於最新的材料科技和施工工藝。多微型堆系統除了有更好的在線功率校準性能,NuScale還能與周邊的風能或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設施相互配合供電,在分鐘量級上分配電力。
由於川普總統聲明要投資技術,業界對核能的興趣正在飆升。選舉日至今,人們對核能未來的樂觀情緒甚至將鈾的庫存量提升了近40%。
那些積極尋找核電轉折點的能源公司也是如臨甘露,如沐春風。比如麻薩諸塞州的Transatomic電力公司,它開始復興並發展新一代熔鹽反應堆。熔鹽堆是由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在20世紀60年代首次提出的,它以乏燃料為燃料,為放射性核廢料的處理問題提供解決方法。
那麼迷你堆的未來又將去往何方?NRC需要三年左右才有認證結果。如果一切順利,NuScale會在愛達荷國家實驗室建設首座12模塊商業核電站,並且計劃在2026年開始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