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德國漢堡大學一名教授日前發表的「研究報告」宣稱「新冠病毒來源於武漢病毒研究所實驗室事故」,多家德國主流媒體經過事實核查後指出,這篇論文粗製濫造、缺乏證據,甚至配不上「研究」二字。漢堡大學研究虛假信息的專家認為,該文具備虛假信息的明顯特徵,漢堡大學將其稱為「研究」損害了該校的聲譽。
漢堡大學官網本月18日發布新聞稿,介紹了該校物理學教授羅蘭·維森丹格(Roland Wiesendanger)的這項「研究」,隨後在德國學術界和媒體上引發批評。
德國電視一臺「每日新聞」在線的事實核查欄目發表題為「幾乎沒有證據能夠證明『實驗室理論』」的報導指出,羅蘭·維森丹格發表的文章未能滿足科學研究的格式要求,因此該欄目認為其不能被稱為「研究」,而只是「文件彙編」。
「每日新聞」在線在事實核查中指出,羅蘭·維森丹格的文章不包含他本人開展的研究,而只是對他人的文獻進行綜述,這在自然科學研究中是很罕見的做法。此外,文章也未經同行評議,因此缺乏對其內容質量的驗證。
「明鏡在線」在報導中形容該研究是「粗製濫造的」,並指出:有一些研究配不上「研究」二字,這篇論文便是如此。漢堡大學為這種文章所發布的新聞稿,無益於其作為德國精英大學的聲譽。記者表示,只要讀過原文,便會知道,這不僅不是一項高度科學的研究,甚至根本就不是一項研究。
「明鏡在線」指出,羅蘭·維森丹格長達105頁的文章是「引用嚴肅和非嚴肅來源」的大雜燴,甚至連社交媒體上的推文和視頻、陰謀論網站的內容也被納入其中。
漢堡大學研究虛假信息的尤利亞妮·利施卡教授認為,羅蘭·維森丹格的這篇文章可作為她教授「虛假信息」這門課程時的案例。她向德國「時代在線」表示,在這一案例中,原本是觀點的內容被當作一項科學研究加以宣揚,與此同時還濫用了大學和教授的名號為這種觀點的散播提供合法性。
尤利亞妮·利施卡表示,她和許多同事都對漢堡大學在社交媒體上將羅蘭·維森丹格的文章稱為「研究」感到不滿。「這損害了漢堡大學的聲譽,最終將傷害到整個科學界的聲譽」。
轉載自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