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土縮水最嚴重的國家—第9期—瑞典:以百萬人口躋身歐洲列強

2021-01-16 列國圖志

入榜標準:

1、公元1500年以來的帝國與王國(狹義帝國)、殖民帝國(廣義帝國);

2、帝國在今天有廣被認可的繼承國;

3、在下圖中,即1914年世界瓜分完畢時,帝國或其繼承國依然保持獨立。

往期回顧:

第9期:瑞典

一、瑞典簡史

瑞典與丹麥、挪威的先祖是著名的維京人。公元790~1066年,維京人稱霸歐洲200多年,被稱為歐洲「維京時代」。

瑞典人主要在東歐探索,被稱為瓦良格人,他們在東歐地區建立了基輔羅斯,成為今天的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歷史起源。

維京時代晚期,各個維京人小國開始走向聯合,由於地域原因,逐漸形成丹麥、挪威、瑞典三個國家。

1397年,在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一世主導下,卡爾馬聯盟成立。瑞典和挪威臣服於丹麥國王的統治,同時保留了王國的地位。

瑞典獨立:

卡爾馬聯合時期,丹麥意圖吞併瑞典,激起瑞典人的反抗。

1521年,瑞典貴族古斯塔夫·瓦薩起兵反抗入侵瑞典的丹麥軍隊,並於1523年將其擊敗;

1523年6月6日,古斯塔夫·瓦薩被擁戴為國王,是為古斯塔夫一世,瑞典正式恢復主權。

古斯塔夫一世因此被瑞典人稱讚為「國父」。而每年的6月6日,也成為瑞典的國慶日。

帝國崛起:

17世紀伊始,瑞典仍然只是北歐一個貧困、人口稀疏(100多萬)的小國。

瑞典正式走向強大,始自軍事天才——古斯塔夫二世(1611~1632年在位)的軍事改革。

改革內容包括:實行普遍徵兵制,建立了常備軍與後勤系統,精簡軍隊編制,改善武器裝備,使炮兵變成獨立兵種,使其與步兵、騎兵和後勤兵密切配合,創造並靈活使用線式戰術。

經過改革,瑞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近現化軍隊。

1630年,古斯塔夫以新教領袖身份介入歐陸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

1631年9月,古斯塔夫以少敵多,在布賴滕費爾德會戰中重創如日中天的天主教軍。是役,古斯塔夫首次使用創新的線式戰術,獲得驚人戰果,全殲德意志名將蒂利軍隊約4萬人,歐洲為之震動。

這一戰挽救了新教國家的頹勢,因此被稱讚為「改變世界的之戰」。古斯塔夫本人則被新教徒稱讚為「北方雄獅」。

古斯塔夫主導的瑞典軍制改革,被認為是史上最重要的軍事改革之一,引領了歐洲軍事近代化。加上輝煌的戰績,後世的拿破崙將古斯塔夫與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並列,稱為軍事史上四大名將。

1632年,瑞典在呂岑戰役中再度獲勝,但古斯塔夫二世不幸陣亡。瑞典國會根據古斯塔夫的偉大功績,封他為「大帝」,即古斯塔夫大帝。

1648年,法國與瑞典聯軍最終戰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籤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瑞典正式躍升為歐洲列強。

根據合約,瑞典獲得大量賠款,還取得德意志北部的波美拉尼亞、維斯馬、威爾登和不萊梅。瑞典因此成為歐洲領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僅次於俄羅斯及西班牙。

帝國巔峰:

1655~1660年,瑞典通過北方戰爭,將勢力擴展到巔峰。

瑞典軍隊先後擊敗波蘭、布蘭登堡-普魯士、丹麥,一度佔領整個波蘭並攻陷丹麥首都。面對瑞典的軍事威脅,教皇國、神聖羅馬帝國、丹麥、荷蘭聯合起來反對瑞典,加上南部的波蘭和撤火打劫的俄羅斯,瑞典也開始遭遇挫折。

1660年,北方戰爭結束,瑞典通過條約獲得大量原波蘭、丹麥土地。

瑞典帝國勢力達到頂點,除了丹麥,整個波羅的海幾乎成為瑞典帝國的內湖。

同歐洲其他國家一樣,瑞典也曾參與殖民擴張。

1638~1663年,瑞典開拓非洲殖民地,領有黃金海岸與海岸角等地;

1785~1878年,瑞典開拓每周殖民地,包括瓜德羅普、新瑞典、多巴哥、聖巴泰勒米等地。

總的來說,瑞典的殖民地不大,主要用作貿易中轉站,且大多統治時間不長。

跌落王座

1700年,為了奪取出海口,彼得大帝領導的俄羅斯聯合丹麥和波蘭,對瑞典發動大北方戰爭。戰爭初期,瑞典帝國率先擊潰丹麥,然後大敗俄羅斯,最後向南直搗波蘭首都華沙,三國聯盟迅速被瑞典擊敗。

在納爾瓦之戰,37000名俄軍包圍了僅由8140名瑞典軍防守的納爾瓦,優勢極大。然而在卡爾十二世率領下獲得了驚人的勝利,俄軍大敗。俄軍足足損失15000人,而瑞典則只有667人陣亡。

卡爾十二世被輝煌的勝利衝昏了頭,他沒有鞏固戰果,反而直接揮軍莫斯科。

跟後世諸多入侵俄羅斯的結果類似,俄羅斯嚴酷的天氣與俄軍的焦土政策,使得瑞典軍被迫撤到烏克蘭。1709年,瑞典軍在波爾塔瓦會戰被俄軍殲滅,自此瑞典已喪失跟俄羅斯爭霸的能力。

1721年,戰敗的瑞典籤署《尼斯塔德條約》。瑞典不但喪失了三十年戰爭以來獲得的所有領土,還被迫割讓芬蘭給俄羅斯。瑞典帝國崩壞,俄羅斯成為新的波羅的海霸主。

和平國度:

北方戰爭後,元氣大傷的瑞典不再追求霸權。

1813年,瑞典在拿破崙戰爭中加入反法同盟;

1814年,根據基爾條約,瑞典從徹底衰弱的丹麥手裡得到了挪威,挪威宣布獨立。

瑞典出兵鎮壓了獨立,建立瑞典及挪威聯合王國。這是瑞典最後一次參與戰爭。

1905年,挪威舉行公民投票,決定脫離瑞典。最終挪威和平獨立,瑞典並無幹涉。

自1814年至今的200年裡,瑞典避免捲入任何一場戰爭和衝突,包括兩次世界大戰,瑞典也都成功保持中立。

如今,瑞典是個發達富裕的北歐幸福國家。

二、疆域縮水

瑞典帝國(1611-1718年)時期國力強盛,雖然瑞典貧瘠的國土與稀疏的人口(17世界約200萬)讓他看起來不像一個帝國,但訓練精良的軍隊,以及與法國穩固的同盟,瑞典躋身歐洲列強實至名歸。

瑞典帝國的版圖在17世紀中葉到達巔峰,約112萬平方公裡

如今的瑞典面積為 45萬平方公裡

面積減少 65萬平方公裡

疆域縮水率: 59.1%

三、結語

自1814年以後,瑞典已經200年未經戰事,直到近年的難民問題才遭遇些許安全問題。這與瑞典始終強大的軍事相關。

解瑞典人口只有1000萬的瑞典,軍事力量依然強大。古斯塔夫建立的重軍傳統,如今表現在瑞典強大的軍事工業上。瑞典是世界最大的武器出口國之一,冷戰期間還研究過核武器,後因美國壓力放棄,但是卻發展出了完備的核工業。

如今,瑞典的軍事研發能力十分頂尖,軍事武器的一些創新成果連美國都要參研學習。

最安全國家必然裝備著最鋒利的劍,唯有自強才能獨立。瑞典的和平不僅僅是自身的低調,更是外國對他強大實力的忌憚。

榜單更新:

相關焦點

  • 領土縮水最嚴重的國家—第8期—伊朗:我,雅利安,曾統治世界
    往期回顧:第8期:伊朗一、簡史伊朗,也就是雅利安,是中東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伊朗人一直自稱為雅利安人(即高貴的人),但卻長期被外界稱為——波斯。「波斯」起源自古伊朗語「Parsava」,大概是指「邊陲」的意思,最早由與伊朗接壤的亞述帝國記敘,後傳至古希臘,於是成為外界對伊朗的公用稱呼,直到1935年。
  • 和平之國瑞典,曾是縱橫歐洲的海盜之國,稱霸波羅的海的北歐雄獅
    瑞典王國,簡稱瑞典,位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北歐五國中最大的國家,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總面積約45萬平方公裡,人口990萬。瑞典,現在是著名的和平之國,社會福利制度完善,被視為自由、平等、民主的代表,但歷史上,瑞典人曾被視為野蠻人,瑞典曾是稱霸波羅的海的北歐雄獅。瑞典作為一個國家形成於公元1100年左右,當時歐洲正處於維京海盜時期,而維京人就是指來自於瑞典、挪威、丹麥等北歐海盜的統稱。維京海盜足跡遍及整個歐洲大陸,劫掠沿海,被視為野蠻人和冷血戰士。
  • 瑞典被列為歐洲抗擊新冠疫情最糟糕國家 推出「前所未有」嚴厲措施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佛系抗疫」宣告失敗 瑞典推出「前所未有」嚴厲措施參考消息網11月26日報導 據外媒報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將瑞典列為歐洲抗擊新冠疫情最糟糕的國家,新增新冠重症監護患者有增無減。瑞典從11月24日起將公開聚會的人數限制在8人內。
  • 全球最悲催的發達國家,海外領土是國內50倍,資源豐富也沒權使用
    縱觀歷史上的眾多國家,領土面積越廣,相對來說儲存的資源就會越多,而資源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國家未來發展的前景,這也是為什麼領土主權如此重要,是一個國家絕對不能讓步的底線問題。但是也有人發現了,一些領土並不是特別大的國家,例如歐洲的眾多國家整體面積狹小,卻在世界上有著十足的競爭力,自從工業革命之後,資本主義勢力蓬勃發展,為了更好地掠奪市場儲存物資,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開闢殖民地,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所走的道路幾乎一致,都是在不斷實行對外擴張。
  • 地理位置最好的國家:領土97%位於亞洲,千年來卻自稱歐洲國家
    土耳其領土雖然97%位於亞洲,3%位於歐洲,有意思的是,直到今天也依舊把自己當做名副其實的歐洲國家。獨特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氣候條件使土耳其成為遊人嚮往的樂園,享有「旅遊天堂」之譽。土耳其橫跨歐亞兩洲,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西臨愛琴海,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在安納託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
  • 120年前,組成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八個列強,如今怎麼樣了?
    ,但是,美國卻是典型的後起之秀,遠離當時的世界中心歐洲的美國,雖然與英國同宗同源,但是,在歐洲列強之中卻並不起眼。 當時的英國人是無比驕傲的,而且他們也確實有足夠的理由驕傲,當時的英國在全世界擁有近4000萬平方公裡的殖民地,4個多億人口在大英帝國的統治之下。英國的領土遍布七大洲四大洋,英國真正做到了「日不落」。
  • 世界強國俄羅斯,領土的總面積,為何能夠擴張170多倍?
    沙俄曾經是一個標準的內陸國家,北歐強國瑞典控制了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控制了黑海沿岸地區。沙俄在自己能力還不足以與這些強國抗衡的時候,沒有貿然發動戰爭,而且全力向東擴大自己的勢力。在沙俄的東部,盤踞著西伯利亞汗國。沙俄徵服西伯利亞汗國的步伐並不順利,但經過幾輪大戰以後,沙俄最終控制了西伯利亞汗國。
  • 18世紀時,歐洲列強都在忙啥?為什麼放任普魯士強勢崛起?
    有了強大的軍事實力和雄厚的經濟基礎,從18世紀開始,普魯士強勢崛起,成為了歐洲大國之一,進而又倚靠「鐵血政策」統一了德意志,使得歐洲老牌帝國英法等國對這個新興的國家惴惴不安。但是,我們都知道,一向把均勢奉為圭臬,同時又十分忌憚普魯士的歐洲列強,都在忙些什麼,為什麼放任普魯士強勢崛起呢?普魯士周邊確實強國林立。東面有波蘭、俄國,且波蘭始終覬覦著東普魯士。
  • 2019人口密度國家排名Top10
    總面積為2040平方公裡,總人口為126.53萬(2018年),人口密度620人/平方公裡。9.巴貝多巴貝多,位於東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島最東端,為珊瑚石灰巖海島。四周為海洋環繞,西與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格瑞那達隔水相望。總面積為431平方公裡,總人口為28.1萬(2017年),人口密度651人/平方公裡。
  • 唯一覆滅的西方列強帝國,曾是歐洲五強之一,是什麼讓它走向滅亡
    曾經有一個和英、法、德、俄並列的世界列強,作為歐洲傳統五大強國之一,當時它的領土面積位居歐洲第三,工業實力位居世界第四,農產品位居歐洲之首,這個國家就是曾經雄霸一方的奧匈帝國。奧匈帝國在歷史上最著名的是在1914年發生的塞拉耶佛事件,皇太子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黑手黨的激進民族主義分子加夫裡洛·普林西普刺殺,是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奧匈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屬於同盟國陣營,同盟國最終於1918年戰敗。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解體。
  • 同樣是海外領土,為什麼法國能保留這麼多?靠的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在歷史上,很多西方列強都在全球各地佔領殖民地,但是隨著民族獨立運動的開戰,殖民地紛紛宣布獨立,列強也不得不放棄這些地盤,但是有一個國家例外,那就是法國,至今為止,法國仍然擁有5個海外省、4個海外領地以及2個地方行政區。
  • 揭秘近代日本為什麼沒有成為列強的殖民地?
    在世界近代史上,亞洲、非洲、美洲幾乎大部分國家都成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依靠工業革命的成果和強大的航海能力,西方的戰艦與滿載貨物的商船幾乎遍及世界每一個角落。文明較低的地區成為原料生產地,文明較高的國家成為商品傾銷地,這其中也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我們的鄰國日本。
  • 世界人口最少的十個國家
    目前全國正在進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人口普查主要是為了查清我國人口數量、結構、分布等情況,為國家制定相關政策規劃提供信息數據支持。截止2020年1月1日,中國人口已超過14億,排名世界第一,印度以13.5億人口高居世界第二,緊隨其後的分別是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國、俄羅斯和墨西哥。
  • 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是何時東擴到烏拉爾山脈的?
    那個時候黑海在希臘人口中稱為「死海」,死一般的寂靜和渺無人煙,甚至在傳說當中這裡的水底藏著吃人的海怪。對黑海的「妖魔化」使得歐洲的海員對東方望而卻步,因此沿黑海向北,經亞速海至頓河一線成為文明與野蠻的分界線,該線以東成為野蠻民族居住的「化外之地」,久之也就成了歐洲眼中的亞歐分界線。
  • 有13塊海外領土,同本土面積相當
    曾經的西方列強,通過發動戰爭,收買和扶持當地的貴族作為傀儡等方式佔據了世界上大多數的土地(殖民地),並且通過這些土地賺取,積累了眾多的財富。比如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在南亞大陸地區成立了東印度公司,為其賺取了不計其數的財富。
  • 一個工業強的國家有多堅韌?人口僅1000多萬,卻是歐洲一霸!差點被...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8年世界人均GDP排名中,北歐五國有四國排在前10,最弱的芬蘭也排第15名,均高於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等老牌發達國家,挪威的人均GDP還超過了8萬美元。為什麼這麼高?有人認為北歐先天優勢很足「人少資源多」。
  • 關島在遙遠的太平洋西岸,美國是如何把關島變成本國領土的
    二戰之後,為了維護自身的全球霸主地位,對部分亞洲國家進行封鎖,美國提出了所謂的「東方弧線」新月防線。其具體方案就是在亞歐大陸邊緣,各太平洋島弧鏈上駐軍,將亞洲國家的海軍力量限制在島鏈之內。一旦有戰爭需要,這些島鏈又能成為進攻亞洲大陸的跳板。
  • 義大利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土,為什麼丟掉了?
    ▲巴爾幹半島俄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是爭奪巴爾幹最積極的大國,英法等西歐國家也通過支持希臘來插手巴爾幹事務。相比之下,義大利是個晚來者,1871年才完成統一,但義大利對巴爾幹也是有領土要求的。這個建立在威尼斯島上的國家,憑藉著貿易、金融、航海等方面的優勢,在9世紀從東羅馬帝國獨立,並很快成為溝通東西方的橋梁。由於日耳曼人的主要精力在爭奪中西歐,對義大利管理較寬鬆,造成北義大利城邦國家林立,如熱那亞、米蘭等等,而威尼斯共和國更是其中最為獨特的存在,擁有巨量的財富和強大的海軍,既是東西方貿易的壟斷者,又向歐洲的封建領主提供金融服務。
  • 新中國成立後收復了哪9塊領土?其中一塊領土相當於176個澳門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實力不斷增強,收回了哪些固有領土?中國古代一片繁榮,但自進入近代以後始終被列強入侵,而清政府卻無力阻攔,列強們要求清朝賠款、割地、租地,中國丟失了大量的土地。黑瞎子島又稱撫遠三角洲,位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撫遠市黑瞎子島鎮,地處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處,銀龍島、黑瞎子島、明月島等島嶼組成,面積為335平方公裡,是中國的固有領土。1929年9月29日,因中東路事件被蘇聯軍隊佔領。1954年開始,中國漁民不能再上島。1964年2月23日,兩國就歸屬問題開始進行談判。
  • 疫情對比:美國每百萬勞動人口新冠死亡數是歐洲2~3倍
    勞動力人口年齡區間15~64歲。 將人口劃分為兒童期(0~14歲)、勞動人口(15~64歲)、老年人口(65歲以上)三個段落進行分析,結論是,對於勞動人口(15~64歲),美國百萬人口死亡數是義大利的2倍,是西班牙的2.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