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爾發明製作的「貼對聯神器」
文/圖 金羊網記者景瑾瑾
刷膠水、對準、粘貼一器搞定,佛山市禪城區下朗小學六年級女生鄭家爾發明了一款貼對聯神器,原本需要兩人或多人配合完成的貼對聯過程,有了這款神器,只需一人操作便可快速完成。記者24日採訪鄭家爾及其科學老師時獲悉,為了製作這款神器,老師陪同鄭家爾多次去廢品市場找材料,而且從去年9月份截至目前不到一年時間內,鄭家爾已經將這款神器更新了三代。
貼獎狀太麻煩產生念頭
去年9月的一天,剛上六年級沒多久的鄭家爾和同學一起在教室裡幫老師貼獎狀時,產生了製作粘貼工具的念頭。
「因為獎狀要貼高一點,我們就得站到桌子和椅子上去才能夠得著,然後還要有人專門在一旁看是否貼得端正。貼完後,還弄得滿手都是膠水,搞的大家手忙腳亂還耗時不少。當時,我就想到了過年時和爸爸一起貼對聯也是這樣麻煩。於是,便產生了做一款粘貼工具的想法。」鄭家爾向記者講述了當時發明神器的初衷。
隨後,鄭家爾便將這個想法告訴教其科學課的許老師,許老師聽了後表示非常支持。「當時聽到家爾的這個想法後,我覺得很具有操作性。剛好不久後在區裡有個青少年創新大賽,我當時想,如果她這個發明做得好的話,還可以去參賽。」
許老師告訴記者,「鄭家爾平時就很愛思考,愛發問。經常在科學課下課後其他同學都走了,她還繼續跟著我提問題,直到下節課的上課鈴快響了才離開。」
在同學們當中,今年11歲的鄭家爾有著「問題」少女、小小發明家、小話嘮等稱號。因為愛說話、愛發問,小小年紀的她口頭表達能力也很突出。
四道工序一人單獨完成
一般而言,我們貼對聯,或者往牆上張貼其他紙張類物品,都需要爬梯子、刷膠水、對準、粘貼四步完成。而鄭家爾發明的神器,能將這四道工序同時完成,而且只需一人操作便可,安全、快速、便捷。
「當時在思考設計模型時,首先就想到了裝修工人往牆上刷漆的滾動毛刷。」鄭家爾向記者展示了她發明的貼對聯神器。記者觀察發現,這款神器有一個長手柄,手柄頂端安裝了三個滾筒,第一個用來裝膠水、刷膠水,第二個用來裝對聯、出對聯,第三個用來模仿人手按壓、粘貼對聯。
膠水筒和按壓筒上都裝了毛刷,對聯筒上設置了可以隨對聯寬窄而調整的伸拉環。長手柄可以代替爬梯子,手柄中下端部位裝了一個手剎,通過連接手剎和滾筒的鋼絲,可以靈活控制滾筒活動力度。同時,該神器上還裝了雷射水平儀,用來測量對聯是否端正。
這款神器的零件大部分是廢棄物再利用,其中包括硬材質水管、自行車手剎、自行車輪胎內胎、軟毛刷等。
為了搜集零件,許老師陪同鄭家爾去過好多家廢品站。「因為去的次數多,有個廢品站的老闆都將我們認下了。自行車手剎就是找了好幾家店才找到的。另外,像毛刷等新的零件,購買費用都是學校支持的。」許老師說。
不到一年神器更新三代
事實上,鄭家爾向記者展示的作品已經是更新後的第三代了,第一代時,三個不同作用的滾筒是分開的,由三個不同手柄支撐,操作起來還不夠便捷。第二代時,將其中兩個滾筒連接到了一個手柄上。到了第三代,才將三個滾筒全部安裝到了一個手柄上,操作起來便捷多了。
在將這款神器更新換代期間,為了將作品改良的更好,鄭家爾去年寒假時還經常去許老師家請教問題,其父母也很支持。
截至目前,鄭家爾已攜其作品參加了多場區、市、省等不同規模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小發明家比賽等,均獲得了優異成績。近期,她還參加了央視的少兒節目《看我72變》,獲得了周冠軍。目前,在許老師和學校的支持幫助下,鄭家爾的貼對聯神器已申請了專利,目前正在等待申請結果。
在鄭家爾這個小小發明家的影響下,下朗小學的發明氛圍也日漸強烈。「家爾不久後就要畢業了,希望她上初中後繼續保持勤思考勤動手的習慣。目前在五年級等低年級,也有幾個這樣的孩子,但願他們以後也能有自己的發明創造。」許老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