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外氣態巨行星內核首曝光 行星內部結構露真容

2020-07-03 科技工作者


系外氣態巨行星內核首曝光行星內部結構露真容

「海王星沙漠」區域中的一顆海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在如此接近宿主恆星的地方,這樣大小和密度的天體是極其罕見的。

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7月1日消息稱,英國華威大學的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顆系外氣態巨行星的內核,這個圍繞一顆遙遠恆星運行的天體讓我們得以首次觀察到行星的內部構造。相關研究結果同日刊發在《自然》雜誌中。

這顆系外行星被命名為「TOI 849 b」,距離地球大約730光年,核心與海王星大小一樣,其宿主恆星與太陽非常相似,但其公轉軌道離恆星非常近,公轉周期只有18小時。它的表面溫度大約為1800開爾文。儘管科學家認為它是一顆氣態行星,但是它要麼是被剝離了氣態大氣層,要麼在演化早期就沒有形成過大氣層。這個發現為觀察一顆行星的內核並了解它的成分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

「TOI 849 b」是由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調查衛星(TESS)在一項恆星調查任務中發現的。它位於「海王星沙漠」(Neptunian desert)——天文學家們用這個詞來形容靠近恆星的區域,在那裡我們很少看到與海王星質量相當或更大的行星。

隨後,由華威大學領導的一個小組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ESO)旗下的拉西拉天文臺(La Silla Observatory)的HARPS儀器對該天體進行了分析。該小組確定,天體的質量比海王星高2至3倍,密度也高得令人難以置信。

論文第一作者、華威大學物理系的David Armstrong博士介紹:「雖然這是一顆質量異常巨大的系外行星,但它離我們所知的質量最大的行星相去甚遠。就其大小而言,它是我們知道的質量最大的系外行星。特別是對於海王星這樣大小的行星來說,它的密度是極高的。它的驚人質量和奇怪的位置有助於我們理解它——對於這麼短的公轉周期,我們還沒見過這麼大質量的行星。」

關於為什麼我們能看到該行星的內核,而不是一個典型的氣態巨行星,研究人員認為有兩種理論假設。第一種是,它可能曾經和木星相似,但由於種種因素(如潮汐力幹擾、行星碰撞、大規模光蒸發等)失去了幾乎所有外部氣體。第二種是,它或曾是一顆「演化失敗的」氣態巨行星。科學家們認為,這顆氣態巨行星在其核心形成後,可能就出了某種問題,以至於它從來沒有形成過大氣層。如果行星形成的塵埃盤上有一個缺口,或者行星形成較晚,塵埃盤上的物質耗盡了,就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編譯:朱明逸 審稿:西莫 責編:雷鑫宇

期刊來源: 《自然》

期刊編號:0028-0836

原文連結:

https://phys.org/news/2020-07-exposed-planetary-core-glimpse-worlds.html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氣態巨行星內部是由什麼構成的
    【氣態巨行星內部到底有什麼呢?】氣態巨行星分別是木星和土星,它們的內部核心可能包括巖石和冰。核心外圍可能是被金屬液態氫或少許氦包圍著,具體詳細的成分依舊未知。氣態巨行星簡述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下氣態巨行星,木星和土星都屬於氣態巨行星,因為其表面特徵基本為氣態的氫和氦,又由於其體積巨大,所以把它們歸納到氣態巨行星中。
  • 氣態巨行星「內心」首次發現
    氣態巨行星「內心」首次發現 有望揭示類木行星形成演化之謎 2020-07-06 科技日報 劉霞 【字體:大 中 小】
  • 宇宙中的氣態巨行星是什麼?
    然而除了小行星帶外,行星主要是由氣體組成的,而且比它們的巖石類要大得多。這就是為什麼天文學家在提到太陽系外行星時使用「氣態巨行星」這個術語。我們對這四顆行星了解得越多,我們就越能理解沒有兩個氣態巨行星是完全一樣的。此外對太陽系以外的行星進行的研究還在進行中,外太陽系行星已經表明,有許多類型的氣體巨星不符合標準,那麼到底什麼是「天然氣巨行星」呢?
  • 木星內部探秘,氣態巨行星究竟有沒有固體?研究者給出答案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唯一有誕生出生命的就是地球,而且還進化出了高等文明,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顆就要數木星,木星的體積和質量都非常大,要知道太陽系其他行星加在一起,也沒有木星大,但是木星和地球完全不同,因為木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
  • 宇宙中氣態巨行星的形成方式以及運行軌道的形成
    而就在最近,美國科學家最新公布了,研究成果,利用行星的模型研究推測出,或許有大量的氣態巨星環繞在類似太陽恆星的周圍運行。科學家從早期開始,一直持續的對太陽系之外的行星進行搜索,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非常多的系外行星,最起碼有好幾千顆。隨著系外行星的不斷被發現,將大大的改善了系外行星的預測模型。
  • 太陽風無法吹散氣態巨行星的大氣,這是為什麼?
    氣體巨行星其實非常的常見,在太陽系就有,比如說木星和土星,其實氣體巨行星並不全是氣體,它也有巖石,金屬等物質,只不過都是在星球的核心部位,由於人類的科技條件有限,木目前我們還無法探知木星和土星的內部構造。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繞白矮星運行的系外氣態巨行星正被「蒸發」
    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這是首次觀察到一顆系外氣態巨行星圍繞這種恆星運行的證據。這一發現為天文學家研究未來數十億年的太陽系命運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窗口。像太陽這樣的黃矮星,通過稱為熱核聚變的過程,將氫原子結合在其核心形成氦原子,從而產生了大量能量。在大約50億年中, 我們的太陽將耗盡其氫的供應,而開始融合氦原子。
  • 氣態巨行星「內心」首次發現 有望揭示類木行星形成演化之謎
    該天體可能是一顆氣態巨行星的內核,讓他們得以首次管窺此類行星的「內心」,從而揭示其形成演化之謎。諸如木星和土星等氣態巨行星被稱為「類木行星」。研究人員稱,諸如木星和土星等氣態巨行星被稱為「類木行星」,在這些行星上,濃厚的氫氣和氦氣包裹著一個固體內核,但以前從未有人看見這些固體內核,最新天體據信是一顆氣態巨行星濃厚大氣層被剝奪後留下的固體內核。
  • 四顆氣態巨行星為什麼會如此巨大?
    木星和土星就各有60多顆衛星,氣態行星有另一個特色,行星環。土星在行星之中是獨一無二的,她擁有非常漂亮的環系,木星,天王星,海王星也有環系,不過他們的環系很微弱,而且很難察覺。不過他們確實擁有環系,四顆氣態巨行星全都有環系,只是土星環最明顯,由遠處看土星環,看來像個單一的平盤,不過那是好幾千的獨立的小環,每個小環只有幾英裡寬。
  • 氣態巨行星「內心」首次發現 有望揭示類木行星形成演化之謎
    該天體可能是一顆氣態巨行星的內核,讓他們得以首次管窺此類行星的「內心」,從而揭示其形成演化之謎。 研究人員稱,諸如木星和土星等氣態巨行星被稱為「類木行星」,在這些行星上,濃厚的氫氣和氦氣包裹著一個固體內核,但以前從未有人看見這些固體內核,最新天體據信是一顆氣態巨行星濃厚大氣層被剝奪後留下的固體內核。
  • 木星這樣的氣態行星,裡面有沒有固態內核?可以直接穿透它嗎?
    木星這樣的氣態行星,裡面有沒有固態內核?可以直接穿透它嗎?相信許多朋友都知道,宇宙中的行星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像地球、月球這樣的固態行星,是由固態的巖石組成的;還有一類則是木星、土星這樣的氣態行星,主要的組成成分是氫氣。
  • 科學家發現最大巖質行星,或是氣態行星內核,大氣層已被莫名剝離
    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主要可以分為兩類,即巖質行星和氣態行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屬於巖質行星,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屬於氣態行星,木星和土星由於質量較大,又屬於氣態巨行星的級別。
  • ...星球是存在的:冥府行星TOI-849b,一顆外層大氣被剝奪的氣態巨行星
    太陽系中的大行星一般就兩種類型:一種是類似於地球這樣的巖石星球,另外一類是類似於木星這樣的氣態行星。同樣的,系外行星也基本上是這兩種類型。雖然有的熱木星很靠近恆星,並且上面的溫度很高,但是它們依然屬於氣態行星。另外的一些巖石類的系外行星被稱為超級地球(能被發現的系外行星都比地球大)。
  • 奇怪的「暗氫」或存在於木星等氣態巨行星中
    此前的研究認為,木星與土星等氣態巨行星上存在著兩種形式的氫, 其結構大致由氣態分子氫的外層包覆著液態金屬氫的內層與可能為融熔巖石的核心組成。
  • 新發現氣態巨行星或擁有生命宜居類地衛星(圖)
    新發現氣態巨行星或擁有生命宜居類地衛星(圖)  如果天文學家能夠發現一顆類地衛星環繞克卜勒-16b運行,這無疑是一項巨大成就。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已經發現700多顆系外行星,克卜勒望遠鏡共發現2000多顆潛在行星。但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還沒有在太陽系外發現任何衛星。誇爾斯說:「通過這項新研究,我們認為克卜勒-16b可能擁有衛星。更為重要的是,這顆衛星的質量與地球相當,能夠被觀測到。」  為了確定這顆衛星的存在,天文學家需要觀測克卜勒-16b軌道因衛星引力拖拽發生的細微變化。克卜勒望遠鏡能夠做到這一點。
  • 太陽系「教父」氣態巨行星木星
    沿著內太陽系向外,穿過小行星帶,木星映入眼帘。木星距離太陽7.8億公裡,它是太陽系唯一一顆氣態巨行星。它表面斑駁的花紋是肆虐的風暴經過木星雲層時形成的。 誕生之初年輕的木星就開始橫衝直撞,這顆氣態巨行星開始了穿越太陽系的毀滅之旅,它改寫了太陽系各大行星的命運,改變了地球上的生命歷程。
  • 氣態巨行星——木星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都被歸為類地行星,這意味著它們有堅硬的外表面,大部分由金屬或矽酸鹽巖石組成。然而木星是典型的氣體巨星。這樣的行星沒有外層外殼,顧名思義,它們絕大多數是由氣體組成的。就木星而言,它的兩大主要成分是氫和氦,不過也發現了少量的甲烷、氨和水。
  • 木星這樣的「氣態巨行星」,上面真的沒有陸地,全都是氣體嗎?
    木星這樣的「氣態巨行星」,上面真的沒有陸地,全都是氣體嗎?我們知道在太陽系當中,有包括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從近到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以小行星帶作為分界,前四顆行星為固態小行星,主要由固態物質組成,質量和體積都比較小;而後四顆行星則是氣態巨行星,主要由氣態物質組成,質量和體積也都比較大——其中天王星和海王星由於距離太陽過遠,溫度特別低,表面覆蓋一層冰蓋,因此也被稱為冰巨星。既然木星這樣的「氣態巨行星」主要都是由氣體組成的,那麼在木星的上面,真的一片陸地都沒有嗎?答案是肯定的。
  • 科學家發現古氣態巨行星核心 正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行
    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一顆在類似太陽的恆星周圍近距離軌道上運行的氣態巨行星完整暴露核心。 這一發現將給天文學家提供一個難得的機會來探測一個古老外星世界的核心,他們的發現可以讓我們了解太陽系中氣體巨行星的核心,包括木星和土星。
  • 木星作為一顆氣態巨行星,它的地表是什麼樣子?科學家給出解釋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木星作為一顆氣態巨行星,它的地表是什麼樣子?科學家給出解釋。自人類科技探索以來,走出地球,去探索宇宙,發現到了宇宙的浩瀚,存在著無數的星球,無數的星系。科學家們在對太陽系進行研究的時候,發現太陽系當中有八大行星,而這八大行星其實也是不同的,分為兩類,像我們的地球,水星,金星,火星這樣的星球被稱為是巖質行星,而像海王星,天王星,木星,土星就被稱之為是氣態巨行星。那麼這兩種行星是不一樣的,在體積上,氣態巨行星要比巖石行星大很多倍,當然這兩種行星的構成也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