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榜標準:
1、公元1500年以來的帝國與王國(狹義帝國)、殖民帝國(廣義帝國);
2、帝國在今天有廣被認可的繼承國;
3、在下圖中,即1914年世界瓜分完畢時,帝國或其繼承國依然保持獨立。
往期回顧:
第9期:瑞典
一、瑞典簡史
瑞典與丹麥、挪威的先祖是著名的維京人。公元790~1066年,維京人稱霸歐洲200多年,被稱為歐洲「維京時代」。
瑞典人主要在東歐探索,被稱為瓦良格人,他們在東歐地區建立了基輔羅斯,成為今天的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歷史起源。
維京時代晚期,各個維京人小國開始走向聯合,由於地域原因,逐漸形成丹麥、挪威、瑞典三個國家。
1397年,在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一世主導下,卡爾馬聯盟成立。瑞典和挪威臣服於丹麥國王的統治,同時保留了王國的地位。
瑞典獨立:
卡爾馬聯合時期,丹麥意圖吞併瑞典,激起瑞典人的反抗。
1521年,瑞典貴族古斯塔夫·瓦薩起兵反抗入侵瑞典的丹麥軍隊,並於1523年將其擊敗;
1523年6月6日,古斯塔夫·瓦薩被擁戴為國王,是為古斯塔夫一世,瑞典正式恢復主權。
古斯塔夫一世因此被瑞典人稱讚為「國父」。而每年的6月6日,也成為瑞典的國慶日。
帝國崛起:
17世紀伊始,瑞典仍然只是北歐一個貧困、人口稀疏(100多萬)的小國。
瑞典正式走向強大,始自軍事天才——古斯塔夫二世(1611~1632年在位)的軍事改革。
改革內容包括:實行普遍徵兵制,建立了常備軍與後勤系統,精簡軍隊編制,改善武器裝備,使炮兵變成獨立兵種,使其與步兵、騎兵和後勤兵密切配合,創造並靈活使用線式戰術。
經過改革,瑞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近現化軍隊。
1630年,古斯塔夫以新教領袖身份介入歐陸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
1631年9月,古斯塔夫以少敵多,在布賴滕費爾德會戰中重創如日中天的天主教軍。是役,古斯塔夫首次使用創新的線式戰術,獲得驚人戰果,全殲德意志名將蒂利軍隊約4萬人,歐洲為之震動。
這一戰挽救了新教國家的頹勢,因此被稱讚為「改變世界的之戰」。古斯塔夫本人則被新教徒稱讚為「北方雄獅」。
古斯塔夫主導的瑞典軍制改革,被認為是史上最重要的軍事改革之一,引領了歐洲軍事近代化。加上輝煌的戰績,後世的拿破崙將古斯塔夫與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並列,稱為軍事史上四大名將。
1632年,瑞典在呂岑戰役中再度獲勝,但古斯塔夫二世不幸陣亡。瑞典國會根據古斯塔夫的偉大功績,封他為「大帝」,即古斯塔夫大帝。
1648年,法國與瑞典聯軍最終戰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籤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瑞典正式躍升為歐洲列強。
根據合約,瑞典獲得大量賠款,還取得德意志北部的波美拉尼亞、維斯馬、威爾登和不萊梅。瑞典因此成為歐洲領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僅次於俄羅斯及西班牙。
帝國巔峰:
1655~1660年,瑞典通過北方戰爭,將勢力擴展到巔峰。
瑞典軍隊先後擊敗波蘭、布蘭登堡-普魯士、丹麥,一度佔領整個波蘭並攻陷丹麥首都。面對瑞典的軍事威脅,教皇國、神聖羅馬帝國、丹麥、荷蘭聯合起來反對瑞典,加上南部的波蘭和撤火打劫的俄羅斯,瑞典也開始遭遇挫折。
1660年,北方戰爭結束,瑞典通過條約獲得大量原波蘭、丹麥土地。
瑞典帝國勢力達到頂點,除了丹麥,整個波羅的海幾乎成為瑞典帝國的內湖。
同歐洲其他國家一樣,瑞典也曾參與殖民擴張。
1638~1663年,瑞典開拓非洲殖民地,領有黃金海岸與海岸角等地;
1785~1878年,瑞典開拓每周殖民地,包括瓜德羅普、新瑞典、多巴哥、聖巴泰勒米等地。
總的來說,瑞典的殖民地不大,主要用作貿易中轉站,且大多統治時間不長。
跌落王座
1700年,為了奪取出海口,彼得大帝領導的俄羅斯聯合丹麥和波蘭,對瑞典發動大北方戰爭。戰爭初期,瑞典帝國率先擊潰丹麥,然後大敗俄羅斯,最後向南直搗波蘭首都華沙,三國聯盟迅速被瑞典擊敗。
在納爾瓦之戰,37000名俄軍包圍了僅由8140名瑞典軍防守的納爾瓦,優勢極大。然而在卡爾十二世率領下獲得了驚人的勝利,俄軍大敗。俄軍足足損失15000人,而瑞典則只有667人陣亡。
卡爾十二世被輝煌的勝利衝昏了頭,他沒有鞏固戰果,反而直接揮軍莫斯科。
跟後世諸多入侵俄羅斯的結果類似,俄羅斯嚴酷的天氣與俄軍的焦土政策,使得瑞典軍被迫撤到烏克蘭。1709年,瑞典軍在波爾塔瓦會戰被俄軍殲滅,自此瑞典已喪失跟俄羅斯爭霸的能力。
1721年,戰敗的瑞典籤署《尼斯塔德條約》。瑞典不但喪失了三十年戰爭以來獲得的所有領土,還被迫割讓芬蘭給俄羅斯。瑞典帝國崩壞,俄羅斯成為新的波羅的海霸主。
和平國度:
北方戰爭後,元氣大傷的瑞典不再追求霸權。
1813年,瑞典在拿破崙戰爭中加入反法同盟;
1814年,根據基爾條約,瑞典從徹底衰弱的丹麥手裡得到了挪威,挪威宣布獨立。
瑞典出兵鎮壓了獨立,建立瑞典及挪威聯合王國。這是瑞典最後一次參與戰爭。
1905年,挪威舉行公民投票,決定脫離瑞典。最終挪威和平獨立,瑞典並無幹涉。
自1814年至今的200年裡,瑞典避免捲入任何一場戰爭和衝突,包括兩次世界大戰,瑞典也都成功保持中立。
如今,瑞典是個發達富裕的北歐幸福國家。
二、疆域縮水
瑞典帝國(1611-1718年)時期國力強盛,雖然瑞典貧瘠的國土與稀疏的人口(17世界約200萬)讓他看起來不像一個帝國,但訓練精良的軍隊,以及與法國穩固的同盟,瑞典躋身歐洲列強實至名歸。
瑞典帝國的版圖在17世紀中葉到達巔峰,約112萬平方公裡
如今的瑞典面積為 45萬平方公裡
面積減少 65萬平方公裡
疆域縮水率: 59.1%
三、結語
自1814年以後,瑞典已經200年未經戰事,直到近年的難民問題才遭遇些許安全問題。這與瑞典始終強大的軍事相關。
解瑞典人口只有1000萬的瑞典,軍事力量依然強大。古斯塔夫建立的重軍傳統,如今表現在瑞典強大的軍事工業上。瑞典是世界最大的武器出口國之一,冷戰期間還研究過核武器,後因美國壓力放棄,但是卻發展出了完備的核工業。
如今,瑞典的軍事研發能力十分頂尖,軍事武器的一些創新成果連美國都要參研學習。
最安全國家必然裝備著最鋒利的劍,唯有自強才能獨立。瑞典的和平不僅僅是自身的低調,更是外國對他強大實力的忌憚。
榜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