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授成功合成新冠病毒 研究者或可查明致病性

2020-11-06 光明網

病毒學教授神谷亙稱成功合成新冠病毒。(圖源:每日新聞)

海外網11月6日電日媒報導稱,日本群馬大學(Gunma University)研究生院的一名病毒學教授人工合成了新冠病毒,以了解並解釋其機制的運作。

據日本《每日新聞》(Mainichi Japan))5日報導,病毒學教授神谷亙(Wataru Kamitani)將病毒基因插入細菌的人工染色體中,並通過在細胞中重建遺傳信息製造出一種人工病毒。神谷亙希望以此可以揭示出引起新冠疫情大流行的SARS-CoV-2病毒的約3萬個核苷酸鹼基

報導指出,新冠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的遺傳密碼有80%相同,但與激活免疫細胞有關的ORF3b基因的長度不同。人工合成可以幫助理解這些特點。

神谷亙認為,綠色螢光蛋白的引入將使病毒發光並變得可見。神谷亙說:「人工合成病毒是了解新冠病毒過程中的第一個槓桿。研究人員可以通過模擬感染的傳播和病毒的生長,以查明其致病性。」

目前,全球疫情仍持續蔓延。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北京11月6日06:30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已超4845萬例,達48541340例,累計死亡病例1230600例。(海外網 侯興川)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海外網

相關焦點

  • 11月5日,日本教授成功合成了新冠病毒
    11月5日,一位日本教授成功人工合成了新冠,這對於人類研究新冠病毒的特性是非常有幫助的。日本教授成功合成新冠病毒‍而來自日本群馬大學的病毒學教授神谷亙則成功合成了新冠病毒,這對於了解並解釋新冠病毒的運作機制將大有助益。具體來說,神谷亙在研究中將病毒基因插入細菌的人工染色體中,並通過在細胞中重建遺傳信息製造出一種人工病毒。
  • 日本教授已人工合成新冠病毒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東京消息 據日本《每日新聞》5日報導,日本群馬大學一名病毒學教授據說人工合成了新冠病毒,以了解並解釋其機制的運作。該報寫道,病毒學教授神谷亙(Wataru Kamitani)將病毒基因插入細菌的人工染色體中,並通過在細胞中重建遺傳信息製造出一種人工病毒。
  • 最新進展:李蘭娟團隊公布首個新冠病毒突變影響致病性直接證據
    我們對新冠病毒變異還是太大意了!4月19日,李蘭娟團隊在預印本平臺medRxiv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者分析了11份新冠患者分離毒株的突變特徵,找到19個首次發現的新突變。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毒株在體外實驗中表現出了非常大的致病性差異,不同毒株24小時病毒載量差最高達270倍!
  • 學術頭條:新冠病毒出現致病性突變,雙語環境改變大腦發育,高校可退...
    該論文指出,新冠病毒已經出現了能夠切實影響致病性的突變,它的變異和多樣性或被大大低估;不同變異毒株在細胞病變效應和病毒載量方面差異可達270倍。此外,檢測到 33 個突變,其中 19 個是首次發現的新突變。
  • 李蘭娟團隊:發現新冠病毒19個致病性新突變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目前關於新冠病毒(SARS-CoV-2)的基因組調查數據表明,病毒存在著大量的單核苷酸變異(SNVs),此前尚無研究表明突變與病毒致病性的功能改變直接相關。然而,李蘭娟院士團隊的最新研究提出了直接證據,證明目前發生在新冠病毒基因組中的突變具有影響病毒致病性的功能潛力。李蘭娟團隊提示:疫苗和藥物的開發需要考慮到這些累積突變,尤其是始祖突變的影響,以避免潛在的缺陷。
  • 英國出現變異新冠病毒 專家:其致病性有待評估
    版權聲明:中新視頻版權屬中新社所有,未經書面許可的使用行為,本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解說】近日,一種新變異的新冠病毒在英國部分地區蔓延。目前包括丹麥、荷蘭等多國已出現感染變異病毒的病例,多國緊急限制英國人員往來。英國政府相關部門介紹,變異病毒的傳播速度比原先發現的病毒快70%,但暫無證據表明變異病毒更致命或疫苗對其效力會削弱。
  • 新冠病毒不是人工合成,俄衛生部說的「病毒重組」是什麼?
    編輯製圖(素材來源:500PX)作者 | 湯波 分子生物學博士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關於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陰謀論不斷傳出,吸引了不少眼球。上周,一則關於「俄聯邦衛生部稱新冠病毒系人工合成」的傳言,又掀起一陣網絡討論。
  • 美科學家駁斥「新冠病毒源於實驗室」
    據美國福克斯電視臺報導,美國政府正在開展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調查。福克斯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官員和情報機構日益傾向「新冠病毒」是源自武漢一實驗室的可能,並稱研製目的並非是生化武器,而是為了彰顯中國在應對病毒的能力已不遜色於美國。然而,眾多科學研究者相繼指出了這一判斷的不實和漏洞,並通過最新研究進一步強調了該病毒起源於自然。
  • 為什麼新冠病毒致病性比SARS和MERS強?
    為什麼新冠病毒是致命的,而其它冠狀病毒一定程度上無害的,只是引起感冒 伯明罕阿拉巴馬大學的一個團隊和波蘭的研究人員給出了一個答案——COVID-19病毒就像一個微RNA「海綿」。這一作用通過幫助病毒複製和阻止宿主免疫反應的方式調節宿主microRNA水平。 這一可驗證的假設來自對現有文獻的分析,以及對COVID-19病毒和其它六種冠狀病毒的生物信息學研究。
  • 學術頭條:眼角膜或可抵抗新冠感染,我國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
    針對丹麥近期出現多起養殖貂體內變異新冠病毒傳染給人的病例,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ECDC)12日表示,如果上述新冠病毒新變種在人群中出現大規模傳播的話,可能會影響到正在研發中的新冠疫苗的整體有效性。MIT確定新冠病毒關鍵蛋白分子結構 或可設計特效阻斷藥物麻省理工學院的化學家已經確定了在新冠病毒中發現的一種蛋白質的分子結構。這種被稱為包膜蛋白E的蛋白質形成了一個陽離子選擇性通道,在病毒自我複製和刺激宿主細胞炎症反應的能力中起著關鍵作用。研究團隊表示,如果能夠設計出阻斷這一通道的方法,他們也許能夠降低病毒的致病性,並幹擾病毒的複製。
  • 中疾控專家解讀新冠病毒變異毒株風險:致病性尚無明顯變化
    上海市疾控中心1日發布消息稱,中心近日對英國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基因組測序,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這種在英國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傳播力如何?公眾應如何做好應對?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對此作出回應。
  • ...家:武漢絕不是新冠病毒源頭!病毒並非來自實驗室,而是自然產生的
    △《自然醫學》文章截圖杜蘭大學醫學院教授羅伯特·加裡是該論文的作者之一,他認為目前陰謀論在網絡上風行,非常有必要利用整個團隊的力量來探究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起源。研究人員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的結合效率之高,通過基因工程無法達到,只有自然選擇才能實現。
  • 面對英國新冠突變株,亟需知道:傳播力、致病性怎麼樣?現有疫苗是否還有效?
    12月早些時候在英國突然暴發的新冠病毒變體迫使政府重啟封鎖策略,包括倫敦在內的許多英格蘭東南部城市再度進入封閉狀態,當地居民必須待在家中。致病性怎麼樣?現有疫苗是否還有效?已感染新冠的人抗體是否還有效?科學家們已經基本確定了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多數人都判斷此變體更容易傳播(儘管有些研究者還在尋求更多證據)。而關於致病性問題,迄今為止還看不出新版本有毒力加劇的表現。
  • 有關新冠病毒…
    日前,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開展水貂新冠病毒的感染性、致病性和傳播性的系統實驗研究,為防控水貂新冠病毒提供理論依據,為儘快研發安全、有效疫苗,阻斷新冠病毒在水貂的傳播奠定基礎。重組新冠病毒S蛋白疫苗接種水貂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在呼吸系統的複製,成功預防肺部嚴重病理損傷發生。
  • 迄今最詳細分析:復旦張永振教授等《細胞》探討新冠病毒起源
    日前,張永振教授和Holmes教授在《細胞》上發表文章,對這些病毒基因組序列,以及其他目前已知的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的信息進行綜述,幫助我們靠近新冠病毒起源與爆發的真相。野生動物交易市場起的作用文章中首先表明,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在病毒的出現中起到重要作用。
  • 定製合成納米體噴鼻劑將問世!可防止感染新冠病毒,比穿戴個人防護...
    但是配方中的納米體是合成的,並且已經被設計成針對新冠病毒的配方。實驗室測試顯示,這些微小的蛋白質——大約是人體抗體大小的四分之一——可以阻止新冠病毒(SARS-CoV-2)進入細胞。但是AeroNabs的配方還需要在臨床試驗中得到驗證,以確定它是否真的能防止一個人被感染。
  • 35分鐘可精確檢測新冠病毒!日本研發最新型檢測系統
    來源:海外網圖源/朝日新聞【海外網3月30日|戰疫全時區】日本長崎大學日前與佳能旗下子公司佳能醫療系統共同研發出新型基因檢測系統,只需35分鐘即可檢測出新冠病毒。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該系統可在35分鐘內檢測出新冠病毒,與現行的PCR檢測(4小時)相比,極大縮減了檢測時間。由於該系統檢測準確度高,自26日起已投入使用。進行病毒檢測,首先需要從咽喉和鼻腔裡採取檢本,再提取其中的病毒基因進行培養,直至擴增到能夠進行檢測的量。而新型檢測系統的關鍵在於化學合成的短鏈DNA「primer」。
  • 哈獸研研究有望阻斷新冠病毒水貂中傳播
    日前,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開展水貂新冠病毒感染性、致病性和傳播性的系統實驗研究,為防控水貂新冠病毒提供理論依據,為儘快研發安全、有效疫苗,阻斷新冠病毒在水貂中的傳播奠定基礎。重組新冠病毒S蛋白疫苗接種水貂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在呼吸系統的複製,成功預防肺部嚴重病理損傷發生。研究者利用分離自人的新冠病毒株鼻腔感染3隻水貂。
  • ...發現境外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專家稱尚無證據證明其增加致病性
    多國已研發的新冠疫苗是否有效?1月3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傳染病科教授盧洪洲,就此次境外病毒變異問題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尚無任何證據能證明此次境外發現的病毒變異增加致病性。仍需要更多實驗室內的細胞實驗以及動物實驗進一步確認其感染性。▲盧洪洲是什麼促使病毒變異?
  • 美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毒株」!我們如何應付變異的新冠病毒?
    第一項研究刊發於《病毒學雜誌》,由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病毒學家埃弗瑞姆裡姆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完成。該研究通過對亞利桑那州疑似新冠患者的382個鼻拭子樣本進行分析,發現了病毒的新突變,其中一個基因中有81個鹼基「消失」。